保温装饰板的锚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591发布日期:2019-04-03 0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保温装饰板的锚固件,包括与相邻的所述保温装饰板配合的扣件(1)和与墙体基层连接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连接有调节件(3),所述扣件(1)设有隔挡部(11)和操作通道(12),至少在紧固所述扣件(1)时,所述隔挡部(11)隔垫于所述调节件(3)的调节头(31)的下部,操作件通过所述操作通道(12)作用于所述调节件(3),以驱动所述调节件(3)相对所述底座(2)上下运动,进而通过所述扣件(1)带动相邻所述保温装饰板的饰面板相应地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用于与墙体基层固定的平板(21)和与所述平板(21)连接的立板(22),所述立板(22)设有与所述平板(21)平行的连接部(23),所述调节件(3)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2)至少以其上端的部分朝向所述平板(21)向内或向外弯折,以形成所述连接部(23);或者,所述连接部(23)是连接于所述立板(22)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立板(22)的内面或外面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2)以其上端的中部呈倒置的L型弯折,并以L型的横部形成所述连接部(23),以L型的竖部与所述立板(22)的下端连接;或者,所述立板(22)以其上端的中部呈“7”字型弯折,并以“7”字型的横部形成所述连接部(23),以“7”字型的斜部与所述立板(22)的下端连接,且所述立板(22)的下端具有容纳所述调节件(3)的调节柱(32)的接纳孔(2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1)包括与所述饰面板配合的卡部(13)和支撑所述卡部(13)的支撑部(14),所述支撑部(14)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调节件(3)的缺口部(141)和处于所述缺口部(141)两侧的侧支撑部(142),至少一侧的所述侧支撑部(142)具有朝向所述缺口部(141)延伸的凸部,以形成所述隔挡部(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3)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一接口(231),用于承接同侧的所述侧支撑部(14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当仅其中一侧设有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一接口(231)时,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一接口(231)处于同一侧的相邻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仅在所述锚固件的一侧,所述连接部(23)设有所述第一接口(231),所述立板(22)以其处于所述连接部(23)两侧的部分形成侧部(25),处于所述锚固件的另一侧的所述侧部(25)设有第二接口(251),所述第二接口(251)与所述第一接口(231)的接入方向相同,以便朝向所述接入方向推动所述扣件(1)时,所述第一接口(231)和所述第二接口(251)分别承接与各自同侧的所述侧支撑部(14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25)以其上端的至少部分朝向所述平板(21)弯折,以形成平行于所述平板(21)的侧接板(252);或者,所述侧部(25)连接有平行于所述平板(21)的侧接板(252),在俯视状态下,所述侧接板(252)呈L型,并以L型的拐部形成所述第二接口(251)。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在俯视状态下,所述连接部(23)呈L型或T型,并以L型的拐部或T型两侧的拐部形成所述第一接口(231)。

11.如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1)的侧面呈“干”字型,并以“干”字型上端的“工”字型结构作为所述卡部(13),以“干”字型下端的竖部作为所述支撑部(14),所述“工”字型结构两侧的卡口分别卡接相邻的两所述保温装饰板的所述饰面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通道(12)是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工”字型的通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通道(12)包括至少两个通孔,以根据所述隔挡部(11)是否隔垫于所述调节头(31)的下部,选用不同的所述通孔,使得所述操作件能够作用于所述调节件(3)。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通道(12)包括三个通孔,两侧的所述侧支撑部(142)均具有所述凸部,以便在所述调节头(31)的两侧均形成所述隔挡部(11);当其中一侧的所述隔挡部(11)隔垫于所述调节头(31)的下部时,所述操作件通过同侧的所述通孔作用于所述调节件(3);当两侧的所述隔挡部(11)均未隔垫于所述调节头(31)的下部时,所述操作件通过处于中间的所述通孔作用于所述调节件(3)。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是由所述缺口部(141)朝向两侧的所述侧支撑部(142)延伸的长孔,以便所述隔挡部(11)是否隔垫于所述调节头(31)的下部,所述操作件均能够通过所述通孔作用于所述调节件(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