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生态房屋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8015发布日期:2020-02-21 20:5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生态房屋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生态房屋建筑。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民用建筑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权功能,分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居住建筑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宿舍等。

随着建筑材料的变化,室内生活设施的增多,房屋智能型、环保节能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建筑设计思想已无法满足房屋建筑和居住理想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建设和开发的不断发展,水和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热岛效应、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突出,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越来越频发,洪水内涝,重大水土流失等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这一系列现象和问题不时地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对此,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和领导都非常重视,希望有切实可行的手段办法来建设“海绵城市”,从而解决或缓解洪水内涝、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给城市社会造成的破坏问题。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透水地面、屋面面积增加。不含水屋面建筑物取代了透水性能良好的林地、农田,导致城市地表径流量增加,汇流时间缩短,流域滞水能力的降低,汇流速度加快,流域原有的坦化洪水波形的能力降低,使洪水波形较流域开发前变尖陡,洪峰流量增加,雨洪灾害频发。不含水屋面的扩张,减少雨水的下渗,减少了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建筑物的几何特征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不透水面积的增加,通过土壤蒸发、植物蒸腾及水面蒸发进入大气的水分减少,导致城市空气相对湿度的降低;热岛效应和空气相对湿度降低的综合作用又会引起降雨量的减少,加剧局部区域的水资源短缺。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空气中颗粒物超标,与雨水通过蒸发进入循环系统不足有关。

我国传统的屋面无论平屋面还是坡屋面均为硬化屋面,屋面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保温设计,和组织排水设计,即便如此,屋面漏水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屋面雨水迅速排放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以上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雨水收集排放方式,增加含水、保水、就地雨水利用面积,维持或者修复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特征,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使城市化进程呈现生态文明的特征。

屋面雨水是城市低水质用水的理想水源,属于轻度污染水,有机物含量极低,溶解氧接近饱和,总硬度小,可以直接作为绿化和生态补水,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是重要的开源措施,而且还可有效地减轻雨水排除设施的压力,减少城市洪灾,创造宜人的城市景观。

生态屋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滤层厚度为10cm左右时,生态屋顶能够截留降雨量的65%。极大地延缓雨水洪峰峰值来临时间,平坦汇水区峰值,降低峰值流量,缓解了下游汇水区泛洪。同时,生态屋顶还增加了蒸发量,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降低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有效净化了空气。

现有技术中的生态屋顶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率较低,特别是一些水资源较为匮乏的低于,还不能合理循环利用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的环保型生态房屋建筑来解决不能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问题。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生态房屋建筑,其包括房屋本体和设于房屋本体上方的玻璃房;所述的玻璃房由玻璃房顶和外墙组成,玻璃房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种植层,下层为蓄水层;所述的蓄水层内设有过滤箱、蓄水箱和抽水泵;外墙的四周设有导流沟;所述的导流沟通过导流管与过滤箱连接;过滤箱与蓄水箱连接,所述的种植层内设有种植架,种植架上安装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上设有喷头,所述的种植架下方设有种植箱;所述的种植箱的底部设有若干出水孔;出水孔的下方与循环管连通;所述的循环管与过滤箱连接,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与蓄水箱连接,出水端与喷淋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玻璃房顶为四棱锥状,外墙上部为双层玻璃,下部为钢筋混凝土墙;所述的导流沟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墙的外部,导流沟与钢筋混凝土墙为一体式结构。四棱锥状的玻璃房顶可以提高玻璃房内的光照量,玻璃房顶的各个角度都能照进阳光,外墙采用双层玻璃不仅可以提高玻璃房内的整体亮度,还能加强结构的稳固性,下侧由于是蓄水层,不需要光照,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可以减少成本。

优选地,所述的蓄水箱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的溢流口与房屋本体外的落水管连通。溢流口主要是防止蓄水箱内的水溢出来,从溢流口排出后,可以通过落水管排到房屋本体下方。

