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内取暖的石墨烯复合发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2841发布日期:2019-08-09 21:5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室内取暖的石墨烯复合发热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取暖的石墨烯复合发热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取暖方式大概有以下种类型,并且这种类型的取暖方式或多或少的存在自身的缺陷或在工程应用中存在较大的工程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现分别列举如下:

(1)集中供热水暖取暖方式;(2)空调取暖方式;(3)电油汀电炉丝取暖方式;(4)壁挂炉土水暖气取暖方式;(5)地热泵取暖方式;(6)碳晶、碳纤维取暖方式。

已有技术以及已有技术的缺点:传统的种取暖方式各自的缺点:(1)集中供暖水暖取暖方式:供暖效果不能自已控制,供热前后无热源,散热器片占用室内空间不美观。跑水冒水、滴水、漏水浪费严重,制热速度慢,取暖时空气干燥不舒服。管网热损耗大,施工复杂,需二次加压设备,终端用户热损失大,初装费用及运行维护成本都很高,只能简单分区控制,系统无法做到完全待机工作,取暖费用及维护成本高。

(2)空调取暖方式:制热耗电量大,取暖费用高,热风直吹头热脚凉,舒适度低,取暖干燥有灰尘,机器噪音污染大,如果室外温度太低,室外压缩机无法工作起动,会造成室内机无法制暖。

(3)电油汀电炉丝取暖方式:电油汀电暖气太占室内空间地方,功率大超费电,制热慢,取暖时又干又燥。取暖时要先加热空气后才能温暖人,所以耗电量特别大,易烫伤人,撞倒后也容易烫伤碰伤老人与儿童,取暖时热风干燥。

(4)壁挂炉土水暖取暖方式:需要预埋水管,浇灌水泥,施工复杂,破坏房屋结构,安装成本高,无蓄热功能,热量损耗大,通电40多分钟左右才能制热,运行费用高,操作复杂,要求工艺高,相关辅料较多,对铺装要求非常严格,使用寿命短5--8年,维护费用高,污染严重,会漏电不安全,不环保。

(5)地热泵取暖方式:安装麻烦,占用空间,施工复杂,材料质量好坏等众多因素都直接影响后期使用。因国内水质差,管道需要定期清理,否则会出现漏水等隐患。工程建设期长,维护费用高,管理成本高,整体运行费用和初装费用都高。

(6)碳晶、碳纤维期暖方式:碳晶、碳纤维取暖市场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的三无产品,恶性竞争导致低价低质。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以及施工效果无法保证。经媒体披露普遍存在功率衰减严重,温度发热不均匀,容易出现打火燃烧等多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实现加温取暖能耗低的用于室内取暖的石墨烯复合发热板。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室内取暖的石墨烯复合发热板,包括复合板材以及包围所述复合板材侧边的金属包框,所述复合板材包括有依次设置有第一防火材料层、第一碳镁复合板层、石墨烯发热膜层、阻热反射膜层、真金保温板层、第二碳镁复合板层以及第二防火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火材料层为防火阻燃高温布、防火板或铝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防火材料层为防火阻燃高温布、防火板或铝箔。

优选地,第一防火材料层和第一碳镁复合板层之间以及第二碳镁复合板层和第二防火材料层之间通过PUR热熔胶粘合。

优选地,所述阻热反射膜层与真金保温板层之间通过热敏胶粘合。

优选地,金属包框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属石墨烯电热膜层,制热为面状发热,即开即热,制热时间低至5分钟,发热快,能快速制热快速蓄热,并且蓄热时间长,散热缓慢,热量损耗很低。主要解决传统取暖存在的蓄热缓慢,制热缓慢,热量损耗大的问题,通电很长时间才能暖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节省空间。安装时间快至3小时以内,安装极其快捷,不受房屋结构影响,可直接在墙上地上轻松放置,施工人员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安装,安装完毕后即可投入使用,一次施工,终身安逸,能有效节约大量室内空间。而传统水暖安装时水管长,零部件多,需要预埋水管,大兴土木,还需浇灌水泥,施工复杂,破坏房屋结构。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石墨烯电发热膜与碳镁复合板的最佳融合,使其发热板达到了高效节能,蓄热时长,散热缓慢的核心功能。石墨烯的超高热传换率,不费电,加上碳镁复合板有效蓄热,少用电,使其此专利产品成为最佳的高节能取暖产品。

(4)本实用新型在取暖同时还享受远红外线热辐射作用,既取暖又理疗。发热板中的石墨烯电发热膜,能活化细胞,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

