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6743发布日期:2020-06-05 18:3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设备和汽车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型机械式停车设备为仓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仓储类机械停车设备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实现汽车从停车位和搬运器(或升降机)的位置交换。

现有的仓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其搬运器与升降机(或车位)交换汽车位置按型式上分为有载车板交换技术和无载车板交换技术。

有载车板交换技术是:汽车停放在一块载车板上,存取汽车时搬运器只对载车板操作,实现汽车从升降机(或车位)到搬运器的位置交换。该技术相对简单、可靠,故障率低;由于搬运器不对汽车本身直接操作,不会对汽车造成任何伤害。但由于每次存车后,升降机还需等待搬运器送一块空载车板,才能进行下一次的存车过程,因而影响存取车的效率。因而使用逐渐减少。

现有无载车板交换技术是:搬运器上有一套机械机构,存取车时,该机构直接托举汽车的轮胎,通过搬运离地的轮胎,达到搬运汽车的目的。与有载车板交换技术比,它在搬运器取走升降机上的汽车后,升降机不需要等待搬运器将汽车存放到车位上,即可升到站房进行下一辆车的存放,因而存取车效率较高。

目前,常用的无载车板交换技术包括:梳齿式交换技术、夹取车轮式交换技术、滚轮交换技术等。其中,梳齿式交换技术和夹取车轮式交换技术存在着以下不足:1、无论是梳齿机构还是夹轮机构,在存取车时,都有一个动作是将存取车机构送入汽车底部的空行程,影响存取车效率。2、无论是梳齿机构还是夹轮机构,在存取车时,都要改变汽车高度,即通过抬高车轮,使汽车离开地面,从而达到搬运的目的;若该机构在搬运汽车时出现故障,由于汽车重量和高度的影响,故障排除异常困难。3、无论是梳齿机构还是夹轮机构,由于需要进入汽车底部对4个车轮进行操作,受汽车底盘高度的影响,机构的强度和刚度都不足,机构制造、安装麻烦,车库使用故障率高,安全性、可靠性差。

而滚轮交换技术可以避免并解决上述梳齿式交换技术和夹取车轮式交换技术存在的技术不足,在搬运器与车位交接时,搬运器上的滚轮和车位上的滚轮同时同向转动,将搬运器上的车辆送入车位上,滚轮停止运行,此时即完成搬运器向车位存放车辆,没有多余的辅助动作,也不改变车辆高度。因此,滚轮交换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无板交换技术。但是,在使用时,由于车位上和搬运器上都安装一套传动装置使滚轮转动,基于此,该滚轮交换技术也有不足:

1、增加搬运器的造价,提高了成本;

2、增加控制难度,无法保证安装在车位上和搬运器上的两组滚轮实现同步运行。

基于上述技术不足,可以通过安装在搬运器上的传动系统将搬运器上的动力传递到车位上,从而避免上述缺陷。但是,由于从搬运器上将动力传递到车位上通常采用齿轮啮合方式实现,即在搬运器上安装一个可以移动的动齿轮,在车位上有一个车位齿轮,动齿轮向车位齿轮移动时,有可能出现齿轮顶部接触,影响齿轮啮合;或者有时动齿轮移动不到位,造成齿轮啮合过少,出现动力传递不可靠的故障;有时动齿轮移动的位置过近,出现2个齿轮卡死,无法转动的情况。上述情况,会出现搬运器无法向车位传力,影响车辆的存放和取出。同时,滚轮式搬运器一侧的车位也采用滚轮式滚道,车位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车位自身质量超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结构简单,滚道在汽车离开后即可停止运行,存取车时不需要多余的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存取车效率,车位采用链板滚道,制作成本低,质量相对非常轻,车位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其包括:搬运器机架、若干车轮、纵移传动系统、搬运器传动装置、检测装置、分别供汽车左侧轮、右侧轮搭载的搬运器左侧轮滚道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

