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罩棚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8403发布日期:2019-05-17 21:5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挑罩棚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悬挑罩棚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挑罩棚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国内体育场数量大量增加,传统体育场的结构体系主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为悬挑空间桁架网格结构,但是在屋盖安装过程中由于主桁架构件长,部分桁架断面过大,运输困难,整个施工难度大,并且施工周期长,体育场区域跨度大,质量重,并且作业条件限制,单榀桁架悬挑跨度大,在结构安装过程中单榀侧向稳定性差,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移的情况,影响后续工序的进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传统屋盖桁架构件长,质量重,施工难度大,并且单榀桁架悬挑跨度大,在结构安装过程中单榀侧向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悬挑罩棚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悬挑罩棚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各个地脚锚栓预埋点进行测量,预埋螺栓全部在工厂加工制作,随后在地板钢筋绑扎完成之后,根据测量点进行埋设地脚锚栓,利用钢筋对锚栓进行焊接固定,并于混凝土柱竖向筋进行绑扎固定,然后拆除临时固定模板,最后进行砼浇筑,完成地脚锚栓预埋;

s2,随后进行钢柱吊装;

s3,将屋盖主桁架的吊装分为二十四个安装单元,各单元有两榀主桁架,两榀主桁架之间填充系杆和次桁架;

s4,根据现场组拼条件,每两榀主桁架组成一个拼装单元,将各桁架分别命名为ghj1、ghj2……ghj47,ghj1至ghj9,ghj25至ghj33分成三段吊装,ghj10至ghj24,ghj25至ghj47不分段,吊装次序从单元一至单元二十四依次进行;

s4,进行第一段主桁架支撑安装;

s5,施工安装一段主桁架ghj1时,先施工吊装一段,吊装一段主桁架的前后端上弦两个节点落在两个临时支撑的过梁上,前端支座点与支座就位,五点支撑形成一个稳定体,施工第二步钢柱;

s6,随后吊装斜立柱,安装支座部位,用吊车吊起另一端,旋转至设计标高与第一段主桁架相贯焊接,构件前后两端分别用钢丝绳向两侧张紧,接着起吊前端吊装二段或下一榀主桁架;

s7,依照步骤s4-s6进行第二榀主桁架ghj2支撑安装和第二品主桁架ghj2进行安装形成第一安装单元;

s8,两榀主桁架之间进行系杆和次桁架安装,相邻主桁架之间的次桁架采用高空对接;

s9,循环上述步骤s4-s7循环完成其余二十三个安装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的支座安装时焊接临时防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8中的次桁架在一个开间里的安装顺序按横轴线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吊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屋盖主桁架吊装分为二十四个安装单元,分别进行吊装,大大改善了传统屋盖主桁架跨度大、质量重和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各安装单元桁架通过地面进行拼接完成后,进行吊装,避免了传统桁架长途运输的繁琐,同时增加临时防护,解决了传统单榀桁架悬挑跨度大,单榀桁架安装过程侧向稳定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屋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桁架俯视图。

图3为主桁架剖面图。

图4为支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悬挑罩棚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各个地脚锚栓预埋点进行测量,根据原始轴线控制点及标高控制点对现场进行轴线和标高控制点的加密,然后根据控制线测放出的轴线再测放出每一个埋件的中心十字交叉线和至少两个标高控制点;

预埋螺栓全部在工厂加工制作,每一根钢柱预埋螺栓的框架全部在工厂进行加工制作。预埋螺栓的制作精度:预埋螺栓中到中的间距≯2㎜,预埋螺栓顶端的相对高差≯2㎜;随后在地板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在地板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地板梁钢筋绑扎之前,预埋件的埋设工作即可插入。根据测量工所测放出的轴线,将预埋螺栓整体就位,首先找准埋件上边四根固定角钢的纵横向中心线,并使其与测量定位的基准线吻合;然后用水准仪测出埋件四个角上螺栓顶面的标,高度不够时在埋件下边四根固定角钢的四个角下用钢筋或者角钢抄平根据测量点进行埋设地脚锚栓,利用钢筋对锚栓进行焊接固定,并于混凝土柱竖向筋进行绑扎固定,然后拆除临时固定模板,最后进行砼浇筑,完成地脚锚栓预埋;

