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5395发布日期:2019-09-11 22:1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坡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坡面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坡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屋面的建设过程中,对屋面的保温与屋面龙骨系统不能满足坡度较大屋面的整体性、安全性要求,现有一般的保温结构上面设置厚重的混凝土保护层,顺水条则直接设置在混凝土保护层的上面,这样导致屋面龙骨体系与屋面的主体结构基本没有连接,施工难度大且容易发生滑落,安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坡屋面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屋面的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坡屋面结构,所述坡屋面结构包括:主体结构板;保温层,铺设于所述主体结构板上;多个顺水条支架,穿透所述保温层阵列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板上;多个顺水条,依次间隔搭建在所述多个顺水条支架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坡屋面结构进一步包括挂瓦条与屋面瓦;其中,所述挂瓦条间隔设置在所述顺水条上,所述屋面瓦沿所述顺水条长度方向依次铺设在所述挂瓦条上,且所述屋面瓦的一端搭接在相邻的所述屋面瓦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挂瓦条与所述顺水条垂直设置,所述坡屋面结构还包括屋脊与檐口,所述屋脊与所述檐口设置有通风口,以使得所述屋面瓦与所述保温层之间形成通气腔;其中,所述屋脊通过铺设通风泰普卷材而形成所述通风口。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檐口还设置有檐口挡篦,所述檐口挡篦包括主体杆及沿着主体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挡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坡屋面结构还包括呈v形的阴脊结构,位于所述阴脊结构的所述顺水条上铺设有金属板以形成排水结构;其中,所述金属板整体呈v形,且所述金属板的端部进一步朝向所述屋面瓦方向延伸以与所述屋面瓦的底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层材料为挤塑聚苯板;其中,所述保温层上还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通过在所述保温层上铺设镀锌钢丝网并浇灌水泥砂浆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顺水条与所述主体结构板之间还设置粘结层及设置于所述粘结层上的防水层,所述粘结层通过在所述主体结构板上通过基层处理剂分二道涂刷而形成;所述防水层的材料为双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顺水条支架通过预埋固定件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板上;其中,所述预埋固定件与所述主体结构板的接触处贴设有易贴灵,以用于加强防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坡屋面结构还设置有检修金属管,以用于对所述坡屋面结构进行检修;其中,所述检修金属管的底部还设置有扁铜避雷带,以与所述检修金属管形成避雷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挂瓦条与所述顺水条之间还设置有防水隔热层,所述防水隔热层的材料为铝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坡屋面结构一方面通过设置顺水条支架,一方面可以提高保温层与主体结构板的稳固性,一方面提高顺水条与主体结构板的稳固性。并减少了整个坡屋面结构的厚度与重量,以防止坡屋面结构发生滑动,保证了整个坡屋面结构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坡屋面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坡屋面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提供的坡屋面结构中屋面瓦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坡屋面结构的屋脊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坡屋面结构的阴脊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坡屋面结构10,该坡屋面10结构具体可以应用于坡屋面。

如图1所示,该坡屋面结构10包括主体结构板100,保温层200,多个顺水条支架300以及多个顺水条310,该主体结构板100是作为坡屋结构10的主体支撑板,保温层200则直接铺设在主体结构板100上,顺水条支架300则穿透保温层200直接固定设置在主体结构板100上,且顺水条支架300阵列设置于主体结构板100上,具体可以是沿着主体结构板100的坡度方向及垂直于坡度的方向阵列设置,因此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保温层200与主体结构板100的作用,以保证从而能够保证保温层200的稳定性,不容易相对主体结构板100发生滑动;多个顺水条310则依次间隔搭建在多个顺水条支架300上,具体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顺水条支架300上,具体地,该顺水条310是沿着坡屋结构板100的坡度方向进行设置,即顺水条310的长度方向与坡屋结构板100的坡度方向一致。顺水条310直接铺设在顺水条支架300上,从而与主体结构板100直接固定,因此可以保证与龙骨体系的稳定性,以防止在当主体结构板100的坡度过大或受到外力影响时滑动。从而保证整个坡屋面结构10的安全与稳固性;同时可以根据要求调节顺水条支架300长度,因此可以保证顺水条与主体屋面整体的平整度;

具体地,顺水条310与保温层200可以接触,也可以是非接触,即顺水条支架300穿透保温层200且高于保温层200,以使得顺水条310相对保温层200架空,也可以是基本和保温层200持平,从而使得顺水条310可以与保温层200接触。

具体的,该保温层200的材料具体可以是挤塑聚苯板,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材料较为轻型。因此,可以减少整个屋面的负载。

具体实施实施例中,可以在顺水条支架300上绑定镀锌角钢,从而以对保温层200进行安装与限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保温层200上还可以设置防火层,该防火层具体可以通过在保温层200上铺设镀锌钢丝网,随后在镀锌钢丝网浇灌20mm的水泥砂浆而形成。镀锌钢丝网与水泥砂浆组成类似于钢筋混泥土的防火保护层。一方面,可以满足规范对屋面的防火要求,另一方面,其重量较轻,可减少屋面荷载,不容易发生滑动。

如图2所示,该坡屋面结构10进一步包括挂瓦条400与屋面瓦410,所述挂瓦条400间隔设置在顺水条310上,具体的,该挂瓦条400与顺水条310也垂直设置。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挂瓦条400与顺水条310均是长板状,或者棍棒状结构,其材料均可以是铝合金。具体良好的强度与较轻的重量。

