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型外罩立柱柱脚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6471发布日期:2019-11-05 23:4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型外罩立柱柱脚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型外罩立柱柱脚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也是如此。传统的建筑大多都是混凝土建筑,无论是大型场馆还是桥梁,其工期都较长,所需人工较多,且很容易会因为天气的影响,严重的增加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也会严重的影响施工工期。

特别是一些大型场馆的建设,在钢结构兼职施工的过程中,连接节点在整个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且现有的连接节点,其大多都只是简单的满足连接需求,其并不具备其他的功能,一旦其周边产生震动或者是地震,将会对整个钢结构建筑构成安全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型外罩立柱柱脚节点,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提高了其支撑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节点的抗震性能,对整个节点的结构进行了优化。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型外罩立柱柱脚节点,包括:混凝土结构、抗震球支座和支座半球,所述混凝土结构中设有预埋件,所述抗震球支座设于预埋件的上方,所述支座半球设于抗震球支座的上方,且所述支座半球的两侧设有底部封边梁,顶部设于主网络梁,所述主网络梁和楼面封边砼梁的侧面通过连接件连接,且所述抗震球支座两侧与混凝土结构之间设有限位挡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外罩立柱柱脚节点,其通过在用于连接的支座半球下方设置了抗震球支座,不仅提高了其支撑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节点的抗震性能,对整个节点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且所述抗震球支座两侧与混凝土结构之间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的设置,能够对抗震球支座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提高抗震球支座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抗震球支座采呈山字形,其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侧支撑柱,所述底座上方位于两侧支撑柱的中部设有中部支座。 所述抗震球支座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不仅提高了其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其与整个节点结构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中部支座呈圆柱形,其顶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边缘呈弧线形。所述中部支座大大的提高了其与限位挡块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半球的内部设有一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设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于第二支撑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与设有延伸连接架,所述延伸连接架通过连接杆与底部封边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两端与主网络梁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半球内部支撑架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支座半球内部结构的支撑性,同时也便于其与底部封边梁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延伸连接架和连接杆的连接处采用交错式连接,所述延伸连接架靠近连接杆底部封边梁的一端设于连接杆的底部,两者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延伸连接架和连接杆的连接处采用交错式连接能够有效的提高连接处的牢固性,进一步提高整个节点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块呈直角梯形,其两条直角边分别固定在抗震球支座和混凝土结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结构中设有内凹槽,所述预埋件安装于内凹槽中。所述内凹槽的设置便于预埋件的安装,对整个结构进行了优化。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中设有一组单连接板,所述主网络梁和楼面封边砼梁上分别设有单连接板,所述主网络梁上的单连接板和楼面封边砼梁上的单连接板通过水平连杆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设置,大大的提高了主网络梁和楼面封边砼梁连接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单连接板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连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外罩立柱柱脚节点,其通过在用于连接的支座半球下方设置了抗震球支座,不仅提高了其支撑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节点的抗震性能,对整个节点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且所述抗震球支座两侧与混凝土结构之间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的设置,能够对抗震球支座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提高抗震球支座连接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座半球的内部设有一组支撑架,所述延伸连接架通过连接杆与底部封边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两端与主网络梁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半球内部支撑架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支座半球内部结构的支撑性,同时也便于其与底部封边梁的连接。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件中设有一组单连接板,所述主网络梁和底部封边梁上分别设有单连接板,所述主网络梁上的单连接板和底部封边梁上的单连接板通过水平连杆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设置,大大的提高了主网络梁和楼面封边砼梁连接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网络梁和底部封边梁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抗震型外罩立柱柱脚节点,包括:混凝土结构1、抗震球支座2和支座半球3,所述混凝土结构1中设有预埋件4,所述抗震球支座2设于预埋件4的上方,所述支座半球3设于抗震球支座2的上方,且所述支座半球3的两侧设有底部封边梁5,顶部设于主网络梁6,所述主网络梁6和楼面封边砼梁10的侧面通过连接件7连接,且所述抗震球支座2两侧与混凝土结构1之间设有限位挡块8。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震球支座2采呈山字形,其设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两侧设有侧支撑柱22,所述底座21上方位于两侧支撑柱22的中部设有中部支座23。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部支座23呈圆柱形,其顶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边缘呈弧线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半球3的内部设有一组支撑架31,所述支撑架31中设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于第二支撑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与设有延伸连接架32,所述延伸连接架32通过连接杆9与底部封边梁5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两端与主网络梁6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连接架32和连接杆9的连接处,采用交错式连接,所述延伸连接架32靠近连接杆底部封边梁5的一端设于连接杆9的底部,两者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挡块8呈直角梯形,其两条直角边分别固定在抗震球支座2和混凝土结构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结构1中设有内凹槽,所述预埋件4安装于内凹槽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7中设有一组单连接板71,所述连接件7中设有一组单连接板71,所述主网络梁6和楼面封边砼梁10上分别设有单连接板71,所述主网络梁6上的单连接板71和楼面封边砼梁10上的单连接板71通过水平连杆7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单连接板71上设有支撑座711,所述支撑座711的一侧设有凸耳712,所述凸耳712上设有连接孔71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