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7100发布日期:2020-07-10 15:4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可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高层建筑因其综合能力强,在缓解建设用地方面有着其特有的优势,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当前,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加、工艺规模日益扩大和结构日趋复杂,导致了高层建筑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施工难度不断增加。

传统高层建筑大体量的高空设备和材料通过塔吊吊运至指定吊装口,并将其搁置在固定平台上,然后再拖进楼层。通常,建筑楼层越高,所需要的吊装用固定平台就设置的越多,这样一来不仅耗材量大,而且平台无法移动,往往会影响外立面幕墙施工的进度,增加了施工的工期和各专业协调的难度。此外,在吊装作业中平台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出现倾斜,目前通常采用肉眼观测、人工指挥的方式进行平台水平度调整,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仅适用于层高较低、受外力影响较小的施工作业。一旦层高过高,作业时受风力、天气等外界的影响因素将大大增加,人为观测的精度也将随之降低,对平台上方货物的整体情况更是难以掌握。同时,由于地面指挥人员和平台、塔吊等机械的操作人员距离较远,容易出现协调不一致,指挥沟通障碍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再者,传统的固定装置由于很少有自动报警功能,因而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平台倾斜问题,造成货物和人员的高处坠落,不利于施工安全。

基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吊装装置安全性差、不适合高层建筑的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吊装装置安全性差、不适合高层建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塔吊、吊装平台、钢筋压环、斜拉钢丝绳和报警器;

所述塔吊与所述吊装平台连接,所述吊装平台包括平台框架、底板和三面围栏,所述底板铺设于所述平台框架上,所述三面围栏竖直设置于所述平台框架的边缘并与所述平台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平台框架由两根主梁以及若干根次梁构成,所述两根主梁的外侧均设置有斜拉吊环,所述斜拉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斜拉吊环连接,所述斜拉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建筑物的上层框架梁连接,所述钢筋压环预埋于所述建筑物的结构楼板中,所述两根主梁的一端均穿过所述钢筋压环;

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吊装平台上并与所述塔吊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监测所述吊装平台的倾斜度,并在所述吊装平台的倾斜度超过极限值时切断所述塔吊的提升功能。

可选的,在所述的吊装装置中,每根主梁上均设置有两个斜拉吊环和两个吊装吊环,所述两个斜拉吊环位于所述两个吊装吊环之间,所述两个斜拉吊环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均为60°,所述两个吊装吊环均与水平面垂直,所述两个斜拉吊环和两个吊装吊环均通过满焊方式固定于所述主梁上,且所述两个斜拉吊环和两个吊装吊环均采用高强度螺栓进行紧固。

可选的,在所述的吊装装置中,所述钢筋压环的形状为ω形,所述ω形的下部两侧具有30cm以上的搭接长度。

可选的,在所述的吊装装置中,还包括平衡梁,所述吊装平台通过平衡梁与所述塔吊连接,所述平衡梁上设置有一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用于监视所述吊装平台上的货物堆放情况。

可选的,在所述的吊装装置中,所述报警器包括检测箱体、导电溶液、若干个导电探头、探头移动单元和报警电路;

所述导电溶液的顶部飘浮有一气泡,所述导电溶液和气泡均封装于所述检测箱体中;每个导电探头的外部均包覆有第一绝缘套管,每个导电探头的顶端均裸露于所述第一绝缘套管之外,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竖直设置于所述检测箱体中,且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的顶端位于所述气泡内;所述探头移动单元与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的底端固定连接,用以调整所述导电探头的位置;所述报警电路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箱体内的导电溶液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电路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电路在所述导电探头的顶端与所述导电溶液接触时发出报警信号。

可选的,在所述的吊装装置中,所述探头移动单元包括量程调节旋钮、传动部件、导轨和多个滑块;

所述导轨固定安装于所述检测箱体的底部,所述多个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中,所述量程调节旋钮设置于所述检测箱体上,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控制所述多个滑块在所述导轨上的位置;

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包括一中心导电探头和多个边缘导电探头,所述中心导电探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多个边缘导电探头与所述多个滑块一一对应并分别固定在相应的滑块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吊装装置中,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源、检测指示灯、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报警扬声器、报警指示灯和自控模块;

所述电源、检测指示灯、第一电阻与第一开关串联,所述第二开关、报警扬声器并联在所述边缘导电探头与所述电源之间,所述报警指示灯电性连接在所述中心导电探头与所述电源之间;

