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工具式施工电梯楼层出入口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080发布日期:2019-10-15 18:12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度可调的工具式施工电梯楼层出入口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度可调的工具式施工电梯楼层出入口防护架。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高层建筑施工电梯楼层出入口需安装防护架,目前一般采用钢管脚手架防护或普通定型化防护。钢管脚手架防护,采用在钢管脚手架防护上安装工具式定型化防护门,钢管脚手架采用密目网或模板覆盖,再铺装广告布或仿真草皮。采用钢管防护架方法安装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维护复杂,施工电梯拆除后饰面材料无法周转。而普通定型化防护,采用矩管或钢管焊接制作,一旦楼层空间高度不一致,普通定型化防护架就无法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工具式施工电梯楼层出入口防护架,要解决现有防护装置安装时间长、高度无法调节、无法适应不同楼层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度可调的工具式施工电梯楼层出入口防护架,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的防护板、活动插接在防护板上部的伸缩杆、连接在相邻两防护板之间的防护门以及设在防护门上方的门上板。

所述防护板和伸缩杆位于施工电梯两侧及施工电梯之间的洞口位置,所述防护门和门上板位于施工电梯口位置。

所述防护板包括矩形的第一边框和连接在第一边框内的第一防护钢网,所述第一边框的两侧边的上部对称开设有圆形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沿第一边框的侧边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框的底边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第一挑耳,所述第一挑耳上开设有长条形螺栓孔。

所述伸缩杆包括一对立杆和连接在一对立杆顶端之间的横杆,所述立杆上沿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圆形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横杆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第二挑耳,所述第二挑耳上开设有长条形螺栓孔。

所述第一边框和立杆均由方钢管制作而成,且立杆的边长小于第一边框的边长;所述立杆对应插接在第一边框的侧边内,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固定。

所述门上板包括矩形的第二边框和连接在第二边框内的第二防护钢网,所述第二边框的两侧边的下部沿高度方向间隔连接有第三挑耳,所述第三挑耳上开设有长条形螺栓孔。

所述门上板通过两侧的第三挑耳连接在所述防护板的上部,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三挑耳上的螺栓孔和防护板上的第一连接孔固定。

所述门上板通过两侧的第三挑耳连接在所述伸缩杆上,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三挑耳上的螺栓孔和伸缩杆上的第二连接孔固定。

所述防护门为两扇,单扇防护门包括矩形的第三边框、设在第三边框内中部的防护钢板以及设在防护钢板上、下的第三防护钢网。

所述防护门的第三边框的外侧边通过间隔设置的连接板与防护板连接。

所述防护板的第一边框的底边通过螺栓穿过第一挑耳上螺栓孔与下层结构层连接。

所述伸缩杆的横杆通过螺栓穿过第二挑耳上的螺栓孔与上层结构层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伸缩杆插在防护板内,可沿防护板上下抽插调节插入高度,并通过等间距设置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以根据上下结构层之间层高调节防护板的防护高度,增加了防护架的使用范围;在防护架之间设置防护门,防护门位于施工电梯位置,可用于进出施工电梯,施工结束后关闭防护门,避免发生意外,便于施工电梯使用同时更加安全;防护门上方设门上板,结构层间高度较低时,可以将门上板连接在防护板上部,实现对防护门上方部位的防护,当结构层间高度较高时,可以将门上板连接在伸缩杆上,实现对防护门上方部位的防护,实现全方位防护,防护效果更好,防护架更加安全;设置挑耳,通过挑耳实现防护架与上、下结构层之间、门上板与防护板之间、门上板和伸缩杆之间的连接,连接牢固、方便、简单,加快了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架采用方钢管和钢板网制作,制作简单,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防护架高度可根据施工电梯出入口处上下层结构空间的实际高度进行调节,应用面广,实用性强,防护架安装方便,美观牢固,构件可多次周转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架解决现有防护装置安装成本较高问题,同时结构简单,缩短了防护架的安装时间,简化了防护维护工作,避免了防护架饰面材料无法周转使用以及解决了现有防护装置无法适应不同楼层空间,造成定型化防护无法周转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管道连接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是防护板与下层结构层连接的平面图。

图3是防护板的结构图。

图4是伸缩杆的结构图。

图5是门上板的结构图。

图6是防护门的结构图。

图7是防护板和伸缩杆之间的连接图上、下结构层高度较低时。

图8是防护板和伸缩杆之间的连接图上、下结构层高度较高时。

附图标记:1—防护板、1.1—第一边框、1.2—第一防护钢网、1.3—第一连接孔、1.4—第一挑耳、2—伸缩杆、2.1—立杆、2.2—横杆、2.3—第二连接孔、2.4—第二挑耳、3—防护门、3.1—第三边框、3.2—防护钢板、3.3—第三防护钢网、4—门上板、4.1—第二边框、4.2—第二防护钢网、4.3—第三挑耳、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度可调的工具式施工电梯楼层出入口防护架,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的防护板1、活动插接在防护板1上部的伸缩杆2、连接在相邻两防护板1之间的防护门3以及设在防护门3上方的门上板4;所述防护板1和伸缩杆2位于施工电梯两侧及施工电梯之间的洞口位置,所述防护门3和门上板4位于施工电梯口位置;所述防护板1的第一边框1.1的底边通过螺栓穿过第一挑耳1.4上螺栓孔与下层结构层连接;所述伸缩杆2的横杆2.2通过螺栓穿过第二挑耳2.4上的螺栓孔与上层结构层连接。

