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中用的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1899发布日期:2020-02-14 16:25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中用的踏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用的踏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和其它工程中用的踏板一般包括框架和面板。其中的框架通常采用几根长条形板材首尾焊接相连而成,这种框架焊缝多,焊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其中的面板大多选择带防滑凸起的钢板,这种面板要达到指定受力要求就需要选择厚度较大的钢板,如果选择厚度较小的钢板,就需要在框架内增加较多的加强肋板,所以采用此类面板最终导致整个踏板的重量较大,不利于搬运和组装,给施工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中用的踏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建筑工程中用的踏板,包括由角钢冲切折弯围成的多边形框架,角钢的一个翼板外面处于同一平面形成支撑面并铺设有面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结构形式,上述的框架为方形框架,面板为覆盖方形框架的方形面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结构形式,上述的面板带有若干冲压或冷轧成型的从一边贯通至相对的一边的凸起加强筋,这些凸起加强筋的走向相同。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结构形式,上述的方形框架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肋板,加强肋板的长度方向和面板的凸起加强筋的走向垂直。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结构形式,上述的角钢的另一个翼板上均匀布置有用于穿设螺栓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框架采用一根角钢冲切折弯成型,支撑强度高,焊缝少,简化焊接工艺,节省工艺成本;整个踏板结构简单,重量轻,安全可靠,便于搬运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矩形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矩形框架所采用角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加强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简洁的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或说明中某些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但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不相关的零部件会有所省略。另外为便于表述,附图中某些零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但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或全部结构。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建筑工程中用的踏板,包括由角钢冲切折弯围成的矩形框架1。其中的角钢采用不等边角钢。角钢围成矩形框架1可以采用两种结构形式。一种结构形式是在角钢的窄翼板上冲切出三个直角缺口,角钢的窄翼板的两端冲切出缺角,在角钢的宽翼板对应缺口处弯折成直角形成矩形框架1的三个直角,角钢的两端刚好在矩形框架1的第四个直角处对接,对接处焊接牢固即可。还有一种结构形式是在角钢的窄翼板上冲切出四个直角缺口,在角钢的宽翼板对应直角缺口处弯折成直角形成矩形框架1的四个直角,角钢的两端则在矩形框架1的侧边对接,对接处焊接牢固即可。角钢的窄翼板的外面处于同一平面形成支撑面并铺设有面板2。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面板2为覆盖矩形框架1的矩形面板,面板2的四边不超出矩形框架1的外沿,可以有一定的缩进。为加强面板2的支撑强度,本实施例的面板2带有若干冷轧成型的从一侧短边贯通至相对的短边的凸起加强筋21,这些凸起加强筋21均匀布置且走向相同。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矩形框架1内等间距焊接有若干加强肋板3,加强肋板3的长度方向和面板2的凸起加强筋21的走向垂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角钢的宽翼板上均匀布置有用于穿设螺栓的通孔11。

本实施例中的零件均采用高强度碳钢q235-a材料,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周转使用次数多,摊销费用少。

本实施例中的矩形框架1采用一根角钢冲切折弯成型,支撑强度高,焊缝少,简化焊接工艺,节省工艺成本。矩形框架1的角钢上的通孔11用于穿设螺栓,便于踏板之间或踏板与其它工具设备等锁紧连接,可以灵活调整踏板的固定位置,操作简单方便。加强肋板3按等间距排列焊接在矩形框架1内,增强踏板稳定性与安全性。面板2采用带有凸起加强筋21的面板,起到加强作用,相对于传统踏板,可以使用材料更薄的板材,使踏板的整体重量更轻。本实施例的踏板结构简单,重量轻,安全可靠,便于搬运和组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