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索张拉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88642发布日期:2020-04-21 21:52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索张拉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悬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张拉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空间结构体系的不断发展,索结构以型体优美、经济合理、可跨越超大空间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体育馆、展厅等大型公共建筑。但索结构施工难度大,步骤复杂,尤其是大跨度悬索张拉施工。现有的悬索在张拉时主悬索索夹节点均设计为不可滑移节点,但每根主悬索在施工中从松弛到张拉完成阶段的节点位移较大,这样在张拉过程中就会使得与索夹连接的撑杆产生较大变形和应力,对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悬索在张拉施工时对与索夹相连的撑杆产生的变形和应力较大,影响结构安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张拉时对结构安全影响较小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索张拉施工方法,包括:

相对设置一对第一支撑柱,在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柱;将索夹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第一预定位置,同时所述索夹之间预留允许悬索穿过的安装空间,且所述悬索可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活动;将所述悬索依次贯穿所述索夹的安装空间,所述悬索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使其到达第二预定位置,对所述索夹进行紧固,使得所述悬索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完成张拉施工。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所述索夹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成型有多个允许紧固件贯穿的通孔,在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前,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通孔为非拧紧状态,在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通孔为拧紧状态。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在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前,所述紧固件在所述通孔中间隔设置,在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还包括平行设置第一弦杆和第二弦杆的步骤,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在第一弦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弦杆和第二弦杆上。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弦杆和第二弦杆之间设置自锚杆的步骤,所述自锚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交点固定。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和所述自锚杆的端部之间设置斜拉索的步骤。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所述斜拉索与所述自锚杆的连接端设置有锚地锁。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上安装有所述索夹。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弧形盖板的安装部上。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多个所述通孔的分布方向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垂直。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在对悬索施加张拉力前,悬索与索夹相对活动设置,这样索夹不仅对悬索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还在后续对悬索施加张拉力时为悬索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与索夹连接的第二支撑柱施加的作用力,从而使得第二支撑柱的变形和受到的应力较小,降低了对结构安全的影响。在完成悬索的张拉后,再将索夹紧固,从而使得悬索的位置固定,不影响后续的施工作业。

2.本发明提供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通过紧固件与通孔的拧紧状态的改变,实现对悬索在张拉时尽量降低与索夹连接的第二支撑柱的应力影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3.本发明提供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在对悬索施加张拉力前,紧固件在通孔中间隔设置,在对悬索施加张拉力后,紧固件与通孔一一对应设置。这样在对悬索施加张拉力时,可以实现悬索在有效空间内的最大活动位移,使得第二支撑柱的形变和受到的应力最小,整个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在张拉完成后保证悬索的位置固定。

4.本发明提供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使得一个第二支撑柱上可以同时连接多个悬索,同时尽量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悬索在张拉施工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支撑柱与索夹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索夹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撑柱;2、第一弦杆;3、第二弦杆;4、第二支撑柱;5、自锚杆;6、索夹;7、悬索;8、斜拉索;9、锚地锁;10、弧形盖板;11、安装部;12、固定部;13、紧固件;14、第一加强板;15、第二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4所示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在施工现场相对设置一对第一支撑柱1,一对第一支撑柱1分设在施工现场的两端。水平平行设置第一弦杆2和第二弦杆3,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顶端固定在第一弦杆2上。然后在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柱1之间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柱4,多个第二支撑柱4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二支撑柱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弦杆2和第二弦杆3上。在所述第一弦杆2和第二弦杆3之间水平设置自锚杆5,所述自锚杆5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4的交点固定。

将索夹6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柱4的第一预定位置,索夹6的安装位置从两端的第一支撑柱1向中央逐渐降低,同时所述索夹6之间预留允许悬索7穿过的安装空间,且所述悬索7可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活动。将所述悬索7依次贯穿所述索夹6的安装空间,所述悬索7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1上。在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顶端和所述自锚杆5的端部之间设置斜拉索8,在所述斜拉索8与所述自锚杆5的连接端设置锚地锁9,以防止悬索7与第一支撑柱1的连接不牢固可能出现的脱落现象。

对所述悬索7施加张拉力,使其到达第二预定位置,对所述索夹6依次进行紧固,使得所述悬索7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完成张拉施工。

如图3所示,所述索夹6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弧形盖板10,所述弧形盖板10包括安装部11和固定部12,一对安装部11之间为悬索7的安装空间,所述固定部12上成型有多个允许作为紧固件13的螺栓贯穿的通孔。在对所述悬索7施加张拉力前,所述紧固件13与所述通孔为非拧紧状态,即螺栓插入一对固定部12的通孔中,但并没有完全拧紧,螺栓可以在通孔中运动;在对所述悬索7施加张拉力后,所述紧固件13与所述通孔为拧紧状态,螺栓不能在通孔中运动。

如图4所示,为了使得悬索7在索夹6中的活动量较大,在对所述悬索7施加张拉力前,所述紧固件13在所述通孔中间隔设置,且相对的两排紧固件13可以错位设置;在对所述悬索7施加张拉力后,所述紧固件13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拧紧设置。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柱4上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加强板14,一对第一加强板14形成近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板1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板15,多个第二加强板15平行排布。所述第一加强板14和所述第二加强板15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15固定在所述弧形盖板10的安装部11上,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多个所述通孔的分布方向与所述第一加强板14垂直,以增大与悬索7的接触面积,保证张拉后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