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通风的移动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0184发布日期:2020-05-20 03:3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通风的移动房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房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通风的移动房屋。



背景技术:

目前,在移动房屋技术领域中,许多场合由于特殊需求会采用密闭式的房屋,比如冷藏库、酒室、母婴室等。

首先,冷藏库为了减少室内外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一般不开窗,而是开设孔洞,工艺、水、电等设备集中使用孔洞,避免库内空气吸取了蔬菜的呼吸热和各部位的漏热,使上层温度升高,导致产品变质,特别在蔬菜入库不久,更需要加强通风循环川流,所以冷藏库内的空气必须要有适当的循环川流,使库内的各处空气温度均匀。移动房屋的特点是施工方便以及投资小,而冷藏库的通风需要工艺、水、电等设备集中使用孔洞,不符合移动房屋特点。

其次用于存放酒的酒室也是一般不开设窗的,因为酒对光很敏感,比如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分解红酒中的很多有机分子,这些有机分子对红酒的香气、味道和口感都起着关键的作用,被光线过度照射的红酒还有着湿纸板或湿羊毛的气味(红酒会吸收周围的味道),使红酒的果味和果香丧失。又比如白酒受到阳光照射时会造成化学反应,甚至出现变质、变味等现象。所以在不能开设窗的情况下酒的通风处理就尤为重要,酒对通风有着尤为重要的需求,如不通风,比如葡萄酒就会像海绵一样,会将周围的味道吸到瓶里去,又比如啤酒长时间放置在温度偏高的环境下(不通风无法散热),其口味调和性将会受到破坏,酒花的苦味质及单宁成分被氧化,特别是啤酒的颜色会变红混浊现象也会提前发生。所以,在贮酒环境中需要保持通风状态。

最后对亲子出行而言,母婴室尤为重要,给孩子换尿片、喂奶等都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政策也早已给到明确支持。2016年11月,国家卫计委等10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经常有母婴逗留且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旅游景区及游览娱乐等公共场所。到2018年底,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配置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底,所有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但是母婴室新建或改造都需要独立空间,在场地紧张的情况下,公共场所往往只是在卫生间里隔出一个小空间,体验不佳。所以日本在2017年开始推进移动母婴室。其优势在于:场地不受限,改造成本低、周期短,标准化产品能提供更好体验。且由于是独立空间,奶爸们也能使用,而传统母婴室是多人共用,往往仅限女性和孩子进入。因为移动母婴室是不开设窗的(私密性或者也可以说不影响他人心情),所以也是需要进行通风的。

