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0601发布日期:2020-07-07 14:4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分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建筑物内部进行分隔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隔墙通常用于办公楼和其他类似结构中。提供这样的墙允许将工作空间配置成适合于占有者,并且还允许以后随着需求的变化而重新配置。这样的分隔件通常包括一系列面板,这些面板必须被支撑就位,然后固定到地板、天花板和相邻面板上。面板可以包括窗户或门,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将可用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隔系统,所述分隔系统包括用于划分工作空间的多个面板。面板包括旨在以易于通过各种方式配置的形式轻松对准和安装的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分隔系统,所述分隔系统包括:多个面板,其相邻的竖直边缘可连接在一起;下部轨道,其具有沿其长度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器;高度可调的支腿,其从每个面板的下边缘向外延伸,通过支腿的旋转可以调节支腿的高度;其中每个支腿可与定位器中的一个接合,从而限制支腿相对于下部轨道的侧向移动,并且支腿在与定位器接合的同时可旋转以调节支腿的高度。

优选地,定位器包括沿着下部轨道的长度以规则间隔设置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的形状与设置在支腿上的支脚的下表面的形状互补。

在优选实施例中,突出部是圆形的,并且尺寸定制成被接收在圆形凹部中,所述圆形凹部设置在支脚的下表面中。

优选地,面板以宽度为突出部之间间隔的倍数的方式设置。

优选地,下部轨道在定位器之间设置有用于切割下部轨道的标记,使得当下部轨道的部段首尾相连布置时保持突出部之间的间隔。

在优选实施例中,下部轨道包括细长构件,该细长构件具有在其上设置有定位器的基部壁以及从基部壁的纵向边缘向上延伸的横向边缘部分。

优选地,每个支脚在其上侧包括可与工具接合的头部。

在优选实施例中,头部包括六角形头部。

在优选实施例中,每个面板由一个或多个平面构件形成,所述平面构件具有沿其竖直边缘固定的边缘框架,每个边缘框架包括其中具有闩锁的纵向通道,闩锁可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在缩回位置下闩锁包含在通道内,在延伸位置下闩锁从通道延伸,使得闩锁的相对侧抵靠通道的相对内表面接合,以限制相邻面板的相对侧向移动。

优选地,通道限定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互连壁之间,并且其中闩锁安装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以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旋转。

优选地,闩锁在其相对侧上包括凸耳,以被接收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孔中,并且其中所述凸耳可接合以使得闩锁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旋转。

优选地,凸耳包括用于通过工具接合以使闩锁旋转的狭槽。

在优选实施例中,闩锁包括由第一壁、第二壁和中间壁形成的通道构件,凸耳位于第一和第二壁上。

优选地,闩锁包括将闩锁固定在延伸或缩回位置下的机构。

优选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在通道构件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外表面上,所述凹槽彼此垂直并且被布置成在延伸或缩回位置下接收设置于通道内表面上的纵向肋以限制闩锁的移动。

优选地,边缘框架的互连壁包括圆柱形壁部分,该圆柱形壁部分限定用于接收支腿的螺纹轴的螺纹孔。

优选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包括向外延伸的凸缘,以抵靠平面构件的竖直边缘接合,使得一对平面构件被支撑在每对边缘框架之间。

优选地,设置固定条用于将每个面板的边缘框架固定到相邻面板的边缘框架,每个固定条包括细长构件和一对臂,该细长构件被接收在相邻边缘框架的凸缘之间的空间中,而该对臂从细长构件向外延伸以与从边缘框架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端部向外延伸的唇部接合。

优选地,臂的内表面包括凹口,该凹口接收唇部的加宽的端部部分,以便相对于相邻的边缘框架定位固定条。

优选地,提供电缆通道,所述电缆通道包括细长的管状构件以便被接收在相邻面板的端部之间,每个电缆通道包括位于相邻面板的唇部之间的管状构件。

优选地,每个电缆通道包括前壁和后壁以及互连的边缘壁和盖,该盖可以跨越在前壁中限定的开口接合。

优选地,电缆通道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模块,每个连接器模块可串联连接在一起以通过开口向外延伸,并包括用于连接到相应电缆的插口。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以下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分隔系统的面板的分解图;

图2a是分隔系统的第一面板的边缘的俯视图;

图2b是分隔系统的第二面板的边缘的俯视图;

图2c是彼此相邻设置以便通过固定条进行连接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俯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分隔系统的下部轨道的一部分的上部透视图;

图3b是图3a的下部轨道的俯视图;

图3c是图3b的下部轨道通过线d-d的剖视图;

图4a是示出面板的下端部与处于降低位置的下部轨道接合的侧剖视图;

