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34948发布日期:2020-01-18 04:2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浇注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领域,钢筋混凝土的浇注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对各类板材或型材进行浇注的过程中,无论是现场浇注还是提前预制,均需要使用模具。随着浇注工艺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模板类型已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浇注需求,因此叠合板模具随之出现。现有技术中以角铁叠合板模具为先进代表,如图1所示,它能够方便的搭设钢筋,便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快速浇注。然而,现有的角铁叠合板模具具有如下缺点:1)宜用于构件尺寸种类少,出筋间距尺寸统一;2)出筋间距除两头外,中间每个出筋间距均为某个数(100-150-200)的倍数构件多;3)叠合板角铁模具再次使用率不高,且易变形;4)角铁的固定,目前使用的方式对模台或者磁盒有损伤,不能兼得;5)使用磁盒固定,磁盒的数量数量需求量大。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叠合板模具仍然具有大量需要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及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叠合板模具出筋间距不灵活、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实现出筋间距灵活、提高通用性与重复利用率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包括底板、从浇注区域内穿出的钢筋,还包括位于底板上方的连接件,所述钢筋位于底板与连接件之间,底板与连接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底板与连接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针对现有技术中叠合板模具出筋间距不灵活、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摒弃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角铁开孔的方式来穿过钢筋,而是将钢筋至于底板与连接件之间,底板为叠合结构的最底层,使用现有技术的底板即可。本申请在底板上方设置连接件,钢筋从两者之间穿过,利用连接件的重力,再加上螺栓的紧固,实现将钢筋夹紧的效果。底板与连接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起到封堵缝隙、避免跑浆漏浆的效果。与现有的角铁叠合板模具相比,本申请没有为钢筋设置任何槽孔,使得钢筋能够在底板上进行任意布置,因此钢筋的间距出筋不再成为浇注结构的约束条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的布置钢筋,显著提高了出筋间距的灵活性、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此外,现有的叠合板模具在浇注侯凝过程中,底板极易受到膨胀的混凝土的挤压导致变形,而传统的底板受各方约束,变形情况十分恶劣,从而导致受损失效无法重复利用,而本申请由于在底板与连接件之间设置的密封件,当底板受力时,压缩密封件,充分利用密封件的弹性变形为底板提供形变空间,且使得底板的形变方向为朝上微拱,形成变形情况基本统一的微微弯曲的弧面,能够较为轻易的进行批量化的返厂校正,只需对变形的底板进行校直和平整度校正,即可重复利用,相较于底板变形情况各异、难以统一处理的现有叠合板模具而言,显著提高了重复利用率。此外,底板变形过程中挤压密封件,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呈长方形,所述连接件为矩管,所述矩管的长轴与底板的长轴平行;所述底板的宽度大于矩管的宽度。以矩管作为连接件,十分便于批量采购,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矩管沿着长方形的底板进行铺设,其宽度更窄,使得矩管稳定的放置在底板上。优选的,矩管在底板顶面上的投影,完全落入底板顶面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矩管的成型面焊接花纹钢板。本申请中所述的成型面,即使朝向浇注区域的一侧表面。成型面贴有花纹钢板,使得混凝土构件形成粗糙面,不用再冲洗,提高浇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花纹钢板朝向浇注区域的一侧表面与底板朝向浇注区域的一侧表面共面。确保浇注成型后的构件侧面保持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铺设在底板与连接件之间、并从上方包覆钢筋。即是在安装时,先铺设钢筋,再铺设密封件,即可使得密封件从上方包覆钢筋,避免钢筋周围漏浆。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三元乙丙胶条;所述密封件包括两个空心圆管部,两个空心圆管部的顶部之间通过胶皮部固定连接。利用三元乙丙胶条优异的耐老化特性,耐天候、耐臭氧、耐日光、耐热、耐水、耐水蒸气、耐紫外线、耐辐射等老化性能,提高使用寿命。其中本方案中的密封件结构经过独特设置,具体的,两个空心圆管部与顶部的胶皮部一体成型,两个空心圆管部沿着钢筋的轴线方向进行分布,形成对浇注区域的双层密封,其内部空心结构有利于自身充分压缩与变形,从而封堵更细小的孔缝,实现与下方的底板、上方的矩管之间的充分贴合,解决传统的平面式密封垫容易贴合不齐存在大量孔洞、一旦混凝土凝固放热时容易漏浆的缺陷。中间的胶皮部起连接作用,同时提高矩管底面的防渗能力。本方案中密封件的制作方法优选为:使用一块胶皮,将其相对两端内卷形成两个空心圆管部,使用热熔胶或其余胶体将两个空心圆管部固定成型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压杆位于浇注区域外侧,压杆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悬空。压杆用于从外侧压住底板,提高本模具工作时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螺帽与连接件顶面之间设置垫片。通过垫片对连接件提供物理保护,降低连接件的受损率,有利于连接件的重复使用。