搬运器机架下安装有若干车轮,且若干车轮放置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上,纵移传动系统通过驱动车轮使搬运器机架发生纵向移动;搬运器左侧轮滚道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均设置于搬运器机架的上表面,搬运器传动装置安装在搬运器机架上,用于驱动搬运器左侧轮滚道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同步转动,以使搭载于搬运器机架上表面上的汽车平移;搬运器机架上设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搬运器左侧轮滚道、搬运器右侧轮滚道分别对应地和位于车位上的左侧车轮链板和右侧车轮链板同步运转;所述车位置于搬运器左侧轮滚道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该车位具体包括: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右侧车轮链板装置、联轴器和车位齿轮;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和右侧车轮链板装置相对平行放置,且二者的下表面置有两个平行的链板驱动轴,两个平行的链板驱动轴均垂直于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和右侧车轮链板装置;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和右侧车轮链板装置的同侧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联轴器上设有车位齿轮,车位齿轮的两侧安装车位节圆限位装置。

所述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包括:左侧车轮链板机架、若干左侧车轮链条、左侧车轮链板、若干左侧车轮链板张紧轴和若干左侧车轮链板张紧装置;所述左侧车轮链板机架的上表面等间距安装若干左侧车轮链条,若干左侧车轮链条之上铺设左侧车轮链板;若干左侧车轮张紧轴垂直穿过若干左侧车轮链条,并在每个左侧车轮张紧轴的两端安装左侧车轮张紧装置,用于提高左侧车轮链板的张紧力,提高左侧车轮链板传动的可靠性。其中,左侧车轮链板机架与若干左侧车轮链条接触,可以有效降低左侧车轮链板与左侧车轮链板机架之间的运行阻力。其中,所述左侧车轮链板装置的一端安装车位轮档,用于防止其上面的车辆意外滑落。

所述右侧车轮链板装置包括:右侧车轮链板机架、若干右侧车轮链条、右侧车轮链板、若干右侧车轮链板张紧轴和若干右侧车轮链板张紧装置;所述右侧车轮链板机架的上表面等间距安装若干右侧车轮链条,若干右侧车轮链条之上铺设右侧车轮链板;若干右侧车轮张紧轴垂直穿过若干右侧车轮链条,并在每个右侧车轮张紧轴的两端安装右左侧车轮张紧装置,用于提高右侧车轮链板的张紧力,提高右侧车轮链板传动的可靠性。其中,右侧车轮链板机架与若干右侧车轮链条接触,可以有效降低右侧车轮链板与右侧车轮链板机架之间的运行阻力。其中,所述右侧车轮链板装置的一端安装车位轮档,用于防止其上面的车辆意外滑落。

在车位上,采用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和右侧车轮链板装置,替代了现有的滚轮组式车位,有效减轻了车位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安装难度,车位结构简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搬运器还包括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该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用于将搬运器传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给车位上设有的左侧车轮链板和右侧车轮链板上,以驱动左侧车轮链板和右侧车轮链板同步转动。搬运器传动装置在驱动搬运器左侧轮滚道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同步转动的同时,还通过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将动力传递到车位上,使左侧车轮链板和右侧车轮链板同时转动,以实现将汽车从搬运器传送到车位上或将汽车从车位取到搬运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检测装置为检测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摆动臂支座、摆动臂、液压缸、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一摆动齿轮、第二摆动齿轮和第一链轮;所述摆动臂支座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摆动臂包括:第三挡板、第四挡板、两个第二摆动轴承座和两个搬运器节圆限位装置;

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均呈v型,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左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搬运器机架上;所述第一挡板的右端部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右端部通过两个第二摆动轴承座与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三挡板的拐点与所述第四挡板的拐点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并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垂直纸面向外的一端;所述第一摆动齿轮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之间;所述第三挡板的左端和所述第四挡板的左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轴连接,且所述液压缸的右端套装在所述第三传动轴上,所述液压缸的左端固定在所述搬运器机架上;所述第三挡板的右端和所述第四挡板的右端之间通过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摆动齿轮套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二摆动齿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搬运器节圆限位装置,所述两个第二摆动轴承座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上,且在所述第二摆动轴承座的外侧,安装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摆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摆动齿轮相互啮合。

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安装液压传动系统,所述第三挡板上安装检测装置;所述液压传动系统提供动力给所述液压缸,同时该液压传动系统检测所述液压缸内的压力值,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二摆动齿轮和车位齿轮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判断液压缸是伸长还是缩短。

