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6588发布日期:2019-08-31 00:4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建筑结构成型后,必须对其进行养护,以保证水泥水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其获得良好的质量,在大量的施工实践中发现,混凝土建筑结构表面的湿度保持是混凝土建筑结构养护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月份,需要大量的水来实现养护。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建筑结构养护方法有覆盖塑料薄膜法、覆布洒水法和直接喷淋法。其中,直接喷淋法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上直接喷淋水的方法,由于没有覆盖物阻止水分的快速蒸发,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需要耗用的水量相当大,且由于水分蒸发速度快,需要人工不断地喷淋,所以耗用的人工也较多;覆盖塑料薄膜法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洒水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的方法,覆布洒水法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覆盖土工布再洒水保湿的方法,两者保湿效果相对较好,不过仍然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卷装的塑料薄膜和土工布需要由1至2个人力逐渐铺开,另一人单独持喷淋管进行冲洒,人工成本大,同时,喷淋管内压力大,不仅用水量多,而且很容易造成塑料薄膜皱在一起,营养养护效果;其次,对面积较大的混凝土面积养护的时候,由于卷装塑料薄膜宽度有限,此时人又不能直接踩在混凝土上,所以必须依赖长杆来赶着薄膜筒滚着向前进,整个养护工程完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喷淋养护所用工具存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节能高效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包括输水软管和喷淋管,所述输水软管通过Z型管连接至喷淋管,所述Z型管包括第一水平部、过渡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设置在推车上,所述推车包括用来穿过第一水平部的套孔,所述套孔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的侧面设置有推把,所述第二水平部与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管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喷淋管、U型管接头和第二喷淋管,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喷淋孔,所述第一水平部上设置有T型套管接头,所述T型套管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直角弯杆,所述直角弯杆上活动套设有卷筒。

作为优选,所述直角弯杆与T型套管接头连接的一边的长度小于过渡部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为伸缩管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直角弯杆用来套设卷筒的一边为伸缩杆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平部与输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电控阀,所述电控阀的操作开关设置在平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利用卷筒将卷装的塑料薄膜架起并且使塑料薄膜的一端由上而下穿过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之间的空隙,同时推动推车就实现了一边铺膜一边在塑料薄膜的内外两侧洒水,铺膜工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喷淋管的水压要求小,水流量减小,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的主视图;

以上各图中,1、输水软管;2、Z型管;21、第一水平部;22、过渡部; 23、第二水平部;3、喷淋管;31、第一喷淋管;32、U型管接头;33、第二喷淋管;34、喷淋孔;4、推车;41、支撑柱;42、平台;43、推把; 5、T型套管接头;6、直角弯杆;7、卷筒;8、电控阀;9、操作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包括输水软管1和喷淋管3,输水软管1通过Z型管2连接至喷淋管3,Z型管2包括第一水平部21、过渡部22和第二水平部23,第一水平部21设置在推车4上,推车4包括用来穿过第一水平部21的套孔,套孔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41,支撑柱41上设置有平台42,平台42的侧面设置有推把 43,第二水平部23与喷淋管3连接,喷淋管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喷淋管31、 U型管接头32和第二喷淋管33,第一喷淋管31和第二喷淋管33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喷淋孔34,第一水平部21上设置有T型套管接头5,T型套管接头5 的一端设置有直角弯杆6,直角弯杆6上活动套设有卷筒7。其中,卷筒7用来安装养护用的塑料薄膜卷。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塑料薄膜卷的自由端由上而下穿过第一喷淋管31 和第二喷淋管33之间的空隙,推动推车4,塑料薄膜卷释放塑料薄膜,水流从第一喷淋管31向薄膜的外侧洒水,同时水流从第二喷淋管33向薄膜的内侧洒水,从而完成养护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使得铺膜工整,也提高了铺膜的效率,而且在薄膜两侧都洒水,有效补充混凝土中的水分;其次,喷淋管3的喷淋孔 34设置在侧壁,对水压要求低,水泵工作压力降低,水流量明显减小,流失量降低,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为了提高工作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角弯杆6与T型套管接头5连接的一边的长度小于过渡部的长度,其主要目的是,以整个装置的平衡为基础(直角弯杆与Z型管呈一定角度),使卷筒7的转动中心高于喷淋管3,这样的话,有利于第一喷淋管31和第二喷淋管32捋平塑料薄膜,而且使薄膜卷流畅地与卷筒同步转动起来,进而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直角弯杆6与Z型管2的夹角角度可以通过分别转动T型套管接头5和第一水平部21完成,在相应的管接头位置设有相应的紧固螺栓。

为了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喷淋管31和第二喷淋管 33为伸缩管结构,同时,所述直角弯杆6用来套设卷筒7的一边为伸缩杆结构,这样的话,在养护较大面积的混凝土时,将第一喷淋管31、第二喷淋管33以及直角弯杆6拉伸相应的长度,同时将卷筒7移动至即将铺设的宽度位置,推动推车进行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本装置前后依次铺设不同宽度位置,也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推车铺完一个宽度位置在铺另一个宽度位置,

为了方便实时启动、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水平部与输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电控阀8,电控阀8的操作开关9设置在平台42上,利用电控阀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