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透视重防腐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3124发布日期:2019-09-13 22:11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透视重防腐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透视重防腐层。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重防腐技术,如涂层技术、包覆技术等,或采取多层重防腐涂料对结构物进行密封保护,或采用柔性防腐材料与刚性外壳结合对结构物进行保护,如果需要检查结构物是否有腐蚀发生,一般需要破坏防腐层后,才能直观发现其腐蚀的状况,或者需要借助专业检测仪器进行检测腐蚀的状况,要么耗时耗力,要么需要购买专业仪器,且检测后通常需要对防腐层进行修补。因此,如何在不破坏防腐层、不借助检测仪器情况下,日常巡视中就可以肉眼直观发现防腐层下的结构物是否有腐蚀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维护,很多企业对防腐层防护效果的检测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新的防腐及检测要求,提供一种应用于混凝土或金属及其他结构物的腐蚀保护的可透视重防腐层,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直观发现被保护物的腐蚀状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透视重防腐层,为双层结构,由内及外依次为缓蚀材料和高透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透光材料为透明且耐老化的材料;所述缓蚀材料为具有缓蚀或封闭作用的固化或非固化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透光材料选自玻璃或聚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透光材料的厚度为100-5000μ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蚀材料选自防腐涂料或矿脂防蚀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蚀材料的厚度为10-1000μm。

本实用新型的可透视防腐层为双层结构,由内及外依次为缓蚀材料和高透光材料,通过在缓蚀材料外设置高透光材料,两者巧妙结合,即能长效防腐,又无需检测设备即可快速清晰地发现腐蚀状况,适用于金属、混凝土等多种构造物的防腐保护和日常巡视目测检查,尤其适用于构造物关键部位的防腐保护;且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制备简单,能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及应用,应用领域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透视防腐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缓蚀材料;2、高透光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透视重防腐层,为双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内层2和外层1,内层2为缓蚀材料,防止被保护结构发生腐蚀;外层1 为高透光材料,保护内层的缓蚀材料,也为内层的缓蚀材料提供可视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内层2的缓蚀材料为具有缓蚀或封闭作用的固化或非固化的材料,并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和较强的附着力,厚度为 10-1000μm;外层1的高透光材料为耐老化且透明的材料,厚度为100-5000μm。

可透视重防腐层内层2的缓蚀材料选自矿脂防蚀膏或防腐涂料,外层1的高透光材料选自玻璃或透明聚脲。

具体地的使用方法为:对被保护部位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达到St2,在被保护部位涂抹矿脂防蚀膏,厚度为200μm;再喷涂透明、耐老化且快速固化型聚脲,喷涂厚度为1000μm,固化时间在60s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腐蚀层外设置透明保护层,两者巧妙结合,即能长效防腐,又不需检测设备既能快速清晰地发现腐蚀状况,能适用于金属、混凝土等多种构造物的防腐保护和日常巡视目测检查,特别适用于构造物关键部位的防腐保护,尤其是保护钢结构连接节点。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制备过程简单,应用领域广,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及应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