所述自控模块电性连接在所述电源与所述报警指示灯之间,并与所述塔吊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报警电路发出的报警信号切断所述塔吊的提升功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的吊装平台,并通过斜拉钢丝绳和钢筋压环连接所述吊装平台,进而将承重传递给建筑物的上层框架梁和结构楼板,如此不但能够保证所述吊装平台在使用过程中牢固、安全,而且易于拆卸,能够实现重复利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报警器以监测吊装平台的倾斜情况,所述报警器不但能够实现声光预警,而且能够在倾斜度超过极限值时限制吊机的提升功能。与传统吊装过程中采用肉眼观测、人工指挥等手段相比,采用所述吊装装置的可靠性更高,可以大大减少因环境、人员、施工方法等因素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各类货物的吊装运输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平台安装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平台安装后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台框架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在监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吊装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塔吊1、吊装平台3、钢筋压环4、斜拉钢丝绳5和报警器6;

所述塔吊1与所述吊装平台3连接,所述吊装平台3包括平台框架31、底板32和三面围栏33;所述底板32铺设于所述平台框架31上,所述三面围栏33竖直设置于所述平台框架31的边缘并与所述平台框架31固定连接;

所述平台框架31包括两根主梁31a以及若干根次梁31b构成,所述两根构成主梁31a的外侧均设置有斜拉吊环7,所述斜拉钢丝绳5的一端与所述斜拉吊环7连接,所述斜拉钢丝绳5的另一端与建筑物的上层框架梁11连接,所述钢筋压环4预埋于所述建筑物的结构楼板12中,所述两根主梁31a的一端均穿过所述钢筋压环4;

所述报警器6安装于所述吊装平台3上并与所述塔吊1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6用于监测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并在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超过极限时切断所述塔吊1的提升功能。

具体的,所述吊装平台3连接在所述塔吊1的下方,所述吊装平台3与所述塔吊1之间设置有平衡梁2,所述吊装平台3通过所述平衡梁2与所述塔吊1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塔吊1通过第一吊机钢丝绳(图中标记未示出)与所述平衡梁2连接,所述第一吊机钢丝绳用于连接所述平衡梁2与所述塔吊1,所述平衡梁2通过第二吊机钢丝绳(图中标记未示出)与所述吊装平台3连接,所述第二吊机钢丝绳用于连接所述吊装平台3与所述平衡梁2。进行吊装作业时,将所述第一吊机钢丝绳挂在所述塔吊1的吊钩(图中标记未示出)上,所述塔吊1通过所述第一吊机钢丝绳提升所述平衡梁2,所述平衡梁2通过所述第二吊机钢丝绳提升所述吊装平台3。

所述吊装平台3包括平台框架31、底板32和三面围栏33。其中,所述底板32铺设于所述平台框架31上,所述三面围栏33竖直设置于所述平台框架31的边缘并与所述平台框架31固定连接。

请参考图4,所述平台框架31包括两根主梁31a和若干根次梁31b,所述主梁31a也称悬挑梁,所述次梁31b也称水平梁。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梁31a和次梁31b采用的材料均为槽钢,所述主梁31a采用的槽钢规格为20#b,所述次梁31b采用的槽钢规格为16#b。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根主梁31a长度相同且平行设置,所述若干根次梁31b长度相同且平行设置,且所述若干根次梁31b均与所述两根主梁31a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平台框架31的整体形状为矩形,所述两根主梁31a和连接于所述两根主梁31a的端点之间的次梁31b构成所述矩形的三条边。

所述底板32铺设于所述平台框架31上,所述底板32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平台框架31的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2为矩形底板。优选的,所述底板32采用的材料为防滑钢板,所述防滑钢板的厚度要求在10mm以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两根主梁31a也可以为轴对称设置,而不是平行设置,所述若干根次梁31b均与所述两根主梁31a固定连接,但不垂直,所述两根主梁31a和连接于所述两根主梁31a的端点之间的次梁31b构成一梯形的三条边,所述平台框架31的整体形状为梯形。相应的,所述底板32为梯形底板。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于所述两根主梁31a的端点之间的次梁31b也可以采用弧形结构,而不是直线结构,所述平台框架31的整体形状为扇形或者矩形与半圆形的组合等其他形状。相应的,所述底板32为扇形或者矩形与半圆形的组合等其他形状的底板。