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浇注区域的各侧边铺设底板,并在相对两侧的底板上架设钢筋;

(b)在各底板上铺设密封件,使密封件从上方包覆钢筋;

(c)在密封件上放置连接件,其中连接件的长度与底板长度相等,用螺栓穿过连接件、密封件并旋入至底板中,拧紧所述螺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及安装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没有为钢筋设置任何槽孔,使得钢筋能够在底板上进行任意布置,因此钢筋的间距出筋不再成为浇注结构的约束条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的布置钢筋,显著提高了出筋间距的灵活性、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

2、本发明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及安装方法,在底板与连接件之间设置的密封件,当底板受力时,压缩密封件,充分利用密封件的弹性变形为底板提供形变空间,且使得底板的形变方向为朝上微拱,形成变形情况基本统一的微微弯曲的弧面,能够较为轻易的进行批量化的返厂校正,只需对变形的底板进行校直和平整度校正,即可重复利用,相较于底板变形情况各异、难以统一处理的现有叠合板模具而言,显著提高了重复利用率。

3、本发明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及安装方法,密封件中两个空心圆管部沿着钢筋的轴线方向进行分布,形成对浇注区域的双层密封,其内部空心结构有利于自身充分压缩与变形,从而封堵更细小的孔缝,实现与下方的底板、上方的矩管之间的充分贴合,解决传统的平面式密封垫容易贴合不齐存在大量孔洞、一旦混凝土凝固放热时容易漏浆的缺陷;中间的胶皮部起连接作用,同时提高矩管底面的防渗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过钢筋轴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垂直于钢筋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板,2-钢筋,3-连接件,4-密封件,401-空心圆管部,402-胶皮部,5-螺栓,6-花纹钢板,7-压杆,8-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包括底板1、从浇注区域内穿出的钢筋2,还包括位于底板1上方的连接件3,所述钢筋2位于底板1与连接件3之间,底板1与连接件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4,所述底板1与连接件3之间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在底板1上方设置连接件3,钢筋2从两者之间穿过,利用连接件3的重力,再加上螺栓的紧固,实现将钢筋2夹紧的效果。底板1与连接件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4,起到封堵缝隙、避免跑浆漏浆的效果。本实施例中钢筋2的间距出筋不再成为浇注结构的约束条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的布置钢筋2,显著提高了出筋间距的灵活性、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由于在底板1与连接件3之间设置的密封件4,当底板1受力时,压缩密封件4,充分利用密封件4的弹性变形为底板1提供形变空间,且使得底板1的形变方向为朝上微拱,形成变形情况基本统一的微微弯曲的弧面,能够较为轻易的进行批量化的返厂校正,只需对变形的底板1进行校直和平整度校正,即可重复利用,相较于底板1变形情况各异、难以统一处理的现有叠合板模具而言,显著提高了重复利用率。此外,底板1变形过程中挤压密封件4,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密封件4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螺栓5使用梯形螺栓,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矩管在底板1顶面上的投影,完全落入底板1顶面的范围内。

实施例2:

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底板1呈长方形,所述连接件3为矩管,所述矩管的长轴与底板1的长轴平行;所述底板1的宽度大于矩管的宽度。所述矩管的成型面焊接花纹钢板6。所述花纹钢板6朝向浇注区域的一侧表面与底板1朝向浇注区域的一侧表面共面。所述密封件4铺设在底板1与连接件3之间、并从上方包覆钢筋2。所述密封件4为三元乙丙胶条;所述密封件4包括两个空心圆管部401,两个空心圆管部401的顶部之间通过胶皮部40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为钢板。还包括压杆7,所述压杆7位于浇注区域外侧,压杆7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上、另一端悬空。所述螺栓5的螺帽与连接件3顶面之间设置垫片8。

优选的,压杆7底部还设置有撑于地面的支撑杆。

本实施例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浇注区域的各侧边铺设底板1,并在相对两侧的底板1上架设钢筋2;

(b)在各底板1上铺设密封件4,使密封件4从上方包覆钢筋2;

(c)在密封件4上放置连接件3,其中连接件3的长度与底板1长度相等,用螺栓5穿过连接件3、密封件4并旋入至底板1中,拧紧所述螺栓5。

其中,密封件4的制作方法为:使用一块胶皮,将其相对两端内卷形成两个空心圆管部401,剩余部分则为胶皮部402,使用热熔胶将两个空心圆管部固定成型即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