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活动隔板的动物试验用泳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8843发布日期:2019-07-10 09:2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设有活动隔板的动物试验用泳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活动隔板的动物试验用泳池,属动物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动物试验用泳池包括由池底和四周池壁构成的池体,池体内为容纳水的整体空间,池体的前后壁上分别设有连接循环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循环管道上设有水泵(可称为循环泵),开启水泵后,将池内的水从出水口抽出,从进水口送入,由此在池内形成由进水口向出水口的水流,以进行相应水流下的动物游泳相关测试。由于池体内空间较宽,实验鼠可以在池内任意方向上游,不利于保持直线游动,游动轨迹的不确定性将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甚至导致实验失败,当多个实验动物同时参与实验时,各实验动物之间还会相互干扰。另外,池内水流方向只能是从单一的进水口流向单一的出水口,水流条件单一,不适于多种水流条件的相关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活动隔板的动物试验用泳池,这种泳池有利于保证实验动物直线游动,有利于避免各实验动物的相互干扰,且能够形成多种不同的水流条件/水流形态,以适应于相应水流条件/水流形态下的相关实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活动隔板的动物试验用泳池,包括由池底和四周池壁构成的池体,所述池体的前池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口,后池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在循环管道的给水侧和回水侧,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泵,所述池体内设有将池内空间分隔为若干泳道的一个或多个活动隔板,任一泳道对应的前池壁上至少设有一个进水口,任一泳道对应的后池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出水口。

优选地,同一泳道对应的前池壁上的所述进水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布所述前池壁的多个高度上,同一泳道对应的后池壁上的所述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布在所述后池壁的多个高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通过活动隔板将池内空间分隔为若干泳道,实验动物只能在自己的泳道内游动,通过适当控制泳道的宽度能够限制实验动物只能直线游动且不会给实验动物游泳带来妨碍,由此避免了因游动轨迹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测试误差,当有多个实验动物参与实验时,各实验动物分别在各自的泳道内,避免了相互干扰;由于活动隔板是可拆卸的,可以根据实验动物的不同可以设定不同的隔板间距,也可以将隔板全部拆除,以适应于不同的实验要求;由于同一泳道内设置了多个进水口和多个出水口,且分布在多个高度上,由此可以形成若干不同的水流形态,例如,各进水口和各出水口同时均衡进出水,形成由前池壁向后池壁的水平水流形态;由下方的进水口进水,上方的进水口出水,形成由前池壁的下方向后池壁的上方的水流形态,水流速度不仅有水平分量,而且有向上的分量,对池内动物起到一定的托起作用,相当于减轻了动物的重量负荷;由上方的进水口进水,下方的进水口出水,形成由前池壁的上方向后池壁的上下的水流形态,水流速度不仅有水平分量,而且有向下的分量,对池内动物起到一定的下压作用,相对于增大了动物的重量负荷,由此可以对多种水流形态下的相关测试,获得更丰富的测试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池体和隔板构造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池体和隔板构造的侧视构造示意图;

图3是侧视总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一种水流形态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水流形态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三种水流形态的示意图;

图7是第四种水流形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活动隔板16(即可拆卸隔板)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池体10内,所述活动隔板与所述池体的两侧池壁平行,将池内游泳空间分隔为若干泳道。通常,分隔出的各泳道宽度相同,以适应于多个相同实验动物的相同实验,分割出的各泳道宽度也可以不同,以适应于不同泳道内的不同实验动物或不同实验要求。

所述活动隔板可以采用任意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池体内。

例如,一种常见的方式为插接,在所述池体的前池壁11和后池壁12的内侧设有若干U型插槽,所述前池壁上的U型插槽与所述后池壁上的U型插槽通常相互对称,根据实验要求,将活动隔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插入所述前池壁和后池壁上相应的U型插槽上,由此实现活动隔板在池内的固定安装,所述U型插槽的宽度应与所述活动隔板的相应侧边宽度相适应,以允许活动隔板插入并实现对活动隔板的有效固定。

所述U型插槽可以为开设在所述前池壁或后池壁上的竖向沟槽,也可以是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池壁或后池壁上的呈竖向槽形的独立件,所述呈竖向槽形的独立件可以采用相应的型材,通过螺丝紧固等方式固定在所述前池壁或后池壁上。

