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8069发布日期:2019-11-29 17:5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另外,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墙面发生破坏。

现有的踢脚线多是直接将瓷砖通过水泥粘贴在墙面上,坚固耐用,美观大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如果踢脚线中有部分发生损坏,在进行替换损伤的踢脚线时,需要用锤子和钎子对踢脚线和墙面之间的水泥进行敲打,使踢脚线从墙面上拆下来,拆除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损坏踢脚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踢脚线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包括踢脚线和钢条,所述钢条固定在墙体上,所述踢脚线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钢条上,所述固定组件包括u形固定板、滑杆和滑球,所述u形固定板固定在踢脚线上,u形固定板的两个侧面上开设有滑孔和第一条形孔,滑孔与第一条形孔连通,钢条上开设有定位孔、第二条形孔和圆槽孔,定位孔、第二条形孔和圆槽孔三者相通,定位孔与滑孔对应相通,第二条形孔和圆槽孔均与第一条形孔相通,滑杆的一端固定有挡块,滑杆远离挡块的一端穿过滑孔和定位孔与所述滑球固定连接,滑杆上设置有使滑球与钢条底面抵触的弹性件;

所述滑孔和所述定位孔均为圆孔,所述滑杆截面为圆形,所述挡块的截面为圆形,滑孔和定位孔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滑球的直径,并且小于挡块截面的直径,滑杆截面的直径小于滑球直径,挡块的截面直径大于滑孔和定位孔的直径,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宽度均小于滑球的直径且均大于所述滑杆截面的直径,所述圆槽孔为截面为梯形的孔,圆槽孔靠近所述u形固定板的一侧的孔口直径小于圆槽孔孔底的孔口直径,滑球的直径大于圆槽孔顶部的孔口的直径并且小于圆槽孔孔底的孔口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有当滑球的直径小于定位孔的直径,滑杆才能带动滑球穿过定位孔,只有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宽度大于滑杆截面的直径,并且小于滑球的直径时,滑杆才能带动滑球沿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同时又不会使滑球穿过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只有当圆槽孔顶部孔口的直径小于滑球的直径且底部孔口直径大于滑球直径的时候,滑球才能卡入如圆槽孔中,滑杆穿过滑孔和定位孔可以使u形固定板和钢条之间连接在一起,滑杆上设置的弹性件使滑球与钢条底面抵触,可以实现u形固定板和钢条之间的固定,最终实现踢脚线与钢条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孔和所述定位孔均为圆孔,所述滑杆截面为圆形,所述挡块为截面为方形,滑孔和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滑球的直径,滑杆截面的直径小于滑球直径,挡块的截面对角线长度大于滑孔和定位孔的直径,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宽度均小于滑球的直径且均大于所述滑杆截面的直径,所述圆槽孔为截面为梯形的孔,圆槽孔靠近所述u形固定板的一侧的孔口直径小于圆槽孔孔底的孔口直径,滑球的直径大于圆槽孔顶部的孔口的直径并且小于圆槽孔孔底的孔口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有当滑球的直径小于定位孔的直径,滑杆才能带动滑球穿过定位孔,只有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宽度大于滑杆截面的直径,并且小于滑球的直径时,滑杆才能带动滑球沿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同时又不会使滑球穿过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只有当圆槽孔顶部孔口的直径小于滑球的直径且底部孔口直径大于滑球直径的时候,滑球才能卡入如圆槽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挡环、第二挡环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固定连接,第一挡环、弹簧和第二挡环均位于u形固定板的u形槽中,所述滑杆穿过第一挡环、弹簧和第二挡环,第一挡环固定在滑杆上,第一挡环靠近所述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位于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之间,第一挡环固定在滑杆上,第二挡环受弹簧弹力与u形固定板靠近钢条的内侧面抵触,第一弹簧受弹簧弹力与u形固定板远离钢条的内侧面抵触,滑球受弹簧弹力与钢条底面抵触可以使滑杆在u形固定板和钢条上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固定板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凸棱,所述第一挡环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所述第二挡环远离弹簧的一侧均与u形固定板上的凸棱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在u形固定板内槽的两侧内壁上滑动时,凸棱可以减小第一挡环与u形固定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第二挡环与u形固定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滑动时的摩擦力,使人们在推动挡块进行固定踢脚线时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踢脚线上通过卡接件卡合有包覆块,所述包覆块位于踢脚线与墙面之间,包覆块在所述挡块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覆块可以对挡块进行遮挡,可以使踢脚线整体看起来更加规整、美观,包覆块也可以防止杂物穿过滑孔和第一条形孔而进入踢脚线内部腔体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件包括沟槽和弹性卡片,所述踢脚线上开设有所述沟槽,所述弹性卡片固定在所述包覆块底部,所述弹性卡片卡接在所述沟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件的弹性卡片卡接在沟槽中可以对包覆块固定在踢脚线上,防止包覆块随意从踢脚线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块为球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状的挡块在u形固定板上滑动时,与u形固定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少,摩擦力较小,更容易在u形固定板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块上套设有防滑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套可以增大人手与挡块之间的摩擦力,使人们在扳动挡块滑动的时候人手不易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踢脚线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防滑花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踢脚线上开设防滑花纹可以增大人手与踢脚线之间的摩擦力,使人们拿取踢脚线更方便,而且开设踢脚线花纹可以使踢脚线更加美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滑杆穿过滑孔和定位孔可以使u形固定板和钢条之间连接在一起,滑杆上设置的弹性件使滑球与钢条底面抵触,可以实现u形固定板和钢条之间的固定,最终实现踢脚线与钢条的固定连接;