目前,在不能开设窗的情况下为了解决通风问题,如公告号cn10540184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了保温和散热的房屋”,包括:屋体、开口、挡片、电机,其在屋体中间设置开口,开口被挡片挡住,挡片与电机动力连接,当需要通风时,启动电机推动挡片上下移动打开开口实现通风。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不适合特殊的环境,比如雨天,在下雨时通风就易使雨水在风力作用下侵入房体内,使得通风效果不够理想。同样在房屋上设置挡片也不利于体验和影响屋体内的产品,因为在通风打开开口时会有阳光射入,不仅导致屋体内局部的温度升高影响产品质量,而且还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刺眼或者在夏天时照在生活区域太过热),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活质量,不可避免的在人的主观意识下提前结束通风,这样会导致通风时间大大缩短,使得通风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通风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房屋通风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通风的移动房屋,其中,包括:墙体;屋顶,屋顶与墙体相连;通风口,通风口设置在墙体顶端;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通风口下侧,调节机构包括:通风旋钮,通风旋钮嵌入在墙体上;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通风旋钮相连;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位于调节机构一侧,传动机构包括:通风传动盘,通风传动盘上具有:第一传动滑槽,第一传动滑槽均匀分布在通风传动盘上,第一传动滑槽啮合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可在第一传动槽中前后滑动;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垂直连接通风传动盘;第一被动轴,第一被动轴位于第一传动轴上方,第一被动轴的一端动力连接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支架,支架固定连接第一被动轴的另一端,支架的形状与通风口形状相适应,支架嵌入在墙体外侧壁上;挡板,挡板填充在支架中,挡板和支架用于密封通风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首先当房屋需要通风时,往通风旋钮一侧旋转驱动第一齿轮压迫通风传动盘旋转,紧接着带动第一传动轴旋转驱动第一被动轴旋转。之后支架与支架上的挡板在第一被动轴的旋转带动下同样进行旋转,促使通风口与外界连通进行通风。然后通过挡板与通风口形成角度遮挡来自其他角度的物质和/或光。根据遮挡角度需要,往通风旋钮的两侧自由旋转,带动支架与支架上的挡板进行旋转,调节挡板与通风口的角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风口底部具有“l”型凹台。凹台用于容纳支架以及阻挡风雪的侵入。在雨雪天时,因支架需要旋转脱离通风口,故支架与通风口之间并不紧密,雨雪可能会顺着支架与通风口的接合处侵入房屋内,此时凸台具有高度的壁面能够阻挡风雪顺着通风口进入房屋内(本实用新型的凸台是根据上述公告号cn105401841b的中国专利的腔体12会受到可移动挡片4的影响致使雨水进入腔体12积水影响电机6的问题启示而设计)。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通风的移动房屋还包括:门,门安装在墙体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板具有多个,挡板之间相互贴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风口至少设置一个在墙体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被动轴与第一传动轴相互平行,第一被动轴与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传送带相连。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机构还包括:开度旋钮,开度旋钮嵌入并穿过通风旋钮,开度旋钮和通风旋钮之间设有第一轴承;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连接开度旋钮,第二齿轮与开度旋钮的长度大于第一齿轮与通风旋钮的长度,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传动机构还包括:开度传动盘,开度传动盘嵌入并穿过通风传动盘,开度传动盘与通风传动盘之间设有第二轴承,开度传动盘上具有:第二传动滑槽,第二传动滑槽均匀分布在开度传动盘上,第二传动滑槽啮合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可在第二传动滑槽中滑动;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垂直连接开度传动盘;第二被动轴,第二被动轴位于第二传动轴上方,第二被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相互平行,第二被动轴穿过第一被动轴,第二被动轴与第一被动轴之间设有第三轴承,第二被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传送带相连;锥齿轮,锥齿轮连接第二被动轴的另一端;开度齿轮,开度齿轮位于第一被动轴内,开度齿轮与锥齿轮啮合;转动部,转动部穿过挡板,转动部穿过挡板的一端嵌入支架上,转动部另一端穿过支架并与第一被被动轴内的开度齿轮相连。旋转开度旋钮驱动第二齿轮压迫开度传动盘旋转带动第二传动轴旋转,进一步带动第二被动轴旋转以驱动锥齿轮旋转,之后带动开度齿轮旋转,使得与开度齿轮相连的转动部旋转,带动挡板在支架上翻转,扩大通风口与外界的连通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独控制挡板翻转,使得在有光照的天气时,能偏移光线的位置,在扩大通风口与外界的连通空间时使得房屋不受光线影响,有利于保障最大的通风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通风的移动房屋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位于调节机构的另一侧,锁定机构包括:抵紧部,抵紧部倾斜设置在锁定机构上,抵紧部活动连接机构,抵紧部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槽方向,抵紧部朝向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一面为三角面(当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旋转后的齿轮正对抵紧部,移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抵紧部时,抵紧部的三角面能够受力顺着斜面自移动,使得抵紧部啮合并抵紧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抵紧部至少具有两个,一个抵紧部与第一齿轮的齿槽对齐,另一个所抵紧部与第二齿轮的齿槽对齐;复位部,复位部具有弹性,复位部连接抵紧部。推动通风旋钮和/或开度旋钮,带动第一齿轮在通风传动盘上的第一传动滑槽中滑动和/或带动第二齿轮在开度传动盘上的第二传动滑槽中滑动,使得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向抵紧部位置滑动并与抵紧部相啮合,使得抵紧部抵紧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对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进行锁定,避免调节好后的挡板和支架复位,影响通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旋转通风旋钮以控制通风口与外界连通的结构,在移动房屋领域上要优于采用电动或气动或液动的方式(比如上述公告号cn105401841b的中国专利),首先移动房屋的要求是施工方便,投资小,在仅仅只是撑开一个通风口就需要采用自动化的设备无疑会增加极大的成本,而且在控制通风口与外界的连通时,需要人工及时判断是否停止(电机工作是持续的,如果通风口已经打开到最大,电机还接着工作,无疑会造成电机损坏或者造成通风口与其周围部件的损坏),否则就需要采用伺服控制系统或者其他的额外装置控制电机的行程;其次采用自动化的设备在运输时以及在安装拆卸时也会因其重量和较为复杂的结构导致在施工方面要劣于本实用新型(因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与墙体形成一整体,而不会明显增加其重量以及体积,故无需拆卸)。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支架与支架上的挡板以控制通风口与外界的连通,在雨雪天时挡板能遮住通风口上方以及侧上方的雨、雪以及光照等,避免在通风过程中雨雪在风力带动下侵入房屋内以及光照侧上方射入房屋内,有利于在适应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实现通风。

