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道登楼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1299发布日期:2019-06-19 00:03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道登楼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登楼辅助器,尤其涉及一种辅助老年人自行上下楼层的楼道登楼辅助器。



背景技术:

我国很多城市都有年代久远老旧小区,这些老旧小区大部分由老年人居住,受到建筑结构老旧及资金短缺的影响,这些老式楼房不能安装电梯,因此,很多老年人每天上下楼都很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老旧小区楼房不方便老年人上下楼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楼道登楼辅助器,该登楼辅助器设有活动扶手,既能以牵引方式辅助老年人上楼梯,又能以扶靠方式保护老年人下楼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道登楼辅助器,包括上楼扶手架和下楼扶手架,上楼扶手架和下楼扶手架都安装有多副活动扶手,其特征是:所述上楼扶手架与下楼扶手架呈横梁结构且在梁体端部设有待机换道仓,尾部设有回归换道仓,在待机换道仓与回归换道仓之间的梁体内设有工作螺管和返回螺管,所述工作螺管设有扶手滑道,所述返回螺管设有回归滑道,所述待机换道仓安装有待机换道器,所述待机换道器包括待机升降机和弹力换道管,所述回归换道仓安装有返回换道器,所述返回换道器包括返回升降机、齿轮换道管和换道齿条,在工作螺管、返回螺管、弹力换道管和齿轮换道管内壁设有螺型齿口,所述活动扶手呈圆杆形结构且杆体端部设有叉形轮架,杆体内腔设有随机电源,在叉形轮架端部安装有螺型驱动轮,所述螺型驱动轮内腔设有滚轮驱动机,外壁设有与螺型齿口配套的驱动螺纹,在叉形轮架根部设有顶托滚轮和滑动充电槽,所述活动扶手设有按压运行键和自动换道返回器,所述自动换道返回器控制活动扶手自动从返回换道器运行至待机换道器。

本优选实施例还具有下列技术特征:

在待机换道仓内侧设有待机仓口,在回归换道仓内侧设有回归仓口,所述工作螺管设置在待机仓口与回归仓口之间的顶部,所述返回螺管设置在待机仓口与回归仓口之间的底部,所述扶手滑道设置在工作螺管中部并横向穿通梁体,在扶手滑道中设有滚轮凹槽,所述回归滑道设置在返回螺管底部并向下穿通梁体,在回归滑道中设有卡槽充电条。

所述待机升降机设置在待机换道仓端部并设有旋转螺杆a,在旋转螺杆a上安装有升降轴座a,所述弹力换道管端部设有弹力转轴,边侧设有扶手进出口a,所述弹力转轴与升降轴座a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回转弹簧。

所述返回升降机设置在回归换道仓端部并设有旋转螺杆b,在旋转螺杆b上安装有升降轴座b,所述齿轮换道管端部设有齿轮转轴,边侧设有扶手进出口b,所述齿轮转轴与升降轴座b连接且其端部设有传动齿轮,所述换道齿条设置在回归换道仓内壁并与传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叉形轮架一侧设有输电叉头,另一侧设有常规叉头,所述螺型驱动轮一端设有受电轴头,另一端设有常规轴头,所述受电轴头与输电叉头连接并设有旋转输电器,所述常规轴头与常规叉头连接。

