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工字钢叠合楼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1910发布日期:2019-07-06 11:24阅读:958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工字钢叠合楼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工字钢叠合楼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节能减排政策要求的提高,以及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同时由于先进技术在装配式结构中的普遍推广,装配式结构的应用开始摆脱低谷,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装配式建筑目前主要适用于非抗震设计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抗震设计地区的乙类以及乙类以下的各类民用建筑。在装配式建筑应用过程中,现有的叠合楼板均是采用钢筋骨架+下层混凝土制成,这与装配式钢砼组合剪力墙的安装存在较大的不匹配,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连接强度不高,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水平度也不易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操作、连接强度高、易于调节水平度的装配式工字钢叠合楼板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工字钢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包括垂直其且平行设置的左钢砼组合墙体和右钢砼组合墙体,左钢砼组合墙体右侧和右钢砼组合墙体左侧在同一高度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调节装置,左钢砼组合墙体和右钢砼组合墙体内部均预埋有若干块连接板和若干个内螺纹套管,位于同一高度上的连接板沿前后方向均匀布置,内螺纹套管位于同一高度相邻的两块连接板之间,左钢砼组合墙体内的连接板右侧面和内螺纹套管的右端均与左钢砼组合墙体右侧表面齐平,右钢砼组合墙体内的连接板左侧面和内螺纹套管的左端均与右钢砼组合墙体左侧表面齐平,工字钢叠合楼板左侧部和右侧部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支撑调节装置上端。

所有的支撑调节装置的结构均相同,左钢砼组合墙体右侧的一个支撑调节装置包括预埋在左钢砼组合墙体内的两个连接套管,两个连接套管上下布置,两个连接套管均通过一个连接螺栓连接有右侧敞口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顶部螺纹连接有一条支撑螺栓,支撑螺栓的头部位于支撑框架上方,同侧同高度的一排支撑螺栓上端设置有一块横断面为l型的支撑板,支撑框架上部左侧与左钢砼组合墙体右侧面之间具有一道间隙,支撑板的左侧部位于该间隙内。

工字钢叠合楼板包括数目与连接板相等的工字钢,所有的工字钢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每根工字钢的两端均与左钢砼组合墙体右侧的一块连接板和右钢砼组合墙体左侧的一块连接板对应并接触,工字钢的腹板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浇筑透孔,工字钢的下部铺设有与浇筑透孔底部同高度的水平钢筋网,水平钢筋网外部浇筑有下层混凝土,下层混凝土的左右两侧边分别距离左钢砼组合墙体和右钢砼组合墙体10-50cm,下层混凝土的左右两侧底部支撑在左侧和右侧的支撑板上,浇筑透孔顶部同高度处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若干条纵向钢筋,纵向钢筋穿过浇筑透孔并与工字钢焊接为一体,在相邻两块连接板之间的内螺纹套管设置有两层,上层的内螺纹套管均螺纹连接有上横向钢筋,上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上方并与纵向钢筋绑扎为一体,下层的内螺纹套管螺纹连接有下横向钢筋,左侧的一排下横向钢筋的右端均与下层混凝土的左侧边接触,右侧的一排下横向钢筋的左端均与下层混凝土的右侧边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浇筑透孔均为跑道形状,每个浇筑透孔内均穿设有两根纵向钢筋。先对叠合楼板进行平整度的调节,使用扳手拧动支撑螺栓,通过支撑螺栓的高度来调整支撑板的高度,从而微调叠合楼板的平整度,然后将工字钢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连接板焊接为一体,接着在下层混凝土表面铺设管线后即可进行浇筑上层混凝土,将纵向钢筋、下横向钢筋、上横向钢筋和工字钢全部浇筑在内支撑板的高度。浇筑完成并使上层混凝土凝固后,将支撑调节装置拆除,并将连接套管封堵即可。

本发明通过工字钢与预埋在左钢砼组合墙体、右钢砼组合墙体内的连接板焊接以及通过螺纹连接在内螺纹套管的上横向钢筋和下横向钢筋浇筑在上层混凝土内的双重连接加固方式。从而确保楼板与钢砼组合墙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连接板、内螺纹套管和连接套管在工厂制作钢砼组合管时候就根据设计图纸预埋在内。下层混凝土、水平钢筋网和工字钢浇筑连接而成的工字钢叠合楼板也在工厂制作。

