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墙板竖向连接的栓钉锚固型自带坡口连接盒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42843发布日期:2021-04-13 13:5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墙板竖向连接的栓钉锚固型自带坡口连接盒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墙板竖向连接的栓钉锚固型自带坡口连接盒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装配式结构竖向连接技术主要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灌浆容易不密实,且灌浆密实性检测难度较大,因此连接质量难以保证。
3.外此,常规螺母连接(即上海地方规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公共建筑设计规程》dgj08-2154-2014所提及的连接方式)虽然灌浆密实度可以肉眼检测,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方形凹槽开口,使得开口处截面大大减小,后浇筑的混凝土主要起封堵作用,补强作用有限。因此该截面容易发生受剪破坏;(2)方形凹槽开口内置上筋在接近开口处,事先断开,不利于上下筋有效传递。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墙板竖向连接的栓钉锚固型自带坡口连接盒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墙板竖向连接的栓钉锚固型自带坡口连接盒装置,包括混凝土,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钢盒子,所述钢盒子开口一侧向外,其内侧封闭且具有一斜度坡口,所述钢盒子侧面或底边设有栓钉,锚固于混凝土中,所述钢盒子的上端纵向设置受力筋,所述钢盒子的下方的混凝土部位开设插筋孔,所述插筋孔上设置与其连通的灌浆孔,所述钢盒子开口一侧的混凝土周围设置若干个支模螺母套筒。
6.进一步的,所述受力筋两侧设置三角钢片,该三角片的底部与钢盒子上表面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插筋孔从下至上内径依次减小。
8.进一步的,所述钢盒子底部与插筋孔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灌浆孔与插筋孔垂直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模螺母套筒的数量至少为4支。
11.进一步的,所述钢盒子数量为一个时,为单孔型结构,且栓钉位于钢盒子左右侧面;所述钢盒子的数量为多个时,且横向排列,为多孔型结构,所述栓钉位于钢盒子左右侧面及底部。
12.一种用于墙板竖向连接的栓钉锚固型自带坡口连接盒装置的施工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插筋插入插筋孔进行下部插筋校正;s2、将上部墙体吊装缓缓下落;s3、下部的插筋伸入上部墙体中,并贯穿钢盒子的底部;
s4、通过灌浆孔进行灌浆;s5、当灌浆料溢出灌浆孔顶面时停止灌胶;s6、将位于钢盒子中的插筋拧上插筋螺母;s7、利用四个支模螺母套筒开始支模,浇筑高强抗裂混凝土;s8、用高强度抗裂细石混凝土灌满钢盒子内部浇筑密实;s9、养护钢盒子混凝土;s10、拆模。
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采用的钢盒子两侧或底部设有栓钉,内置于混凝土中,锚固性能更好,而且钢盒子带有斜度坡口,后浇混凝土后,浇筑更容易密实;2、钢盒子开口一侧四周设置了四个支模螺母套筒,使得钢盒子开口处支模浇筑施工更加方便,更有利于钢盒子处支模浇筑;3、通过在墙体内设置竖向的受力筋,通过钢盒子连接成整体,能够实现上下传力,受力性能更好;4、本发明可以通过设置多孔型钢盒子,实现多个钢筋上下连接;5、本发明通过钢盒子的设置,使得钢盒子所处的墙体水平截面减少,后面浇筑的混凝土主要起到封堵作用,补强作用发挥有限,不过钢盒子的钢材质所拥有的力学性能抵消了水平截面削弱所带来的抗剪能力不足;6、本发明较常规灌浆套筒连接方式,具备以下技术优势:由于孔壁灌浆能够提供给插筋侧阻力,钢盒子内的螺母能够提供给插筋端阻力,因此插筋与墙体连接整体性更强;相比套筒灌浆,该装置连接更易检测其灌浆密实度,质量可控性更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为单孔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的剖面图;图3为图1中b的剖面图;图4为本发明节点连接构造图;图5为本发明为多孔型的主视图;图6为图5中a的剖面图;图7为图5章b的剖面图。
15.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2钢盒子、3斜度坡口、4栓钉、5受力筋、6插筋孔,7灌浆孔、8支模螺母套筒、9三角钢片、10插筋、1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8.参看图1-4,一种用于墙板竖向连接的栓钉锚固型自带坡口连接盒装置,包括混凝土1,还包括钢盒子2,钢盒子开口一侧向外,其内侧封闭且具有一斜度坡口3,钢盒子1侧面或底边设有栓钉4,锚固于混凝土1中,钢盒子2的上端纵向设置受力筋5,钢盒子2的下方的混凝土部位开设插筋孔6,插筋孔6上设置与其连通的灌浆孔7,钢盒子开口一侧的混凝土周围设置若干个支模螺母套筒8。具体的,钢盒子2具有斜度坡口3,使得钢盒子内的混凝土浇筑更为密实;钢盒子2侧面或底边带有栓钉4,锚固于混凝土1中,这种锚固方式性能较好;灌浆孔7设置目的在于灌注灌浆料,使得灌浆料包裹下部墙板向上伸出的受力筋5,从而提供下部插筋10与插筋孔6孔壁之间的侧阻力,提高受力整体性;当灌浆料溢出插筋孔6上表面时,将螺母11拧上,以提供插筋10端阻力,进一步提高受力整体性。
19.本实施例中,受力筋5两侧设置三角钢片9,该三角片9的底部与钢盒子2上表面固定,其目的在于增强上部竖向钢筋与钢盒子的连接性能。
20.本实施例中,插筋孔6从下至上内径依次减小,一方面给予插筋10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使得插筋10与插筋孔6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21.本实施例中,钢盒子2底部与插筋孔6连通。插筋孔6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下部墙板向上伸出插筋,深入插筋孔6内,同时伸入钢盒子2中进行固定。
22.本实施例中,灌浆孔7与插筋孔6垂直设置,便于通过灌浆孔7进行灌胶 。
23.本实施例中,支模螺母套筒8的数量至少为4支。具体的,为了使模板顶紧墙面,在钢盒子2开口一侧的四周设置四个支模螺栓套筒;当灌浆料灌注密实后,在插筋10拧上螺母11,开始支模,浇筑高强抗裂混凝土,将钢盒子内部空间浇筑密实。
24.本实施例中,钢盒子2数量为一个时,为单孔型结构,且栓钉4位于钢盒子2左右侧面;钢盒子2的数量为多个时,且横向排列,为多孔型结构,栓钉4位于钢盒子2左右侧面及底部。
25.一种用于墙板竖向连接的栓钉锚固型自带坡口连接盒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插筋插入插筋孔进行下部插筋校正;s2、将上部墙体吊装缓缓下落;s3、下部的插筋伸入上部墙体中,并贯穿钢盒子的底部;s4、通过灌浆孔进行灌浆;s5、当灌浆料溢出灌浆孔顶面时停止灌胶;s6、将位于钢盒子中的插筋拧上插筋螺母;s7、利用四个支模螺母套筒开始支模,浇筑高强抗裂混凝土;s8、用高强度抗裂细石混凝土灌满钢盒子内部浇筑密实;s9、养护钢盒子混凝土;s10、拆模。
26.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