在自动换道返回器与待机换道器、返回换道器之间设有感应联动器。

本实施例在老旧楼房的楼道两侧安装具有机械动力的活动扶手,既能以牵引方式辅助老年人登上楼梯,又能以扶靠方式保护老年人下楼梯,解决了老旧小区楼房不方便老年人上下楼梯的问题。因此,该楼道登楼辅助器具有结构合理、便于安装和操控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活动扶手3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上楼扶手架10或下楼扶手架20横向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待机换道器2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返回换道器2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10.上楼扶手架,11.待机换道仓,110.待机仓口,12.回归换道仓,120.回归仓口,13.工作螺管,14.返回螺管,15.扶手滑道,150.滚轮凹槽,16.回归滑道,160.卡槽充电条,20.下楼扶手架,21.待机换道器,22.待机升降机,220.旋转螺杆a,221.升降轴座a,23.弹力换道管,230.扶手进出口a,24.返回换道器,25.返回升降机,250.旋转螺杆b,251.升降轴座b,26.齿轮换道管,260.扶手进出口b,261.传动齿轮,27.换道齿条,30.活动扶手,31.叉形轮架,32.随机电源,33.螺型驱动轮,34.顶托滚轮,35.滑动充电槽,36.按压运行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并结合图2、3、4、5,本实施例的楼道登楼辅助器包括上楼扶手架10和下楼扶手架20,上楼扶手架10和下楼扶手架20都安装有多副活动扶手30,其特征是:所述上楼扶手架10与下楼扶手架20呈横梁结构且在梁体端部设有待机换道仓11,尾部设有回归换道仓12,在待机换道仓11与回归换道仓12之间的梁体内设有工作螺管13和返回螺管14,所述工作螺管13设有扶手滑道15,所述返回螺管14设有回归滑道16,所述待机换道仓11安装有待机换道器21,所述待机换道器21包括待机升降机22和弹力换道管23,所述回归换道仓12安装有返回换道器24,所述返回换道器24包括返回升降机25、齿轮换道管26和换道齿条27,在工作螺管13、返回螺管14、弹力换道管23和齿轮换道管26内壁设有螺型齿口,所述活动扶手30呈圆杆形结构且杆体端部设有叉形轮架31,杆体内腔设有随机电源32,在叉形轮架31端部安装有螺型驱动轮33,所述螺型驱动轮33内腔设有滚轮驱动机,外壁设有与螺型齿口配套的驱动螺纹,在叉形轮架31根部设有顶托滚轮34和滑动充电槽35,所述活动扶手30设有按压运行键36和自动换道返回器,所述自动换道返回器控制活动扶手30自动从返回换道器24运行至待机换道器21。

具体实施时,上楼扶手架10与下楼扶手架20设置成方形梁体结构,其中,上楼扶手架10安装在楼梯通道一侧的墙壁中部,下楼扶手架20安装在另一侧的墙壁中部,当楼梯通道一侧已经安装有楼梯扶手时,上楼扶手架10或下楼扶手架20可直接安装在原有楼梯扶手上,上楼扶手架10、下楼扶手架20的安装倾斜度与楼道台阶倾斜度相一致。

在待机换道仓11内侧设有待机仓口110,在回归换道仓12内侧设有回归仓口120,所述工作螺管13设置在待机仓口110与回归仓口120之间的顶部,所述返回螺管14设置在待机仓口110与回归仓口120之间的底部,所述扶手滑道15设置在工作螺管13中部并横向穿通梁体,在扶手滑道15中设有滚轮凹槽150,所述回归滑道16设置在返回螺管14底部并向下穿通梁体,在回归滑道16中设有卡槽充电条160。

具体实施时,上楼扶手架10和下楼扶手架20的两端设置成箱体结构,待机换道仓11和回归换道仓12由箱体内腔空间构成,待机仓口110设置在待机换道仓11与工作螺管13、返回螺管14的连接处,使活动扶手30能方便的从返回螺管14切换至工作螺管13,同时由垂挂状态切换至横架状态,回归仓口120设置在回归换道仓12与工作螺管13、返回螺管14的连接处,使活动扶手30能方便的从工作螺管13切换至返回螺管14,同时由横架状态切换至垂挂状态。

具体实施时,滚轮凹槽150设置在扶手滑道15底板上并往下凹嵌,活动扶手30顺着工作螺管13运行时,顶托滚轮34在滚轮凹槽150内滚动运行,构成顶托活动扶手30横架的支点,使活动扶手30的手把能承受较大的下压力。卡槽充电条160设置在回归滑道16侧板上并向外凸出,卡槽充电条160的电源线与电源连通,活动扶手30顺着返回螺管14运行时,卡槽充电条160卡套在滑动充电槽35内,使活动扶手30在运行过程中就能给随机电源32充电。

所述待机升降机22设置在待机换道仓11端部并设有旋转螺杆a220,在旋转螺杆a220上安装有升降轴座a221,所述弹力换道管23端部设有弹力转轴,边侧设有扶手进出口a230,所述弹力转轴与升降轴座a221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回转弹簧。

