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超高层脚手架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4041发布日期:2019-09-13 22:1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超高层脚手架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超高层脚手架底座。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包括横管和竖管,通过叠加的方式搭高脚手架,使工人可对更高位置的建筑进行施工工作,碗扣式脚手架和盘扣式脚手架为市面上常见的脚手架类型,该类脚手架的竖管上设有供横管安装的安装部,在安装脚手架时,需要先将相邻竖管的安装部对齐,而脚手架通常在施工现场搭建,施工现场的地面不平整,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脚手架的底端设置可调底座进行调节使竖管的高度一致,现有的可调底座通过底座上带螺纹的调节柱和调节柱上的调节螺母调节套设在调节柱上的立杆高度,但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底座所在的地面可能发生小范围塌陷,容易造成脚手架倾斜,影响脚手架的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进行调节的脚手架底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的超高层脚手架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套设的调节杆,两调节杆连接处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构成导向滑移配合的限位柱和沿调节杆的周面螺旋上升的导槽,所述导槽的侧边设有凹陷形成可对限位柱进行固定的定位槽,所述导槽的一端连通有供限位柱进入导槽的导引槽,所述定位槽至少为两个,所述最下层的调节杆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最上层的调节杆设有位于限位柱上方的限位肩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一个导槽上设两个定位槽,分别位于导槽两侧,相邻调节杆在需要套接时将限位柱对准导引槽,使限位柱通过导引槽进入导槽,在搭建脚手架时,施工人员将调节杆进行转动,使限位柱沿着导槽滑动,在滑动至与定位槽对齐的位置时,使限位柱通过重力的作用落入定位槽进行周向限位,导槽呈螺旋上升,使施工人员在调整高度时更加省力,且在转动时若出现转动不到位,调节杆也能随着导槽缓缓降下,不会立即落下,减少意外发生,在调节好高度后,将竖管套设在最上层的调节杆上,限位肩阶可防止竖管向下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底板上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圆孔和设置在圆孔中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底板下方,所述圆孔至少有三个且圆孔沿底板的轴线旋转对称。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四个圆孔,在脚手架搭建时可能会遇到坡度或落差,可以通过调节螺纹杆上的限位螺母使底座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施工过程中会底座所在的位置可能会出现部分塌陷,使底座失去平衡,影响底座上方的脚手架的稳定性,此时可以通过调节螺纹杆上的调节螺母调节底座一侧的高度,使底座重新平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进行调整,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工具,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肩阶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固定螺栓。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竖管套设在最上层的调节杆后,竖管与调节杆之间仍有一定的空隙,在实际应用中在刮风或者施工人员走过时,仍会出现小范围摆动,影响脚手架的稳定,限位肩阶上的固定螺栓拧紧后,可将竖管固定,加强脚手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槽至少有两条,且导槽沿底板的轴线旋转对称,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与导槽的数量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设置三条导槽和三个限位柱,使导槽上升坡度合理,并使限位柱所在的调节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最上层的调节杆为实心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实心杆更加牢固,承载力更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闲置状态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爆炸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调节杆俯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调节杆正视图;

附图7为附图6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使用以下术语“上”和“下”为实际的使用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7所示,

一种可调节的超高层脚手架底座,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套设的调节杆21,两调节杆21连接处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构成导向滑移配合的限位柱22和沿调节杆21的周面螺旋上升的导槽23,所述导槽23的侧边设有凹陷形成可对限位柱22进行固定的定位槽25,所述导槽23的一端连通有供限位柱22进入导槽23的导引槽24,所述定位槽25至少为两个,所述最下层的调节杆21下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最上层的调节杆21设有位于限位柱22上方的限位肩阶3,优选一个导槽23上设两个定位槽25,分别位于导槽23两侧,相邻调节杆21在需要套接时将限位柱22对准导引槽24,使限位柱22通过导引槽24进入导槽23,在搭建脚手架时,施工人员将调节杆21进行转动,使限位柱22沿着导槽23滑动,在滑动至与定位槽25对齐的位置时,使限位柱22通过重力的作用落入定位槽25进行周向限位,导槽23呈螺旋上升,使施工人员在调整高度时更加省力,且在转动时若出现转动不到位,调节杆21也能随着导槽23缓缓降下,不会立即落下,减少意外发生,在调节好高度后,将竖管套设在最上层的调节杆21上,限位肩阶3可防止竖管向下滑动,所述底板1上设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间隔设置在底板1上的圆孔41和设置在圆孔41中的螺纹杆42,所述螺纹杆42上设有限位螺母43,所述限位螺母43位于底板1下方,所述圆孔41至少有三个且圆孔41沿底板1的轴线旋转对称,优选四个圆孔41,在脚手架搭建时可能会遇到坡度或落差,可以通过调节螺纹杆42上的限位螺母43使底座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施工过程中会底座所在的位置可能会出现部分塌陷,使底座失去平衡,影响底座上方的脚手架的稳定性,此时可以通过调节螺纹杆42上的调节螺母调节底座一侧的高度,使底座重新平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进行调整,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工具,方便快捷,所述限位肩阶3上设有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上设有固定螺栓32,在竖管套设在最上层的调节杆21后,竖管与调节杆21之间仍有一定的空隙,在实际应用中在刮风或者施工人员走过时,仍会出现小范围摆动,影响脚手架的稳定,限位肩阶3上的固定螺栓32拧紧后,可将竖管固定,加强脚手架的稳定性,所述导槽23至少有两条,且导槽23沿底板1的轴线旋转对称,所述限位柱22的数量与导槽23的数量一致,优选设置三条导槽23和三个限位柱22,使导槽23上升坡度合理,并使限位柱22所在的调节杆21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所述最上层的调节杆21为实心杆,实心杆更加牢固,承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