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预制构件横梁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4958发布日期:2020-04-21 18:2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预制构件横梁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预制构件横梁模具。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和砌体建筑而言,预制装配建筑采用的方式是在工厂生产预制出包括梁、板、柱和外墙等建筑构件,经过养护并验收合格后运输至现场安装施工完成的建筑方式。

在预制混凝土横梁时,需要先通过混凝土横梁模具拼接成一个供混凝土浇筑的腔室,该腔室与所需要预制的横梁形状一致,拼接完成后只需往该腔室浇筑混凝土即可,等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再拆卸混凝土横梁模具,预制的混凝土横梁就可用于现场安装。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横梁模具如图1所示,其由两对称设置的模板1拼接在一起形成模具本体,模板1包括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板2以及固定在侧板2两端的端板3,端板3外端面上突出设置有角钢4,角钢4上均设置有螺孔5。通过把两模板1上的角钢4抵接在一起,然后再把螺栓穿过角钢4上的螺孔5再锁上螺母从而把两模板固定。但是在安装时需要先把两模板1相向立起来,再把螺栓螺母锁在角钢4上,由于模板1长度过长,可能在锁紧时会出现模板1倒下的情况,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固定两模板1上,在安装时,所花人力和精力以及时间过多,导致安装效率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预制构件横梁模具,其具有设置预固定装置,减少安装所花人力和精力以及时间从而提高安装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预制构件横梁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模板,所述模板包括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板以及垂直固定在侧板两端的端板,所述端板的外端面且远离侧板一侧处突出设置有角钢,所述角钢上开设有若干螺孔,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对两模板进行预固定的预固定装置,所述预固定装置包括对称且竖直设置在两侧板上端面上的定位块以及活动插接在两侧板的定位块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两侧对应定位块位置开设有供定位块插接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安装横梁模具时,先把两个模板竖直立起来抵接在一起,然后把定位板上的定位孔对应插入两侧板上端面上的定位块上,从而把两模板进行预固定,定位板和两模板以及地板之间会形成固定结构,再把螺栓螺母锁紧在角钢上时不会出现模板倒下的情况,操作更简单方便,无需多花时间和精力和人力在固定两块模板上,起到了一个预固定的效果,具有设置预固定装置,减少安装所花人力和精力以及时间从而提高安装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沿侧板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且定位板对应定位块设置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板和定位孔,可以更好的配合起来防止在锁紧螺丝时侧板倒下,且也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浇灌时混凝土把侧板外往顶,进一步保障了横梁的质量,提高了模具的精度也可以防止模板被混凝土顶出后造成弯曲,从而影响了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状,所述定位孔的形状设置为对应定位块的等腰梯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和定位块均设置为等腰梯形,可以通过定位块和定位孔的配合使得定位板插接在定位块上时不会发生移动,进一步限制了侧板之间发生左右偏移,从而固定了两侧板之间的间距,保证了横梁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的短边端相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的短边端对称设置,可以形成外大内小的结构,使得定位板在插入定位块时会有向内运动的趋势,使得两侧板向外运动时会受到更大的阻力,在浇灌混凝土时减少混凝土的挤压使得两侧板向外,从而导致横梁的精度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面与定位块的外周侧壁交界处均倒直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直角设置,可以让定位块的上端面与定位块的外周侧壁交界处的面积减小,从而使得定位板更容易插入,安装也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上端面上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把手,可以在把定位板插入定位块或者拔出定位块时能通过把手获得一个抓取的地方,方便使用者抓取和施加力的地方,更方便使用者抓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端面的外侧对应定位块位置上设置有导向罩,所述导向罩呈匚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导向罩,可以在定位板插入定位块时能通过导向罩进行一个导向的作用,能顺着导向罩的方向插入定位块中,操作更简便且导向罩也起到一个定位的作用,能让使用者明确了解到插入定位块的位置,且导向罩设置成匚形,能更好的包裹住定位块,导向作用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孔的侧壁上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位于定位孔侧壁沿定位孔孔深的中部,所述转槽中转动有转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转槽和转轮,可以在把定位孔插入或提起定位块时能把滑动摩擦改变成滚动摩擦,从而降低了摩擦力,使得定位孔插入和提起更容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定位板、定位块,可以在安装模板时能通过把定位板卡入侧板上的定位块上从而使得模板和定位板以及地板之间形成预固定结构,防止安装时模板倒下,导致安装效率过低,具有设置预固定装置,减少安装所花人力和精力以及时间从而提高安装效率的优点;

(2)通过设置短边端对称设置的梯形定位块,定位块的短边端对称设置,可以形成外大内小的结构,使得定位板在插入定位块时会有向内运动的趋势,使得两侧板向外运动时会受到更大的阻力,在浇灌混凝土时减少混凝土的挤压使得两侧板向外,从而导致横梁的精度不准确;

