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的带注浆孔的立柱卡件及包括其的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4909发布日期:2019-09-17 21:3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的带注浆孔的立柱卡件及包括其的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的带注浆孔的立柱卡件及包括其的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墙体卡具一直是行业内研发的重点,也是实际应用中特别重要的部件,承载来很多关键的技术。卡具是连接墙体之间,墙体与结构部件梁柱之间的重要五金件。卡具具有连接,抗震,定位的主要作用。依据成熟的轻型内隔墙技术,现有的墙体卡件有U型,万字型等多种,均具有连接和抗震作用。但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卡件作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和部件也将是未来的重点。

现有卡件按类别分为:按形状:U型卡具小盒卡具等;按材料:钢板卡具钢丝绳卡具钻头卡具高频头卡具等;按启动方式:自动卡具气动卡具等。

U型卡件截面形状如U字形,钢板冷弯加工而成,用来固定墙体三个面。其中一个面用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与梁柱等结构部件连接,其余两个短边与墙面卡固。

万字型卡件截面形状如Z字形,钢板冷弯加工而成,用来固定墙体三个面并且使两个墙体或部件连接。其中一个面用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与梁柱等结构部件连接,其余两个短边与墙面卡固;或者仅用来连接两个部件,或墙体或墙体和梁柱等部件。

C型卡件截面形状如C字形,钢板冷弯加工而成,用来固定墙体三个面。其中一个面用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与梁柱等结构部件连接,其余两个短边与墙面卡固。

由于现有技术的卡件均来自于轻质内墙版技术,故对外墙板的卡件研究及应用并不成熟,随着外墙板技术的发展,现有卡件不能满足要求。而外墙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接缝的处理。由于外墙的缝隙会产生建筑能耗损失而且使建筑的舒适性降低,所以缝隙的处理技术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技术之一。如果用现有卡件进行外墙的应用,尤其将会在外墙板与外墙框架柱之间产生的缝隙不可避免,而且没有好的办法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外墙缝隙问题且适用于外墙技术的建筑用的带注浆孔的立柱卡件及包括其的装配式建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的带注浆孔的立柱卡件,用于外墙柱与外墙板连接,所述包括立柱卡件本体,所述立柱卡件本体为U型钢卡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至少一个侧板上设有至少三个注浆孔,相邻的注浆孔之间的距离为400mm~600mm;所述立柱卡件的长度和与其配合的外墙柱为等长规格,使所述立柱卡件整体呈条形。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卡件本体为经过冷弯成型的U型钢卡件。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卡件本体采用镀锌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U型卡件的底板宽度与外墙柱等宽。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孔之间的距离为500mm。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孔设在一个侧板上。

进一步地,同一侧板上的注浆孔呈线性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卡件本体采用3mm~6mm厚的钢板制作而成。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通过所述的建筑用的带注浆孔的立柱卡件连接外墙柱和外墙板。

进一步地,外墙板的拼接缝隙中通过所述注浆孔浇注有胶凝材料。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卡件的长度与外墙柱的长度规格一样,是一整块柱墙卡件,整体性好,通过注浆孔将外墙板和外墙柱间的缝隙现浇填满,解决外墙板拼接的缝隙问题,使墙板安装拆卸简单,从而使建筑具有防水节能等功能,且现场安装方便,解决了现有卡件不适用外墙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卡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卡件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卡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卡件安装到外墙柱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的带注浆孔的立柱卡件的实施例,用于外墙柱4与外墙板连接,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立柱卡件本体1,立柱卡件本体1为U型钢卡件,包括底板11和设置在底板11两侧的侧板12,至少一个侧板12上设有至少三个注浆孔2,相邻的注浆孔2之间的距离为400mm~600mm;立柱卡件本体1的长度和与其配合的外墙柱为等长规格,使立柱卡件整体呈条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墙柱安装就位后,将立柱卡件用螺栓与外墙柱连接,外墙板安装后,余量端的缝隙用胶凝材料通过注浆孔现场浇筑,浇筑的顺序从下往向上,下端浇注满后,依次封堵注浆孔。现浇缝隙后,整体性能好,缝隙封堵严密,不会因为热胀冷缩等情况而开裂,同时,由于现浇缝隙,导致墙体安装及拆卸较容易,提高了安装效率,简化了施工。

外墙板和外墙柱的缝隙可以采用与墙板同种材料现浇填满,将外墙板与外墙柱之间的缝隙填充并连接,解决外墙板拼接的缝隙问题,防止缝隙带来的雨水渗漏及冷热空气流通问题,降低建筑能耗。由于缝隙可以较宽,因此对于半外挂半内嵌的外墙板,不用太多的考虑墙板严格充满柱间,安装拆卸方便。

进一步地,立柱卡件本体1可以为经过冷弯成型的U型钢卡件,立柱卡件本体1可以采用镀锌钢板,可采用3mm~6mm厚的钢板制作而成,一般采用4mm厚左右的钢板就可以达到要求。注浆孔2一般设在一个侧板上,在一侧开孔,用于灌浆。

与其他现有卡件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卡件与外墙柱为等长规格,为了灌浆处理接缝,浇注时两侧板卡住外墙板的两侧,墙体插入后的余隙通过注浆孔用湿浆料现场灌注。

进一步地,U型卡件的底板宽度与外墙柱4等宽,U型卡件的底板宽度可以为150mm~300mm,一般为200mm;

为了加工及刚性等要求,同一侧板上的注浆孔2呈线性排列,注浆孔2之间的距离优选为500mm。

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卡件与外墙柱为等长规格,为了灌浆处理接缝,通过在U型卡件的底板设有通孔,通过柱用膨胀螺栓3将U型卡件的一面与外墙柱连接,两侧板卡住外墙板的两侧,墙体插入的缝隙用湿浆料现场灌注,注浆孔的数量至少为三个,相邻的距离一般为500mm,并在一条线上。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通过上述的建筑用的带注浆孔的立柱卡件连接外墙柱和外墙板。

进一步地,外墙板的拼接缝隙中通过注浆孔浇注有胶凝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卡件本体采用镀锌钢板,经过冷弯成型,形状类似于U型卡件,在一侧开孔,用作注浆孔。此卡件不同于其他现有墙体卡件,它采用了与柱等长规格的卡件,目的是为了灌浆处理接缝。立柱卡件一面与柱用膨胀螺栓经计算后连接,立柱卡件的两侧卡住外墙板的两侧面板。墙体插入后的余隙用湿浆料现场灌注,开注浆孔的数量至少为三个,相邻的距离一般为500mm,并在一条线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墙柱安装就位后,将立柱卡件用膨胀螺栓与外墙柱连接。外墙板安装后,立柱卡件一侧与柱对齐,另一侧留有余量。余量端的缝隙用胶凝材料通过注浆孔现场浇注,浇注的顺序从下向上,下端浇注满后,依次封堵注浆孔。现浇缝隙后,整体性能好,缝隙封堵严密,不会因为热胀冷缩等情况而开裂。同时,由于现浇缝隙,导致墙体安装及拆卸较容易,提高了安装效率,简化了施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