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景观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5114发布日期:2020-03-17 16:11阅读:19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景观亭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亭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景观亭。



背景技术:

亭子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亭风格之一,一般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亭子包括三角亭、四角亭、五角亭、六角亭和圆亭等,在现代社会中各处景区或园林建设时,常常会设置各种类型的亭子建筑作为装饰和景点。

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城市越来越注重人文精神建设,对于古典建筑群的保护越来越注重,而在城市规划中,也更多的选择亭子这种古典建筑作为基础建设,房地产开放商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建设带有亭子的小区。

但是现有的亭子一般为开放式,在夏季使用时乘凉效果有限,经过太阳的暴晒会比较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景观亭,其优势在于:能够避免亭子因暴晒而导致温度较高,使亭子保持适宜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景观亭,包括底座、亭柱以及亭盖,所述亭柱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亭盖设置于所述亭柱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亭柱与所述亭盖之间设置有连接框,所述亭柱与所述亭盖通过所述连接框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外侧开设有水渠,所述水渠内设置有第一潜水泵,所述第一潜水泵上连通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沿所述亭柱的径向方向穿设于所述亭柱,所述连接框的外侧开设有喷水槽,所述喷水管远离所述第一潜水泵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喷水槽,所述喷水槽的槽口位于所述水渠渠径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开启第一潜水泵,第一潜水泵将水渠内的水经喷水管泵至喷水槽,水从喷水槽内流出形成水幕,喷水槽的槽口位于水渠渠径的正上方,保证水从喷水槽内出来时能够落到水渠内,使水渠内的水形成循环,不断对亭子进行降温,避免亭子因暴晒而导致温度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框内开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最低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喷水槽的最低水平高度,所述喷水槽与所述喷水管通过所述蓄水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槽具有一定的蓄水作用,蓄水槽的最低水平高度低于喷水槽的最低水平高度能够保证当水从喷水管泵至蓄水槽内时,水会先将蓄水槽蓄满,然后水从喷水槽的槽口流出,保证喷水槽内流出的水呈完整的水幕形,避免喷水槽靠近喷水管的部位与喷水槽远离喷水管的部位出水量相差而导致水幕中间出现间隔,使水幕的面积增大,提高了水幕对亭子的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水槽远离所述蓄水槽的一端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沿远离所述喷水槽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面能够对水起到引导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水幕的完整性,引导面的倾斜设置能够使水在流出引导面时具有一定的速度,使水落到水渠内,避免一部分水沿引导面的底部流到亭中,减少了水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亭柱与所述喷水管之间设置有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能够对水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水渗漏对亭柱造成侵蚀,提高了亭柱的结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渠内设置有第二潜水泵,所述第二潜水泵上连通有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渠内的水较多时,通过开启第二潜水泵将水渠内的水排掉,同时也方便定期对水渠内的水进行更换,使水渠内的水保持洁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第二潜水泵的一端设置有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放水渠内的水时,通过喷头将水渠内排出的水喷淋出去,对周围的绿植进行浇灌,充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潜水泵和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外侧均罩设有防护网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罩能够防止异物进入第一潜水泵或者第二潜水泵,避免第一潜水泵或者第二潜水泵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渠内连通有补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水管用于对水渠进行补水,当水渠内的水因蒸发减少时,通过布水管向水渠内补水,确保水渠内的水量保持充足,保证对亭子的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渠的底部安装有水下照明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下照明灯能够在夜间将水渠照亮,对行人起到警示作用,避免行人掉落到水渠内而发生危险,同时也提高了水渠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渠内投放有驱虫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渠内投放驱虫剂,水在循环时散发的味道能够对蚊虫进行驱赶,防止蚊虫靠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连接框上开设喷水槽,将水渠内的水经喷水管泵至喷水槽,水从喷水槽内流出形成水幕并落到水渠内,使水渠内的水形成循环,不断对亭子进行降温;

2.蓄水槽的设置使喷水槽内流出的水呈完整的水幕形,避免喷水槽靠近喷水管的部位与喷水槽远离喷水管的部位出水量相差而导致水幕中间出现间隔,增大了水幕面积,提高了水幕对亭子的降温效果;