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浇筑前可以调节水平度,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并且连接强度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装配式工字钢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包括垂直其且平行设置的左钢砼组合墙体1和右钢砼组合墙体2,左钢砼组合墙体1右侧和右钢砼组合墙体2左侧在同一高度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调节装置3,左钢砼组合墙体1和右钢砼组合墙体2内部均预埋有若干块连接板5和若干个内螺纹套管4,位于同一高度上的连接板5沿前后方向均匀布置,内螺纹套管4位于同一高度相邻的两块连接板5之间,左钢砼组合墙体1内的连接板5右侧面和内螺纹套管4的右端均与左钢砼组合墙体1右侧表面齐平,右钢砼组合墙体2内的连接板5左侧面和内螺纹套管4的左端均与右钢砼组合墙体2左侧表面齐平,工字钢叠合楼板6左侧部和右侧部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支撑调节装置3上端。

所有的支撑调节装置3的结构均相同,左钢砼组合墙体1右侧的一个支撑调节装置3包括预埋在左钢砼组合墙体1内的两个连接套管,两个连接套管上下布置,两个连接套管均通过一个连接螺栓连接有右侧敞口的支撑框架8,支撑框架8顶部螺纹连接有一条支撑螺栓9,支撑螺栓9的头部位于支撑框架8上方,同侧同高度的一排支撑螺栓9上端设置有一块横断面为l型的支撑板10,支撑框架8上部左侧与左钢砼组合墙体1右侧面之间具有一道间隙,支撑板10的左侧部位于该间隙内,间隙的设置可以增强支撑板10的稳定性,支撑板起到底模板的作用。

工字钢叠合楼板6包括数目与连接板5相等的工字钢11,所有的工字钢11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每根工字钢11的两端均与左钢砼组合墙体1右侧的一块连接板5和右钢砼组合墙体2左侧的一块连接板5对应并接触,工字钢11的腹板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浇筑透孔12,工字钢11的下部铺设有与浇筑透孔12底部同高度的水平钢筋网13,水平钢筋网13外部浇筑有下层混凝土14,下层混凝土14的左右两侧边分别距离左钢砼组合墙体1和右钢砼组合墙体2为10-50cm,下层混凝土14的左右两侧底部支撑在左侧和右侧的支撑板10上,浇筑透孔12顶部同高度处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若干条纵向钢筋15,纵向钢筋15穿过浇筑透孔12并与工字钢11焊接为一体,在相邻两块连接板5之间的内螺纹套管4设置有两层,上层的内螺纹套管4均螺纹连接有上横向钢筋16,上横向钢筋16位于纵向钢筋15上方并与纵向钢筋15绑扎为一体,下层的内螺纹套管4螺纹连接有下横向钢筋17,左侧的一排下横向钢筋17的右端均与下层混凝土14的左侧边接触,右侧的一排下横向钢筋17的左端均与下层混凝土14的右侧边接触。

每个浇筑透孔12均为跑道形状,每个浇筑透孔12内均穿设有两根纵向钢筋15。先对叠合楼板进行平整度的调节,使用扳手拧动支撑螺栓9,通过支撑螺栓9的高度来调整支撑板10的高度,从而微调叠合楼板的平整度,然后将工字钢1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连接板5焊接为一体,接着在下层混凝土14表面铺设管线后即可进行浇筑上层混凝土,将纵向钢筋15、下横向钢筋17、上横向钢筋16和工字钢11全部浇筑在内支撑板10的高度。浇筑完成并使上层混凝土凝固后,将支撑调节装置3拆除,并将连接套管封堵即可。

本发明通过工字钢11与预埋在左钢砼组合墙体1、右钢砼组合墙体2内的连接板5焊接以及通过螺纹连接在内螺纹套管4的上横向钢筋16和下横向钢筋17浇筑在上层混凝土内的双重连接加固方式。从而确保楼板与钢砼组合墙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连接板5、内螺纹套管4和连接套管在工厂制作钢砼组合管时候就根据设计图纸预埋在内。下层混凝土14、水平钢筋网13和工字钢11浇筑连接而成的工字钢叠合楼板6也在工厂制作。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