其中,屋面瓦410沿着顺水条310的长度方向,即坡屋结构板100的坡度方向依次铺设在挂瓦条400上。

顺水条300、挂瓦条400把屋面瓦410支撑起来,在屋面瓦410与防火层之间形成空气腔。

如图3所示,该屋面瓦410整体呈l形,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子部411与第二子部412,该第一子板410垂直设置在第二子部412的一端,当屋面瓦410铺设在挂瓦条400上时,第一子部411卡在挂瓦条400上,以防止屋面瓦410往下滑动。第二子部412远离第一子部411的另一端则搭扣在相邻的屋面瓦410上,具体的,沿坡度方向往低处的相邻屋面瓦410,以使得水能够沿着屋面瓦410流到檐口部分。

在具体实施例中,挂瓦条400与屋面瓦410上还可以配合设置螺纹孔,以使得可以通过螺纹柱加强屋面瓦410与挂瓦条400之间的固定。

如图2和图4所示,坡屋面结构10还包括了屋脊500与檐口600,其中屋脊500设置在坡屋结构板100坡度方向的顶部,而檐口600则设置在坡屋结构板100坡度方向的底部。

其中,所述屋脊500与所述檐口600均设置有通风口,从而使保温层200与屋面瓦410之间可以形成通气腔,由于顺水条310架空了挂瓦条400,因此保温层200与屋面瓦410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并通过在坡度方向上,对空间的顶部即屋脊500部分以及对该空间的底部即檐口600部分均实现了通风处理,从而使得整个空间成为通气腔体,从而实现屋面通风。从而利于屋面的整体散热。

在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防火层与屋面瓦410之间形成通气腔,这里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顺水条310下还可能铺设其他结构,屋面瓦410下也可能存在其他结构,其通气腔具体由顺水条310下铺设的结构及屋面瓦410铺设的结构所确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屋脊500可以通过铺设通风泰普卷材而形成通风口。通风泰普卷材具有良好的通风与防水效果。

在具体实施例中,檐口600处还可以设置有檐口挡篦610。檐口挡篦610包括一主体杆及沿着主体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挡杆,相邻挡杆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实现通风,但是对鸟类等等进行了限制,以保证屋面的整洁。

如图5所示,该坡屋面结构10具体还可能包括阴脊结构700,该阴脊结构700具体呈v形,可能是两块坡屋结构板100呈v形抵接而形成,也可能是坡屋结构板100下陷而形成。

其由于阴脊结构700的最低点的高度要低于周边的高度,因此较为容易成为积水区,可以在位于阴脊结构700的顺水条310上铺设金属板710从而形成排水结构,该金属板710具体可以是2mm的不锈钢。且该金属板710整体呈v形,该金属板710从阴脊结构700的最低点沿着坡度方向进行延伸,并在延伸到屋面瓦410下时,可以进一步朝屋面瓦410延伸从而接触其屋面瓦410的底面,具体可以是互抵接触,从而使得位于阴脊结构700的屋面瓦410会流入该排水结构中,而不会流入到顺水条310与屋面瓦410的缝隙空间中。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金属板710与屋面瓦410的抵接处可以形成平板结构,一方面增大抵接面积,一方面可以对屋面瓦410有着较好的支撑作用。且具体地,屋面瓦410与金属板710的平板结构之间可以垫泡沫板并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以保证水不会顺着屋面瓦410的底面向内浸入,而会流到金属板710所形成的排水结构上。

通过在阴脊结构700上设置与顺水条310及屋面瓦410一体的金属板710,从而减少阴脊结构700可能存在的缝隙,从而增强屋面排水。

在具体实施例中,顺水条310与主体结构板100之间还设置有粘结层及防水层。该粘结层具体可以通过在主体结构板100上通过基层处理剂分二道涂刷而形成;其具体可以加强主体结构板100与防水层的粘结性。其中,防水层的材料为双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如图4所示,顺水条支架300可以通过预埋固定件210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板100上;从而保证了顺水条310与主体结构板100的稳固性。

其中,预埋固定件210与主体结构板100的接触处贴设有易贴灵。从而实现对预埋固定件210的单独防水,以保证良好的防水效果。

在具体实施例中,挂瓦条400与顺水条31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防水隔热层,所述防水隔热层的材料为铝箔。屋面瓦410渗水可以通过铝箔汇集到檐口檐沟内,铝箔还可以形成热反射层,因此具有较好的防水隔热效果。

如图2所示,坡屋面结构10还设置有检修金属管800,其中,该检修金属管800可以用于对坡屋面结构10进行检修;该检修金属管800具体可以设置在檐口500或者屋脊600位置。

其中,检修金属管800的底部还设置有扁铜避雷带810,从而与检修金属管800形成避雷系统,使得坡屋面结构10能够进行避雷。

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屋面的检修,一方面利用检修金属管形成避雷系统,从而能够实现避雷效果,保证了屋面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坡屋面结构,该坡屋面结构一方面通过将保温层铺设在顺水条支架之间,减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从而减少了整个坡屋面结构的厚度,减少了整个坡屋面结构的重量,防止保温层整体滑动。一方面顺水条等通过顺水条支架直接固定在主体结构上,避免顺水条、挂瓦条、屋面瓦等整体滑动,并调节屋面的平整性,改善主体结构的不平整。一方面,通过在屋脊与檐口出设置通风口,从而使得顺水条与屋面瓦之间可以实现通风,保证了屋面的通风,利于干燥与散热。一方面,通过在阴脊结构设置金属板从而形成排水结构,能够防止一般阴脊结构容易出现的裂缝而导致的漏水。一方面通过在挂瓦条与顺水条之间还设置铝箔,使得屋面具有更好的防水隔热效果。在另一方面,通过在坡屋面结构上设置检修金属管实现对屋面的检修,并进一步利用检修金属管与扁铜避雷带从而构成了避雷系统,在控制一定成本的情况下,保证了坡屋面结构的安全,一方面可以使得屋面更为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