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0627发布日期:2020-05-20 03:3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保温板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



背景技术:

保温板说的通俗易懂就是给楼房保温用的板子。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

现有的多层防水保温板通过在保温板外侧设置有防水涂料,从而来加大保温板的防水性。

但是,由于保温板个体大小有限,相邻的保温板之间具有连接缝,连接缝的防水处理不好,则会导致水流沿着缝隙进入内墙,同时容易导致保温板的腐烂,影响保温板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保温板个体大小有限,相邻的保温板之间具有连接缝,连接缝的防水处理不好,则会导致水流沿着缝隙进入内墙,同时容易导致保温板的腐烂,影响保温板的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包括保温基板和保温面板,所述保温基板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其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第一连接结构,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基板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保温基板上对称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保温面板下方设有第一凸块,所述保温面板和所述保温基板通过所述第一凸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进行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保温面板上对车设有多个槽型结构,多个所述槽型结构内壁上均设有防水膜,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相交于所述保温基板中心处,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相交处设有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防水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于所述保温基板一侧,所述保温基板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相邻所述保温基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连接柱均呈类圆柱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一凸块均呈“l”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之间,所述保温基板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呈类“t”字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凸块和两个第三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且两个所述第三凸块对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内均设有多个第一透水孔,且多个所述第一透水孔对应连接,所述保温基板侧边对应设有两个第二透水孔,所述保温基板另一侧对应设有第一凸环,相邻所述保温基板,所述第一凸块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透水孔。

优选的,所述保温面板侧边对称设有两个第四滑槽,且所述第四滑槽呈类弧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两端对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保温面板的所述第四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呈弧形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半径等于所述槽型结构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下方,所述保温面板侧边设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二槽型结构,所述第二槽型结构内对应设有圆孔,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槽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加固板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板,且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保温面板滑动连接于保温基板中部,且保温面板和保温基板上均设有防水结构,然后保温面板上设有槽型结构,槽型结构内设有防水膜,通过防水膜来实现水的过滤,并且相邻的保温面板的通过第二连接件来实现保温面板的连接,同时保温面板上设有第二防水膜,通过第二防水膜实现将连接处的水分向下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保温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温面板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基板,11-第一安装孔,12-第一滑槽,121-透水孔,13-第二滑槽,14-第三滑槽,15-第二透水孔,16-第一凸块,2-保温面板,21-第一凸块,21-第一凸块,22-第二凸块,23-第三凸块,24-第四滑槽,25-第二槽型结构,251-圆孔,3-第一连接结构,31-第一连接柱,32-第一凹槽,4-槽型结构,41-防水膜,5-第二连接件,501-第二防水膜,51-第一连接块,52-加固结构,521-第一加固板,522-第一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请参照图1-6,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包括保温基板1和保温面板2,所述保温基板1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1,其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第一连接结构3,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保温基板1上对称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保温面板2下方设有第一凸块21,所述保温面板2和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所述第一凸块2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2进行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槽12内设有多个透水孔121,所述保温面板2上对车设有多个槽型结构4,多个所述槽型结构4内壁上均设有防水膜41,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2相交于所述保温基板1中心处,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2相交处设有第二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5上设有第二防水膜501。

实施例,请参照图2-4,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包括第一连接柱31,所述第一连接柱31设置于所述保温基板1一侧,所述保温基板1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32,相邻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32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32和所述第一连接柱31均呈类圆柱形设置。

实施例,请参照图1-3,所述第一滑槽12和所述第一凸块21均呈“l”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2之间,所述保温基板1上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3呈类“t”字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凸块21之间设置有第二凸块22和两个第三凸块23,所述第二凸块22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3,且两个所述第三凸块23对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槽14,且所述第二滑槽13和所述第三滑槽14内均设有多个第一透水孔121,且多个所述第一透水孔121对应连接,所述保温基板1侧边对应设有两个第二透水孔15,所述保温基板1另一侧对应设有第一凸环16,相邻所述保温基板1,所述第一凸环16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透水孔15。

实施例,请参照图4-5,所述保温面板2侧边对称设有两个第四滑槽24,且所述第四滑槽24呈类弧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一连接块51,所述第一连接块51两端对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保温面板2的所述第四滑槽24。

实施例,请参照图4-5,所述第一连接块51呈弧形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块51的半径等于所述槽型结构4的半径。

实施例,请参照图6,所述第一连接块51下方,所述保温面板2侧边设有加固结构52,所述保温面板2上设有第二槽型结构25,所述第二槽型结构25内对应设有圆孔251,所述加固结构52包括第一加固板521,所述第一加固板52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槽型结构25,且所述第一加固板521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转动杆522,所述第一转动杆522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板521,且所述第一转动杆52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圆孔251。

操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将保温面板和保温基板进行错位设置,而保温基板上设有安装孔,便于后期的保温基板的安装。

同时,保温基板上设有第二透水孔,然后通过第一凸环滑动连接第二透水孔,进而实现从缝隙进入的水分通过透水孔进入第二透水孔,然后从而最下方的第二透水孔进行导出。

并且,由于第一连接块呈弧形设置,且其半径与槽型结构的半径相同,即安装完成后在美观上实现无缝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说明示例,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都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