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止裂缝的应力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4358发布日期:2019-12-06 20:4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用于防止裂缝的应力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新建混凝土建筑时,从为安装窗户及出入门等而开口的开口部的边缘产生的裂缝的应力分散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如图1所示,在独立住宅、公寓、别墅、大厦等建筑物的墙面1上,具备出入门、窗户2等适合于用途的大小的开放口1a,在上述开口部内周面安装固定框之后,在上述固定框上安装出入门或窗户等使用。

若在上述使用混凝土的建筑物的墙面只具备开放口,则存在以开放口边缘为起点在混凝土墙面2上产生裂缝3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上述裂缝,如图2所示,在沿横向和竖向形成的开放口中埋入加固钢筋12,在加固钢筋12的外侧,另外增加相对于裂缝的方向呈支架设置的两根防裂缝钢筋13以抑制裂缝。

上述防裂缝钢筋13虽然能够抑制产生于矩形开口部的边缘的裂缝的一部分,但无法完全抑制裂缝,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开口部周边,虽然有程度的差异,但大部分产生大大小小的裂缝。

另外,为防止作为上述裂缝的原因的应力集中而追加埋设防裂缝钢筋13,而埋设防裂缝钢筋13的作业是在沿横向和竖向以格子状组装并在墙体的左右侧双重埋设的墙体钢筋14和单独埋设于开口部周边的开口部加固钢筋12的外侧,追加倾斜埋设上述防裂缝钢筋13,但上述防裂缝钢筋13的埋设作业,存在因已埋设的墙体钢筋14和开口部加固钢筋12的干涉,作业条件差,因埋设空间狭小,安装难,难以维持钢筋的涂层厚度的问题。

另外,因组装的稠密结构的钢筋阻碍混凝土流动及填充,产生混凝土材料分离现象,从而降低混凝度强度,成为产生裂缝的原因。

尤其是,若发生如上所述的对角裂缝,则因雨水的内部渗透发生室内漏水现象,通过裂缝的缝隙渗入的雨水内部钢筋,而腐蚀的钢筋因发生达到钢筋直径2~3倍的膨胀,加速相应部分的裂缝的产生,产生的裂缝难以修补,且结构体的收缩或膨胀的反复加剧龟裂的产生,从而需要持续的修补,裂缝的形状在建筑物的外部面明显暴露,影响建筑的美观。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开发出韩国授权专利第10-1022708号。

上述现有技术的应力分散板,具备沿交叉方向在两侧形成直线部,一体形成连接上述直线部的曲面部的长方向的应力分散板;

在上述应力分散板上形成贯通的混凝土流入孔,在一侧突出形成沿建筑物的四角开口部的支撑腿,因此,在将上述应力分散板相对于建筑物的四角开口部的边缘固定于开口部加固钢筋之后进行混凝土施工,由应力分散板引导分散作用于四角开口部的边缘的剪应力,从而防止在四角开口部边缘产生对角裂缝。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应力分散板,因建筑产生的振动及冲击,从边缘部分产生的剪应力直接碰撞应力分散板,而因碰撞冲击剪应力传递至应力分散板之后产生裂缝,从而无法有效消除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的应力分散板,因在使其位于边缘部分的状态下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因应力分散板被浇筑的混凝土冲走,因此,需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由工人将应力分散板安装于钢筋并利用铁丝绑起来,从而降低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分散、阻断新建建筑物时,在由混凝土的浇筑形成的墙面上,从用于安装窗户或出入门等而具备的开口部的边缘部分产生的裂缝。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应力分散装置,其在施工新建建筑物时,埋设于以为形成窗户或出入门具备于墙面的开口部的边缘为起点浇筑的混凝土内部,从而阻断从边缘产生的裂缝,

上述应力分散装置包括具备供浇筑的混凝土及水泥砂浆贯通的贯通孔的应力分散板,及从应力分散板的两侧末端部一体延长的支撑板;

上述应力分散板以半圆形的形状形成,以在阻断从边缘产生的裂缝不再扩散的同时,能够分散消灭产生裂缝的应力,而且,在上述具备半圆形的应力分散板的内面,在除贯通孔之外的部分,具备用于分散应力的应力分散体。

另外,上述应力分散体在具备与应力分散板连通的通孔的状态下,具备圆筒形的形状,以在与所产生的应力发生碰撞时,能够使上述应力沿曲线面分散。

另外,在上述具备圆筒形的形状的应力分散体的前端部,具备前端面为起点向内侧凹入的开放槽,以使浇筑至通孔内的混凝土及水泥砂浆能够通过上述开放槽顺利被填充。

另外,在上述应力分散板的内侧面上下端部中间位置,以与应力分散板相同的曲线面,还包括用于防止应力分散板的形状发生变化的形状维持板。

另外,在上述应力分散板的上面两侧对应位置,还包括用于能够连接使用两个应力分散板的固定突起和固定槽。

另外,上述应力分散体呈在应力分散板的内外侧面一体连通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应力分散板的外侧面两侧,还具备一体形成的固定部,以通过单纯的过盈配合将应力分散板固定于钢筋。

