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灰储存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0634发布日期:2019-11-12 23:18阅读:1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煤灰储存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的粉煤灰储存设备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粉煤灰储存库。



背景技术: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 固体废物;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 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 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另外粉煤灰可作为混 凝土的掺合料;故一般会采用圆柱形的库房对粉煤灰进出储存。

现可参考申请公告号为CN2077597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储存库,包括储存罐,所述储存罐的底部设置有一导出物料用的导出杯,在所述导出杯的下端焊接有一送料管,所述送料管内配合有一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螺旋送料片,在两根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焊接设置有一托板,在所述托板的上方固定有一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处安装有一带轮,在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带轮之间配合有传动带;本装置可以减少传输粉煤灰时的灰尘量,同时方便装载车辆进行装载,装载较为安全可靠。

粉煤灰储存库在应用到南方时,因为南方的潮湿的空气,容易导致粉煤灰产生凝结成板块,导致粉煤灰无法从储存库内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煤灰储存库,其通过填充在库体侧壁之间的生石灰实现了对水分进行吸收,提高库体防水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煤灰储存库,包括库体以及盖板,盖板上固定连接有进料管;

库体处于地平面之下,埋设于大地内,故库体内还设有提升机构;

库体的侧壁以及底面均内部均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填充有生石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库体的侧壁内部填充有生石灰,生石灰具有吸水性,能够将通过库体的水分进行吸收,避免水分进入库体;防止粉煤灰遇水凝结,且生石灰吸水能够产生热量,使库体的温度不会过低,粉煤灰输送到库体内部时,具有很高的温度,库体的温度不会很低,能够避免过高的温度差,能够避免高温空气遇到温度的较低的库壁凝结成水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和空腔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能够对空腔进行支撑,避免库体内部装入多个的粉煤灰时,导致空腔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为多个且围绕着库体的轴线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进料管均匀分布,能够使粉煤灰更加均匀快速的进入库体内部,能够提高装入粉煤灰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管,所有的进料管上端均和环形管固定连接,环形管上还固定连接有导管,环形管连接有导管的一侧向上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环形管能够使粉煤灰均流动到进料管内,不会残留在环形管内,从而避免粉煤灰的残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于库体中心处的竖管,竖管的下端和库体的底面固定连接,竖管的上端穿过盖板凸出盖板的上表面;

竖管内部设有螺旋输送杆,螺旋输送杆和竖管的内壁相切,竖管的上端设有能够驱动螺旋输送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竖管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料口,竖管的上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从库体内排出粉煤灰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能够驱动螺旋输送杆转动,粉煤灰从进料口进入竖管内,然后被螺旋输送杆向上输送,使粉煤灰从出料口流入导料管内,方便粉煤灰的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库体的底面为锥形面,竖管处于锥形面的最低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库体的底面为锥形面,锥形面能够使粉煤灰能够更好的流动到竖管内部,不会停留在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形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形的隔板,多个隔板将锥形面上表面分割成多个导料槽,每个导料槽对应一个进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管能够对粉煤灰进行导流,使粉煤灰能够更好的通过进料口流入竖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尖端向上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能够使粉煤灰均落入导料槽内,从而能够避免粉煤灰的残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库体埋设于大地内,能够使库体安装的更加稳定,库体的侧壁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填充有生石灰,能够吸收水分,避免水分进入库体,且生石灰吸水会产生热量,能够对库体进行加热,使库体侧壁温度不会过低,能够防止库体的侧壁上凝结水滴;

2.库体内还设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竖管以及设于竖管内部的螺旋输送杆,能够将库体内部存储的粉煤灰进行提升,方便粉煤灰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显提升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1、库体;11、空腔;12、支撑杆;13、锥形面;14、隔板;15、导料槽;2、盖板;21、进料管;22、环形管;23、导管;24、支撑板;3、提升机构;31、竖管;32、螺旋输送杆;33、电机;34、进料口;35、出料口;36、下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粉煤灰储存库,如图1所示,包括埋设于大地内的圆柱形的库体1以及设于库体1上端的盖板2,库体1内还设有提升机构3;盖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进料管21,且多个进料管21围绕着盖板2的轴线均匀分布,进料管21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管22,多个进料管21的上端均和环形管22固定连接,环形管22上固定连接有导管23,导管23能够将产生的粉煤灰导入环形管22内,然后经过进料管21进入库体1内储存;且环形管22连接有导管23的一侧向上倾斜,能够防止粉煤灰再环形管22内停留。

如图2所示,库体1的侧壁以及底面内部均开设有空腔11,空腔11内填充生石灰,生石灰能够对水分进行吸收,防止水分进入库体1内部,能够避免粉煤灰遇水凝结成板块;且粉煤灰刚进入库体1内部时,温度较高,会带有热空气,库体1埋设于大地内,会使库体1的温度较低,则库体1的内壁上回凝结水滴,生石灰吸水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能够对库体1进行加热,防止库体1的温度过低,能够避免库体1的内壁上产生水滴。

如图2所示,空腔11内部还固设有多个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两端分别和空腔11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杆12能够对空腔11进行支撑,避免空腔11在装入大量粉煤灰时发生变形。

如图1和图2所示,提升机构3包括设于库体1内部的竖管31以及设于竖管31内部的螺旋输送杆32,螺栓输送杆32的叶片和竖管31 的内壁相切,螺旋输送杆32的上下两端分别和竖管31的上下面转动连接,竖管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电机33,电机33的输出轴和螺旋输送杆32固定连接,竖管31的下端和库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竖管31的圆周面靠近下端处开设有多个进料口34,竖管31的上端穿过盖板2凸出盖板2,竖管31靠近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35,出料口35处固定连接没有倾斜的下料管36,下料管36的上端和竖管31固定连接,在需要从库体1内取出粉煤灰时,启动电机33,电机33驱动螺旋输送杆32转动,能够将从进料口34进入竖管31内的粉煤灰向上输送,然后通过出料口35排入下料管36内,通过下料管36排走;方便粉煤灰的取出,且还不会造成大量的灰尘飞溅。

如图2所示,库体1的底面为锥形面13,竖管31处于锥形面13的最低点,能够使粉煤灰在自身的重立下流进竖管31内,防止粉煤灰的残留。

如图2所示,锥形面13的表面上固定连接多个弧形的隔板14,隔板14将锥形面13分割成多个螺旋形的导料槽15,每个导料槽15对应一个进料口34,且隔板1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隔板14的上表面为西面,而不是平面,故导料槽15能够使粉煤灰更好的流动到进料口34处,且因为导料槽15的形状,能够使粉煤灰流动的过程中旋转,使粉煤灰流动的更加顺畅,隔板1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能够避免粉煤灰的残留。

如图1和图2所示,盖板2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4,支撑板24的上端和下料管36固定连接,故支撑板24能够对下料管36进行支撑,使下料管36固定的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