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回路钻越钢管杆及输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6359发布日期:2019-11-15 23:33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回路钻越钢管杆及输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建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回路钻越钢管杆及输电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架空输电线路的规模和密度都在不断扩大,电网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钻越现有架空线路的情况,钻越现有架空线路的一档线路称为钻越档,钻越档两端的杆塔称为钻越塔(杆)。在进行钻越设计时,新建钻越档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满足钻越档与现有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二是满足钻越档与地面的安全距离,三是满足钻越档导线相与相之间及相对杆塔之间的距离要求。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高压输电线路中多采用同杆双回架设,当现有架空线路较高时,直接采用常规同杆双回杆型钻越即可。当现有架空线路高度较低时,不能直接采用常规同杆双回杆型进行钻越,此时一般有三种实现方式,一是在现有架空线路两侧各新建1基双回路电缆终端杆,采用电缆钻越;二是将现有架空进行改造抬高,然后采用常规同杆双回杆型钻越;三是在现有架空线路两侧分别新建钻越杆,将新建架空线路高度降低后钻越。

针对第一种方式,由于使用电缆,工程造价会有所提高,另外形成了架空加电缆复合电力网络,既增加了电网运维难度和成本,又降低了电网运行可靠性。针对第二种方式,需对现有架空线路进行停电改造,不仅会增加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而且由于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也会增加一定的运行风险。针对第三种方式,目前公开的相关中国专利申请有四种,其中专利申请cn204850643u公开了一种三联钻越钢管杆,该杆包括3根竖杆和2层横担。地线固定于上层横担,导线固定于下层横担,两回导线水平排列,大大降低了塔头高度,方便钻越。但该型钻越杆重量大,占地面积较多,工程造价会有所提高,且钻越档线路走廊宽度较宽,不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专利申请cn204497701u公开了一种用于各种电压等级中送电线路的单回路穿越式钻越杆,该杆包括2根竖杆和2层横担。地线固定于上层横担,导线固定于下层横担,单回导线水平排列,大大降低了塔头高度,方便钻越。但双回线路使用该杆钻越时,现有架空线路两侧各需新建2基钻越杆,导致工程造价会有所提高,且钻越档改为两路单回架空线路钻越,线路走廊宽度也会增加,不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专利申请cn203452435u公开了一种双回路钻跨式钢管杆,该杆包括2根竖杆、5层导(地)线横担和6根跳线横担。跨越档地线固定于最上层横担,跨越档导线固定于自上而下的2、3层横担,钻越档导线固定于自上而下的4、5层横担,跨越档导线与钻越档导线通过跳线串和跳线横担相连,两回导线三角排列对称分布于2根竖杆的两侧。该杆可以同时完成线路跨越和钻越两种功能,但该杆结构复杂,重量大,工程造价较高,且钻越档无地线。专利申请cn204663116u公开了一种35kv双回两侧不对称排列钻越钢管杆,该杆包括1根竖杆、3层横担。非钻越侧地线固定于最上层横担,非钻越侧导线三角形排列布置在中层和下层横担,钻越侧导线水平排列在下层横担上。该杆可以安全的钻越高电压等级线路,但该杆为35kv电压等级设计,若新建线路电压等级提高,下层横担因导线相间距离要求需要设计的很长,结构设计会变得复杂;另外该杆非钻越侧上层导线需通过引线、支撑绝缘子才能与钻越侧导线接通,接线较复杂,且钻越档无地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回路钻越钢管杆及输电系统,本公开结构简单、重量轻、架线施工方便,钻越档线路走廊宽度窄、导线高度低并含有地线(可保证opgw光缆的连续),工程造价低,实施后能保证电网运行可靠、运维方便。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回路钻越钢管杆,包括杆身,所述杆身上从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有地线横担、上层横担和下层横担,其中,所述下层横担上水平布置有常规双回路钢管杆的中层导线和下层导线;所述上层横担的非钻越档侧布设上层导线,钻越档侧水平设置地线和上层导线;所述地线横担的非钻越档侧布设有地线,钻越档侧不设置地线;各层导线通过跳线直接接通,地线经地线引线接通,导线在上层横担和下层横担上均呈三角形布置。

作为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下层横担相对于地线横担和上层横担的长度具有一附加长度。

作为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横担的长度范围为[2.5~5]米。

作为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下层横担的长度范围为[4米~7]米。

作为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地线横担的非钻越档侧设置有地线金具串。

作为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横担的两侧端部均设置有导线绝缘子串。

作为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横担的钻越档侧内沿设置有地线金具串。

作为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下层横担上设置有若干导线绝缘子串。

作为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地线设置于地线金具串上。

一种输电系统,包括多个双回路钻越钢管杆和常规双回路钢管杆,所述多个双回路钻越钢管杆设置在传输线路的中间,常规双回路钢管杆设置在传输线路的边缘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本公开结构型式简单、重量轻、架线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实施后运行可靠、运维方便。只在常规双回路钢管杆上取消中层导线横担、加长上层和下层导线横担,将导线由原来的垂直布置改变为三角形布置,钻越档将地线布置在上层导线横担内沿,既能降低钻越档线路的高度,又能保证地线(opgw光缆)的连续,钻越档导线的防雷由被钻越线路提供保护。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i—i方向俯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方向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输电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杆身,2.地线横担,3.上层横担,4.下层横担,5.地线(opgw),6.上层导线,7.中层导线,8.下层导线,9.导线绝缘子串,10.导线跳线,11.地线金具串,12.地线引线。

a、本公开的双回路钢管杆,b、常规钢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公开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公开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提供一种双回路钻越钢管杆,该钢管杆结构简单、重量轻、架线施工方便,钻越档线路走廊宽度窄、导线高度低并含有地线(可保证opgw光缆的连续),工程造价低,实施后能保证电网运行可靠、运维方便。

本公开在常规双回路钢管杆(常规双回路钢管杆包括杆身、地线横担、上层导线横担、中层导线横担、下层导线横担)的基础上,取消中层导线横担;加长下层导线横担,将常规双回路钢管杆的中层导线和下层导线水平布置在加长的下层导线横担上;加长上层导线横担,在非钻越档侧仅将上层导线布置在上层导线横担上,在钻越档侧将地线和上层导线水平布置在上层导线横担上;地线横担不做修改,在非钻越档侧地线横担布置地线,在钻越档侧地线横担不布置地线。各层导线通过跳线直接接通,地线经地线引线接通。

地线横担、上层横担、下层横担平行布置,且均与杆身垂直。地线横担、上层横担、下层横担可以沿杆身中心对称。

非钻越档侧:地线(5)布置在地线横担(2),上层导线(6)布置在上层横担(3)的外侧,中层导线(7)和下层导线(8)布置在下层横担(4)的外侧和内侧。

钻越档侧:地线(5)和上层导线(6)布置在上层横担(3)的内侧和外侧,中层导线(7)和下层导线(8)布置在下层横担(4)的外侧和内侧。在本发明钻越钢管杆上,地线(5)通过地线引线(12)接通,导线通过跳线(10)直接接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