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具有安全结构的高空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9968发布日期:2019-05-22 02:0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具有安全结构的高空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具有安全结构的高空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广泛使用的各种类型脚手架,一般存在着使用材料多、搭设时间长、操作平台高度不便于施工操作、施工材料不便于传送、安全施工隐患多等诸多问题,尤其在高层、超高层工程中问题更为突出;工程施工中采用的电动吊篮,存在着操作架体不稳定,在有风的天气进行施工时容易产生晃动、危险性较大,对施工人员的防护措施较差,实用性不好,不能进行夜间作业施工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具有安全结构的高空施工平台。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具有安全结构的高空施工平台,包括固定块和至少四根立柱,相邻的立柱之间设有若干个横杆,立柱的底端设有万向轮,设置于立柱的底端的横杆设有底部框架,其中相邻的两根立柱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均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的表面设有橡胶板;其中一根立柱设有报警灯,立柱的顶端设有顶部防护网,其中两根立柱的上方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设有照明灯,横杆安装有控制箱和工具箱,控制箱设有箱门、控制器、显示屏、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和蓄电池,箱门设有窥视窗、操作按钮和扬声器,报警灯、照明灯、扬声器、显示屏、无线发射器分别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电连接,操作按钮和无线接收器分别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用于为控制器、扬声器、显示屏、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照明灯和报警器供电;底部框架设有底部踏板、弹簧和重量传感器,底部框架包覆于底部踏板的外侧,底部踏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座,底部框架的内部设有第二安装座,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连接,重量传感器安装在底部踏板的底部两端,重量传感器与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横杆之间设有加强杆。

进一步的,重量传感器与底部框架的连接方式、无线发射器与控制箱的连接方式、无线接收器与控制箱的连接方式、橡胶板与固定块的连接方式、第二安装座与底部框架的连接方式、照明灯与安装杆的连接方式、控制箱与横杆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一安装座与底部踏板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接;操作按钮、扬声器均螺接于箱门;万向轮、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报警灯、安装杆均螺接于立柱。

进一步的,底部踏板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顶部防护网与立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立柱、底部框架、加强杆均焊接于横杆。

进一步的,固定块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连接方式为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箱门与控制箱的连接方式为合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顶部防护网有效的避免了高空坠物造成的人身安全损害,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2、重量传感器可以检测平台内部物体的重量,并将检测的结果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当检测的结果超过预设的限定值时,报警灯发出警报闪烁,扬声器发出蜂鸣声用于提醒人们重量超过限定值;

3、该平台实用性强,安全性能高,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驱动固定块伸长使得橡胶板紧压与墙面,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大风天气作业时,该平台发生剧烈晃动,且可以在夜间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底部框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底部框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控制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立柱;2、横杆;3、底部框架;4、万向轮;5、第一电动伸缩杆;6、第二电动伸缩杆;7、顶部防护网;8、安装杆;9、照明灯;10、工具箱;11、控制箱;12、箱门;13、窥视窗;14、固定块;15、橡胶板;16、操作按钮;17、扬声器;18、加强杆;19、报警灯;20、底部踏板;21、第一安装座;22、弹簧;23、第二安装座;24、重量传感器;25、无线发射器;26、显示屏;27、控制器;28、蓄电池;29、无线接收器;30、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具有安全结构的高空施工平台,包括固定块14和至少四根立柱1,相邻的立柱1之间设有若干个横杆2,立柱1的底端设有万向轮4,设置于立柱1的底端的横杆2设有底部框架3,其中相邻的两根立柱1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和第二电动伸缩杆6,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伸缩端和第二电动伸缩杆6的伸缩端均与固定块14连接,固定块14的表面设有橡胶板15;其中一根立柱1设有报警灯19,立柱1的顶端设有顶部防护网7,其中两根立柱1的上方连接有安装杆8,安装杆8设有照明灯9,横杆2安装有控制箱11和工具箱10,控制箱11设有箱门12、控制器27、显示屏26、无线发射器25、无线接收器29和蓄电池28,箱门12设有窥视窗13、操作按钮16和扬声器17,报警灯19、照明灯9、扬声器17、显示屏26、无线发射器25分别与控制器27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电连接,操作按钮16和无线接收器29分别与控制器27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28用于为控制器27、扬声器17、显示屏26、无线发射器25、无线接收器29、照明灯9和报警器19供电;底部框架3设有底部踏板20、弹簧22和重量传感器24,底部框架3包覆于底部踏板20的外侧,底部踏板20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座21,底部框架3的内部设有第二安装座23,弹簧22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21连接,弹簧22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23连接,重量传感器24安装在底部踏板20的底部两端,重量传感器24与控制器27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实际使用时,当人进入本发明后站在底部踏板20上,由于底部踏板20受到力的作用将向下运动,一方面在弹簧22的作用下,起到减震的效果,另一方面将力传递给重量传感器24,重量传感器24检测到力的大小后将结果在显示屏26上进行显示,当检测到的重量大于控制器27内设置的限定值时,报警灯19会发出报警信息,同时扬声器17会发出蜂鸣声提醒施工作业人员已经超载;当在有风的天气作业时,按动相应的操作按钮16,使第一电动伸缩杆5与第二电动伸缩杆6伸长,并使橡胶板15压紧在墙面上,可以有效的防止该平台发生晃动;工具箱10可以放置作业工具,照明灯9可以在夜间作业时提供照明支持;外界的控制中心会间隔一定的时间给该平台发送信息,无线接收器29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传递给控制器27,控制器27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提醒人们进行安全信息确认,人们向控制器27输入安全信息后,通过无线发射器25将信息再发送给控制中心,用于确认施工者目前的安全状态,顶部防护网7有效的避免了高空坠物落下造成的损伤。蓄电池28用于提供电力支持,控制器27用于控制执行元件的动作与否,显示屏26用于显示数据信息,无线发射器25用于发送信号信息,无线接收器29用于接收信号信息,进行信号的传输与控制。

本实施例中,横杆2之间设有加强杆18。加强杆18用于强化平台的整体强度。

本实施例中,重量传感器24与底部框架3的连接方式、无线发射器25与控制箱11的连接方式、无线接收器29与控制箱11的连接方式、橡胶板15与固定块14的连接方式、第二安装座23与底部框架3的连接方式、照明灯9与安装杆8的连接方式、控制箱11与横杆2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一安装座21与底部踏板20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接;操作按钮16、扬声器17均螺接于箱门12;万向轮4、第二电动伸缩杆6、第一电动伸缩杆5、报警灯19、安装杆8均螺接于立柱1。这样的连接方式便于进行拆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底部踏板20设置有防滑纹30,防滑纹30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

本实施例中,顶部防护网7与立柱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立柱1、底部框架3、加强杆31均焊接于横杆2,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相互连接的两者之间连接紧固可靠。

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4与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连接方式为销轴连接。保证固定块14伸缩流畅。

本实施例中,箱门12与控制箱11的连接方式为合页连接。便于箱门12的开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