另外,上述固定部由以合成树脂材质构成,并具备呈前方部开放的状态以供钢筋插入固定的空间部的弹力固定片构成。

发明效果

本发明在以为安装窗户或出入门而在施工墙面时形成的开口部的各边缘位置为起点,在墙面的内部埋设应力分散装置时,将作为上述应力分散装置的应力分散板形成为半圆形的曲线面,以在阻断以边缘为起点产生的裂缝的同时,在与产生裂缝时相伴产生的应力碰撞时进行分散消灭,从而防止应力扩散至建筑本身。

另外,在上述应力分散板内面还具备一体延长的多个应力分散体,以使所产生的应力在到达应力分散板之前,碰撞至应力分散太分散消灭,从而具有能够有效分散消灭应力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的建筑的窗户示例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施工状态平面截面图;

图3为作为本发明的应力分散板的结构斜视图;

图4为作为本发明的应力分散板的结构平面截面图;

图5为作为本发明的应力分散板的安装状态截面图;

图6为图4的a部分放大图,其中

图6a为浇筑混凝土之前的状态图;

图6b为浇筑混凝土之后的状态图;

图6c为浇筑混凝土之后取出模子的状态图;

图7为图6a的a-a线截面图;

图7a为在固定部结合于钢筋的状态下,浇筑混凝土之前的状态图;

图7b为在固定部结合于钢筋的状态下,浇筑混凝土之后的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应力分散装置200:应力分散板

210:贯通孔300:支撑板

400:应力分散体410:通孔

420:开放槽500:固定部

510:弹力固定片520:空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为作为本发明的应力分散板的结构斜视图,图4为作为本发明的应力分散板的结构平面截面图,而图5为作为本发明的应力分散板的安装状态截面图,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应力分散装置的安装状态的结构图,作为本发明的应力分散装置100以形成于墙面10的开口部11的各边缘12为起点埋设于墙面内部,包括应力分散板200、在上述应力分散板的两侧末端一体延长的状态下向外侧弯曲的支撑板300、在上述应力分散板的内侧面一体延长并用于分散裂缝应力的应力分散体400,及一体具备于上述应力分散板的外侧面两侧并可使应力分散板通过单纯的过盈配合固定于钢筋的固定部500。

上述应力分散板100以合成树脂为材质通过挤出成型形成,但非限制,可以利用能够完成应力分散装置的功能的任何材质形成。

上述应力分散板200用于包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的裂缝的边缘12周围,为以边缘12为起点沿两侧包围相同的范围以半圆形形成,使因应力集中从边缘12产生的裂缝被以边缘12为起点包围在周边的应力分散板200阻断,从而防止进一步产生裂缝,因应力集中以边缘12为起点产生的裂缝碰到应力分散板200倍阻断,防止记忆部产生裂缝,而在裂缝时产生的应力碰到以半圆形的曲线面形成的应力分散板200,应力沿曲线面分散消灭,从而根本上阻断因应力产生的裂缝。

此时,在上述应力分散板200上,形成供墙面施工时浇筑的混凝土及水泥砂浆贯通的多个贯通孔210,在为建造墙面10浇筑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时,浇筑的混凝土及水泥砂浆以贯通贯通孔210的状态被浇筑。

另外,在上述应力分散板200的内侧面上下端部中间位置,以与应力分散板相同的曲线面具备形状维持片220,防止因上述浇筑的混凝土及水泥砂浆的浇筑冲击,改变以合成树脂作为材质并具有半圆形的形状的应力分散板200的形状。

另外,上述支撑板300在具备半圆形的形状的应力分散板200的两侧末端部分,以一体延长的状态向外侧弯曲形成,上述支撑板300在浇筑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时,与用于形成开口部11的模子1的外侧面接触。

另外,在上述应力分散板200的上面两侧对应的位置各具备固定突起230和固定槽240,从而在需要连接使用两张应力分散板时,使具备于一个应力分散板的固定突起230插入固定于另一应力分散板的固定槽240。

另外,上述应力分散体400一体延长形成于在应力分散板200的内面,除贯通孔之外的部分,且具备圆形的形状,以在从墙面10的边缘12产生的因裂缝产生的应力碰撞时,分散消灭上述应力。

