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梁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4948发布日期:2019-07-19 23:2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梁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尤其是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梁板结构,属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利用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具有生产效率高、造价低、质量稳定等优点,加气混凝土和胶合竹木材料都是工业化生产产品,加气混凝土具有价格低、绿色环保、质量轻、隔热隔声、耐火、抗渗、抗震等优点,但其抗拉、抗弯性能较差,多用于墙板和小跨度楼板。胶合竹木材料以竹材或木材为原材料,作为新一代的绿色环保材料,其具备原料速生易取,加工工艺成熟,加工过程低耗,材料强重比高等优势,却也存在弹性模量低,结构截面刚度小,挠度变形大等缺陷,提升加气混凝土和胶合竹木的承载能力与跨越能力是加气混凝土和胶合竹木应用的突出技术难题,组合结构将两种以上材料组合,常存在材料间线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温度应力作用破坏,此外,带肋企口楼板装配化施工要求构件能水平向移动实现企口连接,普通型钢支座无法满足要求常需要切割、焊接等操作,工艺复杂。

当前,存在多种组合结构的解决方法,例如中国专利“ZL 201120387846.7”号,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与竹材的组合方式,充分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的高抗压性能和竹材的高抗拉性能,解决了结构截面刚度小的问题,提高了竹结构的承载能力,然而,普通钢筋混凝土具有自重大的显著缺点,与竹材轻质高强的特性相悖。再如中国专利“ZL 201510644170.8”号,提出了一种装配式竹-加气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制作方法,解决了竹结构抗弯刚度低,跨越能力不足等缺陷,但其连接需要现浇混凝土连接上部节点、胶粘剂连接下部节点,施工工艺复杂,速度慢,在楼板体系上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梁板结构,通过多种材料组合克服现有的加气混凝土楼板抗弯刚度不足,跨越能力不足,强度利用率低的缺点,通过在型钢支座上设计铰链克服带肋企口楼板水平向企口连接困难问题,通过在螺栓表面设计橡胶衬垫克服不同材料间线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温度应力作用问题,同时提高动荷载作用下抗冲击性能和抗震性能,通过螺栓表面嵌入混凝土设计实现楼板表面平整,具有质量轻、抗震性好、工业化生产程度高、装配化程度高、无湿作业、可拆卸重复利用的综合优点,适合用于建筑结构和临时设施的楼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梁板结构,由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纵肋、螺栓连接件和型钢支座共同组成,其特征在纵肋间隔布置在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底部,两者通过螺栓连接件紧固,螺栓连接件外围包裹有橡胶衬垫,纵肋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有型钢支座,型钢支座固定在承重墙上,形成装配体系,所述的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沿纵向两侧面分别开设企口凹槽和企口凸起,表面设置有若干贯通的变截面的预留洞口,所述的预留洞口的变截面形状、尺寸与螺栓连接件的规格相对应,纵肋的预留孔洞位置、数量及孔径与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的预留洞口一一对应,型钢支座一侧的钢板通过铰链连接,能够自由开合,自由开合的一侧钢板上设置有预留螺杆孔,通过穿插螺钉,拧紧螺帽将纵肋与型钢支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梁板结构,工程木或工程竹纵肋位于截面下部的受拉区,可充分发挥其抗拉强度高的特性,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位于截面上部的受压区,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性能,使用螺栓将两种材料组合,工艺简单,螺杆上端部嵌入板中,表面平整,螺杆中部带有橡胶衬垫,可减小局部应力集中,提高动荷载作用下抗冲击性能,型钢支座带有铰链,铰链侧板打开时,可方便板企口水平向拼接,拼接到位后,关闭铰链侧板,支座连接可靠便捷,综合来看,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展现出承载力高、刚度大、重量轻、隔声好、隔热好、抗震性能好的综合性能。

所述的纵肋的侧边缘与型钢支座的底板侧边缘齐平,纵肋材料为胶合木材或胶合竹材,纵肋数量为两个以上,纵肋宽度100mm~150mm,长度2m~8m,厚度50mm~80mm。

所述的预留洞口的纵向间距为400mm~500mm。

所述的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的纵向长度2m~8m,宽度0.5m~0.8m,厚度100mm~150mm。

