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4883发布日期:2019-09-17 21:3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中的墙板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墙板与墙板之间的连接处常出现裂缝,严重影响美观的同时,后期修补也较为繁琐,修补后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现有一种墙板与现浇墙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在墙板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承重受力元件,以此来增加墙板之间的连接刚度。

但该承重元件不仅成本高,且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也较为复杂,另外,该承重元件仅能用于一墙板为现浇墙板的情况,故其应用范围也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墙板与现浇墙板之间的连接结构,使用承重受力元件成本高、操作复杂且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施工简单、通用性较强的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

一种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包括第一拼接构件和用于与所述第一拼接构件拼接的第二拼接构件,所述第一拼接构件在与所述第二拼接构件的拼接处设有第一压槽,所述第二拼接构件在与所述第一拼接构件的拼接处设有第二压槽,所述第一压槽与所述第二压槽对接连通;所述第一压槽的底壁和所述第二压槽的底壁均设有具备多个凹坑或多个凸起的粗糙部,所述拼缝结构还包括网格布及柔性抗裂砂浆层,所述网格布铺设于所述第一压槽的所述粗糙部上及所述第二压槽的所述粗糙部上,所述柔性抗裂砂浆层置于所述第一压槽和所述第二压槽内,且覆盖所述网格布。

上述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在第一拼接构件和第二拼接构件进行连接后,在第一压槽和第二压槽的粗糙部上铺设有网格布及填充有柔性抗裂砂浆层,以防止拼接处产生裂纹,并且因第一压槽和第二压槽的底壁具有粗糙部,故能提高柔性抗裂砂浆层与第一压槽和第二压槽的粘接度。本实用新型的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相较于传统的使用承重受力元件加强连接刚度来防止拼接处有裂纹的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及操作简单,且可应用于各种墙板连接的方式中,故应用范围广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坑和/或所述凸起呈立体三角形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坑和/或所述凸起呈立体四棱锥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槽沿所述第一拼接构件的纵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压槽沿所述第二拼接构件的纵长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布为粘接型网格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拼接构件与所述第二拼接构件之间以平行的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拼接构件的拼接处位于其端部,所述第二拼接构件的拼接处位于其端部,所述第一拼接构件和所述第二拼接构件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压槽与所述第二压槽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一压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拼接构件端部对称的两侧,所述第二压槽开设在第二拼接构件端部对称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拼接构件与所述第二拼接构件之间以相交的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拼接构件的拼接处位于其端部,第二拼接构件的拼接处远离其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压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拼接构件端部对称的两侧,所述第二压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拼接构件的远离其端部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拼接构件的拼接处位于其端部,所述第二拼接构件的拼接处位于其端部,所述第一压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拼接构件端部对称的两侧,所述第二压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拼接构件的端部和拼接处内侧上,所述第一拼接构件一侧的所述第一压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拼接构件端部的所述第二压槽的深度相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的现场施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成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间元件。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指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其可为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一个,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元件。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100,包括第一拼接构件10和用于与第一拼接构件10拼接的第二拼接构件20。

第一拼接构件10在与第二拼接构件20的拼接处设有第一压槽11,第二拼接构件20在与第一拼接构件10的拼接处设有第二压槽21,第一压槽11与第二压槽21对接连通。

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的底壁均设有具备多个凹坑或多个凸起的粗糙部30,拼缝结构100还包括网格布40及柔性抗裂砂浆层50(见图2),网格布40铺设于第一压槽11的粗糙部30及第二压槽21的粗糙部30上,柔性抗裂砂浆层50置于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内,且覆盖网格布40。

如此,在第一拼接构件10和第二拼接构件20进行拼接后,在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的粗糙部30上铺设有网格布40及填充有柔性抗裂砂浆层50,以防止拼接处产生裂纹,并且因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的底壁具有粗糙部30,故能提高柔性抗裂砂浆层50与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的粘接度。本实用新型的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100,相较于传统的使用承重受力元件加强连接刚度来防止拼接处有裂纹的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及操作简单,且可应用于各种墙板连接的方式中,故应用范围广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槽11沿第一拼接构件10的纵长方向延伸,第二压槽21沿第二拼接构件20的纵长方向延伸。

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凹坑和/或凸起呈立体三角形形状。这样,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的底壁更加粗糙,有利于提高柔性抗裂砂浆层50与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的粘接度。

具体低,凹坑和/或凸起呈立体四棱锥形状。四棱锥有四个面可以与柔性抗裂砂浆粘接,故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一步提高粘接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格布40为粘接型网格布。使用过程方便,且后续填充柔性抗裂砂浆时网格布40不易移动,提高了施工效率且保证拼缝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拼接构件10与第二拼接构件20之间以平行的方式连接。

