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建筑钢砼组合管的双面带肋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9547发布日期:2019-11-15 22:0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用于装配式建筑钢砼组合管的双面带肋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钢砼组合管的双面带肋钢板。



背景技术:

现有装配式建筑在工厂加工制作钢砼组合管,钢砼组合管的矩形钢管一般是采用普通钢板折弯或焊接成为上下通透且横断面为矩形结构,在矩形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后,由于钢板的两侧表面均为平滑结构,与矩形钢管内部浇筑的混凝土的连接强度较差,易于分离,导致钢砼组合管的强度降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后期,钢砼组合管的外表面(即矩形钢管的外表面)也需要浇筑防火层,防火层一般采用混凝土,钢板表面的平滑结构与外部的防火层的结合强度接较差。因此,装配式建筑亟需一种双面带肋钢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与内部和外部混凝土结合强度的用于装配式建筑钢砼组合管的双面带肋钢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装配式建筑钢砼组合管的双面带肋钢板,包括钢板本体,钢板本体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由肋条网,肋条网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横向肋条和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纵向肋条,两条相邻的横向肋条和两条相邻的纵向肋条之间合围的空间形状为矩形或菱形。

横向肋条和纵向肋条凸出于钢板本体表面的高度为5-20mm,横向肋条和纵向肋条的横断面宽度为5-10mm,横向肋条和横向肋条的横断面的外轮廓的顶部为圆弧过渡结构。

相邻两条横向肋条和相邻两条横向肋条的距离为50-200mm。

钢板本体、横向肋条和横向肋条采用轧制的工艺一体制造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钢板本体的两侧面均设置若干条横向肋条和纵向肋条,增大了与混凝土的结合面积,提高了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使钢砼组合管的钢和砼牢靠地组合为一体,提高钢砼组合管的强度及防火性能。

2、横向肋条和纵向肋条的高度、宽度以及相邻距离等尺寸参数,是结合目前装配式建筑的钢砼组合管的尺寸进行设置的,在保证与混凝土连接强度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带肋钢板生产成本。

3、钢板本体、横向肋条和横向肋条采用轧制的工艺一体制造而成,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若采用在现有钢板上焊接钢筋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配式建筑钢砼组合管的双面带肋钢板,包括钢板本体1,钢板本体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由肋条网,肋条网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横向肋条2和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纵向肋条3,两条相邻的横向肋条2和两条相邻的纵向肋条3之间合围的空间形状为矩形或菱形(图1中示意为矩形)。

横向肋条2和纵向肋条3凸出于钢板本体1表面的高度为5-20mm,横向肋条2和纵向肋条3的横断面宽度为5-10mm,横向肋条2和横向肋条2的横断面的外轮廓的顶部为圆弧过渡结构。

相邻两条横向肋条2和相邻两条横向肋条2的距离为50-200mm。

钢板本体1、横向肋条2和横向肋条2采用轧制的工艺一体制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钢板本体1的两侧面均设置若干条横向肋条2和纵向肋条3,增大了与混凝土的结合面积,提高了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使钢砼组合管的钢和砼牢靠地组合为一体,提高钢砼组合管的强度及防火性能。

2、横向肋条2和纵向肋条3的高度、宽度以及相邻距离等尺寸参数,是结合目前装配式建筑的钢砼组合管的尺寸进行设置的,在保证与混凝土连接强度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带肋钢板生产成本。

3、钢板本体1、横向肋条2和横向肋条2采用轧制的工艺一体制造而成,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若采用在现有钢板上焊接钢筋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