参见图3所示,所述防护板1包括矩形的第一边框1.1和连接在第一边框内的第一防护钢网1.2,所述第一边框1.1的两侧边的上部对称开设有圆形的第一连接孔1.3,所述第一连接孔1.3沿第一边框的侧边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1.3共设置11个,孔径为13mm,相邻第一连接孔1.3之间的间距为50mm,位于最上边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边框的顶边上沿之间的距离为100mm,所述第一边框1.1的底边上沿长度方向间隔焊接有三个第一挑耳1.4,第一挑耳1.4由钢板制作而成,所述第一挑耳1.4上开设有长条形螺栓孔,螺栓孔的长为40mm、宽13mm;所述第一边框1.1的高为2170mm、宽为1180mm,采用边长60mm的正方形钢管制作而成。

参见图4所示,所述伸缩杆2包括一对立杆2.1和连接在一对立杆2.1顶端之间的横杆2.2,所述伸缩杆2的高为1160mm、宽为820mm,所述立杆2.1是边长为40mm的方钢管,其厚度大于4mm,所述立杆2.1上沿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圆形的第二连接孔2.3,第二连接孔共设10个,孔径为13mm,相邻第二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所述横杆2.2是边长为60mm的方钢管,所述横杆2.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焊接有三个第二挑耳2.4,第二挑耳2.4由钢板制作而成,所述第二挑耳2.4上开设有长条形螺栓孔,长条形螺栓孔的长为40mm、宽为13mm。

参见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边框1.1和立杆2.1均由方钢管制作而成,且立杆2.1的边长小于第一边框1.1的边长;所述立杆2.1对应插接在第一边框1.1的侧边内,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1.3和第二连接孔2.3固定;伸缩杆的高度伸缩范围在100-400mm。

参见图5所示,所述门上板4包括矩形的第二边框4.1和连接在第二边框4.1内的第二防护钢网4.2,所述门上板4的高为450mm、宽为1360mm,第二边框4.1由边长为32mm的方钢管制作而成,所述第二边框4.1的两侧边的下部沿高度方向各间隔焊接有三个第三挑耳4.3,所述第三挑耳4.3上开设有长条形螺栓孔,长条形螺栓孔的长为62mm、宽为13mm,相邻第三挑耳之间的间距为65mm;所述门上板4通过两侧的第三挑耳4.3连接在所述防护板1的上部,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三挑耳4.3上的螺栓孔和防护板1上的第一连接孔1.3固定,或者所述门上板4通过两侧的第三挑耳4.3连接在所述伸缩杆2上,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三挑耳4.3上的螺栓孔和伸缩杆2上的第二连接孔2.3固定。

参见图6所示,所述防护门3为两扇,单扇防护门3包括矩形的第三边框3.1、设在第三边框3.1内中部的防护钢板3.2以及设在防护钢板3.2上、下的第三防护钢网3.3;单扇防护门3的外皮尺寸为1800mm×645mm;所述防护门3的第三边框3.1的外侧边通过间隔设置的连接板5与防护板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

1、尺寸测量,在施工电梯安装位置楼层出入口,采用钢卷尺实测楼层上、下结构层之间的空间高度。

2、防护板和伸缩杆拼装,根据测量高度,拼装伸缩杆和防护板,拼装后总高度在2170~2570mm,伸缩杆的高度伸缩范围在100-400mm,伸缩杆的立杆插入防护板的第一边框的两侧边内,然后采用M10*100螺栓连接固定,螺栓连接间距为100mm,第一边框的每侧边设置不少于3个螺栓。

3、弹线,在施工电梯安装位置楼层出入口的地面及顶面采用墨线弹出防护架布置位置和防护架连接结构处螺栓位置。

4、安装防护板和伸缩杆,根据墨线位置,将防护板的底部采用M10膨胀螺栓固定在下层结构层上,将伸缩杆的顶部通过M10膨胀螺栓固定在上层结构层上。

5、安装防护门,将防护门的两侧通过连接板连接在防护板上。

6、安装门上板,将门上板安装在防护门上方,将防护门的两侧通过M10螺栓连接在防护板或伸缩杆上,每侧连接不少于2个螺栓。

7、验收,工具式定型化防护架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即可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