优选的,所述主梁31a的悬挑长度在5m以下,所述次梁31b的长度在3m以下,相邻的次梁31b之间的距离在0.8m以下。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梁31a的长度为5.5m,所述主梁31a的悬挑长度为4.8m,所述次梁31b的长度为3m,相邻的次梁31b之间的距离为0.8m。

优选的,若干根次梁31b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由于若干根次梁31b的上端面是所述底板32铺设的基底与所述底板32直接接触,若干根次梁31b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意味着所述底板32的接触面是平整的,这有利于所述底板32的铺设。

优选的,若干根次梁31b等间距设置。由于若干根次梁31b是所述底板32的支撑结构,若干根次梁31b等间距设置,意味着支撑结构的布置是均匀的,使得所述底板32各个位置的承重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底板32与所述平台框架31通过点焊方式固定连接。如此,所述底板32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移动而影响货物的装卸。

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三面围栏33包括多个横杆33a和多个立杆33b,所述多个立杆33b竖直设置于所述平台框架31的边缘并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平台框架31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3a与所述立杆33b相互垂直,并采用搭接方式与所述立杆33b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横杆33a和多个立杆33b围成一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侧面防护栏以及与连接两个侧面防护栏的正面防护栏。其中,两个侧面防护栏是固定的,正面防护栏采用推拉式门结构,能够打开或者关闭。由此,货物能够从所述正面防护栏顺利进出。

优选的,所述多个横杆33a和多个立杆33b采用的材料均为钢管,所述钢管的型号为φ48×3.0,所述钢管的壁厚在2.8mm以上。

优选的,所述三面围栏33的高度,即立杆33b的长度在1.2m以上,相邻的立杆33b之间的距离在2m以下,相邻的横杆33a之间的距离在0.6m以下。

所述吊装平台3还包括钢丝安全网34,所述钢丝安全网34设置于所述三面围栏33的内侧,并与所述三面围栏33固定连接。所述钢丝安全网34上挂设有限载标志牌,所述限载标志牌用于标明所述吊装平台3的承重极限。

所述吊装平台3还包括挡脚板35,所述挡脚板35设置于所述三面围栏33的下侧,与所述三面围栏33或者所述平台框架31固定连接,用于防止小的物品滑落。优选的,所述挡脚板35的高度为180mm,所述挡脚板35采用的材料为钢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框架31的重量为697kg,所述底板32的重量为1250kg,所述三面围栏33的重量为220kg,所述吊装平台3的整体重量约为2300kg。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装平台3的最大允许载荷为5000n/㎡,所述吊装平台3的承重极限为3t,即所述吊装平台3每次吊装的货物重量不得超过3t。

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钢筋压环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钢筋压环4作为主梁锚固环预埋于吊装口的结构楼板12中,所述钢筋压环4位于所述结构楼板12的槽钢锚固段处,被所述结构楼板12的底筋压住。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压环4为ω形,且所述ω形的下部两侧具有30cm以上的搭接长度。优选的,所述钢筋压环4的规格为即所述钢筋压环4的钢筋直径为20mm。

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4,所述两根主梁31a的前端(即未与次梁31b固定连接的一端)均伸出于所述底板32之外,并分别插入相应的钢筋压环4中,由此所述两根主梁31a的前端均通过一预埋的钢筋压环4连接于结构楼板12上,所述两根主梁31a的后端(即与次梁31b固定连接的一端)均悬挑在结构楼板12之外。

两根主梁31a的下侧(即背向所述三面围栏33的一侧)均设置有一限位挡板36,所述限位挡板36与所述主梁31a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36靠近所述主梁31a的前端,用于限制所述主梁31a插入所述钢筋压环4的长度。

两根主梁31a的外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斜拉吊环7,所述斜拉吊环7与所述主梁31a固定连接,用于所述斜拉钢丝绳5与上层框架梁11之间的拉结。本实施例中,每根主梁31a上均设置有两个斜拉吊环7,每个斜拉吊环7连接一根斜拉钢丝绳5。优选的,两根主梁31a上的斜拉吊环7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斜拉吊环7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均为60°。

两根主梁31a的外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吊装吊环8,所述吊装吊环8与所述主梁31a固定连接,用于所述第二吊机钢丝绳与平衡梁2之间的拉结。本实施例中,每根主梁31a上均设置有两个吊装吊环8,两个吊装吊环8分别设置于两个斜拉吊环7的外侧,即两个斜拉吊环7均设置于两个吊装吊环8之间,所述两个吊装吊环8均与水平面垂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拉吊环7和吊装吊环8均满焊于主梁31a上,且所述斜拉吊环7和吊装吊环8均采用高强度螺栓10紧固。优选的,所述高强度螺栓10的规格为即所述高强度螺栓10的直径为20mm。

