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用压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5431发布日期:2019-06-14 23:36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地板用压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压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板安装时用以过渡和收边的压条。



背景技术:

对于地板安装而言,时常需要使用压条作为过渡处理。例如,房间与房间之间、大理石铺装区域与地板铺装区域之间、地板铺装区域与平面固定建筑之间的过渡处理。这些被过渡的两个铺装面之间,可能是等高的,也可能存在高低差。

为使压条可以适应有高度差、无高度差的差异性极大的铺装环境,专利CN201687166U公开的一种金属地板扣条(为本申请所称压条的一种通俗名称),包括扣条和注塑螺钉,扣条包括上顶面、与顶面等长度的下槽,下槽的下部具有一截面呈圆弧形的沟槽,注塑螺钉的头部呈球形、且与沟槽相配合,从而上顶面能够以沟槽的中轴线为轴线转动,以使上顶面的两边能够适应两侧铺装面的高度差。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问题:

(1)安装时,需要在水泥地面上开设多个孔,再预埋入注塑螺钉,完成地板铺装后,将沟槽插入注塑螺钉的头部;必须在水泥地面开孔,一方面加大了安装时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对于安装有地采暖的铺装环境便无法使用(埋有暖水管、电发热管的水泥地坪不可开孔,而发热膜的采暖形式地板直接与发热膜接触,无法开孔)。

(2)沟槽与注塑螺钉的头部的配合(活动关节)的设置位置在上顶面内侧,操作者需要手持压条上顶面将沟槽扣入注塑螺钉的头部,而压条本体遮挡了操作者观察注塑螺钉头部的位置,有一定的视线盲区,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地板用压条,其能较为容易地固定、安装压条,同时,还能够在安装有地采暖的铺装环境中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板用压条,至少包括压条本体、连接件、底座,所述压条本体能插拔地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一端上,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活动关节连接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条本体、所述连接件、所述底座之间形成地板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片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个侧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至少包括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部的插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下部的活动关节;所述插接结构至少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条本体上的一对插接脚、固定设置连接部上的插座,所述插座能够插入一对所述插接脚中。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脚的内壁和所述插座的外壁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凸齿形成引导斜面、用于防止所述插接脚脱离所述插座的止逆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至少包括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部的插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下部的活动关节;所述活动关节至少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个侧端上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转动槽,所述转轴插设在所述转动槽内,并能够以所述转轴的中线为轴在所述转动槽内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关节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两个弹簧脚分别与所述转轴、所述转动座连接;外力作用时,所述扭簧使所述连接件具有回复初始状态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脚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槽为盲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用压条,具有底座的结构,所述压条本体、所述连接件、所述底座之间形成地板容纳空间,安装时位于边缘的地板放置在地板容纳空间中,从而底座被压置在地板之下、而压条本体压置在地板之上,能够不在水泥地面上开孔,完成压条的固定安装。同时,活动关节设置于底座上,装配压条时,所述底座被固定在地板之下,连接件安装在底座上,操作者只需手持压条本体,将压条本体插入连接件中即可,压条本体不会遮挡底座。从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用压条,能够较为容易地固定、安装。还能够在安装有地采暖的铺装环境中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板用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转轴和转动座装配关系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板用压条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地板用压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条本体;2、连接件;3、底座;21、连接部;22、插接脚;23、插座;24、转轴;25、转动座;26、引导斜面;27、止逆台阶;28、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板用压条,至少包括压条本体1、连接件2、底座3,压条本体1能插拔地安装在连接件2一端上,连接件2的另一端通过活动关节连接能转动地安装在底座3上,压条本体1、连接件2、底座3之间形成地板容纳空间。

借由上述结构,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地板用压条,所述压条本体、所述连接件、所述底座之间形成地板容纳空间,安装时位于边缘的地板放置在地板容纳空间中,从而底座被压置在地板之下、而压条本体压置在地板之上,无需水泥地面上开孔,完成压条的固定安装。同时,活动关节设置于底座上,装配压条时,所述底座被固定在地板之下,连接件安装在底座上,操作者只需手持压条本体,将压条本体插入连接件中即可,压条本体不对装配位置造成遮挡。从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用压条,能够较为容易地固定、安装。还能够在安装有地采暖的铺装环境中使用。

优选地,底座3为片材。压条本体1、连接件2、底座3之间具有装配关系,因而优选地三者均采用木塑材料制成,且分别通过一体成型制作。压条本体1和底座3的长度相同(例如二者的总长度为2m),底座3的宽度略大于单侧压条本体1的宽度(例如底座3的宽度为5cm,压条本体的总宽度为9cm、单侧压条本体的宽度为4.4cm)。

进一步地,连接件2在底座3上的安装位置,位于底座3的一个侧端上。由此,仅需要将底座3压制在需要过渡的两个铺装面中的一个铺装面之下,即可完成固定。能够适应需要与地板铺装面相过渡的另一个铺装面是不可拆卸的结构的情况。

