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6460发布日期:2019-06-26 00:48阅读:1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传统的铝模传料洞口采用铁板拦截,楼板钢筋在洞口处断开,拆模后采用植筋的方式进行洞口钢筋施工,植筋深度及孔洞清理质量难以保证,工程施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及设备,施工成本较高;并且,传料洞口位置未预留钢筋,这种施工方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其结构合理,打破了铝模传料洞口无法预留钢筋的瓶颈,有效的保证了施工质量,节省了传统做法传料洞口后期孔洞清理及植筋的施工,减少了施工材料及设备投入,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消除了传料洞口位置无预留钢筋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施工装置为矩形封闭环,其包括第一环板、横板及第二环板,第一环板与横板搭接为一体,横板与第二环板搭接为一体;所述横板水平设置在第一环板与第二环板之间,所述第二环板的底端向内倾斜设置;第二环板与横板之间的夹角为45°-7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还包括上部加强杆及下部加强杆,上部加强杆设置在第一环板之间,下部加强杆设置在第二环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封闭环的下端设置有横向钢筋穿接槽及纵向钢筋穿接槽,横向钢筋穿接槽贯穿设置在矩形封闭环的较短方向,纵向钢筋穿接槽贯穿设置在矩形封闭环的较长方向。这样,在铝模传料洞口预留的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可以卡接在串接槽内,减少对铝模传料洞口施工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钢筋穿接槽及纵向钢筋穿接槽为矩形,其横跨第二环板、横板及部分第一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钢筋穿接槽与上部加强杆及下部加强杆交错设置。上部加强杆及下部加强杆的设置可以增加施工装置的整体强度,以便铝模洞口周边混凝土凝固后,将施工装置整体提拉出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板与横板之间的夹角为60°第二环板倾斜角度的设置有利于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的整体向上提拉。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其结构合理,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打破了铝模传料洞口无法预留钢筋的瓶颈,有效的保证了施工质量,

(2)本申请节省了传统做法传料洞口后期孔洞清理及植筋的施工,减少了施工材料及设备投入,节约了施工成本;

(3)本申请消除了传料洞口位置无预留钢筋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铝模传料洞口施工时的截面图;

图3是图2对应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第一环板;2.横板;3.第二环板;4.上部加强杆;5.下部加强杆;6.横向钢筋穿接槽;7.纵向钢筋穿接槽;8.横向钢筋;9.纵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是本申请所述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本申请所述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为矩形封闭环,其包括第一环板1、横板2及第二环板3,第一环板1与横板2搭接为一体,横板2与第二环板3搭接为一体;所述横板2水平设置在第一环板1与第二环板3之间,所述第二环板3的底端向内倾斜设置;第二环板3与横板2之间的夹角为45°-75°。

本申请中,所述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还包括上部加强杆4及下部加强杆5,上部加强杆4设置在第一环板1之间,下部加强杆5设置在第二环板3之间。上部加强杆4及下部加强杆5的设置可以增加施工装置的整体强度,以便铝模洞口周边混凝土凝固后,将施工装置整体提拉出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封闭环的下端设置有横向钢筋穿接槽6及纵向钢筋穿接槽7,横向钢筋穿接槽6贯穿设置在矩形封闭环的较短方向,纵向钢筋穿接槽7贯穿设置在矩形封闭环的较长方向。这样,在铝模传料洞口预留的横向钢筋8及纵向钢筋9可以卡接在串接槽内,减少对铝模传料洞口施工的影响。

所述横向钢筋穿接槽6及纵向钢筋穿接槽7为矩形,其横跨第二环板3、横板2及部分第一环板1;所述横向钢筋穿接槽6与上部加强杆4及下部加强杆5交错设置。

图2是本申请铝模传料洞口施工时的截面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板3与横板2之间的夹角为60°,在铝模传料洞口预留的横向钢筋8在传料洞口相互搭接并穿过横向钢筋穿接槽6,纵向钢筋9在传料洞口相互搭接并穿过纵向钢筋穿接槽7,如图3所示,这样可以减少对铝模传料洞口施工的影响,同时在铝模传料洞口施工时,有洞口处设置横向钢筋8及纵向钢筋9,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在铝模传料洞口处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整体被提拉,这样就形成了铝模传料洞口,以便施工人员传输施工物料。

施工工程物料传输完毕后,需要对传料洞口预留钢筋进行焊接及传料洞口模板支设,接着,进行传料洞口混凝土施工。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模传料洞口施工装置,结构合理,打破了铝模传料洞口无法预留钢筋的瓶颈,有效的保证了施工质量,节省了传统做法传料洞口后期孔洞清理及植筋的施工,减少了施工人员、材料及设备投入,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消除了传料洞口位置无预留钢筋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