所述液压缸调节所述第二摆动齿轮与车位上的车位齿轮的啮合;当油缸伸长,所述第二摆动齿轮与所述车位齿轮之间的距离缩小,直至啮合。当油缸缩短,所述第二摆动齿轮与所述车位齿轮脱离,便于搬运器挪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的搬运器左侧轮滚道包括若干根三轮滚轮轴和四轮滚轮轴,所述的四轮滚轮轴包括四个滚轮,所述的三轮滚轮轴包括三个滚轮,该三轮滚轮轴和四轮滚轮轴平行交替排列,每根三轮滚轮轴和四轮滚轮轴的一端均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搬运器机架上,每根三轮滚轮轴和四轮滚轮轴的另一端均固定于一传动链轮上,所有的传动链轮之间均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的四轮滚轮轴两端的滚轮为设有锥面的锥面滚轮,其中间的滚轮为平面滚轮,该锥面滚轮和平面滚轮形成凹槽型滚道;所述三轮滚轮轴的三个滚轮均为平面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的搬运器右侧轮滚道的结构和所述的搬运器左侧轮滚道的结构相同。具体地,所述的搬运器右侧轮滚道包括若干根三轮滚轮轴和四轮滚轮轴,所述的四轮滚轮轴包括四个滚轮,所述的三轮滚轮轴包括三个滚轮,该三轮滚轮轴和四轮滚轮轴平行交替排列,每根三轮滚轮轴和四轮滚轮轴的一端均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搬运器机架上,每根三轮滚轮轴和四轮滚轮轴的另一端均固定于一传动链轮上,所有的传动链轮之间均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的四轮滚轮轴两端的滚轮为设有锥面的锥面滚轮,其中间的滚轮为平面滚轮,该锥面滚轮和平面滚轮形成凹槽型滚道;所述三轮滚轮轴的三个滚轮均为平面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的锥面滚轮和平面滚轮均为空心或实心结构;其外表面包覆橡胶,用于防止滚轮腐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的锥面滚轮和平面滚轮的本体采用聚氨酯、尼龙或粉末冶金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搬运器机架底部还可设有侧导向轮,用于为搬运器机架的运行提供导向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车轮可设计为外表面套设有聚氨酯的铸铁车轮,用于为搬运器机架的运行提供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搬运器在与车位配合使用过程中,在存取车时,由于不需要改变汽车的高度,故障率低,故障处理容易;若存取车时发生故障,可以将汽车直接推到车位上,而于现有的搬运器和车位的配设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汽车抬起,才能处理故障;相比于现有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和改进。

2、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多滚轮交错排列组成的搬运器左侧轮滚到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搬运器左侧轮滚到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具有相同的结构,且二者的滚道宽度相同,可以防止汽车在滚道上滑动,同时可以在滚轮直径一定的条件下,减小滚轴间距,提高传动的平稳性,还可提高搬运器左侧轮滚到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的刚性,降低搬运器左侧轮滚到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的重量。

3、搬运器左侧轮滚到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设计成凹槽型滚道,既可以防止滚道转动过程中汽车歪斜滑出滚道,也可以有效防止搬运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汽车窜动。

4、本实用新型设有防车轮窜动装置,保证汽车轮胎在滚道上,避免由于汽车未拉紧手刹,在设备运行中轮胎脱离滚道的情况发生,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搬运器上设有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车位上不需要动力,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6、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节圆限位装置,保证动力传递装置可靠运行。

7、本实用新型可以智能调整齿轮的啮合位置,确保齿轮平稳啮合,实现动力可靠传递到车位上。

8、本实用新型的搬运器上设有检测装置,在搬运器右侧轮滚道和所述的搬运器左侧轮滚道转动的同时,搬运器上的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将动力可靠传递到车位上,确保车位上的左侧车轮链板和右侧车轮链板同步运转;

9、在车位上,采用左侧车轮链板和右侧车轮链板代替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5,可以有效减轻车位的设备重量,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安装难度。

10、本实用新型的搬运器采用的交换技术,不仅可以用在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中,也可在巷道堆垛、垂直升降等停车设备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与一侧的车位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与一侧的车位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中的四轮滚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中的三轮滚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的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啮合车位上的车位齿轮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的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啮合车位上的车位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的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分离车位上的车位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上安装检测装置和数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的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啮合车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位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一侧的车位的左侧车轮链板、联轴器、右侧车轮链板相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位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一侧的车位的左侧车轮链板和右侧车轮链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搬运器机架2、车轮3、轨道