具体实施时,旋转螺杆a220竖立设置在待机换道仓11端部,弹力换道管23呈一端开通另一端封闭的短管结构,弹力转轴设置在封闭管头的中心,弹力换道管23通过弹力转轴以横架悬挑方式安装在升降轴座a221上,待机升降机22启动时通过旋转螺杆a220带动弹力换道管23上升或下降运动,使弹力换道管23管口切换至与工作螺管13或返回螺管14正对,回转弹簧的弹性力使弹力换道管23始终保持扶手进出口a230朝下的状态,只有操作人员摆动活动扶手30,才可以将扶手进出口a230切换至横向状态。

所述返回升降机25设置在回归换道仓12端部并设有旋转螺杆b250,在旋转螺杆b250上安装有升降轴座b251,所述齿轮换道管26端部设有齿轮转轴,边侧设有扶手进出口b260,所述齿轮转轴与升降轴座b251连接且其端部设有传动齿轮261,所述换道齿条27设置在回归换道仓12内壁并与传动齿轮261相啮合。

具体实施时,旋转螺杆b250竖立设置在回归换道仓12端部,齿轮换道管26呈一端开通另一端封闭的短管结构,齿轮转轴设置在封闭管头的中心,齿轮换道管26通过齿轮转轴以横架悬挑方式安装在升降轴座b251上,返回升降机25启动时通过旋转螺杆b250带动齿轮换道管26上升或下降运动,使齿轮换道管26管口切换至与工作螺管13或返回螺管14正对,传动齿轮261随着齿轮换道管26同步上下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与换道齿条27相配合带动齿轮换道管26旋转,当齿轮换道管26切换至与工作螺管13正对时,刚好将扶手进出口b260旋转至与扶手滑道15一致的横向状态,当齿轮换道管26切换至与返回螺管14正对时,刚好将扶手进出口b260旋转至与回归滑道16相一致的朝下状态。

所述叉形轮架31一侧设有输电叉头,另一侧设有常规叉头,所述螺型驱动轮33一端设有受电轴头,另一端设有常规轴头,所述受电轴头与输电叉头连接并设有旋转输电器,所述常规轴头与常规叉头连接。

具体实施时,在活动扶手30的杆体内腔设有电控箱仓,随机电源32和自动换道返回器安装在电控箱仓内,随机电源32的电源输入线与滑动充电槽35连接,电源输出线经过按压运行键36、自动换道返回器与滚轮驱动机连接,旋转输电器使螺型驱动轮33在旋转过程中也能得到稳定不间断的电源。

具体实施时,按压运行键36设置在杆体中部的外壁,方便操作人员利用大拇指按压操控,操作人员通过按压力的大小变化来控制螺型驱动轮33的旋转速度,从而控制活动扶手30的运行速度。

具体实施时,在自动换道返回器与待机换道器21、返回换道器24之间设有感应联动器,活动扶手30在操作人员控制下运行至工作螺管13端部,当螺型驱动轮33完全进入齿轮换道管26且操作人员的手脱离活动扶手30后,感应联动器启动返回换道器24开始工作,并带动活动扶手30往下运行至返回螺管14,自动换道返回器随后启动滚轮驱动机反向旋转,活动扶手30就会顺着返回螺管14运行至待机换道器21,螺型驱动轮33脱离齿轮换道管26后感应联动器启动返回换道器24,使齿轮换道管26往上运行至初始状态,当螺型驱动轮33完全进入弹力换道管23时,感应联动器启动待机换道器21开始工作,弹力换道管23就会带动活动扶手30往上运行至待机状态。

老年人上楼梯时,先将活动扶手30由悬挂状态摇摆至横架悬挑状态,然后双手或单手握紧扶手杆并通过按压运行键36控制活动扶手30向上运行的速度,活动扶手30向上运行过程中以牵引方式帮助老年人登上楼梯,老年人在登楼过程中还可以将随身携带的物件挂在扶手杆上,具体实施时,在活动扶手30中还可以安装语音播放器,通过语音教导老年人如何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

老年人下楼梯时,先将活动扶手30由悬挂状态摇摆至横架状态,然后双手或单手握紧扶手杆并通过按压运行键36控制活动扶手30向下运行的速度,活动扶手30向下运行过程中横架在老年人前方缓慢向下移动,不仅具有搀扶老年人缓慢下楼梯的效果,还能防止老年人发生往前摔倒的意外事故。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解决了老旧小区楼房不方便老年人上下楼梯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以牵引方式辅助老年人上楼梯又能以扶靠方式保护老年人下楼梯的楼道登楼辅助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