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自由旋转通风旋钮以实现较为精准的控制挡板的角度位置(自动化设备不易控制,因人的反应跟不上自动化设备的反应,需要采用额外部件或设备),有利于在通风过程中遮挡来自不同角度的雨、雪以及光照等,同样有利于在适应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实现通风。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通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旋转,当房屋需要通风时,往通风旋钮一侧旋转;

传动,当通风旋钮旋转时驱动第一齿轮压迫通风传动盘旋转,带动第一传动轴旋转,进一步带动第一被动轴旋转;

通风,第一被动轴旋转带动支架与支架上的挡板进行旋转,促使通风口与外界连通进行通风;

遮挡,通过挡板与通风口形成角度遮挡来自其他角度的物质和/或光;

调节,根据遮挡角度需要,往通风旋钮的两侧自由旋转,带动支架与支架上的挡板进行旋转,调节挡板与通风口的角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

开度,旋转开度旋钮驱动第二齿轮压迫开度传动盘旋转,带动第二传动轴旋转,进一步带动第二被动轴旋转以驱动锥齿轮旋转,之后带动开度齿轮旋转,使得与开度齿轮相连的转动部旋转,带动挡板在支架上翻转,扩大通风口与外界的连通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

锁定,推动通风旋钮和/或开度旋钮,带动第一齿轮在通风传动盘上的第一传动滑槽中滑动和/或带动第二齿轮在开度传动盘上的第二传动滑槽中滑动,使得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向抵紧部位置滑动并与抵紧部相啮合,使得抵紧部抵紧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风的移动房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风的移动房屋的立体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风的移动房屋隐去房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风的移动房屋侧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与传动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与传动机构的配合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与传动机构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板以及与挡板相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度齿轮与锥齿轮相配合运动的效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板以及与挡板相连部件的运动效果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风的移动房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定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定机构与传动机构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

1、墙体2、屋顶3、调节机构

31、通风旋钮311、第一齿轮32、开度旋钮

321、第二齿轮4、传动机构41、通风传动盘

411、第一传动滑槽412、第一传动轴42、开度传动盘

421、第二传动滑槽422、第二传动轴5、第一被动轴

6、第二被动轴7、支架8、挡板

9、锥齿轮10、开度齿轮11、转动轴

12、锁定机构121、抵紧部122、复位部

100、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房屋通风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一种可通风的移动房屋,其中,如图1-5所示,包括:墙体1、屋顶2、通风口100、调节机构3、传动机构4、支架7、挡板8。

如图1、2所示,屋顶2与墙体1相连。通风口100设置在墙体1顶端。

如图1-4所示,调节机构3设置在通风口100下侧,调节机构3包括:通风旋钮31和第一齿轮311,通风旋钮31嵌入在墙体1上。第一齿轮311与通风旋钮31相连。

如图5-7所示,传动机构4位于调节机构3一侧,传动机构4包括:通风传动盘41、第一传动轴412、第一被动轴5。

如图5-8所示,通风传动盘41上具有第一传动滑槽411,第一传动滑槽411均匀分布在通风传动盘41上,第一传动滑槽411啮合第一齿轮311,第一齿轮311可在第一传动槽中前后滑动。第一传动轴412的一端垂直连接通风传动盘41。第一被动轴5位于第一传动轴412上方,第一被动轴5的一端动力连接第一传动轴412的另一端。

如图9所示,支架7固定连接第一被动轴5的另一端,支架7的形状与通风口100形状相适应,支架7嵌入在墙体1外侧壁上。挡板8填充在支架7中,挡板8和支架7用于密封通风口100。