(5)本实用新型在真金保温板上贴覆上的一层高光铝质反射膜,能97%的把石墨烯电发热膜发出的热量反射到向着人身体方向的面板上,极大的提高的石墨烯发热膜的功效。

(6)经济成本低廉:制热效果好,超高热转换率,不费电,升温快,少用电,初装成本低,省投资,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30000小时连续制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其中,1-第一防火材料层,2-第一碳镁复合板层,3-石墨烯发热膜层,4-阻热反射膜层,5-真金保温板层,6-第二碳镁复合板层,7-第二防火材料层,8-PUR热熔胶,9-金属包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室内取暖的石墨烯复合发热板,包括复合板材以及包围所述复合板材侧边的金属包框9。所述复合板材包括有依次设置有第一防火材料层1、第一碳镁复合板层2、石墨烯发热膜层3、阻热反射膜层4、真金保温板层5、第二碳镁复合板层6以及第二防火材料层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火材料层1为防火阻燃高温布、防火板或铝板,第二防火材料层7为防火阻燃高温布、防火板或铝箔。第一防火材料层1和第一碳镁复合板层2之间以及第二碳镁复合板层6和第二防火材料层7之间通过PUR热熔胶8粘合,阻热反射膜层4与真金保温板层5之间通过热敏胶粘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碳镁复合板层2以及第二碳镁复合板层6的生产工艺如下:

第一步:生产碳镁复合板混合浆料以合成第一碳镁复合板层2和第二碳镁复合板层6,其中碳镁复合板混合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氧化镁90份,硫酸镁25份,盐酸3份,浓硫酸3份,陶土8份,氧化铝粉8份,粉煤灰18份,甲壳质粉15份,杨木粉12份,竹木粉25份,碳酸钙粉12份,发泡剂8份。

碳镁复合板混合浆料的配置过程如下:将硫酸镁加入水稀释及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在搅拌池内充分搅拌,均匀融合后加入盐酸做催化剂再充分搅匀,在不断搅动的过程中适当适量加入氧化镁、粉煤灰、陶土、氧化铝粉、碳酸钙粉、发泡剂再充分搅拌,边搅拌边加入甲壳质粉、杨木粉、竹木粉配料再充分搅拌,搅匀后倒入储料罐内待用。

第二步:将碳镁复合板混合浆料制备为第一碳镁复合板层2和第二碳镁复合板层6,其过程如下:所述碳镁复合板混合浆料在倒入模具前,先在模具底部均匀涂刷一层薄的油性脱模剂以便板材从模具中顺利脱膜,在模具中涂抹一层脱模剂后再均匀铺上两层云岩网布,然后将储料罐中待用的碳镁复合板混合浆料导入模具中开动制板机,机器在行进中再从底部导入一层碳纤维网格布和一层碳纤维网格布,机器连续滚压定厚摊铺平压,边摊铺边下料边低压滚压成型。

本实施例中石墨烯复合发热板的制备过程如下:

S1. 第一防火材料层1和第一碳镁复合板层2之间以及第二碳镁复合板层6和第二防火材料层7之间通过PUR热熔胶8通过专业平贴机械热合在一起。

S2.将所述阻热反射膜层4与真金保温板层5通过热敏胶进行粘合。

S3.将第一防火材料层1、第一碳镁复合板层2、石墨烯发热膜层3、阻热反射膜层4、真金保温板层5、第二碳镁复合板层6以及第二防火材料层7依次放入金属包框9内,并将金属包框9的侧边内翻使其将金属包框9包围复合板材的侧边,最后利用螺丝钉紧固好金属包框9。

S4.将石墨烯发热膜上所带的防水电缆插头通过在金属包框9上冲孔打眼将石墨烯发热膜电缆插头接在铝合金边框上并做好防水绝缘保护。

本实施例中石墨烯复合发热板的原理如下:石墨烯发热膜层3通电后,由于石墨烯材料的电阻极小因此石墨烯发热膜层3中流通电流极大,根据公式P=UI=U2/R,此时石墨烯发热膜层3的电能可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石墨烯复合发热板的发热取暖功能。其产生的热能可通过第一碳镁复合板层2、第二碳镁复合板层6和真金保温板层5吸收储存,即使在石墨烯发热膜层3断电后第一碳镁复合板层2、第二碳镁复合板层6和真金保温板层5仍能向外持续辐射热能,降低能耗,同时利用第一防火材料层1和第二防火材料层7作为石墨烯复合发热板实现其阻燃作用,防止石墨烯复合发热板自燃提高产品安全性。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