s2,在钢柱吊装之前进行试吊,吊车停放在吊车作业区靠近作业承台位置,吊装钢丝绳与钢柱吊耳锁定,经安全检查合格后,开始起吊柱顶吊起一端高度为100~200mm时停吊,检查索具牢固和吊车的稳定性,同时派专人连续观察汽车吊下方基础的安全稳定情况,确定安全后方可继续缓慢起吊,空中运行阶段吊车指挥员应密切注意构件的起吊状态,指挥口令协调一致。

试吊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检验吊装起重设备安全可靠性;二是检查吊点设置的准确性;三是协调从指挥到起吊、揽风、起吊速度观测和起重机操作的总演习。随后进行钢柱吊装,钢柱吊装应按照各分区的安装顺序进行,并及时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上下钢柱对接错口调整可通过焊接在下端柱顶的“l”形钢板支架加千斤顶进行,校正时先适当将临时螺栓放松,然后用千斤顶校正,校正好后再拧紧临时螺栓。如果钢柱耳板同临时连接夹板之间的缝隙过大,可在柱耳板和临时连接夹板之间加垫钢板,然后再拧紧螺栓。最后在钢柱焊接施工前割除辅助校正用的“l”形钢板支架,切割时要注意不要割伤母材,上部钢柱的柱顶标高以及轴线定位可以利用全站仪进行,在上节钢柱吊装时提前在钢柱节点位置搭设钢管操作架平台,平台搭设要牢固,搭设好后要有安全员专门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s3,将屋盖主桁架的吊装分为二十四个安装单元,各单元有两榀主桁架,两榀主桁架之间填充系杆和次桁架;

s4,根据现场组拼条件,每两榀主桁架组成一个拼装单元,将各桁架分别命名为ghj1、ghj2……ghj47,ghj1至ghj9,ghj25至ghj33分成三段吊装,ghj10至ghj24,ghj25至ghj47不分段,吊装次序从单元一至单元二十四依次进行;

s4,进行第一段主桁架支撑安装;

s5,施工安装一段主桁架ghj1时,吊装设备选用一台履带吊和两台汽车吊配合吊装,先施工吊装一段,吊装一段主桁架的前后端上弦两个节点落在两个临时支撑的过梁上,如图4所示,前端支座点与支座就位,支座安装时焊接临时防护板,用于增加桁架安装时的稳定性,避免桁架安装时出现偏移,五点支撑形成一个稳定体,施工第二步钢柱;

s6,如图2和如图3随后吊装斜立柱,安装支座部位,然后用一台25t的吊车吊起另一端,旋转至设计标高与第一段主桁架相贯焊接,钢柱安装就位并待节点部位焊接完成达到设计的焊缝要求后,构件前后两端分别用两道q16钢丝绳向两侧张紧的两台吊车方可落钩,接着起吊前端吊装二段或下一榀主桁架;

s7,依照步骤s4-s6进行第二榀主桁架ghj2支撑安装和第二品主桁架ghj2进行安装形成第一安装单元;

s8,两榀主桁架之间进行系杆和次桁架安装,相邻主桁架之间的次桁架采用高空对接,次桁架对接采用汽车吊整体吊装。每榀桁架吊装前都需通过计算得出两个吊点,使吊装过程中个吊点受力均匀,保证在吊装过程中的桁架平衡,在一个开间里的安装顺序按横轴线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吊装;

s9,如图1所示,循环上述步骤s4-s7循环完成其余二十三个安装单元,屋盖桁架安装完成,每吊装完成一个构件,调整、校核测量轴线和标高,准确无误后焊接牢固,并且在主桁架安装完毕,复测主桁架轴线、标高,确保纵向主桁架在吊装次桁架的过程中保持位置准确,并防止扭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