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斜拉钢丝绳5的数量为四条,每条斜拉钢丝绳5连接一个斜拉吊环7,每条斜拉钢丝绳5的末端均设置有钢丝绳夹具9,所述钢丝绳夹具9用于钢丝绳的夹紧固定。优选的,每根钢丝绳使用的钢丝绳夹具9的数量在3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拉钢丝绳5和吊机钢丝绳(包括第一吊机钢丝绳和第二吊机钢丝绳)的总破断载荷均大于15t,所述斜拉钢丝绳5和吊机钢丝绳的规格均为6×19+1直径23mm,即所述斜拉钢丝绳5和吊机钢丝绳均有6个钢股,每个钢股中有19根钢丝,钢丝绳的韧性为1级,钢丝绳的直径为23mm。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平衡梁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摄像装置21,所述摄像装置21固定在所述平衡梁2上,用于实时观察所述吊装平台3上的货物堆放情况。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3,所述报警器6安装于所述吊装平台3的底板32上,用于监测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所述报警器6还与所述塔吊1电性连接,在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超过极限时,通过所述报警器6切断所述塔吊1的提升功能。

请参考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报警器6包括:检测箱体61、导电溶液62、若干个导电探头64、探头移动单元和报警电路;所述导电溶液62的顶部飘浮有一气泡63,所述导电溶液62和气泡63均封装于所述检测箱体61中;每个导电探头64的外部均包覆有第一绝缘套管65,每个导电探头64的顶端均裸露于所述第一绝缘套管65之外,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64竖直设置于所述检测箱体61中,且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64的顶端位于所述气泡63内;所述探头移动单元与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64的底端固定连接,用以调整所述导电探头64的位置;所述报警电路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箱体61内的导电溶液62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电路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64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电路在所述导电探头64的顶端与所述导电溶液62接触时发出报警信号。

其中,所述导电溶液62为氯化钠溶液或其他可溶性酸碱盐的水溶液。优选的,所述导电溶液62无毒、导电性能良好,且浓度为23%的氯化钠溶液,该导电溶液62易于取材而且成本低廉。

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64均竖向设置于所述检测箱体61中,所述导电探头64的顶端朝上靠近所述检测箱体61的顶面,所述导电探头64的底端朝下靠近所述检测箱体61的底面,所述导电探头64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套管65,所述导电探头64的顶端露出所述第一绝缘套管65,除了顶端之外的所有部位均被所述第一绝缘套管65所包覆。

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64包括一个中心导电探头和四个边缘导电探头,所述中心导电探头位于十字形结构的交叉点,所述四个边缘导电探头分别位于十字形结构的四个端点上,即位于所述中心导电探头的前后左右,且等距排列成一正方形。

所述探头移动单元包括导轨66、多个滑块67、传动部件(图中未示出)和量程调节旋钮69,所述导轨66固定安装在所述检测箱体61的底部,所述多个滑块67活动设置于所述导轨66中能够沿着所述导轨66自由移动,中心导电探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66上,多个边缘导电探头与多个滑块67一一对应并分别固定在相应的滑块67上,所述量程调节旋钮69设置于所述检测箱体61上,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多个滑块67在所述导轨66上移动,使得所述多个滑块67上的导电探头64同时靠近或同时远离所述中心导电探头,即旋动所述量程调节旋钮69能够移动边缘导电探头,进而调整所述边缘导电探头与中心导电探头的间距。优选的,所述导轨66和多个滑块67均采用防腐、绝缘的材质。

当所述检测箱体61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气泡63位于中心位置,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64的顶端均位于所述气泡63内实现绝缘,所述若干个导电探头64的下端虽然浸入导电溶液中但由于有第一绝缘套管65的保护,因此不导通。当所述检测箱体61倾斜到一定程度时,所述气泡63会偏离中心位置,使得部分导电探头64的顶端不在所述气泡63内而与所述导电溶液62接触,因此导通。

