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泥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7938发布日期:2019-12-20 21:34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泥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陶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泥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在陶制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陶泥的性能,需要对陶泥进行发酵,通过细菌作用,使陶泥进行氧化和水解反应,促使陶泥中的有机物腐烂产生有机酸。陶泥中的有机物成为胶状体后,会提高陶泥的可塑性,更利于后期陶品的成型与烧成。现有技术通常是将采集好的陶泥加净水搅拌均匀,放入盆中置于不透日光的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并进行长时间放置来进行发酵。为了使盆中的陶泥与空气充分接触,盆的直径较大而深度较浅,对空间的利用率低、占地面积大。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节约占地面积的陶泥发酵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占地面积的陶泥发酵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陶泥发酵系统,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左右侧壁分别设置一条输送带、并适配托辊和滚筒;所述输送带为链网式结构、且沿竖直方向环绕对应的塔体侧壁,所述塔体的顶板和底板分别设置供输送带穿行的开口;所述托辊设置在塔体侧壁的上下两端,所述滚筒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输送带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用于悬挂发酵槽的挂钩;所述塔体前侧壁的底部设置操作窗、并适配盖板;所述塔体内壁设置氧气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热元件;所述塔体的顶板和底板分别设置电动百叶窗,所述塔体底部设置鼓风方向朝上的风机。

优选的,所述风机、电动百叶窗和电热元件均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塔体顶部设置由控制器控制的喷雾头,所述塔体侧壁设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塔体下方设置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设置由抱闸电机驱动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在塔体左右侧壁分别设置了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的输送带,输送带上均匀设置了多个用于悬挂发酵槽的挂钩,塔体左右两侧输送带相对应的两个挂钩构成一组,每组挂钩均可以悬挂一个发酵槽;伺服电机驱动输送带向上输送,并通过操作窗将装有陶泥的发酵槽依次悬挂在输送带上,即可使发酵槽沿竖直方向分布在塔体内;由于塔体的高度仅受限于厂房房顶的高度,因此发酵槽可以在竖直空间上布满整个厂房,使厂房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节约了占地面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塔体内的氧气浓度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风机和电热元件对塔体内的氧气浓度和温度进行调控。此外,与将陶泥放置在室内相比,用于放置发酵槽的塔体具有更好的封闭性,内部环境不仅便于调控,而且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陶泥发酵系统,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左右侧壁分别设置一条输送带2、并适配托辊3和滚筒4。所述输送带2为链网式结构、且沿竖直方向环绕对应的塔体1侧壁,所述塔体1的顶板和底板分别设置供输送带2穿行的开口。所述托辊3设置在塔体1侧壁的上下两端,所述滚筒4由伺服电机驱动。应当理解的是,塔体1外壁设置有上升按钮、下降按钮和停止按钮,对伺服电机的启停状态和转动方向进行控制,伺服电机设置有抱闸,可以在处于关闭状态时实现自锁。所述输送带2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用于悬挂发酵槽5的挂钩6;应当理解的是,塔体1左右两侧的输送带2的挂钩6一一对应,左右两侧相同高度的两个挂钩6构成一组,用于悬挂发酵槽5,发酵槽5对应设置有挂耳。所述塔体1前侧壁的底部设置操作窗、并适配盖板;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操作窗在输送带2上取放发酵槽5。所述塔体1内壁设置氧气浓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和电热元件9。所述塔体1的顶板和底板分别设置电动百叶窗10,所述塔体1底部设置鼓风方向朝上的风机11。应当理解的是,电热元件9、电动百叶窗10与风机11平时处于关闭装置,所述电热元件9位于风机11的上方,当需要对塔体1内进行升温时,则启动电热元件9和风机11。

下面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塔体1左右侧壁分别设置了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的输送带2,输送带2上均匀设置了多个用于悬挂发酵槽5的挂钩6,塔体1左右两侧输送带2相对应的两个挂钩6构成一组,每组挂钩6均可以悬挂一个发酵槽5;伺服电机驱动输送带2向上输送,并通过操作窗将装有陶泥的发酵槽5依次悬挂在输送带2上,即可使发酵槽5沿竖直方向分布在塔体1内;由于塔体1的高度仅受限于厂房房顶的高度,因此发酵槽5可以在竖直空间上布满整个厂房,使厂房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节约了占地面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对塔体1内的氧气浓度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风机11和电热元件9对塔体1内的氧气浓度和温度进行调控。此外,与将陶泥放置在室内相比,用于放置发酵槽5的塔体1具有更好的封闭性,内部环境不仅便于调控,而且更加稳定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风机11、电动百叶窗10和电热元件9均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器电连接。应当理解的是,控制器可以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对塔体1内的氧气浓度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温度低于预设阈值时启动电热元件9对塔体1内空气进行升温,在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或氧气浓度低于预设阈值开启电动百叶窗10和风机11进行通风。从而实现对塔体1内环境的自动化控制,节约人力。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1顶部设置由控制器控制的喷雾头13,所述塔体1侧壁设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14。应当理解的是,喷雾头13与水管连通,控制器可以通过湿度传感器14实时监测塔体1内的湿度,并在塔体1内湿度低于预设阈值时启动喷雾头13向塔体1内喷雾加湿。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1下方设置支撑底座12,所述支撑底座12的底部设置由抱闸电机驱动的滚轮。应当理解的是,塔体1下方设置具有滚轮的支撑底座12,通过抱闸电机驱动滚轮,可以很方便地对塔体1进行移动;抱闸电机具有自锁功能,可以在停止状态下自锁,避免塔体1自发发生位移。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