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仿古宝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6240发布日期:2020-05-12 19:47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仿古宝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古建筑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仿古宝顶。



背景技术:

建筑的顶部选型对于整个建筑来讲,可以算是点睛之笔,尤其是在园林和仿古建筑中,其顶部具有丰富的装饰性和象征意义,被称为宝顶。传统的宝顶是随着建筑的建设在施工现场利用砖或木头分别按照样板砍磨,并通过水泥、砂浆混凝土灌注锚固,其施工工序复杂,工期较长,成品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质量不易管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趋扩张,大型城市活动日益增多,民众对园林的关注和需求度持续高涨,迫使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园林设计操作方式来快速满足广大民众对园林的需求,同时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由此,装配式园林建筑及其配合的装配式宝顶应运而生。

公告号为cn2034299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仿古宝顶,包括顶珠和基座,顶珠和基座均为中空,且在顶珠和基座内部安装有一根方钢管,顶珠与基座分别为一体构成并栓接在一起。具有拆装和运输方便,施工周期短的优点。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用于和建筑顶部固定的安装管为钢材,需要在建筑顶部打孔并通过螺栓将该技术方案中的宝顶和建筑固定,而需要安装此类仿古宝顶的传统仿古建筑或装配式园林建筑多以木材建造,经年日晒雨淋后,易于从打孔的位置开裂,不仅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而且减少了安装该宝顶的建筑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仿古宝顶,其具有装配结构天然稳固且便于拆装,后期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仿古宝顶,包括基座和连接在所述基座一端的顶珠,所述基座的另一端设有凸出于所述基座端面的安装头,所述安装头远离所述基座一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安装头靠近所述基座一面的面积,所述安装头插接安装在屋脊上的安装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安装头远离基座一面的面积小于安装头靠近基座一面的面积,当向基座上施加朝向屋脊的外力将安装头插接入屋脊上的安装孔中时,安装头和屋脊会因为接触面积的逐渐增大而插接连接的越来越牢固,从而使基座和需要安装本方案中宝顶的建筑屋脊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而无需通过打孔和钉螺钉来固定,减少了宝顶后期的维护成本,增加了其使用寿命,实现了一种相对快捷天然且稳固有效的园林设计操作方式。同时,安装头和安装孔插接固定的方式便于本方案中的宝顶和安装有该宝顶的建筑之间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珠和所述基座通过可拆装式榫卯连接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珠和基座之间形成可拆卸式装配,拆卸状态时易于本方案中装配式仿古宝顶的运输,通过榫卯连接件装配时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易于顶珠和基座之间的稳定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榫卯连接件包括开设在所述顶珠靠近所述基座一面的第一榫眼以及设在所述基座靠近所述顶珠一面的第一榫头,所述第一榫头与所述第一榫眼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榫眼为三个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更好,三个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的第一榫眼中插接与其配合的第一榫头,增加了顶珠和基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珠和所述基座之间设有第一装饰件,所述第一装饰件靠近所述顶珠的一端设有第二榫头,所述顶珠靠近所述基座的一面设有和所述第一榫眼连通的第二榫眼,所述第二榫头和所述第二榫眼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装饰件平行于所述第二榫头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基座靠近所述顶珠的一端设有和所述第一卡槽卡合的第二卡槽,所述基座通过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卡合来和所述第一装饰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珠和基座之间增加第一装饰件,该第一装饰件上可以设计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吉祥的图案或形状来跟需要安装本方案中的装配式仿古宝顶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增加本方案中宝顶的适用范围和艺术价值。基座利用其靠近顶珠一端的第二卡槽卡合第一装饰件上的第一卡槽来和装饰件装配固定为一个整体,该基座和第一装饰件的装配整体再利用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同时插接入位于顶珠端面的第一榫眼和第二榫眼中,起到基座、第一装饰件和顶珠三者之间简单稳定的装配连接的效果,且装配连接完成的仿古宝顶外表面无缝无孔,更易于保护宝顶的完整性。同时,由于本方案中的宝顶为插接扣合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且拆卸后的各装配件仍保持完整性,可重复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靠近所述顶珠一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和所述第一装饰件相同的第二装饰件,所述第二装饰件和所述基座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方案中的装配式宝顶安装在建筑屋顶上后从不同角度观察其形状可以更加趋于一致,增加本方案中宝顶外形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装饰件和所述第二装饰件的边缘凸出于所述顶珠的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凸出于顶珠边缘的部分第一装饰件和第二装饰件形成拆装本方案中装配式宝顶时的着力点,当装配宝顶时操作者可以将朝向顶珠的外力施加在装饰件远离顶珠的一端,使位于装饰件上的第二榫头和位于顶珠上的第二榫眼插接的更为牢固,易于装饰件和顶珠的紧密连接。当拆卸宝顶时操作者可以将朝向基座的外力施加在装饰件靠近顶珠的一端来提高拆卸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珠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避雷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本方案中的装配式宝顶在雷雨天气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珠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人造夜光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造夜光石具有白天短时吸光夜晚可长时间明亮的特点,应用在本方案中的宝顶上使其在夜晚可以发出光亮,使安装有本方案中宝顶的建筑在夜晚更加醒目,增加了其辨识度的同时使其兼具了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珠,所述基座,所述第一装饰件以及所述第二装饰件均采用胶合木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合木材料轻质高强,相对其他建筑材料也更加天然环保,适宜于设计榫卯连接结构作为现代装配式建筑材料来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基座远离顶珠一端的安装头和屋脊可拆式插接固定的设置以及顶珠和基座之间榫卯连接件的设置,能够使需要安装本方案中宝顶的建筑、宝顶基座及顶珠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无需通过打孔和使用螺钉便可完成固定,使宝顶表面无缝无孔,更易于保护宝顶的完整性,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增加了其使用寿命。同时,本方案中的装配式仿古宝顶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榫卯连接艺术,实现了一种相对快捷天然且稳固有效的园林设计操作方式。