图4b是示出面板的下端部与处于升高位置的下部轨道接合的侧剖视图;

图5是示出面板的下端与下部轨道接合的上部透视图;

图6a是示出接合之前的分隔系统的多个面板的侧视图;

图6b是面板之一的闩锁处于缩回位置的近视图;

图6c是面板的边缘框架的俯视图,其示出处于延伸位置的闩锁;

图6d是示出闩锁处于延伸位置的上部透视图;

图6e是闩锁的上部透视图;

图7a是面板的上部部分在与上部轨道接合之前的侧剖视图;

图7b是面板的上部部分与上部轨道接合的侧剖视图;

图8是示出用于将四个面板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结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9是示出用于将三个面板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连结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用于将两个面板连接在一起的第三连结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11是连接到面板的边缘框架的端部件的俯视图;

图12是连接在具有图11的端部件的面板之间的门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固定在相邻的一对面板之间的电缆通道的俯视剖视图;

图14是示出被接收在电缆通道内的连接器模块的俯视图;

图15a是示出被接收在电缆通道中的多个连接器模块的正视图;

图15b是示出多个连接器模块的分解图;

图16是示出包括玻璃板的面板的俯视剖视图;

图17a是利用玻璃板的面板的正视图;

图17b是图17a的面板通过线j-j的剖视图;

图17c是图17b的面板的端部的近视图;

图18a是包括玻璃板的面板的正视图;

图18b是图18a的面板通过线g-g的剖视图;

图18c是图18b的面板的下端部的近视图;

图18d是图18b的面板的上端部的近视图;

图19a是示出在与竖框连接之前的分隔系统的面板的端部的俯视图;以及

图19b是示出连接至竖框的面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示出包括多个面板12的分隔系统。面板12被设置成以各种配置连接在一起,以使相连的面板12形成内部隔墙,该内部隔墙可用于对建筑物的内部进行划分。

每个面板12包括固定在一对边缘框架16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平面构件14。每个边缘框架16包括沿着平面构件14的竖直边缘固定的细长构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平面构件14均包括矩形面板,其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平面构件14例如可以由平行片材18形成,平行片材18固定到芯材20的任一侧,其使用通常用于室内门的构造类型。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边缘框架16设置成用于接收两个平行平面构件14的边缘。平面构件14被固定到边缘框架16,使得在平面构件14之间形成间隙22,以便改善面板12的绝缘性能。

每个边缘框架16包括沿其长度延伸的通道24。通道24布置成在大体上远离平面构件14的方向上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道24通过平行的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所述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由互连壁28连接。互连壁28垂直于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延伸,并且从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的内端部朝向其外端部偏移。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以及互连壁28由此限定大致h形的挤压件。

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各自包括从其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凸缘30。凸缘30垂直于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延伸,并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大体位于互连壁28以及侧壁26和27的外端部之间。

凸缘30设置成与平面构件14的竖直边缘接合。平面构件14的竖直边缘抵靠凸缘30接合,并且与竖直边缘相邻的平面构件14的侧表面抵靠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的外表面接合(如图2中最佳所示)。可以通过诸如粘合剂或紧固件的适当手段将平面构件14固定至边缘框架16。

每个边缘框架16邻近至少其下端部设有螺纹孔3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沿互连壁28的长度在中心延伸的圆柱形壁部分34。圆柱形壁部分34包括用于接收支腿36的内螺纹,在支腿36上支撑着面板12。每个面板12设置有一对支腿36,其被接收到每个边缘框架16的孔32中。

支腿36均包括螺纹轴38,该螺纹轴38被从边缘框架16的下端部接收到一个孔32中。每个支腿36还在其下端部上包括支脚40。每个支脚40包括圆形构件,其具有可与工具接合的头部4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42包括六角形头部,该六角形头部邻近支脚40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支脚40邻近轴38。

分隔系统的面板12设置成相对于下部轨道44定位。下部轨道44沿着地板放置在形成隔间的期望位置,并且面板12的下边缘相对于下部轨道44定位。下部轨道44包括细长构件,该细长构件具有基部壁46,该基部壁46包括从其纵向边缘向上延伸的横向边缘部分48。下部轨道44的基部壁46包括沿其长度设置的多个定位器,每个定位器可与支腿36之一的支脚40接合。所示实施例中的定位器包括沿着下部轨道44的长度以规则间隔设置的突出部50。

