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1943发布日期:2020-05-22 21:3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预制梁施工技术领域,涉及预制梁施工时的混凝土浇筑布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梁场进行预制梁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作业人员都是站在梁体钢筋或模板上进行操作,施工操作不方便,高空作业缺少安全防护,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且施工人员踩踏会对钢筋造成破坏和污染,不能满足工程现场标准化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预制梁布料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方便、高效的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爬梯和操作平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设置于预制梁两侧的梯形支架,每个梯形支架沿预制梁纵向的两端为直角梯形框架,梯形支架朝向预制梁的一侧为竖直面,背向预制梁的一侧为斜面,每个梯形支架底部设有4个行走轮,梯形支架顶部高于预制梁顶面;所述爬梯设置在梯形支架的斜面;所述操作平台搭设在两梯形支架顶部之间,操作平台中间沿预制梁纵向设有一混凝土布料口,沿所述混凝土布料口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一混凝土布料护板。

本实用新型综合考虑预制梁的高度、宽度及预制梁腹板位置,横跨在预制梁上方及两侧,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个稳定安全的操作平台;施工人员可通过爬梯上下平台,方便施工;平台中间提供了混凝土布料口,并在混凝土布料口两侧设有混凝土布料护板,可防止混凝土外溅;平台可沿预制梁移动,使施工效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沿预制梁横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预制梁纵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操作平台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梯形支架沿预制梁横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爬梯和操作平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设置于预制梁1两侧的梯形支架2,每个梯形支架2沿预制梁纵向的两端为直角梯形框架,梯形支架朝向预制梁的一侧为竖直面,背向预制梁的一侧为斜面,每个梯形支架底部设有4个行走轮3,梯形支架顶部高于预制梁顶面;所述爬梯4设置在梯形支架2的斜面;所述操作平台5搭设在两梯形支架顶部之间,操作平台5中间沿预制梁纵向设有一混凝土布料口50,沿所述混凝土布料口50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一混凝土布料护板51。

如图4、图2所示,每个梯形支架2两端的直角梯形框架,包括一上横杆21、一下横杆22,且所述下横杆22的长度大于上横杆21,上横杆21与下横杆22的一端通过第一立杆23连接,上横杆与下横杆的另一端通过一斜撑杆24连接。每个梯形支架两端的两直角梯形框架的上横杆两端之间通过两上纵杆25连接,下横杆两端之间通过两下纵杆26连接。4个行走轮3分别设置在两直角梯形框架的下横杆22底部两端。

进一步,为加强直角梯形框架的结构,还可将所述上横杆与斜撑杆连接端和下横杆间通过第二立杆27间连接。

所述爬梯4提供施工人员上下平台的通道。为保证施工人员上下安全,可在所述爬梯4的两侧设爬梯护栏41。

如图3所示,所述操作平台5包括由2根平台横杆52和2根平台纵杆53焊接成的矩形的平台边框,在2根平台横杆52之间焊接两根护板支撑杆54,两护板支撑杆54间设有一定间距形成所述混凝土布料口50,所述混凝土布料护板51与所述护板支撑杆54焊接;离每根护板支撑杆54外侧一定间距在两平台横杆52间焊接一与护板支撑杆平行的平台骨架支撑杆55,在平台骨架支撑杆54与所述平台纵杆53和平台横杆52之间焊接有“米”字形的平台骨架56,所述平台骨架上铺设有平台网片57或平台面板(图3中,平台右侧示意的是“米”字形平台骨架上铺设平台网片的状态,左侧示意的是未铺设平台网片的状态)。

所述混凝土布料护板51一方面为混凝土浇筑提供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可防止混凝土外溅。具体实施时,可将混凝土布料护板51顶边向混凝土浇筑口外侧倾斜设置。

外保证混凝土布料护板的牢固性,可在所述混凝土布料护板51与所述平台骨架支撑杆之间焊接多块斜撑板58;另外,为防止平台上的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可沿所述平台骨架支撑杆纵向焊接一踢脚板5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梯形支架顶部除通过操作平台连接外,还可沿预制梁横向在两梯形支架顶部之间固定设置两个桁架6,两桁架6的下弦杆分别与两梯形支架两端的直角梯形框架的上横杆21通过螺栓连接。两桁架6可作为操作平台两端的护栏,同时将两梯形支架牢固连接。

如图2所示,为保证施工安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还可在每个梯形支架的斜面一侧的上纵杆25顶部设平台护栏7。

本实用新型用于在梁场进行预制梁浇筑时,首先在预制梁台座上绑扎梁体钢筋、合模板;然后推动布料施工平台移动跨在预制梁两侧,前后左右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作业人员从两侧的爬梯上到操作平台上,龙门吊悬挂料斗在平台上方从混凝土布料口进行预制梁混凝土浇筑。一处施工完成后,推动平台移动到下一处继续施工。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爬梯和操作平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设置于预制梁两侧的梯形支架,每个梯形支架沿预制梁纵向的两端为直角梯形框架,梯形支架朝向预制梁的一侧为竖直面,背向预制梁的一侧为斜面,每个梯形支架底部设有4个行走轮,梯形支架顶部高于预制梁顶面;所述爬梯设置在梯形支架的斜面;所述操作平台搭设在两梯形支架顶部之间,操作平台中间沿预制梁纵向设有一混凝土布料口,沿所述混凝土布料口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一混凝土布料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梯形支架两端的直角梯形框架,包括一上横杆、一下横杆,且所述下横杆的长度大于上横杆,上横杆与下横杆的一端通过第一立杆连接,上横杆与下横杆的另一端通过一斜撑杆连接,每个梯形支架两端的两直角梯形框架的上横杆两端之间通过两上纵杆连接,下横杆两端之间通过两下纵杆连接,4个行走轮分别设置在两直角梯形框架的下横杆底部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与斜撑杆连接的一端还通过第二立杆与下横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的两侧设有爬梯护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包括由2根平台横杆和2根平台纵杆焊接成的矩形的平台边框,在2根平台横杆之间焊接两根护板支撑杆,两护板支撑杆间设有一定间距形成所述混凝土布料口,所述混凝土布料护板与所述护板支撑杆焊接;离每根护板支撑杆外侧一定间距在两平台横杆间焊接一与护板支撑杆平行的平台骨架支撑杆,在平台骨架支撑杆与所述平台纵杆和平台横杆之间焊接有“米”字形的平台骨架,所述平台骨架上铺设有平台网片或平台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布料护板顶边向混凝土浇筑口外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布料护板与所述平台骨架支撑杆之间焊接有多块斜撑板,沿所述平台骨架支撑杆纵向焊接有一踢脚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沿预制梁横向在两梯形支架顶部之间固定设置两个桁架,两桁架的下弦杆分别与两梯形支架两端的直角梯形框架的上横杆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梯形支架的斜面一侧的上纵杆顶部设有平台护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预制梁混凝土布料施工平台,包括支架、爬梯和操作平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设置于预制梁两侧的梯形支架,每个梯形支架朝向预制梁的一侧为竖直面,背向预制梁的一侧为斜面,每个梯形支架底部设有4个行走轮,梯形支架顶部高于预制梁顶面;爬梯设置在梯形支架的斜面;操作平台搭设在两梯形支架顶部之间,操作平台中间沿预制梁纵向设有一混凝土布料口,沿所述混凝土布料口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一混凝土布料护板。本实用新型预制梁施工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操作平台;混凝土布料口可防止混凝土外溅;平台可沿预制梁移动,使施工效率得以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玉;陈松洲;李志文;黄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4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