所述的螺栓连接件的扩大端头为圆柱形状,圆柱尺寸与预留洞口上部扩大部分洞口尺寸一致,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的上表面平整。

所述的橡胶衬垫为圆管状构造,内径与螺杆直径相同,外径与预留洞口直径相同,厚度1mm~5mm,橡胶衬垫的长度为预留洞口的下部深度与预留孔洞的深度之和。

在实施方法上,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纵肋、螺栓连接件和型钢支座提前预制或加工,铰链的侧板能够自由开启与关闭,允许构件水平移动进入型钢支座与相邻构件进行企口连接,以螺栓连接件为构件连接部件,型钢支座为构件与承重墙的连接部件,将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纵肋、螺栓连接件、型钢支座和承重墙现场连接形成为整体结构体系,其步骤如下:

A、加工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在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自上而下贯通的预留洞口,预留洞口上部扩大部分直径、深度等于螺栓连接件扩大端头直径、厚度,预留洞口下部直径等于包裹螺杆的橡胶衬垫外径;

B、加工纵肋:在纵肋与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对应位置处开设自上而下贯通的预留孔洞,预留孔洞直径等于预留洞口直径;

C、组装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将螺栓连接件的螺杆穿过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的预留洞口和纵肋对应的预留孔洞,将销栓螺母与穿出纵肋底部的螺杆端头拧紧,螺栓连接件扩大端头嵌入预留洞口扩大部分,螺杆顶部与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表面平齐,形成整体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板整体;

D、安装型钢支座:将型钢支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承重墙上或通过与承重墙上的预埋件焊接固定在承重墙上;

E、装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开启铰链的侧板,组装完成的楼板下部的纵肋底面的一部分搭在型钢支座底板上表面从铰链一侧向型钢支座固定侧板一侧水平移动,使企口凹槽与临近的另一块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企口凸起水平向卡紧连接同时,纵肋底面完全搭设在型钢支座底板上,纵肋侧边缘与型钢支座底板侧边缘对齐,关闭铰链的侧板,在预留螺杆孔位置自下而上插入螺钉,拧紧螺帽,板底的纵肋搭设在型钢支座上,型钢支座固定在承重墙上,形成装配体系。

本实用新型将整个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及装配体系,拆分为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纵肋、螺栓连接件和型钢支座等,这些组成构件提前预制或加工,通过现场依次安装各组成构件,完成整个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及其体系的装配,整个装配过程,无需大型施工机械,无现场湿作业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优点显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相对于普通加气混凝土楼板,大幅度地提高了构件的截面抗弯刚度,提高了楼板跨越能力,各种材料都发挥其自身的力学性能。

(2)相对于普通竹-混凝土组合结构,离散型螺栓有效提供了纵肋与预制加气混凝土板之间的纵向抗滑移力和抗掀起力,螺杆上端部嵌入板中,表面平整,螺杆中部带有橡胶衬垫,可减小局部应力集中,提高动荷载作用下抗冲击性能,结构单位重量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具有工艺简单、可拆卸重复使用、重量轻、隔声好、隔热好、抗震性能好的综合优势。

(3)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利用竹材、木材这类生态性环保材料,缓解了钢材等资源的紧缺,轻质加气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利用固体废弃物,污染小,能源消耗低,环境效益高。

(4)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及其体系采用预制装配的方式,企口设计拼装效果好,型钢支座带有铰链,铰链侧板打开时,可方便板企口水平向拼接,拼接到位后,关闭铰链侧板,支座连接可靠便捷,螺杆上端部嵌入板中,表面平整,螺杆中部带有橡胶衬垫,可减小局部应力集中,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无现场湿作业量,缩短了工期,保证了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梁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平面图;

图3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的A-A截面图;

图4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的D-D截面图;

图5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的B-B截面图;

图6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的C-C截面图;

图7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的螺栓连接件立体示意图;

图8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梁板结构的型钢支座立体示意图;

图9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梁板结构装配方法流程图;

图10加工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示意图;

图11加工纵肋示意图;

图12组装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示意图;

图13安装型钢支座示意图;

图14装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体系示意图;