优选地,所述的玻璃房顶上设有多个斜屋顶天窗,多个斜屋顶天窗主要是用于通气。

优选地,所述的过滤箱的底部高于蓄水箱的顶部,过滤箱中过滤后的水直接进入蓄水箱,减少外部的驱动力,节约成本。

优选地,所述的过滤箱包括水箱壳体,所述水箱壳体一端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水箱壳体底部开设有用于排水排渣孔,水箱壳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对水进行沉淀、隔离的隔离装置,隔离装置包括两块隔离板,隔离板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出水口与蓄水箱连接,进水口与导流管、循环管连接,排水排渣孔与房屋本体外的落水管连通,过滤箱能够过滤沉淀大部分渣土,防止渣土进入蓄水箱而影响这套系统的运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对土壤内渗透水的回收,通过过滤箱过滤,蓄水箱蓄水,完成生态屋顶水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自然水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玻璃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种植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

1-房屋本体;2-玻璃房;3-过滤箱;4-蓄水箱;5-抽水泵;6-导流管;7-种植架;8-喷淋管;9-喷头;10-种植箱;11-出水孔;12-循环管;13-落水管;21-玻璃房顶;22-外墙;23-种植层;24-蓄水层;25-导流沟;26-斜屋顶天窗;31-水箱壳体;32-隔离装置;33-过滤网;221-双层玻璃;222-钢筋混凝土墙;311-进水口;312-出水口;313-排水排渣孔;41-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环保型生态房屋建筑,其包括房屋本体1和设于房屋本体1上方的玻璃房2;所述的玻璃房2由玻璃房顶21和外墙22组成,玻璃房2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种植层23,下层为蓄水层24;所述的蓄水层24内设有过滤箱3、蓄水箱4和抽水泵5;外墙22的四周设有导流沟25;所述的导流沟25通过导流管6与过滤箱3连接;过滤箱3与蓄水箱4连接,所述的种植层23内设有种植架7,种植架7上安装喷淋管8,所述的喷淋管8上设有喷头9,所述的种植架7下方设有种植箱10;所述的种植箱10的底部设有若干出水孔11;出水孔11的下方与循环管12连通;所述的循环管12与过滤箱3连接,所述抽水泵5的进水端与蓄水箱4连接,出水端与喷淋管8连接。

所述的玻璃房顶21为四棱锥状,外墙22上部为双层玻璃221,下部为钢筋混凝土墙222;所述的导流沟25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墙222的外部,导流沟25与钢筋混凝土墙222为一体式结构。四棱锥状的玻璃房顶21可以提高玻璃房2内的光照量,玻璃房顶21的各个角度都能照进阳光,外墙采用双层玻璃221不仅可以提高玻璃房2内的整体亮度,还能加强结构的稳固性,下侧由于是蓄水层24,不需要光照,采用钢筋混凝土墙222可以减少成本。

所述的蓄水箱4上设有溢流口41,所述的溢流口41与房屋本体1外的落水管13连通,蓄水箱4上的溢流口41可以有效防止蓄水箱4内的水溢出来,从溢流口41排出后,可以通过落水管13排到房屋本体1下方。所述的玻璃房顶21上设有多个斜屋顶天窗26。所述的过滤箱3的底部高于蓄水箱4的顶部,过滤箱3中过滤后的水直接进入蓄水箱4,减少外部的驱动力,节约成本。

如图4所示,所述的过滤箱3包括水箱壳体31,所述水箱壳体31一端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311,另一端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312,水箱壳体31底部开设有用于排水排渣孔313,水箱壳体31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对水进行沉淀、隔离的隔离装置32,隔离装置32包括两块隔离板,隔离板之间设置有过滤网33;所述的出水口312与蓄水箱4连接,进水口311与导流管6、循环管12连接,排水排渣孔313与房屋本体1外的落水管13连通,过滤箱3能够过滤沉淀大部分渣土,防止渣土进入蓄水箱4而影响整套系统的运作,过滤箱3中的碎渣一般几个月清理一次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下雨后,雨水沿着玻璃房顶21和双层玻璃221流到钢筋混凝土墙222周围的导流沟25中,导流沟25中的雨水通过导流管6进入过滤箱3过滤,之后雨水进入蓄水箱4中,通过抽水泵5驱动,蓄水箱4的水通过喷淋管8和喷头9对种植层23内的植物或蔬果进行喷淋浇水,喷淋后水向下渗透,部分水从种植箱10底部的排水孔11排出,进入循环管12,然后再次回到过滤箱3过滤后,进入蓄水箱4等待下一次的喷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