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板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08542发布日期:2019-07-06 11:50阅读:1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板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预制板梁,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板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桥梁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桥梁上部的承重结构主要有箱梁、t梁和板梁,按照浇筑的形式可以分为现浇梁和预制梁,现浇梁与结构件的连接可靠,整体性强,但施工成本高,周期长;而预制梁的施工周期短,浇筑的质量比较好控制,浇筑难度小,成本低,可以批量生产。因此目前预制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制作预制板梁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放置预制台座,在预制台座上按照图纸要求绑扎钢筋,之后支侧模板和框形的端模板;s2、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与端模板的下坎相平齐,之后振捣静置,再之后向钢筋的空腔内放置气囊,放置完成后将气囊充气使其膨胀来形成内腔壁,再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填充至顶板,并且在浇筑完成之后对顶板面进行抹平,之后养护;s3、拆模;s4、对伸出板梁端部的的钢筋进行张拉;s4、对板梁中间的孔道进行加压注浆。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在预制台座上绑扎钢筋之后,钢筋与预制台座的上表面接触,而一旦浇筑混凝土之后,预制板梁成型之后很容易出现下侧的钢筋裸露在外的情况出现,这样在预制板梁成型之后还需要对板梁的底部涂抹混凝土进行修整,预制板梁结构的整体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板梁的制作方法,解决了预制板梁在浇筑后钢筋笼会裸露在外的情况出现,提升了钢筋笼在混凝土内的均匀性,从而提升预制板梁的整体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制板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绑扎钢筋:在水平的预制台座上绑扎钢筋笼;s2、支模板:在钢筋笼的两侧及端部分别支设侧模板和端模板;s3、浇筑: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s4、拆模;s5、养护;步骤s1中,预制台座在钢筋笼的两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预制台座在钢筋笼下方的表面上也间隔放置有辅助撑板,钢筋笼位于支撑板之间的部位搭在辅助撑板上,钢筋笼沿板梁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根水平并排的支撑钢筋,支撑钢筋绑扎在钢筋笼中间靠下的部位,并且支撑钢筋的两端搭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板将支撑钢筋支撑起来,并且利用辅助撑板来支撑钢筋笼的整体重量,钢筋笼就能够与预制台座间隔开来,这样在浇筑混凝土之后,钢筋笼能够完全位于混凝土的中间部位,保证钢筋笼在混凝土内的均匀性,从而提升预制板梁的整体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板上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支撑钢筋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编制绑扎钢筋笼的时候,首先把支撑钢筋放置在定位槽内之后,支撑钢筋的位置就相对固定,在绑扎钢筋笼的过程中可以以支撑钢筋为基架来绑扎钢筋,这样钢筋的绑扎效率和准确度都会更高,同时也能够避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钢筋笼会相对支撑板发生偏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钢筋笼沿板梁长度方向设置的钢筋超出钢筋笼的端部,在步骤s2中,端模板上开设有与超出钢筋笼端部的钢筋相适配的安装孔或者安装槽,端模板安装到位之后,从钢筋的外部套上软质的密封套,并且密封套与安装槽或者安装孔贴合,将压板螺纹连接在端模板上并且利用压板压住密封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筋笼的钢筋穿出端模板之后,利用压板将密封套紧压在安装槽或者安装孔处,起到密封端模板的作用,保证混凝土不会从安装槽或者安装孔处漏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s31、浇筑板梁底板: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与端模板的下坎相平齐;s32、向从端模板向钢筋笼内插入气囊,之后将气囊充气鼓起,气囊的两端与端模板密封;s33、从上方向模板内继续浇筑混凝土,先浇梁体两侧混凝土,均衡上升,分层振捣密实,再浇筑顶板混凝土,最后将顶板顶面抹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浇筑底板之后再将气囊插入钢筋笼内,这样气囊的底部就能够利用成型底板的混凝土进行支撑,保证气囊位置的稳定,之后再浇筑混凝土成型侧板和顶板的时候也能够具有良好的形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5中,在板梁顶板上铺设覆盖物,并且定期向板梁上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覆盖物能够降低浇在板梁上的水分的蒸发速度,使板梁在一次浇水后能够保持较久的湿润状态,有利于板梁的养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张拉钢筋:养护完成之后进行对超出板梁端部的钢筋进行张拉,并且在两端同时进行张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载荷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和钢绞线施加预拉力,能够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增加构件的耐久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7之后还包括步骤s8、孔道压浆:通过管道向板梁中空孔内加压灌注混凝土浆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孔道内的水泥浆既能够提高板梁的承载能力,当板梁受力的时候能够降低预应力筋的预应力状态,从而保护预应力筋免遭锈蚀,保证结构物的耐久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预制台座上设置支撑板和辅助撑板,并且在钢筋笼上设置支撑钢筋,这样将支撑钢筋架设在支撑板和辅助撑板上之后,能够保证钢筋笼与预制台座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距离,便于在板梁下板处的钢筋浇筑在板梁下板的中间部位,提升了钢筋笼在混凝土内的均匀性,从而提升预制板梁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预制台座和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a处放大图。