请继续参考图5,中心导电探头和四个边缘导电探头的底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导线68与所述报警电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四个边缘导电探头分别通过相应的导线68电性连接于一共同端,中心导电探头通过相应的导线68电性连接于另一端。与边缘导电探头电性连接的导线68,一端与第一绝缘套管65内的导电探头64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滑块67、导轨66和所述检测箱体61的底面。与中心导电探头电性连接的导线68,一端与第一绝缘套管65内的导电探头64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导轨66和所述检测箱体61的底面。

来回调节所述量程调节旋钮69,能够使得边缘导电探头同时靠近或同时远离中心导电探头,所述量程调节旋钮69对应的刻度表示检测对象的倾斜程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6的测量范围在5°到30°之间,即测量的平面坡度最大为30°,最小为5°。

所述报警电路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箱体61内的导电溶液62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中心导电探头以及多个边缘导电探头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源70、检测指示灯71、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报警扬声器72、第一电阻r1、报警指示灯73和自控模块74。所述电源70、检测指示灯71、第一开关k1与第一电阻r1串联,所述第二开关k2、报警扬声器72和报警指示灯73并联在所述导电探头64的与所述电源70之间。其中,所述报警指示灯73电性连接在所述中心导电探头的底端与所述电源70之间,所述第二开关k2和报警扬声器72电性连接在所述边缘导电探头的底端与所述电源70之间。所述电源70用于提供电源能量,所述报警扬声器72为蜂鸣器,所述报警指示灯73为led灯。所述自控模块74连接在电源70和报警指示灯73之间,并与塔吊1电性连接,所述自控模块74根据所述报警电路发出的报警信号切断所述塔吊1的提升功能。

当边缘导电探头的顶端与所述导电溶液62接触时,若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闭合,则电源70、检测指示灯71、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和第一电阻r1形成通电回路,因此检测指示灯71点亮。

当边缘导电探头的顶端与所述导电溶液62接触时,若第一开关k1闭合、第二开关k2打开,电源70、检测指示灯71、第一开关k1、报警扬声器72和第一电阻r1形成通电回路,因此检测指示灯71点亮的同时报警扬声器72发出报警声音。

当中心导电探头和边缘导电探头的顶端同时与所述导电溶液62接触时,若第一开关k1闭合、第二开关k2打开,电源70、检测指示灯71、第一开关k1、第一电阻r1与报警扬声器72形成通电回路的同时,电源70、检测指示灯71、第一开关k1、第一电阻r1与报警指示灯73和自控模块74也形成通电回路,因此在检测指示灯71点亮、报警扬声器72发出报警声音的同时,报警指示灯73点亮、自控模块74切断塔吊1的提升功能。

为了避免所述导电溶液62在寒冷的冬季发生冻结而影响其正常工作,所述报警电路还包括设置于导电溶液62内且包覆有第二绝缘套管的电热丝75,所述电热丝75与其串联的第二电阻r2、电源70及第三开关k3构成一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一般在冬季极端温度低于零下20℃的条件下工作,低于零下20℃一般可认为是23%浓度氯化钠溶液开始固化的温度。当所述报警器6处于冬季极端寒冷(低于零下20℃)条件下时,闭合第三开关k3,加热电路导通,通过电热丝75加热导电溶液62,从而保证导电溶液62在冬季极端寒冷情况下不冻结。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70选择24v的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选择1kω的电阻,所述电热丝75选择型号为0cr27al7mo2,功率为36w的直流电热丝。在-20℃条件下,所述电热丝75能够在3分钟内将所述导电溶液62全部加热至液态。

所述报警器6还包括检测工具本体76和若干固定带77,所述检测工具本体76的顶部具有一凹槽,所述检测箱体61固定设置于所述检测工具本体76的凹槽中。所述若干固定带77设置于所述检测工具本体76上,用于固定吊装平台3。当吊装平台3为管道或者线槽时,可使用固定带77将报警器6绑扎固定于管道或者线槽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6采用采用移动式导电探头实现不同坡度的连续测量,所述移动式导电探头与报警电路结合实现多方位水平倾斜状态的监测,当检测对象的倾斜程度超过预设范围时,能够自动报警并限制吊装设备的提升。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吊装装置的使用方法。请继续参考图1至4,所述吊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如上所述的吊装装置100;

步骤二、安装吊装平台3,在安装过程中利用报警器6监测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当倾斜度超过预警值时所述报警器6发出预警信号,当倾斜度超过极限值时所述报警器6切断塔吊1的提升功能;

步骤三、利用所述吊装平台3进行货物装卸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利用报警器6监测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当倾斜度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报警器6发出报警信号;