4、纵移传动系统5、侧导向轮6、搬运器左侧轮滚道

7、搬运器传动装置8、左侧车轮链板9、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

10、液压缸11、液压传动系统12、搬运器右侧轮滚道

13、汽车14、链板驱动轴15、右侧车轮链板

16、左侧车轮链板张紧装置17、左侧车轮链板张紧轴18、车位轮挡

19、左侧车轮链板机架20、车位齿轮21、联轴器

22、四轮滚轮轴23、三轮滚轮轴24、轴承

25、传动链轮26、锥面滚轮27、平面滚轮

28、凹槽型滚道29、第一摆动齿轮30、第二摆动齿轮

31、车位节圆限位装置32、搬运器节圆限位装置33、检测装置

34、车位35、左侧车轮链条36、右侧车轮链板机架

37、右侧车轮链条38、右侧车轮链板张紧轴

39、右侧车轮链板张紧装置40、第一传动轴41、第二传动轴

42、第三传动轴43、第一链轮44、第一挡板

45、第二挡板46、第三挡板47、第四挡板

48、第二摆动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横向移动的汽车搬运器,其包括:搬运器机架1、若干车轮2、纵移传动系统4、搬运器传动装置7、检测装置33、分别供汽车左侧轮、右侧轮搭载的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用于放置汽车的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

搬运器机架1下安装有若干车轮2,且若干车轮2放置在两条平行的轨道3上,纵移传动系统4通过驱动车轮2使搬运器机架1发生纵向移动;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均设置于搬运器机架1的上表面,搬运器传动装置7安装在搬运器机架1上,用于驱动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同步转动,以使搭载于搬运器机架1上表面上的汽车13平移;搬运器机架1上设置检测装置33,用于检测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分别对应地和位于车位34上的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5同步运转;如图2所示,所述车位34置于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的左侧,实现汽车13的横向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检测装置33为检测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如图1所示,该车位34具体包括: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右侧车轮链板装置、联轴器21和车位齿轮20;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和右侧车轮链板装置呈上、下环形布置,且二者图示位置的右端链板驱动轴14,两个平行的链板驱动轴14均垂直于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和右侧车轮链板装置;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和右侧车轮链板装置的同侧右端部通过联轴器21连接,联轴器21上设有车位齿轮20,车位齿轮20的两侧安装车位节圆限位装置31。其中,所述车位齿轮20为车位齿轮。

如图2、11和12所示,所述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包括:左侧车轮链板机架19、若干左侧车轮链条35、左侧车轮链板8、若干左侧车轮链板张紧轴17和若干左侧车轮链板张紧装置16;所述左侧车轮链板机架19的上表面等间距安装若干左侧车轮链条35,若干左侧车轮链条35之上铺设左侧车轮链板8;若干左侧车轮张紧轴17垂直穿过若干左侧车轮链条35,并在每个左侧车轮张紧轴17的两端安装左侧车轮张紧装置16,用于提高左侧车轮链板8的张紧力,提高左侧车轮链板8传动的可靠性。其中,左侧车轮链板机架19与若干左侧车轮链条35接触,可以有效降低左侧车轮链板8下垂。其中,所述左侧车轮链板装置的左端安装车位轮档18,用于防止其上面的车辆意外滑落。

如图2、11和12所示,所述右侧车轮链板装置包括:右侧车轮链板机架36、若干右侧车轮链条37、右侧车轮链板15、若干右侧车轮链板张紧轴38和若干右侧车轮链板张紧装置39;所述右侧车轮链板机架36的上表面等间距安装若干右侧车轮链条37,若干右侧车轮链条37之上铺设右侧车轮链板15;若干右侧车轮张紧轴38垂直穿过若干右侧车轮链条37,并在每个右侧车轮张紧轴38的两端安装右左侧车轮张紧装置39,用于提高右侧车轮链板15的张紧力,提高右侧车轮链板15传动的可靠性。其中,右侧车轮链板机架36与若干右侧车轮链条37接触,可以有效降低右侧车轮链板15下垂。其中,所述右侧车轮链板装置39的左端安装车位轮档18,用于防止其上面的车辆意外滑落。