图中,1、预制台座;11、支撑板;111、定位槽;12、辅助撑板;2、钢筋笼;21、支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预制板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绑扎钢筋笼2。如图1所示,绑扎钢筋笼2都是在水平的预制台座1上进行,预制台座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之间的预制台座1上还放置有辅助撑板12;钢筋笼2沿板梁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根水平并排的支撑钢筋21,支撑钢筋21绑扎在钢筋笼2中间靠下的部位,并且支撑钢筋21的两端搭接在支撑板11的上表面,钢筋笼2的主体部分则是搭接在辅助撑板12的上方。这样绑扎后的钢筋笼2的下端与预制台座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在后面的浇筑过程中,钢筋笼2的下端能够浇筑在板梁下板的中间部位,这样板梁在下板处的结构就更加均匀,提升了钢筋笼在混凝土内的均匀性,从而提升预制板梁的整体性。

另外,如图1所示,在绑扎钢筋笼2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支撑钢筋21为基准进行编制,否则再编制完成之后再添加支撑钢筋21就需要将钢筋笼2整体吊起。为了避免编制过程中支撑钢筋21发生位移而导致编制的钢筋笼2变形,可以在支撑板11的上端开设定位槽111,支撑钢筋21均放置在定位槽111内,利用定位槽111来定位支撑钢筋21。

s2、支模板。在钢筋笼2的两侧及两端分别支设侧模板和端模板,由于板梁的钢筋笼2有些情况的结构比较特殊,比如板梁的预应力筋要超出钢筋笼2的端部,钢筋笼2的侧边也会有部分钢筋超出钢筋笼2。此时端模板和侧模板在支设时必须要保证超出钢筋笼2的钢筋漏出侧模板或者端模板,因此可以在模板上相应的部位开设安装槽或者安装孔,将钢筋从安装槽或者安装孔处穿出,模板安装到位之后,从超出的钢筋的外部套上软质的密封套,并且密封套与安装槽或者安装孔贴合,将压板压在密封套的上方,并且压板用螺栓固定在模板上,以此来密封模板,保证混凝土不会从安装槽或者安装孔处漏出。

端模板位于两个支撑板11之间,为了便于端模板穿过支撑板11和钢筋,端模板的下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形状与支撑板11的形状相一致,端模板缺口的上端搭接在支撑钢筋21上方,端模板的下方还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将端模板下方的缺口盖合封闭,封板的上端开设有与支撑钢筋21相适配的槽,支撑钢筋21位于封板的槽底,封板的槽内最好还嵌有橡胶,这样便于保证端模板的密封性。

s3、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板梁为空心板梁,具体步骤如下:

s31、浇筑板梁底板: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与端模板(此处端模板为框形模板)的下坎相平齐;

s32、向从端模板向钢筋笼2内插入气囊,之后将气囊充气鼓起,气囊的两端与端模板密封;

s33、从上方向模板内继续浇筑混凝土,先浇梁体两侧混凝土,均衡上升,分层振捣密实,再浇筑顶板混凝土,最后将顶板顶面抹平。

先浇筑底板之后再将气囊插入钢筋笼2内,这样气囊的底部就能够利用成型底板的混凝土进行支撑,保证气囊位置的稳定,之后再浇筑混凝土成型侧板和顶板的时候也能够具有良好的形状。

s4、拆模。待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之后,采用汽车吊和人工配合来拆除模板,脱模的时候要轻敲模具,不能损坏边角混凝土。

s5、养护。养护时要采用干净的水源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的状态。为了避免洒水之后,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可以在板梁顶板上铺设覆盖物,利用覆盖物的遮挡作用,降低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使板梁一次性浇水后能够保持较久的湿润状态。覆盖物可以采用土工布或者稻草,其中利用稻草时比较方便,因为材料低廉并且保湿性良好。

一般来说的话,进行步骤s1到步骤s5之后,板梁就能够成型,并且也能够满足一般条件的工况要求,但针对特殊的工况,需要较强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时就需要进行步骤s6,对板梁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载荷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和钢绞线施加预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载荷,能提升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在步骤s6张拉的过程中,对超出板梁端部的钢筋进行张拉,并且在两端同时进行张拉,保证预应力筋的同步性。

为了提升钢筋笼2的预应力,在编制钢筋笼2的过程中需要在钢筋笼2内增设预应力钢管,通过预应力钢管来提升板梁的抗弯性能和强度,由于预应力筋和预应力管道在高预应力状态下容易锈蚀,一旦预应力管道产生锈蚀会导致板梁的强度大大降低,耐久性就会比较低。为了降低预应力管道产生锈蚀的可能性,需要在预应力管道的孔道内压浆,压浆前先用压力清水冲洗将要压浆的孔道,再将水泥浆从孔道较低的一端压入,从较高的一端排出浓浆后封闭,之后加大压力至0.5~0.7mpa,持续5分钟,这样孔道内的混凝土浆会更加密实,不易出现气泡。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