步骤四、需要移除所述吊装平台3时,对所述吊装平台3进行拆卸。

具体的,所述吊装装置100包括吊装平台3,所述吊装平台3的制作过程包括:首先,以槽钢为材料制作两根主梁31a和若干根次梁31b,并将两根主梁31a和若干根次梁31b焊接固定形成平台框架31;接着,通过焊接方式在两根主梁31a的下端面分别固定安装底座支撑(图中标号未示出)和限位挡板36;然后,在在每个主梁31a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两个吊装吊环8和两个斜拉吊环7,两个吊装吊环8均与所述主梁31a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斜拉吊环7均与所述主梁31a的长度方向成60°角,两个吊装吊环8和两个斜拉吊环7均满焊于主梁31a上,并采用的高强度螺栓10紧固;之后,在所述平台框架31的边缘固定安装三面围栏33,所述三面围栏33包括多个横杆33a和多个立杆33b,所述多个立杆33b均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主梁31a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横杆33a采用搭接方式与所述多个立杆33b固定连接;在安装三面围栏33之后,在所述三面围栏33内侧设置钢丝安全网,并在所述三面围栏33的下侧设置高度为180mm的挡脚板。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所述吊装平台3的防腐防锈功能,所述吊装平台3的平台框架31以及底部支撑等金属均涂有防锈漆。

所述吊装平台3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吊环(包括吊装吊环8和斜拉吊环7)进行焊缝质量验收,并在焊缝质量验收合格后,对吊环(包括吊装吊环8和斜拉吊环7)进行承载试验,检查吊点处焊缝有无变形。针对吊环的承载试验包括:首先,在所述吊装平台3上装载5t载荷;接着,用一钢丝绳连接吊环;然后,通过塔吊1吊起所述吊装平台3并离地10cm;之后,查看吊点处焊缝有无变形。

完成吊环的承载试验之后,进行钢丝绳的承载试验,所述钢丝绳包括斜拉钢丝绳5和吊机钢丝绳。针对钢丝绳的承载试验包括:首先,在所述吊装平台3上装载10t以上的载荷;接着,使用斜拉钢丝绳5或者吊机钢丝绳连接所述塔吊1和吊装平台3;然后,通过塔吊1吊起所述吊装平台3并离地,吊起后的稳定时间不得少于4h。

在进行钢丝绳的承载试验之前,需要检查钢丝绳是否有磨损、打结或扭曲,是否符合设计标准,钢丝绳夹具9的卡法是否正确(即主钢绳应保持平直),钢丝绳夹具9的鞍座是否在长绳端等。

优选的,所述吊装装置100的保养周期一般为6月/次;如投入使用一旦超过3年,保养周期则应缩短至3月/次;如投入使用超过5年,保养周期应再缩短至2月/次,所述吊装装置100的最长使用年限一般为8年,保养内容为检查平台整体结构、吊环及螺栓连接加固件、钢丝绳的磨损以及油漆的脱落程度,应视具体情况对其零部件及防腐漆进行必要的更换。此外,所述吊装装置100在使用前、每次修护和保养后,均应进行吊环和钢丝绳的承载试验。

各种检验完成之后,将吊装平台3可拆卸地安装在建筑物的外立面上。所述吊装平台3的安装过程包括:首先,所述吊装平台3通过吊机钢丝绳连接塔吊1;接着,塔吊1进行塔吊作业,将所述吊装平台3起吊至指定的吊装口;然后,将主梁31a的前端准确插入预埋的钢筋压环4中,在所述主梁31a上的限位挡板36与结构楼板12接触时停止插入,并及时采用木楔(图中未示出)楔紧所述主梁31a,以确保平台定位;此时,悬挑梁按梁长度起拱0.5%~1%;之后,调整塔吊作业的吊机钢丝绳,使得所述吊机钢丝绳处于绷紧状态;此后,安装斜拉钢丝绳5,所述斜拉钢丝绳5的一端与斜拉吊环7固定连接,所述斜拉钢丝绳5的另一端与建筑物的结构钢梁(即上层框架梁11)或者上层楼面预埋的钢筋压环固定连接,所述斜拉钢丝绳5与结构钢梁的搭接处应加衬软垫物;最后,解除所述吊机钢丝绳。

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报警器6监测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所述报警器6的检测对象即所述吊装平台3,所述报警器6紧贴于所述吊装平台3的测试面。