实施步骤:首先当房屋需要通风时,往通风旋钮31一侧旋转驱动第一齿轮311压迫通风传动盘41旋转,紧接着带动第一传动轴412旋转驱动第一被动轴5旋转。之后支架7与支架7上的挡板8在第一被动轴5的旋转带动下同样进行旋转,促使通风口100与外界连通进行通风。然后通过挡板8与通风口100形成角度遮挡来自其他角度的物质和/或光。根据遮挡角度需要,往通风旋钮31的两侧自由旋转,带动支架7与支架7上的挡板8进行旋转,调节挡板8与通风口100的角度。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旋转通风旋钮31以控制通风口100与外界连通的结构,在移动房屋领域上要优于采用电动或气动或液动的方式(比如上述公告号cn105401841b的中国专利),首先移动房屋的要求是施工方便,投资小,在仅仅只是撑开一个通风口100就需要采用自动化的设备无疑会增加极大的成本,而且在控制通风口100与外界的连通时,需要人工及时判断是否停止(电机工作是持续的,如果通风口100已经打开到最大,电机还接着工作,无疑会造成电机损坏或者造成通风口100与其周围部件的损坏),否则就需要采用伺服控制系统或者其他的额外装置控制电机的行程。其次采用自动化的设备在运输时以及在安装拆卸时也会因其重量和较为复杂的结构导致在施工方面要劣于本实用新型(因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与墙体1形成一整体,而不会明显增加其重量以及体积,故无需拆卸)。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支架7与支架7上的挡板8以控制通风口100与外界的连通,在雨雪天时挡板8能遮住通风口100上方以及侧上方的雨、雪以及光照等,避免在通风过程中雨雪在风力带动下侵入房屋内以及光照侧上方射入房屋内,有利于在适应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实现通风。

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自由旋转通风旋钮31以实现较为精准的控制挡板8的角度位置(自动化设备不易控制,因人的反应跟不上自动化设备的反应,需要采用额外部件或设备),有利于在通风过程中遮挡来自不同角度的雨、雪以及光照等,同样有利于在适应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实现通风。

优选地,通风口100底部具有“l”型凹台。凹台用于容纳支架7以及阻挡风雪的侵入。在雨雪天时,因支架7需要旋转脱离通风口100,故支架7与通风口100之间并不紧密,雨雪可能会顺着支架7与通风口100的接合处侵入房屋内,此时凸台具有高度的壁面能够阻挡风雪顺着通风口100进入房屋内(本实用新型的凸台是根据上述公告号cn105401841b的中国专利的腔体12会受到可移动挡片4的影响致使雨水进入腔体12积水影响电机6的问题启示而设计)。

优选地,可通风的移动房屋还包括门,门安装在墙体1上。

优选地,挡板8具有多个,挡板8之间相互贴合。

优选地,通风口100至少设置一个在墙体1上。

优选地,如图8所示,第一被动轴5与第一传动轴412相互平行,第一被动轴5与第一传动轴412通过第一传送带相连。

优选地,如图5-9所示,调节机构3还包括:开度旋钮32、第二齿轮321。传动机构4还包括:开度传动盘42、第二传动轴422、第二被动轴6、锥齿轮9、开度齿轮10、转动部。

开度旋钮32嵌入并穿过通风旋钮31,开度旋钮32和通风旋钮31之间设有第一轴承。第二齿轮321连接开度旋钮32,第二齿轮321与开度旋钮32的长度大于第一齿轮311与通风旋钮31的长度,第二齿轮321位于第一齿轮311的上方。

开度传动盘42嵌入并穿过通风传动盘41,开度传动盘42与通风传动盘41之间设有第二轴承,开度传动盘42上具有第二传动滑槽421,第二传动滑槽421均匀分布在开度传动盘42上,第二传动滑槽421啮合第二齿轮321,第二齿轮321可在第二传动滑槽421中滑动。第二传动轴422的一端垂直连接开度传动盘42。第二被动轴6位于第二传动轴422上方,第二被动轴6与第二传动轴422相互平行,第二被动轴6穿过第一被动轴5,第二被动轴6与第一被动轴5之间设有第三轴承,第二被动轴6与第二传动轴422通过第二传送带相连。锥齿轮9连接第二被动轴6的另一端。开度齿轮10位于第一被动轴5内,开度齿轮10与锥齿轮9啮合。转动部穿过挡板8,转动部穿过挡板8的一端嵌入支架7上,转动部另一端穿过支架7并与第一被被动轴内的开度齿轮10相连。