图15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体系装配完成示意图。

在附图中,由1为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2为纵肋,3为螺栓连接件,4为型钢支座,5为承重墙,11为企口凹槽,12为企口凸起,13为预留洞口,21为预留孔洞,31为螺杆,32为销栓螺母,33为橡胶衬垫,41为铰链,42为预留螺杆孔,43为螺钉,44为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梁板结构,由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纵肋2、螺栓连接件3和型钢支座4共同组成,其特征在纵肋2间隔布置在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底部,两者通过螺栓连接件3紧固,螺栓连接件3外围包裹有橡胶衬垫33,纵肋2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有型钢支座4,型钢支座4固定在承重墙5上,形成装配体系,所述的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沿纵向两侧面分别开设企口凹槽11和企口凸起12,表面设置有若干贯通的变截面的预留洞口13,所述的预留洞口13的变截面形状、尺寸与螺栓连接件3的规格相对应,纵肋2的预留孔洞21位置、数量及孔径与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的预留洞口13一一对应,型钢支座4一侧的钢板通过铰链41连接,能够自由开合,自由开合的一侧钢板上设置有预留螺杆孔42,通过穿插螺钉43,拧紧螺帽44将纵肋2与型钢支座4固定。

纵肋2的侧边缘与型钢支座4的底板侧边缘齐平,纵肋2材料为胶合木材或胶合竹材,纵肋2数量为两个以上,纵肋2宽度100mm~150mm,长度2m~8m,厚度50mm~80mm。

预留洞口13的纵向间距为400mm~500mm。

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的纵向长度2m~8m,宽度0.5m~0.8m,厚度100mm~150mm。

螺栓连接件3的扩大端头为圆柱形状,圆柱尺寸与预留洞口13上部扩大部分洞口尺寸一致,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的上表面平整。

橡胶衬垫33为圆管状构造,内径与螺杆31直径相同,外径与预留洞口13直径相同,厚度1mm~5mm,橡胶衬垫33的长度为预留洞口13的下部深度与预留孔洞21的深度之和。

在实施方法上,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纵肋2、螺栓连接件3和型钢支座4提前预制或加工,铰链41的侧板能够自由开启与关闭,允许构件水平移动进入型钢支座4与相邻构件进行企口连接,以螺栓连接件3为构件连接部件,型钢支座4为构件与承重墙5的连接部件,将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纵肋2、螺栓连接件3、型钢支座4和承重墙5现场连接形成为整体结构体系,其步骤如下:

A、加工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在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自上而下贯通的预留洞口13,预留洞口13上部扩大部分直径、深度等于螺栓连接件3扩大端头直径、厚度,预留洞口13下部直径等于包裹螺杆31的橡胶衬垫33外径;

B、加工纵肋:在纵肋2与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对应位置处开设自上而下贯通的预留孔洞21,预留孔洞21直径等于预留洞口13直径;

C、组装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将螺栓连接件3的螺杆31穿过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的预留洞口13和纵肋2对应的预留孔洞21,将销栓螺母32与穿出纵肋2底部的螺杆31端头拧紧,螺栓连接件3扩大端头嵌入预留洞口13扩大部分,螺杆31顶部与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表面平齐,形成整体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板整体;

D、安装型钢支座:将型钢支座4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承重墙5上或通过与承重墙5上的预埋件焊接固定在承重墙5上;

E、装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开启铰链41的侧板,组装完成的楼板下部的纵肋2底面的一部分搭在型钢支座4底板上表面从铰链41一侧向型钢支座4固定侧板一侧水平移动,使企口凹槽11与临近的另一块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企口凸起12水平向卡紧连接同时,纵肋2底面完全搭设在型钢支座4底板上,纵肋2侧边缘与型钢支座4底板侧边缘对齐,关闭铰链41的侧板,在预留螺杆孔42位置自下而上插入螺钉43,拧紧螺帽44,板底的纵肋2搭设在型钢支座4上,型钢支座4固定在承重墙5上,形成装配体系。

本实用新型利用的材料具有轻质、节能环保等特点,竹材或木材是速生易取的绿色生态材料,加气混凝土制造、运输、使用过程无污染,可以保护耕地、节能降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加气混凝土楼板抗弯刚度低、跨越能力不足等缺陷,克服了带肋企口楼板水平向企口连接困难问题,克服不同材料间线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温度应力作用问题,通过螺栓表面嵌入混凝土设计实现楼板表面平整,在实施方法上,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不受上述例子的限制,但凡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做的同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