具体的,连接件2至少包括连接部21、设置在连接部21上部的插接结构、设置在连接部21下部的活动关节。

插接结构至少包括固定设置在压条本体1上的一对插接脚22、固定设置连接部21上的插座23,插座23能够插入一对插接脚22中。活动关节至少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部21上的转轴24、固定设置在底座3的一个侧端上的转动座25,转动座25上开设有与转轴24相配合的转动槽,转轴24插设在转动槽内,并能够以转轴24的中线为轴在转动槽内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压条本体1与固定设置在其上的一对插接脚22是由木塑材料一体成型(例如挤塑工艺)一并制成,压条本体1为长条状片材,其截面具有弧度,厚度为0.3mm~1mm;底座3与固定设置在其上的转轴座25是由木塑材料一体成型(例如挤塑工艺)一并制成,底座3为长条状片材,厚度为0.3mm~1mm;连接部21与固定设置在其上的插座23和转轴24是由木塑材料一体成型(例如挤塑工艺)一并制成,连接部2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连接片,为了保证强度,连接部21的厚度为1mm~3mm。底座3的厚度较薄,从而其放置在地板之下,在2mm~3mm厚的地垫的抵消作用下,不会对地板的安装平整度造成影响。

参考图2所示,插接脚22的内壁和插座23的外壁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条,齿条的凸齿形成引导斜面26、用于防止插接脚22脱离插座23的止逆台阶27。从而,插接脚22可以向下(底座3所在的方向)插在插座23上,一旦安装固定,不可反向拔出。避免了使用过程中,人为走动影响对压条本体1与连接件2之间的固定关系。

优选的情况下,插座23是由一对插接面形成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座23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插接片。

作为优选,参考图3所示,活动关节还包括套设在转轴24上的扭簧28,扭簧28两个弹簧脚分别与转轴24、转动座25连接。扭簧28的设置方式可以是现有技术的任意一种。例如,转轴24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扭簧28的环台,与环台联通有第一凹槽,用于容纳扭簧28的一个弹簧脚;转动座25与转动槽联通有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扭簧28的另一个弹簧脚。装配时,首先,将扭簧28以弹簧脚对准第一凹槽的状态套设在环台上,再以另一弹簧脚对准第二凹槽的状态,将转轴24卡入转动座25的转动槽内,另一弹簧脚便插入第二凹槽内。优选地,转动槽为盲槽。从而转轴24的两端被转动座25的未贯通部分所封闭,扭簧28被固定在环台内。

在无外力作用时,扭簧28支持连接件2保持其所在平面与底座3所在平面垂直的状态(初始状态);当施以外力时,例如,参考图5所示,当压条本体1所连接的两个铺装面具有高度差时,转轴24以其中线为轴在转动座25内转过一定角度,以使压条本体1的两个边沿分别与高低不同的两个铺装面相适应。此时,扭簧28的回复力使连接件2具有回复初始状态的趋势,从而压条本体1与较高一侧的铺装面形成压力,保证了压条对铺装面的压紧效果。另一个方面,由于扭簧28的设置,使得在压条本体1未与连接件2装配时,连接件2始终具有保持自然垂直度的趋势,避免活动关节过于灵活而对压条本体1的装配造成不便,进一步使得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地板用压条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参考图4所示,连接件2间隔设置。压条产品的一般规格为2m长,在较长的长度上,难以保证插接结构和活动关节不发生变形,为此,将连接件2间隔的设置,即保证了可以安装的前提,又避免了长度方向的变形造成装配不便。

进一步的,插座23的长度大于插接脚22的长度。为了适应不同的安装长度,底座3(连同固定设置在其上的转动座25)与压条本体1(连同固定设置在其上的插接脚22)是分别锯制成需要的长度的,锯切时难免有误差,造成插接脚22与转动座25之间位置有轻微错位。此时,即使存在轻微错位,也能够保证插接脚22与插座23、转轴24与转动座25的装配。

本申请请实施例中的地板用压条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底座3(连同固定设置在其上的转动座25)与压条本体1(连同固定设置在其上的插接脚22)是分别锯制成需要的长度。例如,需要过渡处理的两个铺装面之间的长度有1.3m,锯制长度便为1.3m。

第二步,将转轴24卡设在转动部25的转动槽内,从而完成了插座23、连接部21与底座3的装配。

第三步,安装地板,将过渡处边缘的地方压置在底座3之上,从而完成了底座3和连接件2与铺装面(或水泥地面)的固定安装。

第四步,将插接脚22以竖直状态卡设在插座23上,再根据两侧铺装面的高度,调整,并利用止逆台阶27,插接脚22能够相对插座23固定,转动轴24转动过一定的角度,以适应两侧铺装面具有高度差的情况,扭簧28的回复力驱使压条本体1压置在较高一侧铺装面的边缘,压紧在该侧的铺装面上。

上述第二步可以在压条制作过程中同时完成——特别当转轴24与转动座25之间设有扭簧28的实施方式时——而无需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基于上述方法,(1)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不在水泥地面上开孔,完成压条的固定安装,且不影响地板的铺装高度,止逆台阶27的设置,能够防止插接脚22从插座23中脱出;(2)操作者只需手持压条本体,将压条本体插入连接件中即可,特别的,当设置有扭簧28时,连接件2始终具有保持自然垂直度的趋势,避免活动关节过于灵活而对压条本体1的装配造成不便;(3)设置有扭簧28时,扭簧28的回复力驱使压条本体1压置在较高一侧铺装面的边缘,压紧在该侧的铺装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用压条,具有以下优点:能够较为容易地固定、安装,还能够在安装有地采暖的铺装环境中使用,使用时,压条本体对铺装面的压紧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