旋转开度旋钮32驱动第二齿轮321压迫开度传动盘42旋转带动第二传动轴422旋转,进一步带动第二被动轴6旋转以驱动锥齿轮9旋转,之后带动开度齿轮10旋转,使得与开度齿轮10相连的转动部旋转,带动挡板8在支架7上翻转(图11、12),扩大通风口100与外界的连通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独控制挡板8翻转,使得在有光照的天气时,能偏移光线的位置,在扩大通风口100与外界的连通空间时使得房屋不受光线影响,有利于保障最大的通风效果。

其中,如图10所示,开度齿轮10(非开度齿轮10旋转方向)会受到支架7带动影响压迫锥齿轮9,使得锥齿轮9旋转,此时的开度齿轮10的旋转方向未受到压迫所以不进行旋转,而当支架7不动时,锥齿轮9旋转时会压迫开度齿轮10的旋转方向(因开度齿轮10不随着支架7移动,旋转方向会受力),开度齿轮10会旋转通过转动部带动挡板8翻转。

优选地,如图13、14所示,可通风的移动房屋包括锁定机构12,锁定机构12位于调节机构3的另一侧,锁定机构12包括抵紧部121和复位部122。

抵紧部121倾斜设置在锁定机构12上,抵紧部121活动连接机构,抵紧部121位于第一齿轮311与第二齿轮321的齿槽方向,抵紧部121朝向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21的一面为三角面(当第一齿轮311与第二齿轮321旋转后的齿轮正对抵紧部121,移动第一齿轮311与第二齿轮321啮合抵紧部121时,抵紧部121的三角面能够受力顺着斜面自移动,使得抵紧部121啮合并抵紧第一齿轮311与第二齿轮321),抵紧部121至少具有两个,一个抵紧部121与第一齿轮311的齿槽对齐,另一个所抵紧部121与第二齿轮321的齿槽对齐。复位部122具有弹性,复位部122连接抵紧部121。

推动通风旋钮31和/或开度旋钮32,带动第一齿轮311在通风传动盘41上的第一传动滑槽411中滑动和/或带动第二齿轮321在开度传动盘42上的第二传动滑槽421中滑动,使得第一齿轮311和/或第二齿轮321向抵紧部121位置滑动并与抵紧部121相啮合,使得抵紧部121抵紧第一齿轮311和/或第二齿轮321。对第一齿轮311和/或第二齿轮321进行锁定,避免调节好后的挡板8和支架7复位,影响通风效果。

一种房屋通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旋转,当房屋需要通风时,往通风旋钮31一侧旋转。

传动,当通风旋钮31旋转时驱动第一齿轮311压迫通风传动盘41旋转,带动第一传动轴412旋转,进一步带动第一被动轴5旋转。

通风,第一被动轴5旋转带动支架7与支架7上的挡板8进行旋转,促使通风口100与外界连通进行通风。

遮挡,通过挡板8与通风口100形成角度遮挡来自其他角度的物质和/或光。

调节,根据遮挡角度需要,往通风旋钮31的两侧自由旋转,带动支架7与支架7上的挡板8进行旋转,调节挡板8与通风口100的角度。

优选地,调节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

开度,旋转开度旋钮32驱动第二齿轮321压迫开度传动盘42旋转,带动第二传动轴422旋转,进一步带动第二被动轴6旋转以驱动锥齿轮9旋转,之后带动开度齿轮10旋转,使得与开度齿轮10相连的转动部旋转,带动挡板8翻转,扩大通风口100与外界的连通空间。

优选地,调节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

锁定,推动通风旋钮31和/或开度旋钮32,带动第一齿轮311在通风传动盘41上的第一传动滑槽411中滑动和/或带动第二齿轮321在开度传动盘42上的第二传动滑槽421中滑动,使得第一齿轮311和/或第二齿轮321向抵紧部121位置滑动并与抵紧部121相啮合,使得抵紧部121抵紧第一齿轮311和/或第二齿轮321。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