为强化活动隔板的固定效果,当所述前池壁和后池壁上设有用于插接所述活动的U型插槽时,所述池底的上表面上也可以设有用于插接所述活动的U型插槽,所述池底上设置U型插槽的方式与前池壁和后池壁上的设置方式相同,所述活动隔板的底边插接在位于所述池底上表面的对应U型插槽上。

为保持前池壁和后池壁的内侧表面光滑,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前池壁和后池壁的内侧表面分别嵌装有若干第一磁体52,所述前池壁和后池壁上的所述第一磁体相互对称地分布为若干列(排列在一条竖向直线上称为一列),各列中的第一磁体的数量和分布方式通常可以相同,所述活动隔板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面上分别嵌装有若干第二磁体53,所述前池壁和后池壁上的所述第二磁体的数量和高度分布与对应列中的第一磁体的数量和高度分布相同,将所述活动隔板插入池体内,使其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面上的第二磁体对准所述前池壁和后池壁的内侧表面上的相应列的第一磁体,所述活动隔板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面上的第二磁体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磁体相吸,由此实现所述活动隔板在池内的固定。

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中至少有一种是永磁体,另一种是与所述第一磁体异极相对的永磁体或者是由软磁材料制成的软磁体,以便活动隔板在池内安装到位后相应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能够相互吸合。

所述第一磁体的外表面优选与其所在的前池壁或后池壁的内侧表面平齐,与相应的前池壁或后池壁的内侧表面一同形成光滑的平面状表面,由此,对设有第一磁体且未设置隔板的地方,不会像设置插槽那样出现凸凹不平。

所述第二磁体的外表面优选与其所在的活动隔板的前侧端面或后侧端面平齐,与活动隔板的前侧端面或后侧端面一同形成光滑的平面状表面,以方便使用。

为使得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有效接触进而有效吸合,所述第二磁体也可以从所述活动隔板的前侧端面或后侧端面上略有凸出,将活动隔板插入池内后,凸出的第二磁体与相应的第一磁体相互紧密接触,不留缝隙。

所述活动隔板可以采用木质板或高分子材料板,可以利用活动隔板自身的弹性实现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的紧密接触,也可以在所述活动隔板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面上设有用于嵌装相应第二磁体的磁体嵌装凹槽,在所述磁体嵌装凹槽的底部(或者底部和周边侧壁)设置弹性垫,所述第二磁体嵌装在相应的磁体凹槽内,将活动隔板插入池体后,通过弹性垫的形变实现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的紧密接触。

当所述前池壁和后池壁上设置第一磁体,所述活动隔板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部上设置第二磁体时,所述池底的上表面上也可以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在池体上表面的设置方式与在前池壁和后池壁上的设置方式相同,相应地,所述活动隔板的底部端面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活动隔板的底部端面上的设置方式与在所述活动隔板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部上的设置方式相同,所述活动隔板底部端面上的第二磁体与所述池底上表面上的第一磁体相吸。

所述活动隔板与所述前池壁和后池壁之间可以留有微小缝隙,以适用于加工误差并方便装配。

参见图3-7,这种动物试验用泳池的前池壁11和后池壁12上分别设有多个进水口21和多个出水口22,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优选对称设置,且分布为若干列,同一列中的所述进水口分布在两个或三个高度上,同一列中的所述出水口分布在两个或三个高度上,不同列进水口或出水口的数量和高度分布方式通常可以相同,相邻列进水口或出水口之间的前池壁或后池壁的内侧表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活动隔板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或连接件(例如,第一磁体51或U型插槽)。

同一列进水口或出水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为表述方便,当某个竖直方向上只有一个进水口或出水口时,该方向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的分布也称为一个列),当同一列进水口或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水口或出水口分布在多个不同高度上,由此可以通过调节同一列中不同进水口和/或出水口的通断或开度,形成若干种不同的水流形态。