此时,上述应力分散体400一体形成于具备半圆形的形状的应力分散板200的内面,而形成于应力分散板200的多个应力分散体400处于朝向各边缘12的状态。

上述应力分散体400具备通孔410以与应力分散板200连通,以被混凝土及水泥砂浆贯通的状态被埋设,在应力分散体400的前端部具备以前端面为起点向内侧切开的开放槽420,从而使浇筑的混凝土及水泥砂浆通过开放槽420顺利流入应力分散体400的通孔被填充。

上述切开槽420较佳为具备圆锥形的“v”字形状,但非限制,可采用能够使混凝土或水泥砂浆顺利填充至通孔410的任何形状。

另外,上述固定部500一体具备于应力分散板200的外侧面两侧,供钢筋20插入固定以使应力分散板200成为固定的状态,由以合成树脂材质构成,并具备呈前方部开放的状态以供钢筋插入固定的空间部520的弹力固定片构成,在向模子之间浇筑混凝土之前,若应力分散板200位于边缘一侧,则在具备于应力分散板200的外侧面两侧的固定部500的开放部位于钢筋20的状态下推应力分散板200,弹力固定片510通过自身的弹力向外侧张开,钢筋20插入空间部520内,之后强制张开的弹力固定片510通过自身的弹力恢复原状,形成弹力固定片510固定钢筋20的状态,使应力分散板200成为固定的状态。

上述结构的作为本发明的应力分散装置100,如图6a所示,在建造墙面10时,为形成安装出入门或窗户等的开口部11,在形成开口部的位置安装模子1,在形成墙面10的位置内部横竖连接钢筋20,在为形成上述开口部11而安装的模子1的边缘位置,设置作为本发明的应力分散装置100。

具体而言,在浇筑上述混凝土及水泥砂浆之前,以为形成开口部11而安装的模子1的边缘为起点,在外侧设置应力分散装置100,此时,在使应力分散板200的外面接触在模子1的外周边横竖交叉设置的钢筋20的状态下,使钢筋20插入固定一体具备于应力分散板200的外侧面两侧的固定部500。

具体而言,将钢筋20置于作为固定部500的弹力固定片510前端部的开放部20的状态下推应力分散板200,则因通过钢筋20弹力固定片510强制推向外侧的状态,钢筋20插入空间部520内,当钢筋20插入空间部内之后,随着推向外侧的弹力固定片510恢复原状,钢筋20在空间部520内以被弹力固定片510固定的状态被固定。

此时,在上述应力分散板200的外周面一体延长并向外侧弯曲的支撑板300,处于与模子1的外面接触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向模子1之间的空间部浇筑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则浇筑的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填充由模子形成的空间部,此时,浇筑的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填充至具备于应力分散板200的贯通孔210和形成于应力分散体400的通孔410以完成浇筑。

此时,具备于应力分散板200的贯通孔210中能够顺利浇筑混凝土及水泥砂浆,而以与应力分散板200呈直角的状态具备的应力分散体400内的通孔410中,通过具备于前端部的开放槽420向通孔410内流入混凝土及水泥砂浆,从而将填满通孔内部。

以上述状态完成混凝土及水泥砂浆的浇筑并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去除模子1并在开口部11内周面安装门框之后,安装窗户或出入门即可(请参考图6c)。

这样完成施工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将产生冲击及振动,在产生上述振动及冲击而集中发生应力时,将以边缘12为起点产生裂缝,上述因应力集中产生的裂缝以边缘12为起点扩散至整个墙面10,而上述以边缘12为起点产生的裂缝被以边缘12为起点埋设于墙面10内部的应力分散装置100阻断,应力被分散消灭,阻断裂缝防止扩散至整个墙面10。

具体而言,因应力集中将以边缘12为起点产生裂缝,而应力和裂缝以上述边缘12为起点沿任意方向扩散,此时,应力与以边缘12为起点埋设于墙面10内部的具备半圆形的形状的应力分散板200和应力分散体400碰撞分散消灭,而且,裂缝不会进一步扩散。

即因应力分散板200以半圆形的曲线面形成,裂缝被应力分散板200阻断而防止进一步扩散,产生裂缝时出现的应力碰到以半圆形的曲线面形成的应力分散板200的内面,沿作为弯曲方向的两面消灭。

另外,因延长形成于上述应力分散板200的内面的应力分散体400具备圆形的形状,所产生的应力与应力分散体400的外面即具备圆形的形状的曲线位置发生碰撞并沿上述曲线面分散,从而可在应力分散板200内部有效阻断欲扩散至整个墙面的应力及裂缝并消灭裂缝。

如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将应力分散体400一体延长形成于应力分散板200的内外侧状态使用,当上述应力分散体400具备于应力分散板200的内外侧时,可进一步提高应力的分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