在车位34上,采用左侧车轮链板装置和右侧车轮链板装置,替代了现有的滚轮组式车位,有效减轻了车位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安装难度,车位结构简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如图6所示,所述搬运器还包括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9,该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9用于将搬运器传动装置7的动力传递给车位34上设有的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5上,以驱动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5同步转动。搬运器传动装置7在驱动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同步转动的同时,还通过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9将动力传递到车位34上,使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5同时转动,以实现将汽车13从搬运器传送到车位34上或将汽车13从车位34取到搬运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如图6和10所示,所述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9包括:摆动臂支座、摆动臂、液压缸10、第一传动轴40、第二传动轴41、第三传动轴42、第一摆动齿轮29、第二摆动齿轮30和第一链轮43;所述摆动臂支座包括:第一挡板44和第二挡板45;所述摆动臂包括:第三挡板46、第四挡板47、两个第二摆动轴承座48和两个搬运器节圆限位装置32;

所述第三挡板46和所述第四挡板47均呈v型,所述第一挡板44与所述第二挡板45的左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搬运器机架1上;所述第一挡板44的右端部与所述第二挡板45的右端部之间通过第二传动轴41连接,并通过第二摆动轴承座48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41;所述第三挡板46的拐点与所述第四挡板47的拐点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41连接;所述第一摆动齿轮29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41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挡板46和所述第四挡板47之间;所述第三挡板46的左端和所述第四挡板47的左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轴42连接,且所述液压缸10的右端套装在所述第三传动轴42上,所述液压缸10的左端固定在所述搬运器机架1上;所述第三挡板46的右端和所述第四挡板47的右端之间通过第一传动轴40连接,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套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40上,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的两侧分别安装所述搬运器节圆限位装置32,所述两个第二摆动轴承座48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挡板46和所述第四挡板47的上,且在所述第二摆动轴承座48的外侧,安装所述第一链轮43,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第一摆动齿轮29相互啮合。

在所述第一挡板44和所述第二挡板45的一侧安装有液压缸10,所述第三挡板46上安装检测装置33;所述液压传动系统11提供动力给所述液压缸10,同时检测所述液压缸10内的压力值,所述检测装置33检测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和车位齿轮20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判断液压缸10是伸长还是缩短。

如图7所示,所述液压缸10调节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与车位34上的车位齿轮20的啮合;当油缸伸长,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车位齿轮20之间的距离缩小,直至啮合;这就是图9中的b,即位置2;该位置也是图6所示的c,即车位节圆限位装置和搬运器节圆限位装置接触的位置。如图8所示,当油缸缩短,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车位齿轮20脱离,便于搬运器挪移;这就是图9中的a,即位置1。

将汽车13停放在搬运器上的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上,且保证汽车13的左侧轮胎和右侧轮胎分别对应地位于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的平面滚轮27上,将搬运器挪移至即将要停入的左侧的车位34前,所述液压传动系统11提供动力给所述液压缸10,所述液压缸10伸长油缸,推动所述第三挡板46和所述第四挡板47,使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自动向下运动,逐渐靠近车位34上的车位齿轮34。车位34上联轴器21上安装车位齿轮20,所述车位齿轮20上安装车位节圆限位装置31。第二摆动齿轮30向下运动靠近车位齿轮20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液压传动系统11检测所述液压缸10内的压力值,判断油缸伸出是否遇到障碍,保证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能与所述车位齿轮20完全啮合,不会过位或卡死;如图7、8、9和10所示,当所述检测装置33中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上的检测开关有信号,所述液压传动系统11中的所述液压缸10的压力值检测没有信号时,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车位齿轮20没有完全啮合,此时,所述液压缸10继续伸长,直到所述搬运器节圆限位装置32与所述车位节圆限位装置31接触,并使所述液压缸10的压力检测有信号,此时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车位齿轮20正确啮合,这时所述若干平面滚轮27和锥面滚轮26顺时针滚动,同时车位34上的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2也同步顺时针滚动,将汽车13从搬运器传送至车位34上,在车辆停好后,自动停止运行。

当所述液压缸10开始伸长,带动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向车位34上的车位齿轮20靠近。当检测装置33中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上的检测开关没有信号,而所述液压传动系统11的压力检测有信号时,则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与车位34上的所述车位齿轮20啮合时齿轮顶部干涉,无法顺利啮合。此时,所述液压缸10根据液压传动系统11的指令缩短到第二摆动齿轮30和所述车位齿轮20完全脱开,第二摆动齿轮30旋转角度,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出现所述检测装置33中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上的检测开关有信号,所述液压传动系统11中的所述液压缸10的压力值检测没有信号,则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车位齿轮20完全啮合成功,此时,所述液压缸10继续伸长,直到所述搬运器节圆限位装置32与所述车位节圆限位装置31接触,并使所述液压缸10的压力检测有信号,此时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车位齿轮20正确啮合,这时所述若干平面滚轮27和锥面滚轮26顺时针滚动,同时车位34上的若干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2也同步顺时针滚动,将车辆从搬运器传送至车位34上,在车辆停好后,自动停止运行。