3.引导面的设置对水起到引导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水幕的完整性,引导面的倾斜设置使水在流出引导面时具有一定的速度,避免水沿引导面的底部流到亭中,减少了水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亭柱;21、防水层;3、亭盖;4、连接框;41、喷水槽;42、蓄水槽;43、引导面;5、水渠;51、第一潜水泵;52、喷水管;53、第二潜水泵;54、排水管;541、喷头;55、防护网罩;56、补水管;57、水下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景观亭,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砌设有六根圆柱形的亭柱2,亭柱2的顶端砌设有一个正六边形的连接框4,连接框4的顶部砌设有亭盖3,亭盖3的上表面沿靠近中心的方向逐渐向上凸起形成弧面。

沿底座1外侧的边缘处开设有一个正六边形的水渠5,水渠5内安装有第一潜水泵51,第一潜水泵51上连通有一根喷水管52,喷水管52从底座1下方穿设于其中一根亭柱2内部,喷水管52沿亭柱2的径向方向贯穿于亭柱2的顶部。连接框4外侧的其中四个相对的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的喷水槽41,喷水槽41的槽口位于水渠5渠径的正上方。连接框4的内部沿连接框4的路径方向开设有一个正六边形的蓄水槽42,蓄水槽42的最低水平高度低于喷水槽41的最低水平高度,喷水管52远离第一潜水泵51的一端连通于喷水槽41,喷水槽41与喷水管52通过蓄水槽42相连通。

在使用时开启第一潜水泵51,第一潜水泵51将水渠5内的水经喷水管52泵至蓄水槽42内,当蓄水槽42蓄满水后,水会从喷水槽41内流出并形成水幕。喷水槽41的槽口位于水渠5渠径的正上方,能够保证水从喷水槽41内出来时能够落到水渠5内,使水渠5内的水形成循环,不断对亭子进行降温,避免亭子因暴晒而导致温度过高。蓄水槽42的最低水平高度低于喷水槽41的最低水平高度能够保证当水从喷水管52泵至蓄水槽42内时,水会先将蓄水槽42蓄满然后从喷水槽41内流出,保证喷水槽41内流出的水呈完整的水幕形,避免喷水槽41靠近喷水管52的部位与喷水槽41远离喷水管52的部位出水量相差而导致水幕中间出现间隔,使水幕的面积增大,提高了水幕对亭子的降温效果。

喷水槽41远离蓄水槽42一端的槽口处设置有引导面43,引导面43沿远离喷水槽41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形成斜面。引导面43能够对水起到引导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水幕的完整性,保证降温效果。引导面43的倾斜设置能够使水在流出引导面43时具有一定的速度,保证水落到水渠5内,避免一部分水沿引导面43的底部流到亭中,减少了水的损耗。

亭柱2与喷水管52之间砌设有防水层21,防水层21能够对水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水渗漏而对亭柱2造成侵蚀,提高了亭柱2的结构稳固性。

水渠5内投放有驱虫剂,当水在循环时会散发味道对蚊虫进行驱赶,防止蚊虫靠近。

水渠5内还安装有第二潜水泵53,第二潜水泵53上连通有一根排水管54,排水管54远离第二潜水泵53的一端安装有喷头541。当水渠5内的水较多时,通过开启第二潜水泵53将水渠5内的水排掉,排放出的水经喷头541喷淋出去,对周围的绿植进行浇灌,充分对水进行利用,避免浪费。第二潜水泵53的设置也方便定期对水渠5内的水进行更换,使水渠5内的水保持洁净。

第一潜水泵51和第二潜水泵53的外侧均罩设有不锈钢材质的防护网罩55,防护网罩55用于对异物进行阻挡,避免异物进入第一潜水泵51或者第二潜水泵53而导致第一潜水泵51或者第二潜水泵53发生堵塞。

水渠5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不同灯光颜色的水下照明灯57,水下照明灯57能够在夜间将水渠5照亮,对行人起到警示作用,避免行人掉落到水渠5内而发生危险,同时也提高了水渠5的美观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水渠5内设置第一潜水泵51,在连接框4上开设喷水槽41,将水渠5内的水经喷水管52泵至喷水槽41,水从喷水槽41内流出形成水幕并落到水渠5内,使水渠5内的水形成循环,不断对亭子进行降温。通过设置蓄水槽42使喷水槽41内流出的水呈完整的水幕形,避免水幕中间出现间隔,增大了水幕面积,提高了水幕对亭子的降温效果。通过设置第二潜水泵53和排水管54,便于对水渠5内的水进行更换和排放,喷头541的设置使排出的水对植被进行浇灌,充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