突出部50被设置为具有与支脚40的下表面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使得当支脚40的下表面与突出部50之一接合时,限制支脚40相对于突出部50侧向移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突出部50均包括圆形突出部50。圆形突出部50的尺寸被定制为被接收在圆形凹部52中,所述圆形凹部52设置在支脚40的下表面中。支脚40以及由此支腿36因此可以在与凸耳50接合的同时旋转。面板12以宽度为突出部50之间间隔的倍数的方式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突出部50可以60mm的间隔定位。面板12在下部轨道44中与凸耳50接合,从而通过使相邻面板12的支脚40在下部轨道44内与突出部50接合,确保可以相对于所述面板12精确地定位相邻面板12。

下部轨道44可以在突出部50之间的中间设置有标记54。标记54设置成用于切割下部轨道,使得下部轨道44的彼此相邻布置的部段保持突出部50之间的间隔。下部轨道44沿其长度也设置有肋56。肋56位于突出部50的任一侧上,并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三角形的肋。

分隔系统还设置有上部轨道58(如图7中可见)。上部轨道58包括通道,每个面板12的上边缘被接收到该通道中。如图5中所示,面板12可以放置在下部轨道44上的位置中,使得支脚40与一对突出部50接合。然后可以将面板12移动到竖直位置,并且旋转支腿36,使得支腿36从面板12的下边缘向外延伸。面板12由此向上移动,直到上部轨道58位于天花板附近。

上部轨道58包括大体u形的上部通道126,该上部通道具有从其相对侧向下延伸的相对侧壁124。侧壁124设置成在与上端部相邻的面板12的相对侧上延伸。侧壁124相对于上部通道16固定,使得侧壁124可相对于上部通道126向内和向外挠曲。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变薄部分128邻近上部通道126和侧壁124之间的连接部设置,以允许该挠曲。上部轨道58还包括内部臂130,内部臂130在侧壁124的近端部附近连接。内部臂130成一定角度以与面板12的上边缘接合,该接合使得侧壁124向内挠曲。因此,当面板12被接收在上部轨道58内并与面板12接合时,上部轨道58的侧壁124移动成与面板12的侧表面接合。

每个面板12包括至少一个闩锁60,用于将面板12定位在与相邻面板12相同的平面中。闩锁60设置在边缘框架16之一的通道24中。闩锁60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之间的构件。闩锁60在其相对侧上包括凸耳62,该凸耳62被接收在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中的相应孔中,以允许相对于通道24旋转。

闩锁60可在缩回位置(如图6b中可见)和延伸位置(如图6c和图6d中可见)之间旋转。在缩回位置下,闩锁60被包含在通道24的范围内。在延伸位置下,闩锁60的一部分从通道24向外延伸,使得闩锁60的延伸部分被接收在相邻面板12的边缘框架16的通道24内。

闩锁60包括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设置成从通道24的外部使得闩锁60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旋转。所示实施例中的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凸耳62的端部中的狭槽64,该狭槽64可从侧壁26和27的外侧通达。可以将诸如螺丝刀的合适工具接合到狭槽64中,以使闩锁60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旋转。

闩锁60的宽度使得其相对侧定位为邻近通道24的相对内侧。当闩锁60被接收在通道24内时,闩锁60的相对侧因此抵靠通道24的内侧接合以定位面板12,在其上闩锁60相对于相邻的面板12设置并且限制相对的侧向移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闩锁60包括通道构件66。通道构件66包括由第一壁68、第二壁69和中间壁70形成的u形构件。第一壁68和第二壁69间隔开且彼此平行,并且中间壁70在第一壁68和第二壁69之间垂直于第一壁68和第二壁69延伸。凸耳62设置在第一壁68和第二壁69的外表面上。在使用中,第一壁68和第二壁69的外表面与相邻面板12的通道24的相对的内侧接合。

闩锁60还包括将闩锁60固定在延伸或缩回位置下的机构。在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机构包括设置在通道构件66的第一壁68和第二壁69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凹槽72和第二凹槽73。凹槽72和73彼此垂直并布置成均接收肋95,当凹槽24与肋95对准时,肋95设置成沿通道24的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的内表面纵向延伸。因此,当闩锁60处于缩回位置或延伸位置下时,肋95接合到凹槽72或73中。

如图5中所示,面板12可以与下部轨道44接合并倾斜到竖直位置,以使面板12与相邻的面板12共面。然后可以将闩锁60从缩回位置旋转到延伸位置,以使其接合到新安装的面板12的通道24中。闩锁60由此保持面板12相对于彼此,使得面板12共面。

分隔系统还设置有固定条76,其用于将每个面板12的边缘框架16固定到相邻面板12的边缘框架16。每个固定条包括细长构件,该细长构件被接收在相邻边缘框架16的凸缘30之间的空间中。固定条76包括管状构件78,其具有大体矩形横截面,被接收在凸缘30与侧壁26和27之间限定的空间内(如图2c中可见)。