需要对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进行预警时,通过旋动量程调节旋钮69设定所述吊装平台3倾斜程度的预警值(例如15°)。同时,闭合第一开关k1,断开第二开关k2。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6,如图1和图6所示,当所述吊装平台3处于水平状态时,若干个导电探头64的裸露顶端全部暴露在气泡63中,若干个导电探头64的下端浸入导电溶液62中,但由于浸入部分有第一绝缘套管65的保护,因此电气线路无法实现通路,报警电路不工作,当所述吊装平台3因为外力作用而倾斜时,气泡63的位置发生偏移,当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达到预警值(例如15°)时,导电探头64的裸露端浸没于导电溶液62中,报警电路导通从而触发声光报警信号(检测指示灯71亮起,同时报警扬声器72发出预警声音),提示操作人员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情况。此时,所述塔吊1的操作人员应结合平衡梁2上的摄像装置21,查看吊运货物是否有倾斜、侧翻情况,及时作出调整。

当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进一步扩大,需要对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程度进行报警并触发所述塔吊1的自控功能时,通过旋动量程调节旋钮69设定所述吊装平台3倾斜程度的极限值(例如30°)。同时,闭合第一开关k1,断开第二开关k2。

当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程度超过极限值时,不但边缘位置的导电探头64与导电溶液62接触,中心位置的导电探头64也与导电溶液62接触,因此报警电路进行声光预警的同时,报警指示灯73点亮,自控模块74切断塔吊1的提升功能,所述塔吊1只能执行下降指令。此时,所述塔吊1的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起吊工作,结合摄像装置21以及地面指挥人员的指令,及时将所述吊装平台3下降至地面或者停靠固定于就近的吊装口位置,等外界条件改善后再进行起吊。

在所述吊装平台3吊装就位后,所述塔吊1的操作人员应切断所述报警器6的自控功能,此时所述报警器6将不能对所述塔吊1的提升功能进行限制。与此同时,闭合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并通过量程调节旋钮69设置所述吊装平台3倾斜程度的设定值(例如10°),即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超过10°时进行提醒。

在利用所述吊装平台3进行货物装卸的过程中,若检测指示灯71亮起,则意味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程度超过设定值,提示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待排除安全隐患后再进行施工。

需要时,对所述吊装平台3进行移位或者拆除。所述吊装平台3的拆卸过程包括:首先,清除所述吊装平台3上所有可能坠落的杂物;接着,通过吊机钢丝绳连接所述塔吊1与吊装平台3,并使所述吊机钢丝绳处于绷紧状态;之后,解除斜拉钢丝绳5;之后,解除木楔,并从钢筋压环4中抽出主梁31a;然后,通过所述塔吊1将所述吊装平台3吊离吊装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装平台3悬挑设置于高层建筑墙体外侧,并通过安装于平台底部的主梁31a、次梁31b和底板32对平台上的重物进行支撑。所述吊装平台3与斜拉钢丝绳5和钢筋压环4连接,并利用斜拉钢丝绳5和钢筋压环将承重传递给建筑物。如此,不但能够保证所述吊装平台3在使用过程中牢固、安全,而且易于拆卸,能够重复利用。采用所述吊装装置100,在幕墙封闭、仅留吊装窗口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吊运,不会影响外立面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平台3上设置有报警器6,通过报警器6的报警信号可直观判断所述吊装平台3在吊装过程中以及固定后的倾斜情况。在吊装过程中,所述吊装平台3的倾斜度一旦达到极限值,报警器能够实现声光预警并限制吊机的提升功能,吊机只能执行下降指令。此外,所述平衡梁2上设置了摄像装置21,能够实时监视货物摆放情况。所述报警器6和摄像装置21配合使用,实时监测平台的倾斜情况,提醒操作人员所述吊装平台3由于部件连接脱落或者货物在搬运过程中产生晃动而导致的倾斜,及时对所述吊装平台3进行调整、检修。与传统吊装过程中采用肉眼观测、人工指挥等手段相比,采用所述吊装装置100的可靠性更高,可以大大减少因环境、人员、施工方法等因素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所述吊装装置100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各类货物的吊装运输作业。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装置中,采用可拆卸的吊装平台,不但可以重复利用,而且不会影响外立面施工。进一步的,所述吊装平台上安装有报警器,通过所述报警器能够监测所述吊装平台的倾斜情况,实现自动报警并限制吊机的提升功能,大大增强了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