2.通过第一装饰件和第二装饰件的设置,使本方案中的仿古宝顶上可以设计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吉祥的图案或形状来跟需要安装宝顶的建筑的设计风格相协调,增加本方案中宝顶的适用范围和艺术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顶珠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11、安装头;12、第二卡槽;13、第二装饰件;2、顶珠;3、屋脊;4、安装孔;5、榫卯连接件;51、第一榫眼;52、第一榫头;6、第一装饰件;61、第二榫头;62、第一卡槽;7、第二榫眼;8、避雷针;9、人造夜光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装配式仿古宝顶,包括圆柱体形的基座1和连接在基座1一端的径向截面为圆弧帽状的顶珠2,基座1另一端一体成型式设有凸出于基座1端面的安装头11,安装头11远离基座1一面的面积小于安装头11靠近基座1一面的面积,易于安装头11插接安装在屋脊3上的安装孔4中。基座1和顶珠2均采用胶合木材质的实体。基座1和顶珠2之间连接胶合木材质的第一装饰件6,基座1靠近顶珠2一端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型式设有和第一装饰件6材质及形状相同的第二装饰件13,装饰件上可以设计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吉祥的图案或形状来跟需要安装本方案中的装配式仿古宝顶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增加本方案中宝顶的适用范围和艺术价值。

参照图1,第一装饰件6和第二装饰件13的体积大于顶珠2的体积,使装饰件的边缘凸出于顶珠2的边缘形成着力点,易于本实施例中装配式宝顶的拆装。顶珠2远离基座1的一端穿设固定有增加本装配式宝顶安全性的金属材质的避雷针8。顶珠2的外周面上嵌入式安装有若干个人造夜光石9,使安装有本实施例中宝顶的建筑在夜晚更加醒目,增加了其辨识度的同时使其兼具了美观度。

参照图2、图3和图4,顶珠2和基座1通过可拆装式榫卯连接件5连接,该榫卯连接件5包括开设在顶珠2靠近基座1一面的第一榫眼51以及一体成型式设在基座1靠近顶珠2一面的第一榫头52,第一榫眼51为三个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的矩形凹槽,第一榫头52和第一榫眼51插接配合来使基座1和顶珠2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第一装饰件6靠近顶珠2的一端设有用于和顶珠2固定的第二榫头61,顶珠2靠近基座1的一面设有和第二榫头61插接配合的第二榫眼7,第二榫眼7为长条矩形且和第一榫眼51连通。第一装饰件6平行于第二榫头61的表面中央设有第一卡槽62,基座1靠近顶珠2的一端设有和第一卡槽62水平式卡合的第二卡槽12,基座1通过第一卡槽62和第二卡槽12的卡合来和第一装饰件6固定。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顶珠2,基座1和装饰件均为规模化预制的装配件,当需要装配本实施例中的宝顶时,通过第一装饰件6上的第一卡槽62和和基座1上的第二卡槽12卡合使基座1和第一装饰件6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该基座1和第一装饰件6的装配整体再利用第一榫头52和第二榫头61同时插接入位于顶珠2端面的第一榫眼51和第二榫眼7中,起到基座1、第一装饰件6和顶珠2三者之间简单稳定的装配连接效果。同时,在装饰件远离顶珠2的一端朝向顶珠2方向施加外力,使装饰件和顶珠2连接的更加紧密。当需要将本实施例中装配完成的宝顶安装到建筑物屋顶时,向宝顶上施加朝向屋脊3的外力将安装头11插接入屋脊3上的安装孔4中,使基座1和需要安装本方案中宝顶的建筑屋脊3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而无需通过打孔和钉螺钉来固定,更易于保护宝顶的完整性,减少了宝顶后期的维护成本,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当需要拆卸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宝顶时,由于基座1与屋脊3之间以及基座1与第一装饰件6和顶珠2之间均为插接装配的连接方式,易于直接拆卸,且拆卸后的各装配件仍保持完整性,可重复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