当车辆需要从车位34上移出时,所述搬运器挪移至所述车位34前,所述搬运器动力传递装置9中的所述液压传动系统11提供动力给所述液压缸10,所述液压缸10伸长油缸,推动所述第三挡板46和所述第四挡板47,使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自动向下运动,再通过液压传动系统11检测所述液压缸10内的压力值和所述检测装置33检测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车位齿轮20之间的相对位置,判断是否缩短油缸,保证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是否与所述车位齿轮20完全啮合,当所述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车位齿轮20完全啮合时,所述若干平面滚轮27和锥面滚轮26逆时针滚动,同时车位34上的若干所述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2也同步逆时针滚动,将车辆从车位34处传送至所述搬运器上,在车辆停好后,自动停止运行;司机可以将车辆从搬运器1上驶出,驾驶车辆驶离机械车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如图3、4和5所示,所述的搬运器左侧轮滚道包括若干根三轮滚轮轴23和四轮滚轮轴22,所述的四轮滚轮轴22包括四个滚轮,所述的三轮滚轮轴23包括三个滚轮,该三轮滚轮轴23和四轮滚轮轴22平行交替排列,每根三轮滚轮轴23和四轮滚轮轴22的一端均通过一轴承24固定在搬运器机架1上,每根三轮滚轮轴23和四轮滚轮轴22的另一端均固定于一传动链轮25上,所有的传动链轮25之间均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的四轮滚轮轴22两端的滚轮为设有锥面的锥面滚轮26,其中间的滚轮为平面滚轮27,该锥面滚轮26和平面滚轮27形成凹槽型滚道;所述三轮滚轮轴23的三个滚轮均为平面滚轮2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的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的结构和所述的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的结构相同。具体地,所述的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包括若干根三轮滚轮轴23和四轮滚轮轴22,所述的四轮滚轮轴22包括四个滚轮,所述的三轮滚轮轴23包括三个滚轮,该三轮滚轮轴23和四轮滚轮轴22平行交替排列,每根三轮滚轮轴23和四轮滚轮轴22的一端均通过一轴承24固定在搬运器机架1上,每根三轮滚轮轴23和四轮滚轮轴22的另一端均固定于一传动链轮25上,所有的传动链轮25之间均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的四轮滚轮轴22两端的滚轮为设有锥面的锥面滚轮26,其中间的滚轮为平面滚轮27,该锥面滚轮26和平面滚轮27形成凹槽型滚道;所述三轮滚轮轴23的三个滚轮均为平面滚轮2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的锥面滚轮26和平面滚轮27均为空心或实心结构;其外表面包覆橡胶,用于防止滚轮腐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的锥面滚轮26和平面滚轮27的本体采用聚氨酯、尼龙或粉末冶金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搬运器机架1底部还可设有侧导向轮5,用于为搬运器机架1的运行提供导向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车轮2可设计为外表面套设有聚氨酯的铸铁车轮,用于为搬运器机架的运行提供减震作用。

如图9所示,所述的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5的滚轮轴上均可安装有数码盘49,所述的数码盘49跟随滚轮轴同步转动,并通过搬运器机架1上设有的检测装置33记录该数码盘49的转动数据后,计算得出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5的运行状态,以判断车位的运动是否正确,确保搬运器在与车位进行汽车交接时,搬运器上的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和车位上的左侧车轮链板8和右侧车轮链板12同步运行。其中,图9所示的位置1为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车位齿轮20脱离的位置,即图8所示的位置;图9所示的位置2为第二摆动齿轮30与所述车位齿轮20正确啮合的位置,即图7所示的位置。

所述搬运器上安装防车轮窜动限位装置,当搬运器上的汽车没有拉紧手刹,在搬运器运行过程中,汽车轮胎可能发生位置变化。当汽车车身移动触碰防车轮窜动限位装置时,检测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停止搬运器的运行,该装置可以避免汽车轮胎脱离搬运器上的搬运器左侧轮滚道6和搬运器右侧轮滚道12,造成设备运行事故。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