2.弹簧使滑球与钢条抵紧,滑动挡块使滑球沿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当滑球滑到圆槽孔时,滑球受弹簧弹力在圆槽孔中卡紧,实现u形固定板与钢条之间的进一步加固;

3.凸棱可以减少第一挡环和u形固定板、第二挡环和u形固定板之间的的接触面积,滑动挡块使会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于钢条的长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行于钢条的长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踢脚线;2、钢条;3、固定组件;31、u形固定板;32、滑杆;33、滑球;311、滑孔;312、第一条形孔;21、定位孔;22、第二条形孔;23、圆槽孔;321、挡块;3211、防滑套;4、弹性件;41、第一挡环;42、第二挡环;43、弹簧;5、凸棱;6、包覆块;7、卡接件;71、沟槽;72、弹性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包括踢脚线1和钢条2。钢条2固定在墙体上,踢脚线1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在钢条2上,踢脚线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防护花纹(图中未示出),固定组件3包括u形固定板31、滑杆32和滑球33,u形固定板31固定在踢脚线1的顶部,u形固定板31上开设有滑孔311和第一条形孔312,滑孔311与第一条形孔312沿u形固定板31的长度方向分布并且两者之间相互连通,钢条2上开设有定位孔21、第二条形孔22和圆槽孔23,定位孔21、第二条形孔22和圆槽孔23三者沿钢条2的长度方向分布并且三者之间互相连通。参照图2和图3,滑杆32的截面为圆形,滑杆32的一端固定有球状的挡块321,挡块321上套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套3211,滑杆32远离挡块321的一端穿过滑孔311和定位孔21与滑球33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滑孔311和定位孔21均为圆孔,滑孔311和定位孔21的直径均大于滑球33的直径,滑杆32截面的直径小于滑球33直径,挡块321的直径大于滑孔311和定位孔21的直径,第一条形孔312和第二条形孔22的宽度均小于滑球33的直径且均大于滑杆32截面的直径,圆槽孔23为截面为梯形的孔,圆槽孔23靠近u形固定板31的一侧的孔口直径小于圆槽孔23孔底的孔口直径,滑球33的直径大于圆槽孔23顶部的孔口的直径并且小于圆槽孔23孔底的孔口直径,滑杆32截面的直径小于圆槽孔23顶部的孔口的直径。

滑杆32上设置有弹性件4,弹性件4位于u形固定板31的u形槽中,弹性件4包括第一挡环41、第二挡环42和弹簧43。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环41和第二挡环42固定连接,滑杆32穿过第一挡环41、弹簧43和第二挡环42,第一挡环41固定在滑杆32远离钢条2的一端,第一挡环41的外环直径大于滑孔311的直径,第一挡环41的内环直接与滑杆32的外部固定连接。参照图1与图4,u形固定板31顶部的内板面和底部的内板面上均固定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凸棱5,第一挡环41受弹簧43的弹力与u形固定板31顶部的内板面上的凸棱5抵触,第二挡环42受弹簧43的弹力与u形固定板31靠近钢条2一侧的内板面的凸棱5抵触,滑球33受弹簧43的弹力抵触在钢条2远离u形固定板31的一侧。参照图1和图2,推动挡块321,挡块321带动滑杆32移动,滑杆32带动滑球33移动,可以使滑球33滑进圆槽孔23中,并使滑球33与圆槽孔23的孔壁抵触,实现踢脚线1在钢条2上的固定。

踢脚线1上设置有包覆块6,包覆块6通过卡接件7卡合在踢脚线1上,包覆块6罩设在u形固定板31的上方。卡接件7包括沟槽71和弹性卡片72,沟槽71开设在踢脚线1靠近钢条2的一侧,弹性卡片72包括直杆部和楔形部,直杆部固定在包覆块6的底部,楔形块卡合在沟槽71中实现包覆块6在踢脚线1上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人们在进行踢脚线1的安装时,先将u形固定板31上的滑杆32和滑球33穿过定位孔21然后沿第一条形孔312的长度方向滑动挡块321,挡块321会带动滑杆32移动,滑杆32带动滑球33在钢条2上移动,第二挡环42受到弹簧43弹力的作用与u形固定板31的底部板内壁抵触,使得滑杆32在第一条形孔312和第二条形孔22有向远离钢条2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所以滑球33会与钢条2远离u形固定板31的一侧抵触;当挡块321通过滑杆32带动滑球33到圆槽孔23的时候,滑球33会卡在圆槽孔23中,由于滑球33受到弹簧43弹力的左右使滑球33与圆槽孔23的内壁抵紧,实现踢脚线1在钢条2上的固定。当需要拆下踢脚线1的时候,只需要按下挡块321,将滑球33从圆槽孔23中脱离,并沿第一条形孔312的长度方向滑至滑孔311,由于滑球33直径小于定位孔21直径,当滑球33滑至定位孔21时,滑球33会受弹簧43弹力的作用脱离钢条2,最终实现踢脚线1与钢条2的脱离;第一挡环41可以防止滑杆32脱离u形固定板31,凸棱5可以使第二挡环42在u形固定板31上滑动的更轻松。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