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38048发布日期:2020-04-17 22:12阅读:4356来源:国知局
青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青砖砌筑施工措施的选择需考虑施工安全、经济成本、受力能力等因素,其节点如何保证砖墙整体稳定性是施工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青砖墙结构,包括:

实体墙;

与所述实体墙的两端连接的框架结构柱;

分别设置于所述实体墙和框架结构柱的外侧的青砖层;

间隔设置于所述实体墙和青砖层之间的或间隔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柱和青砖层之间的构造柱,所述构造柱的一侧与所述青砖层3连接,所述构造柱的另一侧通过钢筋分别与所述实体墙或框架结构柱拉结。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实体墙由内往外依次包括:

基层墙面;

岩棉板,通过锚栓与所述基层墙面连接,所述岩棉板上设置有网格布,所述岩棉板与所述青砖层相邻。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青砖层与屋顶或楼层梁的接缝处的遇水膨胀止水条。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还包括:

通过螺栓或植筋固定于所述实体墙上的角钢托架,所述角钢托架承托于所述青砖层的各块青砖的底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角钢托架隐蔽在所述青砖层的各块青砖之间的灰缝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还提供一种青砖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设置实体,在所述实体墙的两端连接框架结构柱;

在所述实体墙和待砌筑的青砖层之间或在所述框架结构柱和待砌筑的青砖层之间间隔设置构造柱,将所述构造柱的一侧通过钢筋分别与所述实体墙或框架结构柱拉结;

分别砌筑与所述实体墙和框架结构柱的外侧连接的青砖层。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设置实体墙包括:

由内往外依次设置基层墙面;通过锚栓将所述基层墙面与包括网格布的岩棉板连接,所述岩棉板与所述青砖层相邻。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分别砌筑与所述实体墙和框架结构柱的外侧连接的青砖层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青砖层与屋顶或楼层梁的接缝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分别砌筑与所述实体墙和框架结构柱的外侧连接的青砖层,包括:

通过螺栓或植筋在所述实体墙上固定角钢托架;

分别砌筑与所述实体墙和框架结构柱的外侧连接的青砖层,将所述角钢托架承托于所述青砖层的各块青砖的底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将所述角钢托架承托于所述青砖层的各块青砖的底部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角钢托架隐蔽在所述青砖层的各块青砖之间的灰缝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实体墙;与所述实体墙的两端连接的框架结构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实体墙和框架结构柱的外侧的青砖层;间隔设置于所述实体墙和青砖层之间的或间隔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柱和青砖层之间的构造柱,所述构造柱的一侧与所述青砖层连接,所述构造柱的另一侧通过钢筋分别与所述实体墙或框架结构柱拉结。本发明可以保证其整体构造与主体结构连成整体。能够在不影响仿古装饰青砖外墙立面效果的情况下,确保仿古装饰外墙砖的整体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青砖墙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体墙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遇水膨胀止水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角钢托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青砖墙结构,包括:

实体墙1;

与所述实体墙1的两端连接的框架结构柱2;

分别设置于所述实体墙1和框架结构柱2的外侧的青砖层3;

间隔设置于所述实体墙1和青砖层3之间的或间隔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柱2和青砖层3之间的构造柱4,所述构造柱4的一侧与所述青砖层3连接,所述构造柱4的另一侧通过钢筋分别与所述实体墙1或框架结构柱2拉结。

在此,青砖层3的厚度可以为240mm,有平面砌筑、镂空砌筑及凸砌筑三种形式。

所述构造柱4的另一侧通过钢筋分别与所述实体墙1或框架结构柱2拉结,可以保证其整体构造与主体结构连成整体。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仿古装饰青砖外墙立面效果的情况下,确保仿古装饰外墙砖的整体安全稳定性。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青砖墙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实体墙1由内往外依次包括:

基层墙面11;

岩棉板12,通过锚栓与所述基层墙面11连接,所述岩棉板上设置有网格布13,所述岩棉板与所述青砖层3相邻。

在此,通过岩棉板12可以提高实体墙1的保温效果。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青砖墙结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青砖层3与屋顶或楼层梁的接缝处的遇水膨胀止水条5。

在此,青砖层3砌到顶的屋顶及楼层梁处时,待其灰缝沉降压实后,在砖砌墙顶部做混凝土压顶,压顶留缝需要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和其他嵌缝材料密封。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青砖墙结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通过螺栓7或植筋8固定于所述实体墙1上的角钢托架6,所述角钢托架6承托于所述青砖层3的各块青砖的底部。

在此,薄砖贴面处为防止面砖脱落,采用角钢分段承托的方式。可以在实体墙1的楼层梁、结构挂板、外装饰墙洞口架设角钢承托青砖层3的贴砖,贴砖均用原砖切割成25毫米厚薄砖。

本发明的青砖墙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角钢托架6隐蔽在所述青砖层3的各块青砖之间的灰缝内。

在此,角钢托架6也可以隐蔽在面砖灰缝内,既保证安全性又保证其外观整体效果。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青砖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设置实体墙1,在所述实体墙1的两端连接框架结构柱2;

步骤s2,在所述实体墙1和待砌筑的青砖层3之间或在所述框架结构柱2和待砌筑的青砖3层之间间隔设置构造柱4,将所述构造柱4的一侧通过钢筋分别与所述实体墙1或框架结构柱2拉结;

步骤s3,分别砌筑与所述实体墙1和框架结构柱2的外侧连接的青砖层3。

在此,青砖层3的厚度可以为240mm,有平面砌筑、镂空砌筑及凸砌筑三种形式。

所述构造柱4的另一侧通过钢筋分别与所述实体墙1或框架结构柱2拉结,可以以保证其整体构造与主体结构连成整体。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仿古装饰青砖外墙立面效果的情况下,确保仿古装饰外墙砖的整体安全稳定性。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青砖墙结构一实施例中,步骤s1,设置实体墙1包括:

由内往外依次设置基层墙面11;通过锚栓将所述基层墙面11与包括网格布13的岩棉板12连接,所述岩棉板12与所述青砖层3相邻。

在此,通过岩棉板12可以提高实体墙1的保温效果。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青砖墙结构一实施例中,步骤s3,分别砌筑与所述实体墙1和框架结构柱2的外侧连接的青砖层3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青砖层3与屋顶或楼层梁的接缝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5。

在此,青砖层3砌到顶的屋顶及楼层梁处时,待其灰缝沉降压实后,在砖砌墙顶部做混凝土压顶,压顶留缝需要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和其他嵌缝材料密封。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青砖墙结构一实施例中,步骤s3,分别砌筑与所述实体墙1和框架结构柱2的外侧连接的青砖层3,包括:

通过螺栓7或植筋8在所述实体墙1上固定角钢托架6;

分别砌筑与所述实体墙1和框架结构柱2的外侧连接的青砖层3,将所述角钢托架6承托于所述青砖层3的各块青砖的底部。

在此,薄砖贴面处为防止面砖脱落,采用角钢分段承托的方式。可以在实体墙1的楼层梁、结构挂板、外装饰墙洞口架设角钢承托青砖层3的贴砖,贴砖均用原砖切割成25毫米厚薄砖。

本发明的青砖墙结构一实施例中,将所述角钢托架6承托于所述青砖层3的各块青砖的底部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角钢托架6隐蔽在所述青砖层3的各块青砖之间的灰缝内。

在此,角钢托架6也可以隐蔽在面砖灰缝内,既保证安全性又保证其外观整体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