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88629发布日期:2020-04-21 21:52阅读:1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工业厂房、体育场馆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结构建筑,在钢结构建筑中,主体结构主要采用圆形钢管柱与混凝土组合,圆形钢管柱内浇筑混凝土,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高抛法施工工艺,然而,该种施工工艺无法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且高空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钢结构建筑中圆形钢管柱与混凝土施工工艺存在的无法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且高空安全隐患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圆形钢管柱底部+0.5m处开设顶升孔,在所述圆形钢管柱上于顶升孔处焊接短管,并将所述短管与混凝土输送管用卡环连接,对所述圆形钢管柱上顶升孔处割下的圆板进行编号并予以保留;

步骤b:在所述短管上距离所述卡环一端间距100mm处开设一个大小为φ25的安装孔,将止回阀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

步骤c:在砼顶升施工时,在排气管上连接溢流管;

步骤d:待泵送顶升混凝土完成后,把所述圆板按照编号对应的焊接回原位,并打磨与柱表面齐平,涂刷与所述圆形钢管柱表面漆相同的油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短管采用坡口焊接钢管,所述短管的直径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直径相同,所述短管的壁厚不小于10mm,所述短管水平插入所述圆形钢管柱内,并在外部焊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d中,在所述把所述圆板按照编号对应的焊接回原位,并打磨与柱表面齐平,涂刷与所述圆形钢管柱表面漆相同的油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关闭所述止回阀,拆除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待混凝土初凝后,拆除所述短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圆形钢管柱侧面开设φ100的溢流孔;在所述溢流孔处焊接300mm长φ100*3.5的所述排气管,然后在所述排气管上接3m长的所述溢流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管为塑料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短管进行接驳,在短管上设置止回阀,并在圆形钢管柱上开设溢流孔,施工过程中只需要观察溢流孔是否有混凝土流出便可判定是否顶升到位,能够有效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保证圆形钢管柱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待浇筑完成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割除用于接驳的短管并将割下的圆板焊接回原位即可完成施工操作,施工工序少,施工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减少高空作业的操作平台搭设,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且施工安全,能够消除高空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圆形钢管柱底部+0.5m处开设顶升孔,在圆形钢管柱上于顶升孔处焊接短管,并将短管与混凝土输送管用卡环连接,对圆形钢管柱上顶升孔处割下的圆板进行编号并予以保留。

具体地,钢管混凝土泵送顶升时须在钢管柱底部+0.5m位置处开设顶升孔,具体在邻近轴线方向对称开设顶升孔,且开孔应满足泵车站位方向。进一步地,短管采用坡口焊接钢管(满足ⅱ级质量检测标准),短管的直径与混凝土输送管的直径相同,短管的壁厚不小于10mm,短管水平插入圆形钢管柱内,并在外部焊接固定。

步骤b:在短管上距离卡环一端间距100mm处开设一个大小为φ25的安装孔,将止回阀安装在安装孔处。

具体地,止回阀位于混凝土输送管正上方,止回阀在浇筑混凝土时为常开状态,在顶升遇到中断时,关闭止回阀,待恢复正常后开启止回阀接通混凝土输送管继续顶升。

步骤c:在砼顶升施工时,在排气管上连接溢流管。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圆形钢管柱侧面开设φ100的溢流孔;在溢流孔处焊接300mm长φ100*3.5的排气管,然后在排气管上接3m长的溢流管。具体地,溢流管可以但不局限为塑料软管。本实施例中,在圆形钢管柱上开设溢流孔,施工过程中只需要观察溢流孔是否有混凝土流出便可判定是否顶升到位,能够有效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保证圆形钢管柱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进一步地,具体地,在排气管上连接溢流管能够利于溢出砼沿溢流管流到地面,以免污染圆形钢管柱。

步骤d:待泵送顶升混凝土完成后,把圆板按照编号对应的焊接回原位,并打磨与柱表面齐平,涂刷与圆形钢管柱表面漆相同的油漆。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d中,在把圆板按照编号对应的焊接回原位,并打磨与柱表面齐平,涂刷与圆形钢管柱表面漆相同的油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关闭止回阀,拆除混凝土输送管,待混凝土初凝后,拆除短管。

本发明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短管进行接驳,在短管上设置止回阀,并在圆形钢管柱上开设溢流孔,施工过程中只需要观察溢流孔是否有混凝土流出便可判定是否顶升到位,能够有效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保证圆形钢管柱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待浇筑完成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割除用于接驳的短管并将割下的圆板焊接回原位即可完成施工操作,施工工序少,施工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减少高空作业的操作平台搭设,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且施工安全,能够消除高空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圆形钢管柱底部+0.5m处开设顶升孔,在所述圆形钢管柱上于顶升孔处焊接短管,并将所述短管与混凝土输送管用卡环连接,对所述圆形钢管柱上顶升孔处割下的圆板进行编号并予以保留;

步骤b:在短管上距离所述卡环一端间距100mm处开设一个大小为φ25的安装孔,将止回阀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

步骤c:在砼顶升施工时,在排气管上连接溢流管;

步骤d:待泵送顶升混凝土完成后,把所述圆板按照编号对应的焊接回原位,并打磨与柱表面齐平,涂刷与所述圆形钢管柱表面漆相同的油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采用坡口焊接钢管,所述短管的直径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直径相同,所述短管的壁厚不小于10mm,所述短管水平插入所述圆形钢管柱内,并在外部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在所述把所述圆板按照编号对应的焊接回原位,并打磨与柱表面齐平,涂刷与所述圆形钢管柱表面漆相同的油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关闭所述止回阀,拆除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待混凝土初凝后,拆除所述短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圆形钢管柱侧面开设φ100的溢流孔;在所述溢流孔处焊接300mm长φ100*3.5的所述排气管,然后在所述排气管上接3m长的所述溢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为塑料软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圆形钢管柱底部+0.5m处开设顶升孔,顶升孔处焊接短管,并将短管与混凝土输送管用卡环连接,对圆形钢管柱上顶升孔处割下的圆板进行编号并保留;在短管上距离卡环一端间距100mm处开设大小为φ25的安装孔,将止回阀安装在安装孔处;在砼顶升施工时,在排气管上连接溢流管;待泵送顶升混凝土完成后,把圆板按照编号对应的焊接回原位。本发明能够有效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施工安全性,且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卓阳;任万武;王梦圆;姚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9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