具体地,第一拼接构件10的拼接处位于其端部,第二拼接构件20的拼接处位于其端部,第一拼接构件10和第二拼接构件20的厚度相同,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的深度相等,第一压槽11开设在第一拼接构件10端部对称的两侧,第二压槽21开设在第二拼接构件20端部对称的两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拼接构件10与第二拼接构件20之间以相交的方式连接。

具体到一实施例中,第一拼接构件10的拼接处位于其端部,第二拼接构件20的拼接处远离其端部设置,第一压槽11开设在第一拼接构件10端部对称的两侧,第二压槽21开设在第二拼接构件20的远离其端部的一侧。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拼接构件20的拼接处远离其端部设置,拼接处的位置可在第二拼接构件2的中间或其他非端部的位置,在此不作限制。

具体到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拼接构件10的拼接处位于其端部,第二拼接构件20的拼接处位于其端部,第一压槽11开设在第一拼接构件10端部的两侧,第二压槽21开设在第二拼接构件20的端部和拼接处的内侧上,第一拼接构件10一侧的第一压槽11的深度与第二拼接构件20端部的第二压槽21的深度相等。

基于上述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10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100包括第一拼接构件10和用于与第一拼接构件10拼接的第二拼接构件20,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网格布40的铺设于第一拼接构件10的第一压槽11底壁的粗糙部30上及第二拼接构件20的第二压槽21底壁的粗糙部30上;其中,第一压槽11设置于第一拼接构件10在与第二拼接构件20的拼接处,第二压槽21设置于第二拼接构件20在与第一拼接构件10的拼接处,第一压槽11与第二压槽21对接连通,第一压槽11的粗糙部30及第二压槽21的粗糙部30均具备多个凹坑或多个凸起;

S20:在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内填充柔性抗裂砂浆以形成覆盖网格布40的柔性抗裂砂浆层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10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预制成型第一拼接构件10;其中,第一拼接构件10在与第二拼接构件20的拼接处具有第一压槽11,第一压槽11的底壁具有粗糙部30,粗糙部30具备多个凹坑或多个凸起。

应当理解的是,在预制成型第一拼接构件10时,第一压槽11的底壁的粗糙部30也随之预制成型,如此,可避免后期处理,简化工艺流程,加快施工效率。

同样的,第二拼接构件20也可以为预制构件,其施工步骤与预制成型第一拼接构件10的施工步骤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拼接构件10和/或第二拼接构件20的成型模板上可设置成型与第一压槽11、第二压槽21及粗糙部30对应的成型工具20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S10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现浇成型第一拼接构件10;其中,第一拼接构件10在与第二拼接构件20的拼接处具有第一压槽11,第一压槽11的底壁具有粗糙部30,粗糙部30具备多个凹坑或多个凸起。

应当理解的是,在现浇成型第一拼接构件10时,第一压槽11的底壁的粗糙部30也随之现浇成型,如此,可避免后期处理,简化工艺流程,加快施工效率。

同样的,第二拼接构件20也可以为现浇构件,其施工步骤与现浇成型第一拼接构件10的施工步骤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拼接构件10和/或第二拼接构件20的成型模板上可设置成型与第一压槽11、第二压槽21及粗糙部30对应的成型工具200。

如图4所示,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拼接构件10为预制构件,第二拼接构件20为现浇构件,第一拼接构件10和第二拼接构件20之间以平行的方式连接。第一拼接构件10和第二拼接构件20的拼接处均位于各自端部,并且第一拼接构件10和第二拼接构件20的厚度相同,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的深度相等。

先在工厂将使用成型模板将第一拼接构件10预制成型,其中第一压槽11及粗糙部30成型于第一拼接构件10端部对称的两侧。

将第一拼接构件10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将其安装至与第二拼接构件20形成连接的位置。

将成型第二拼接构件20的成型模具300安装到位,其中第一压槽11的位置与成型模具中成型第二压槽21的成型工具300的位置应当对应平齐。

在第二拼接构件20的成型模具300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进行脱模后即可形成第二拼接构件20的第二压槽21及粗糙部30。再进行S10步骤和S20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墙板防开裂拼缝结构100,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第一拼接构件10和第二拼接构件20的拼接处,分别设底壁具备多个凹坑或多个凸起的粗糙部30的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内还铺设网格布40和柔性抗裂砂浆层50,相较于传统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及操作简单,且可应用于各种墙板连接的方式中,故应用范围广泛;

(2)、通过设置凹坑呈倒立体三角形内空,或者凸起呈立体三角形凸起,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的底壁更加粗糙,有利于提高柔性抗裂砂浆层50与第一压槽11和第二压槽21的粘接度;

(3)、通过预制成型第一拼接构件10和/或预制成型第二拼接构件20,以及现浇成型第一拼接构件10和/或现浇成型第二拼接构件20,以在预制和现浇过程中对应形成第一压槽11、第二压槽21及粗糙部30,可避免后期处理,简化工艺流程,加快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