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3167发布日期:2019-09-20 20:48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属于建筑节能与节能墙材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中,仍然以传统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为主,但是外墙外保温技术,由于受到环境的冷热、干湿交替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南北方的气候环境差异极大,外墙外保温体系经常出现开裂、脱落、容易发生火灾,最突出的问题是耐久性极差,现行的国家标准规定,合格标准的外墙外保温体系的使用寿命为25年,而实际的情况远远不尽人意,这说明现行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存在极大的问题,不能与建筑物同寿命。

如何克服现行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存在的缺陷,大大提高建筑外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做到建筑保温与建筑物同寿命,这是一个建材节能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实用新型试图提供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的保温技术,克服现行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存在缺陷,实现建筑保温、隔热与建筑物同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的保温技术,克服现行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存在的缺陷,杜绝了建筑保温发生火灾的风险,实现建筑保温层维护零费用,建筑保温施工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实现建筑保温、隔热与建筑物同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由外墙1、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连接件3、聚合物砂浆粘结层5构成;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由轻质混凝土板21、有机保温板22构成;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21一大面上设有数个垂直连接孔4;所述的有机保温板22顶面设有一个半圆形凹槽6,底面设有一个半圆形凸台7,一端面上设有小凸台8,另一端面上设有大凸台9;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21与所述的有机保温板22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燕尾槽结构23和胶粘砂浆层24两种连接方式。

所述的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21的表观密度不大于1900kg/m3;所述的有机保温板22的密度等级为20kg~30kg/m3,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

所述的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保温板(22)为EPS板,或者为XPS板,或者为PU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组成的竖向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成构造(燕尾槽结构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成构造(胶粘砂浆层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成构造(燕尾槽结构连接)的水平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结构(胶粘砂浆层连接)的水平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燕尾槽结构连接)的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胶粘砂浆层连接)的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燕尾槽结构连接)的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胶粘砂浆层连接)的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为外墙

2为内置式复合保温板

21为轻质混凝土板

22为有机保温板

23为燕尾槽结构

24为胶粘砂浆层

3为连接件

4为连接孔

5为聚合物砂浆粘结层

6为半圆形凹槽

7为半圆形凸台

8为小凸台

9为大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1~图9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由外墙1、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连接件3、聚合物砂浆粘结层5构成;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由轻质混凝土板21、有机保温板22构成;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21一大面上设有数个垂直连接孔4;所述的有机保温板22顶面设有一个半圆形凹槽6,底面设有一个半圆形凸台7,一端面上设有小凸台8,另一端面上设有大凸台9;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21与所述的有机保温板22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燕尾槽结构23和胶粘砂浆层24两种连接方式。

所述的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21的表观密度不大于1900kg/m3;所述的有机保温板22的密度等级为20kg~30kg/m3,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

所述的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保温板(22)为EPS板,或者为XPS板,或者为PU板。

本实用新型的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的现场施工是这样实现的:

1)清理室内地面和建筑外墙1内测上的残留混凝土,并清扫外墙1内测上的浮尘,对外墙1内测上的凹陷,采用合适的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

2)按图纸放线、排列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特殊尺寸的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应在粘贴前应锯切好;

3)制备好聚合物砂浆粘结层5用的聚合物粘结砂浆;

4)在外墙1的内测挂线,按图纸要求粘贴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使其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5)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粘结在外墙1内测上需要静置24h,在24h后位于外墙1内测和聚苯保温板22之间的聚合物砂浆粘结层5,方可达到最有效的粘结强度,足以抵抗冲击钻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影响;24h后方可采用冲击钻,通过轻质混凝土板21上的连接孔4在外墙1内测墙面上钻孔;

6)钻完外墙1内测墙面上的孔后,采用压缩气体,将连接孔孔4内粉尘、颗粒清理干净;

7)按要求将连接件3置入连接孔4内,连接件3与外墙1的连接牢固可靠;使得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和外墙1紧密连接为一体,提高建筑外墙1的整体稳定性和保温、隔热性能;

8)在上述施工工序完成后,检查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的粘贴平整度,达到标准后,再采用勾缝砂浆对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之间的水平灰缝和竖直灰缝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灰缝不能高出轻质混凝土板21的平面。

9)清理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上的存留砂浆,对磕碰损伤的轻质混凝土板21的部位,应进行修补处理;此外应对施工现场的残留物进行清理,至此,施工全部完成,直接进行下一个施工工序循环。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由外墙1、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连接件3、聚合物砂浆粘结层5构成;这样一个极其稳定的刚性整体墙体结构,克服了高层建筑传统外墙外保温存在的保温层开裂、脱落、容易发生火灾、耐久性差、建筑保温、隔热不能与建筑物同寿命等技术缺陷,提高了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做到了建筑保温、隔热与建筑物同寿命;

2)建筑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现场作业施工,包括聚苯板现场锯切、砂浆现场拌合、聚苯板现场找平、现场抹灰等工序,都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而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采用工厂化生产,室内现场标准化装配施工,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不污染环境,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节能建筑质量;

3)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施工完成后,无需再对建筑物外墙内测进行传统的抹灰处理,免去了外墙内测面抹灰等工序和费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4)一种外墙内置式复合保温板墙体构造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外墙外保温体系转变为建筑外墙内置复合保温板形成的建筑外墙的夹芯保温构造,使建筑保温施工由建筑物外转移到建筑物内的技术成为现实,建筑物外墙1与内置式复合保温板2通过聚合物砂浆粘结层5和连接件3连接,形成的建筑外墙的夹芯保温墙体构造,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标准,符合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GB 50016-2014的规定;与现行建筑墙体外保温相比较,大大提高了保温、隔热效果,降低建筑物在节能保温、隔热方面的运行成本。具有保温、防火多种功能,与建筑结构一体化保温与建筑物同寿命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