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拉螺栓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2919发布日期:2019-05-17 21:12阅读:1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拉螺栓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施工做法,具体涉及一种对拉螺栓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工程实践,传统的对拉螺栓丝扣具有深度大、螺距小、丝扣小、抗拉强度低、周转性差、安拆不便、容易脱扣滑扣以及容易造成混凝土涨模等的缺点。介于传统对拉螺栓丝扣深、螺距窄和抗拉能力小等情况;研究人员在减小丝扣深度、增加螺距宽度这两方面上进行试验,通过一次次的试验发现,随着螺杆螺纹丝扣深度减小,螺距增大,同时增加螺栓的有效直径,抗拉强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拉螺栓加固装置,要解决传统的对拉螺栓抗拉强度低、周转性差、安拆不便、容易脱扣滑扣以及容易造成混凝土涨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拉螺栓加固装置,用以施工现场加固模板,包括有螺杆、套设在螺杆两端的山型卡和山型螺母;所述螺杆上的丝扣的高度为2.3mm~3.5mm,丝扣的间距为5mm~7mm;所述山型螺母配套连接在螺杆的两端、位于山型卡外侧;其中,每个山型螺母的丝扣圈数为7~8扣;所述山型螺母包括有山型螺母主体和设置在山型螺母主体内侧面的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上开设有穿过螺杆的螺栓孔,在锥形头面向山型卡一侧的端面上、沿着端面的边缘开设有一圈环形的卡槽;所述卡槽中设有橡胶垫圈;在加固模板时,锥形头上的橡胶垫圈压设在山型卡上。

优选的,所述螺杆为Ф14螺杆或者为Ф16螺杆。

优选的,所述山型螺母中的山型螺母主体与锥形头一体成型,山型螺母主体中螺母的高度为37mm~43mm,山型螺母主体中螺母的宽度为79.4mm~92.2mm,山型螺母主体中螺母的厚度为26.6mm~30.9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对拉螺栓加固装置包括螺杆、山型螺母、山型卡三部分组成,在建筑施工现场对模板起到加固作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对螺杆上丝扣的间距和高度进行限制,同时对山型螺母主体上的螺母尺寸和丝扣数量加以限制,有效的克服了传统对拉螺栓因丝扣深度大、螺距小、丝扣小、引起的抗拉强度低、周转性差、安拆不便、劳动强度大、容易脱扣滑扣以及加固体系不牢固造成混凝土涨模等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对拉螺栓加固装置中的螺杆相对传统螺栓具有丝扣浅、螺距大、抗拉强度高、不容易脱口滑扣、周转使用次数多、利于工程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等优点;工人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模板加固体系安装拆除时,省时省力、不易生锈、容易清理;除此之外,使用本实用新型加固模板不容易发生跑模胀模、能够保证混凝土成型后几何尺寸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在锥形头面向山型卡一侧的端面上、沿着端面的边缘开设有一圈环形的卡槽;并且在卡槽中设有橡胶垫圈;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设计避免了锥形头直接与山型卡相接处磨损,造成构件磨损和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山型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山型螺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山型螺母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锥形头上开设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山型螺母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螺杆、2-山型卡、3-山型螺母、3.1-山型螺母主体、3.2-锥形头、4-卡槽、5-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山型螺母母体尺寸小,丝扣圈数少,且与螺杆安装后抗滑扣能力差、承载力低。针对这种情况只能采取增加山型螺母母体的数量或者加大山型螺母母体的尺寸;但增加山型螺母母体的数量会增加用工和用料;因此对加大山型螺母母体的尺寸方向进行研发,于是研发中将山型螺母的母体改为每端2个,尺寸放大1.5倍,提高加工丝扣精度后进行抗滑试验,抗滑脱能力有了一定提升;再将山型螺母的母体数量改为每端1个,尺寸放大3倍,再次进行力学试实验,当拉力达到150KN时,螺母与螺杆的咬合完整,螺杆未发生明显变形,满足设计施工使用要求。经过上述实验结果,针对传统对拉螺栓存在的劣势,对螺杆的丝扣、螺距以及山型螺母的母体的大小和数量进行改造,发明一种对拉螺栓加固装置以解决传统对拉螺栓的缺点,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推进节能降耗,降低工程总成本。

如图1-8所示,这种对拉螺栓加固装置,在建筑施工现场对模板起到加固作用;该对拉螺栓加固装置包括有螺杆1、套设在螺杆1两端的山型卡2和山型螺母3;所述螺杆1上的丝扣的高度为2.3mm~3.5mm,丝扣的间距为5mm~7mm;所述山型螺母3配套连接在螺杆1的两端、位于山型卡2外侧;其中,每个山型螺母3的丝扣圈数为7~8扣;所述山型螺母3包括有山型螺母主体3.1和设置在山型螺母主体3.1内侧面的锥形头3.2;所述锥形头3.2上开设有穿过螺杆1的螺栓孔,在锥形头3.2面向山型卡2一侧的端面上、沿着端面的边缘开设有一圈环形的卡槽4;所述卡槽4中设有橡胶垫圈5;在加固模板时,锥形头3.2上的橡胶垫圈5压设在山型卡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1可以是Ф14螺杆,也可以是Ф16螺杆;其中Ф14螺杆的有效直径10.7mm;Ф16螺杆的有效直径Ф13.7mm,Ф14螺杆和Ф16螺杆的丝扣间距均为5.5mm,Ф14螺杆和Ф16螺杆的丝扣为深度是2.3mm的圆形丝扣。

本实施例中,所述山型螺母3中的山型螺母主体3.1与锥形头3.2一体成型,山型螺母主体3.1中螺母的高度为37mm~43mm,山型螺母主体3.1中螺母的宽度为79.4mm~92.2mm,山型螺母主体3.1中螺母的厚度为26.6mm~30.9mm。

本实施例中,与Ф14螺杆配套使用的山型螺母主体3.1中螺母的高度为37mm,宽度79.4mm,厚度26.6mm,丝扣圈数7扣;与Ф16螺杆配套使用的山型螺母主体3.1中螺母的高度为43mm,宽度92.2mm,厚度30.9mm,丝扣圈数8扣。

在建筑施工现场,当模板预拼装完成之后,将螺杆1从结构两侧模板间穿过,山型卡2从螺杆1两端穿过,最后通过在螺杆1两端安装山型螺母3对模板进行加固。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