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9792发布日期:2019-12-03 16:5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经常出现倒塌坠物等危险情况,目前并不具有专门用于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的设施;同时,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以一节一节的接长,用来吊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吊是工地上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由于塔吊需要高空作业,因此一般工地的塔吊机都会使用十分牢固的固定底座或固定台,正因为如此塔吊机成为了建筑工地相对安全的设施,所以急需一种结合塔吊机的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以解决建筑工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包括竖直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竖直固定柱底部的四个均匀分布的固定部件、半球形金属罩及金属底板;半球形金属罩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竖直固定柱的第二条形侧开口,所述金属底板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竖直固定柱的第一条形侧开口,所述半球形金属罩设置在所述金属底板上方,所述半球形金属罩的侧端面设有侧开门;固定部件均包括一根与所述竖直固定柱底部焊接的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的末端设有圆台形突起,所述水平支撑杆外部套设有金属环和弹簧,所述金属环上设有条形开口;水平支撑杆上方设置有水平的条形金属网,所述条形金属网焊接在所述竖直固定柱的外侧端面上,所述条形金属网上方设有条形压土板,所述条形金属网侧端面通过转轴与用于固定所述条形压土板的l型限位板连接;水平支撑杆外侧端面上设有四个圆孔,所述圆孔中均插有用于对所述弹簧进行限位的限位突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

通过在竖直固定柱底部设置固定部件,并在固定部件上设置条形压土板、条形金属网、圆台形突起、条形开口、金属环、弹簧、水平支撑杆及限位突起可以在将固定部件埋入地面深处后收回限位突起使弹簧弹出并压紧周围土壤,实现加固。通过设置半球形金属罩、侧开门及金属底板可以将塔吊机底部的基座作为应急避难所,在发生危险时人们可以通过侧开门进入半球形金属罩内部躲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底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球形金属罩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弹簧弹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弹簧弹未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半球形金属罩和金属底板之后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条形金属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l型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条形压土板和条形金属网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竖直固定柱;2、条形压土板;3、条形金属网;4、圆台形突起;5、条形开口;6、金属环;7、弹簧;8、水平支撑杆;9、限位突起;10、固定部件;11、方形开口;12、l型限位板;13、转轴;14、半球形金属罩;15、侧开门;16、金属底板;17、第一条形侧开口;18、第二条形侧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竖直固定柱1、设置在所述竖直固定柱1底部的四个均匀分布的固定部件10、半球形金属罩14及金属底板16;半球形金属罩14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竖直固定柱1的第二条形侧开口18,所述金属底板16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竖直固定柱1的第一条形侧开口17,所述半球形金属罩14设置在所述金属底板16上方,所述半球形金属罩14的侧端面设有侧开门15;固定部件10均包括一根与所述竖直固定柱1底部焊接的水平支撑杆8,所述水平支撑杆8的末端设有圆台形突起4,所述水平支撑杆8外部套设有金属环6和弹簧7,所述金属环6上设有条形开口5。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的水平支撑杆8上方设置有水平的条形金属网3,所述条形金属网3焊接在所述竖直固定柱1的外侧端面上,所述条形金属网3上方设有条形压土板2,所述条形金属网3侧端面通过转轴13与用于固定所述条形压土板2的l型限位板12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的水平支撑杆8外侧端面上设有四个圆孔,所述圆孔中均插有用于对所述弹簧7进行限位的限位突起9。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的四个所述固定部件10彼此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的弹簧7位于所述金属环6和所述竖直固定柱1之间,所述金属环6位于所述圆台形突起4和所述弹簧7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的弹簧7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竖直固定柱1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的水平支撑杆8为直径二十厘米的金属圆杆,所述金属环6的内径为二十五厘米,所述圆台形突起4的两侧端面分别为直径二十厘米和直径四十厘米的圆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的限位突起9为金属圆杆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的水平支撑杆8内部设置有推拉电机,所述推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突起9连接,所述推拉电机通过导线与供电部件和开关串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使用时可以先在地面打洞,打洞可以为十字形深洞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洞,之后将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放置在洞中,将条形压土板2取出,之后进行填土,土壤会穿过条形金属网3上的方形开口11落在圆台形突起4和金属环6上,在土壤与条形金属网3平齐后进行压实之后再将条形压土板2盖在条形金属网3上,转动l型限位板12,将条形压土板2与条形金属网3进行固定,之后再在条形压土板2上盖土将坑填平压紧或利用水泥、混凝土盖紧固定,之后对推拉电机通电,将限位突起9向水平支撑杆8内部方向拉动,弹簧7会弹出顶住金属环6向圆台形突起4的方向运动,并在圆台形突起4处被圆台形突起4撑开,该原理与膨胀钉类似,推拉电机可以通过导线与外部的供电部件和开关串联,导线可以穿过土地或埋在混凝土中,也可以在水平支撑杆8和竖直固定柱1中打孔走线;四个水平支撑杆8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四个水平支撑杆8相互夹角为九十度;塔吊的其他支撑结构可以固定或焊接在竖直固定柱1顶部,或将塔吊的主体支撑架与竖直固定柱1一体成型;在将坑填平之后将金属底板16的第一条形侧开口17处插入竖直固定柱1,并将半球形金属罩14的第二条形侧开口18处插入竖直固定柱1,这样就可以在塔吊底部建立一个应急避难系统,需要躲避时可以打开侧开门15进入半球形金属罩14内部,同时可以在半球形金属罩14顶部防止加重块以加大半球形金属罩14的稳定性,竖直固定柱1的周围可以设有倾斜的制成金属杆,或将竖直固定柱1与外接的其他固定支架焊接在一起。侧开门15与半球形金属罩14之间可以通过合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建筑安全应急防护避难系统通过在竖直固定柱1底部设置固定部件10,并在固定部件10上设置条形压土板2、条形金属网3、圆台形突起4、条形开口5、金属环6、弹簧7、水平支撑杆8及限位突起9可以在将固定部件10埋入地面深处后收回限位突起9使弹簧7弹出并压紧周围土壤,实现加固;通过设置半球形金属罩14、侧开门15及金属底板16可以将塔吊机底部的基座作为应急避难所,在发生危险时人们可以通过侧开门15进入半球形金属罩14内部躲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