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的隔热涂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2438发布日期:2020-01-17 18:5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的隔热涂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外墙的隔热涂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外墙涂料是用于涂刷建筑外墙面的,但是建筑外表面长时间受太阳照射后温度会持续升高,普遍可达到40-50°c,最高的可达到60°c。在这样的表面高温下,居住室内、厂房车间等的气温必然会升高,给正常人类居住、材料存放、设备的安全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大增加空调的使用量,使得能耗增加。

现有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1126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外墙涂料层结构,包括外墙面,所述外墙面上依次均匀涂布有基层、底层、中层、防虫层、阻燃层、防水层以及面层,所述基层为抗裂复合腻子层,所述底层为抗碱封闭底漆层,所述中层为丙烯酸外墙乳胶漆层,所述防水层为复合弹性涂料层,所述面层为硅丙外墙晴雨漆层。

该涂料具有耐老化、防水性能好以及抗紫外线的优点,但是该涂料未考虑到隔热的效果,且该涂料的各个层的隔热效果比较差,使得涂料在隔热方面的效果不足,无法满足隔热的要求,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墙的隔热涂层结构,其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墙的隔热涂层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腻子层、底漆层、中漆层以及护面层,所述中漆层为丙烯酸外墙乳胶漆层,所述底漆层和中漆层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括靠近底漆层的阻隔层以及设置于阻隔层远离底漆层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远离阻隔层的端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凹槽,所述中漆层对应设置有填实所述凹槽的凸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反射层是由反射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反射型隔热涂料也称日光热反射涂料,是在铝基反光隔热涂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对红外线和热性可见光(太阳光线产生热量的主要部分)有效的反射,使材料表面温度不受辐射致热而上升。均布的凹槽可以增加反射层的反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反射量,加强反射层的反射效果;另外阻隔层可以阻隔热量透过,两者配合达到较强的隔热效果。设置隔热层,通过隔热层内的阻隔层和反射层加强隔热能力,使得外墙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和所述中漆层之间还设置有挡光薄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挡光薄膜,挡光薄膜可以对阳光进行阻挡,减少了阳光的透射量,从而加强了整体的隔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挡光薄膜为醇酸树脂漆膜,所述醇酸树脂漆膜内分布有若干玻璃颗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阳光通过挡光薄膜时,挡光薄膜内的玻璃颗粒可以对阳光进行反射、折射,从而减少了阳光直接透过挡光膜的量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圆弧槽设置,所述凹槽平行分布于反射层上,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反射层表面呈圆弧过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弧槽以及圆弧过渡的设置,使得挡光薄膜的涂覆更加均匀方便,也使得反射层、挡光薄膜以及中漆层之间的接触面减少了棱角,圆滑的过渡使得整体的结合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层为阻隔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隔型隔热涂料是通过涂料自身的高热阻来实现隔热的一种涂料,从而减少了热量透过传递至墙体内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层设置有两层,两层阻热层之间还设置有空心玻璃微珠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层阻隔层可以加强隔热效果,另外中间铺设有空心玻璃微珠层,空心玻璃微珠(中空玻璃微珠)是一种微小,中空的圆球状粉末。粒径可根据需要在30-100微米之间任意选择,密度在0.1-0.7g/ml,其具有质轻、低导热的性能,通过空心玻璃微珠层可以进一步加强隔热效果,使得整体的隔热性能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护面层呈透明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护面层由透明漆形成,具有附着力和耐粘污性,通过护面层进一步对外墙表面进行保护,使得整体的使用更加持久。

进一步的,所述护面层与所述中漆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丙烯酸防水涂料涂覆形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水层,减少了涂层整体的透水性,也减少了雨水对涂料层结构的破坏,能起到防水、防渗的保护作用,使得整体的使用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隔热层,通过隔热层内的阻隔层和反射层加强隔热能力,使得外墙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

(2)通过置挡光薄膜,挡光薄膜可以对阳光进行阻挡,减少了阳光的透射量,从而加强了整体的隔热性能;

(3)通过设置空心玻璃微珠层,通过空心玻璃微珠层进一步减少了热量穿透,使得整体的隔热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腻子层;2、底漆层;3、隔热层;31、阻隔层;32、反射层;4、中漆层;5、防水层;6、护面层;7、空心玻璃微珠层;8、凹槽;9、挡光薄膜;10、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外墙的隔热涂层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腻子层1、底漆层2、隔热层3、中漆层4、防水层5以及护面层6,腻子层1为抗裂复合腻子层。

底漆层2为墙面底漆,由耐碱树脂、耐磨填料、溶剂、助剂等组成。涂层对混凝土附着力超强,突出的耐碱性和封闭性能。

如图1所示,隔热层3包括靠近底漆层2的阻隔层31以及设置于阻隔层31远离底漆层2的反射层32。阻隔层31为阻隔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且阻隔层31设置有两层,两层阻热层之间还设置有空心玻璃微珠层7。空心玻璃微珠层7通过将空心玻璃微珠按照1:8的比例与阻隔型隔热涂料拌匀后进行涂覆形成。

反射层32为反射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反射型隔热涂料也称日光热反射涂料,是在铝基反光隔热涂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对红外线和热性可见光(太阳光线产生热量的主要部分)有效的反射,使材料表面温度不受辐射致热而上升。反射层32远离阻隔层31的端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凹槽8,凹槽8为圆弧槽设置,凹槽8平行分布于反射层32上,且凹槽8与反射层32表面呈圆弧过渡。反射层32和中漆层4之间还设置有挡光薄膜9,挡光薄膜9贴合反射层32设置。挡光薄膜9为醇酸树脂漆膜,醇酸树脂漆以多元醇、多元酸和干性植物油制成的醇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一类涂料。

醇酸树脂漆膜内分布有若干玻璃颗粒,反射层32涂布初步固化后,通过压辊压出若干凹槽8,然后将适量的玻璃粉末加入到醇酸树脂漆内搅拌均匀,然后通过涂布形成挡光薄膜9,此时玻璃粉末可以形成分布于薄膜内的颗粒物。

中漆层4为丙烯酸外墙乳胶漆层,中漆层4靠近反射层32的一端设置有凸条10,凸条10对应填实反射层32形成的凹槽8设置。通过中漆层4对涂层进行抹平填实,从而使得层结构更加稳定。

防水层5为丙烯酸防水涂料涂覆形成,通过防水层5减少了涂层整体的透水性,也减少了雨水对涂料层结构的破坏,能起到防水、防渗的保护作用。

护面层6呈透明设置,护面层6为透明漆形成,具有附着力和耐粘污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