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7810发布日期:2019-10-29 21:2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



背景技术:

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其具有多层用于停泊车辆的台板,每一层具有多个台板,位于地面的一层比其它层少一个台板且该层的台板能够横移,其他层的台板能够升降,当地面层的台板移开形成一个空位,则与该空位对应的其它层的台板可以升降至该空位处供车辆出入。

现有的立体车库只能供小车停泊,其台板的结构及驱动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对于占地面积和重量均比较大的公交车,目前还没有可供其停泊的立体车库。为了得到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三层(地坑层、横移层、上层)的立体车库,需要寻求一种能够有效装载公交车并带动公交车横移的横移台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能够有效装载公交车并带动公交车横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包括与公交车大小相适应的横移台板主体,横移台板主体的前端两侧均设置有从动轮组,横移台板主体的后端两侧均设置有主动轮组及其驱动电机;横移台板主体用于承托公交车;从动轮组滑动设置在车库的前横移轨道上,主动轮组滑动设置在车库的后横移轨道上。

所述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中,所述从动轮组包括第一从动轮和设置在第一从动轮下侧的第二从动轮,车库的前横移轨道为翼板水平设置的工字梁,第一从动轮滑动设置在该工字梁的顶部,第二从动轮伸入该工字梁内并滑动设置在下翼板上。

所述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中,所述主动轮组包括主动轮座,以及两个设置在主动轮座上的轨道轮;两个轨道轮滑动卡接在后横移轨道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主动轮组上侧,并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两个轨道轮同步转动。

所述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中,所述横移台板主体包括台板部和设置在台板部两侧的安装梁,从动轮组设置在安装梁前端,所述主动轮组及其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梁后端,所述台板部由板架和铺设在板架上表面的钢板组成,板架由多根相互垂直的板架杆连接而成。

所述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中,所述安装梁、板架杆均为方钢梁。

所述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中,所述台板部的后部与公交车后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阻车杆。

所述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中,所述台板部位于阻车杆后方的部分镂空。

所述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中,所述台板后部镂空处设置有安全网。

所述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中,所述横移台板主体两侧均设置有行程开关和行程开关碰板,行程开关碰板用于触发其它横移台板的行程开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由于横移台板主体的大小与公交车相适应,公交车能够停泊于横移台板主体上,横移台板主体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两个从动轮组、两个主动轮组滑动设置在车库的前横移轨道和后横移轨道上,当驱动电机往复转动时,可驱动主动轮组在后横移轨道上往复移动,从而驱使横移台板主体往复横移;可见该横移台板能够有效装载公交车并带动公交车横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的后视图。

图4为图2中S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F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中,前是指公交车驶离上层台板时的移动方向,即图1中的左侧,后与前反向;左右与前后垂直,即图1中的上下侧。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横移台板,包括与公交车大小相适应的横移台板主体1(即横移台板主体的长度不小于公交车的长度,宽度不小于公交车的宽度),横移台板主体的前端两侧均设置有从动轮组2,横移台板主体的后端两侧均设置有主动轮组3及其驱动电机4;横移台板主体用于承托公交车;从动轮组滑动设置在车库的前横移轨道90上,主动轮组滑动设置在车库的后横移轨道91上。

由于横移台板主体的大小与公交车相适应,公交车能够停泊于横移台板主体上,横移台板主体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两个从动轮组、两个主动轮组滑动设置在车库的前横移轨道和后横移轨道上,当驱动电机往复转动时,可驱动主动轮组在后横移轨道上往复移动,从而驱使横移台板主体往复横移,由于每个主动轮组均对应地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可提供较大的总横向驱动力,可确保可靠横移;可见该横移台板能够有效装载公交车并带动公交车横移。

本实施例中,横移台板主体的长度为10.9m,宽度为3.4m,可满足大部分公交车的使用。

具体的,见图4,所述从动轮组2包括第一从动轮2.1和设置在第一从动轮下侧的第二从动轮2.2,车库的前横移轨道90为翼板水平设置的工字梁,第一从动轮滑动设置在该工字梁的顶部,第二从动轮伸入该工字梁内并滑动设置在下翼板上。一方面,设置两个从动轮可分散受力,降低每个从动轮的磨损速度;另一方面,第二从动轮具有限位作用,可避免横移台板主体1前端上翘。

本实施例中,横移台板主体1前端设置有从动轮安装架2.3,第一从动轮2.1的转轴和第二从动轮2.2的转轴各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该从动轮安装架2.3上。

具体的,见图3、5、6,所述主动轮组3包括主动轮座3.1,以及两个设置在主动轮座上的轨道轮3.2;两个轨道轮滑动卡接在后横移轨道91上;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在主动轮组上侧,并通过链条传动机构5驱动两个轨道轮同步转动。设置两个轨道轮可分散受力,降低每个轨道轮的磨损速度。

本实施例中,主动轮座3.1包括两块座板3.1a,支撑在两块座板上端之间的顶块3.1b,以及穿过两块座板和顶块、与横移台板主体1固连的连接柱3.1c。所述链条传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5.1,设置在轨道轮3.2的转轴上的从动链轮5.2,以及绕设在主动链轮和两个从动链轮上的链条5.3;优选的,主动链轮设置在两个从动链轮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保证链条在两个从动链轮上的包角相同,使受力均匀。

具体的,所述横移台板主体1包括台板部1.1和设置在台板部两侧的安装梁1.2,从动轮组2设置在安装梁前端,所述主动轮组3及其驱动电机4设置在安装梁后端,所述台板部由板架和铺设在板架上表面的钢板组成,板架由多根相互垂直的板架杆连接而成。由于承托力集中在从动轮组2和主动轮组3处,把它们设置在安装梁上,避免横移台板主体因为集中力而变形受损,提高结构强度;而台板部由板架和钢板组成,可以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从而降低功耗。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由多块小钢板拼接而成,由于台板部的面积较大,如果采用整块钢板则难以成产和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梁1.2、板架杆均为方钢梁,进一步降低重量。

较优的,所述台板部1.1的后部与公交车后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阻车杆6。公交车倒车进入台板部,当后轮移动至阻车杆处会受阻无法继续后退,司机根据该情况可判断倒车到位进而停车。

本实施例中,所述台板部1.1位于阻车杆6后方的部分镂空。由于阻车杆的存在,公交车后轮不会移动至阻车杆后方,把该部分镂空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还可以降低重量降低能耗。

进一步的,所述台板1.1后部镂空处设置有安全网7。由于车库的横移层下方还有地坑层,设置安全网可以防止人和杂物从镂空处掉落。

此外,所述横移台板主体1两侧均设置有行程开关(图2中仅画出行程开关的安装架8,没有画出行程开关)和行程开关碰板9,行程开关碰板用于触发其它横移台板的行程开关。当横移台板横移时如果不能及时停下会与其它相邻的横移台板碰撞或者与车库的支架碰撞,此处在横移台板主体1两侧设置行程开关和行程开关碰板,车库的支架上对应的位置也设置行程开关和行程开关碰板,当横移台板横移到位时其行程开关碰板会触碰移动方向前方的横移台板处或车库支架处的行程开关,从而及时停止移动;由于每个横移台板两侧均设置有行程开关和行程开关碰板,移动到位时相互靠近的双方的行程开关均会被触碰,只要不是两个行程开关均失效都会产生停车信号(即如果有一方的行程开关失效,依然能够产生停车信号),可靠性高。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