(3)通过设置转槽和转动在转槽中的转孔,可以在把定位孔插入或提起定位块时能把滑动摩擦改变成滚动摩擦,从而降低了摩擦力,使得定位孔插入和提起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横梁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模板;2、侧板;3、端板;4、角钢;5、螺孔;6、预固定装置;7、定位板;8、定位孔;9、转轮;10、定位块;11、导向罩;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便于拆装的预制构件横梁模具,如图2所示,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模板1,模板1呈匚字型设置,模板1包括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板2以及垂直焊接固定在侧板2两端的端板3,端板3的外端面且远离侧板2一侧处均垂直焊接固定有角钢4,角钢4上开设有若干个螺孔5,且侧板2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两模板1进行预固定的预固定装置6,预固定装置6包括竖直固定在两侧板2上端面上的定位块10以及活动插接在两侧板2定位块10上的定位板7,定位板7的两侧对应定位块10位置开设有供定位块10插接的定位孔8。

在安装横梁模具时,先把两侧板2相对竖直立起,让两匚字型的模板1相对形成一个密封的且为需要浇筑形成的横梁形状一致的矩形槽,然后在把定位板7上的定位孔8对应插入侧板2上端面的定位块10中,从而让两模板1以及地板和定位板7之间形成预固定的结构,防止在把螺栓穿过两贴合角钢4上的螺孔5再通过螺母锁紧时,模板1倒下,造成需要多花人力、精力以及时间去固定两模板1的情况,导致安装效率过低。通过定位板7和定位块10的配合,对两模板1进行预固定,具有减少安装所花人力和精力以及时间从而提高安装效率的优点。

具体的,如图2所示,定位块10沿侧板2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板7也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可以更好的配合起来防止在锁紧螺丝时侧板2倒下,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板7和定位块10也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浇灌时混凝土把侧板2外往顶,进一步保障了横梁的质量,提高了模具的精度也可以防止模板1被混凝土顶出后造成弯曲,从而影响了下次使用,降低了使用寿命。定位块10设置为等腰梯形状,且定位孔8也对应设置为等腰梯形状,可以通过定位块10和定位孔8的配合使得定位板7插接在定位块10上时不会发生移动,进一步限制了侧板2之间发生左右偏移,从而固定了两侧板2之间的间距,保证了横梁的精度。且两侧板2上相对的等腰梯形状的定位块10的短边端相向设置,可以形成外大内小的结构,使得定位板7在插入定位块10时由于外端大内端小,会有向内运动的趋势,使得两侧板2向外运动时会受到更大的阻力,在浇灌混凝土时减少混凝土的挤压使得两侧板2向外,从而导致浇筑完后形成的横梁精度不准确。

还有,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定位板7在插入定位块10时完成的更容易,定位块10的上端面与定位块10外周侧壁的交界处均倒直角设置,使得定位块10上端面的面积会减小,在定位孔8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插入也会更加容易,使得操作更简单快捷。定位板7的上端面中部还固定焊接有把手12,可以在把定位板7插入定位块10或者拔出定位块10时能通过把手12获得一个抓取的地方,方便使用者抓取和施加力的地方,更方便使用者抓取。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侧板2的上端面外侧对应定位块10位置上设置有导向罩11,导向罩11呈匚形设置,且环绕在定位块10的外周侧设置并与定位块10存在间隙,防止在定位板7插入时产生干涉,设置有导向罩11,可以在定位板7插入定位块10时能通过导向罩11进行一个导向的作用,能顺着导向罩11的方向插入定位块10中,操作更简便且导向罩11也起到一个定位的作用,能让使用者明确了解到插入定位块10的位置,且导向罩11设置成匚形,能更好的包裹住定位块10,导向作用更好。为了使得定位板7更容易插入定位块10中,定位板7上且位于定位块10侧壁上开设有转槽,转槽位于定位孔8孔深的中部,且位于定位孔8两平行的侧壁上,转槽中转动有转轮9,转轮9略微突出转槽设置,且转轮9转动的方向与定位板7上下移动的方向一致,可以在把定位孔8插入或提起定位块10时能把滑动摩擦改变成滚动摩擦,从而降低了摩擦力,使得定位孔8插入和提起更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在安装两模板1时,先把定位板7对应插入模板1上的定位块10中,让两模板1、定位板7以及地板之间形成预固定结构,使得模板1不会倒下,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且设置有转轮9可以把定位板7插入时的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更容易插入,且还设置有把手12,可以在插入或者提起定位板7时,能通把手12获得抓取和施加力的地方,更方便使用者操作,且设置有若干定位板7,可以对两侧板2进行加固,防止浇灌混凝土时在混凝土作用下导致侧板2向外顶,也保护了侧板2的使用寿命,具有设置预固定装置6,减少安装所花人力和精力以及时间从而提高安装效率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