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的外端部包括平行于凸缘30向外延伸的横向唇部80。固定条76均包括从管状构件78的第一侧向外延伸的一对臂82。臂82彼此向外成一定角度,使得臂82的远端比近端分开得更远。臂82之间的空间的尺寸定制成接收唇部80。臂82的内表面包括凹口84,凹口84接收唇部80的加宽的端部部分86,以便相对于相邻的边缘框架16定位固定条76。

分隔系统设置有多个连结器88,连结器设置成在两个或多个相邻的面板12之间连接。每个连结器88包括中央构件90,该中央构件90是细长的管状构件,以便相邻并平行于相邻面板12的边缘框架16定位。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央构件90包括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管状构件。中央构件90还以与边缘框架16上的圆柱形壁34相同的方式包括圆柱形壁91,使得圆柱形壁91可以接收支腿36以便支撑连结器88。

中央构件90包括沿其长度向外延伸的突出部分,以被接收在相邻面板12的通道24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突出部分包括一对平行壁92,其尺寸定制成适于接收边缘框架16的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的相邻内表面。壁92包括表面特征,以与侧壁26和27上的相应表面特征接合,以相对于通道24定位壁9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表面特征包括在壁92的外表面上的纵向凹槽94,其接收在侧壁26和27的内表面上的肋95。

在图8的实施例中,连结器88设置有从中央构件90的垂直侧延伸的四个这样的突出部分。因此,图8的连结器88可用于将四个相邻面板12以x配置连接在一起。图9的连结器88包括三个这样的突出部,用于形成t形连接。图10的连结器88包括用于形成拐角的两个这样的突出部。图9和图10的连结器88还包括盖板132以覆盖整个开口侧。

面板12还可以设置有端部件96,以与面板12的边缘框架16接合以在门附近定位。端部件96包括与边缘框架16接合的细长挤压件。端部件96包括纵向凸起98,以抵靠门100的侧表面接合,如图10至图12中可见。

从图16至18中可见,一些面板12可以形成为接收玻璃面板102。因此,可以使用这种面板12在所形成的隔间内形成窗户。这些面板12包括玻璃框架104,其设置成与一对边缘框架16接合。玻璃框架104设置成用于接收玻璃面板102,以便将玻璃面板102支撑在边缘框架16之间。

该系统还设置有电缆通道106。电缆通道106包括细长的管状构件,以便被接收在相邻面板12的端部之间。如图13中所示,每个电缆通道106包括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管状构件。第一电缆通道106位于相邻面板12的第一侧壁26的唇部80之间,第二电缆通道106位于相邻面板12的第二侧壁27的唇部80之间。电缆通道106的每个包括前壁118和后壁119以及互连的边缘壁116。边缘壁116在相邻面板12的边缘框架16的唇部80附近接合。

每个电缆通道106在其第一侧上包括细长开口108,并且电缆通道106的第二相对侧大致在通道24的中心附近接合在一起。开口108被定位成面向外并设置有盖110,盖110可跨越开口108接合。电缆通道106还设有盖凸缘112,盖凸缘112从开口108附近向外延伸,以抵靠相邻边缘框架16的凸缘30接合。此外,设置有固定凸缘114,该固定凸缘114从电缆通道106的第一侧向外延伸以邻近电缆通道106的边缘壁116。唇部80被接收在固定凸缘114和边缘壁116之间以定位电缆通道106。

电缆通道106设置成接收一个或多个连接器模块120。每个连接器模块120可以被接收并固定在开口108内,并且包括用于连接到相应电缆的插口。连接器模块120可以包括用于提供标准电源插口的电源连接器模块、用于连接至usb电缆的usb连接器模块、用于连接至以太网电缆的以太网连接模块、或者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连接。连接器模块120可串联连接,使得适当选择的模块可根据需要连接在一起并被接收在开口108内,其中电力和数据沿着串联连接的模块120传递。然后切割盖110以适配于连接器模块120上方的空间。

分隔系统还设置有踢脚板122(如图4中所示)。踢脚板122连接到下部轨道44的横向边缘部分48,并向上延伸以覆盖下部轨道44和面板12的下边缘之间的间隙。电缆可以在踢脚板122后面的空间中延伸以连接到连接器模块120。

分隔系统10的面板12也可以通过另一个端部件96向上抵靠窗户连接。端部件96以与前面所述类似的方式接合到最端部的面板12,并且包括一对向外延伸的竖框凸缘134(如图19中所示)。凸缘34设置成接收竖框136。竖框凸缘134是挠性的并且稍微向内成角度,使得竖框凸缘134向外挠曲并且抵靠竖框的外侧接合。

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容易显而易见的是,除了已经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之外,还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基本发明构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