同一列进水口或出水口的数量优选为2-3个,由此形成2-3个不同高度的进水或出水。

循环管道33上设有循环泵32,由此将循环管道分为回水侧和给水侧,循环管道回水侧的水流入循环泵,经循环泵后流入循环管道的给水侧。

各所述进水口可以分别通过各自的给水支管35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给水侧,各所述出水口可以分别通过各自的回水支管31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回水侧,各所述给水支管和各所述回水支管上通常应分别设有各自的支管阀门44(回水支管上的支管阀门未绘出),以控制各支管的通断及流量,进而控制池内的水流形态和水流速度。

所述支管阀门可以为电动电控阀门,以适应于与电控装置配套进行电控。所述支管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通过人工调节。当设有电控装置时,所述电控装置对各支管阀门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入相应的支管阀门,控制支管阀门的通断和开度。

各所述给水支管和各所述回水支管上均可以设置各自的支管流量表43(回水支管上的支管流量表未绘出),以进行支管流量(也就是相应进水口或出水口的流量)显示和/或支管流量数据的采集。当设有电控装置时,将各支管流量表的输出接入所述电控装置,以作为相应流量控制的依据和结果。

所述循环管道上可以设有总管阀门41,以进行循环管道的通断和流量控制。

所述循环管道上还可以设有总管流量表42,以进行总管流量显示和/或数据采集,当设置电控装置时,将总管流量表的输出接入所述电控装置,以作为相应的流量控制依据和结果。

所述总管阀门可以为电动电控阀门,以适应于与电控装置配套进行电控。所述总管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通过人工调节。当设有电控装置时,所述电控装置对总管阀门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入相应的总阀门,控制总管阀门的通断和开度。

所述循环管道上优选设有加热装置34,例如电加热器,循环管道输送的水流经加热装置后被加热,以提升或保持池内的水温,形成相应测试所要求的水温条件。

可以设有用于检测水温的水温计,以进行水温的检测和显示,并据以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量,当设有电控装置时,将水温计的输出接入所述电控装置,以作为相应的加热控制依据和温度结果,将所述电控装置对加热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入加热装置的控制端,控制加热装置的通断和加热量。

所述水温计可以设置在池体上用于检测池内水温,也可以设置在循环管道、进水口、出水口等其他任意适宜的位置用于检测相应位置的水温,还可以设置多个检测不同位置水温的水温计。

所述循环泵可以设置在池底13的下方,也可以设置在池体的旁边。

所述加热装置可以设置在池底的下方,也可以设置在池体的旁边。

所述池体的底部周边可以设置向下延伸的底边,以支撑在地面/安装基础上,由此将池底支撑起来,在池底和地面/安装基础之间形成空间,以便设置循环管道、循环泵、加热装置等设施。

各所述支管阀门可以设置在相应侧池壁的外侧,以方便操作和维护。

各所述支管流量表可以设置在相应侧池壁的外侧,以方便查看和维护。

所述池底可以设有排水口29,所述排水口连接排水管道14,以进行池内水的排空。

所述池体的上面可以设置暖风柜61,所述暖风柜位于所述池体的前池壁上和/或后池壁上,以便于操作,所述暖风柜设有暖风机,所述暖风机的出风口63朝向暖风柜的柜内空间,实验结束后,可以将实验动物放在暖风柜内吹暖风,以便吹干实验动物体表并保持实验动物体温。

所述暖风机的出风口可以设置在暖风柜柜内的侧壁、顶部或底部等任意适宜的位置,所述暖风机的出风口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可以分别设置在多个方向上,以便从多个方向上吹暖风。

所述暖风柜内可以设置有用于放置实验动物的框或板。

所述暖风柜面向池体的侧面可以是敞口的,以方便相关作业,可以在该敞口上设置柜门或者不设置柜门。

所述暖风柜的侧壁上可以设有通风口62,以进行所需的通风,改善柜内气流形态。

所述暖风柜的上面或下面可以设有储物柜65,用于放置毛巾等小物件.

所述储物柜和暖风柜通常可以为一体的,通过中间隔板隔开。

所述储物柜内可以设有柜内隔板67进行柜内空间分层,也可以不设置柜内隔板。

所述储物柜面向池体的侧面可以是敞口的,以方便相关作业,可以在该敞口上设置柜门或者不设置柜门。

当所述暖风柜和储物格都设有柜门时,两柜的柜门优选相互独立,以便于分别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