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装饰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4257发布日期:2020-05-29 12:1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吸音装饰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吸音装饰墙。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承重和围护等作用,并且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墙体的结构和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独立或私密的空间,例如办公、会议或休息等所需要的场所,因此,房屋的吸音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由于墙体占据着房屋较大部分的内表面积,其吸音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房屋的吸音效果,而现有的装饰墙吸音效果差,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此,我们提出吸音装饰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吸音装饰墙,具备吸音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装饰墙吸音效果差,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吸音装饰墙,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层、复合防水涂料层和防水透气膜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包括波浪棉层、玻璃纤维棉层和发泡硅胶板层,所述吸音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包括透明防火涂料层、聚苯乙烯乳液层和溶剂型饰面涂料层。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位于防水层的顶部,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复合防水涂料层,所述复合防水涂料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水透气膜层,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0.2~0.3cm,所述复合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0.3~0.4cm,所述防水透气膜层的厚度为0.3~0.5cm。

优选的,所述防水透气膜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波浪棉层,所述波浪棉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玻璃纤维棉层,所述玻璃纤维棉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发泡硅胶板层,所述波浪棉层的厚度为0.25~0.3cm,所述玻璃纤维棉层的厚度为0.2~0.3cm,所述发泡硅胶板层的厚度为0.4~0.55cm。

优选的,所述发泡硅胶板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的厚度为0.9~1.1cm。

优选的,所述装饰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透明防火涂料层,所述透明防火涂料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聚苯乙烯乳液层,所述聚苯乙烯乳液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溶剂型饰面涂料层,所述透明防火涂料层的厚度为0.05~0.08cm,所述聚苯乙烯乳液层的厚度为0.04~0.07cm,所述溶剂型饰面涂料层的厚度为0.05~0.11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防水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吸音层,且吸音层包括波浪棉层、玻璃纤维棉层和发泡硅胶板层,可有效提高本装饰墙的吸音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装饰墙吸音效果差,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聚氨酯防水涂料层、复合防水涂料层和防水透气膜层,可有效防止因墙体渗水而弄湿装饰,在装饰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防火层,且防火层包括透明防火涂料层聚苯乙烯乳液层和溶剂型饰面涂料层,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音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火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水层、101聚氨酯防水涂料层、102复合防水涂料层、103防水透气膜层、2吸音层、201波浪棉层、202玻璃纤维棉层、203发泡硅胶板层、3装饰层、4防火层、401透明防火涂料层、402聚苯乙烯乳液层、403溶剂型饰面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层1、聚氨酯防水涂料层101、复合防水涂料层102、防水透气膜层103、吸音层2、波浪棉层201、玻璃纤维棉层202、发泡硅胶板层203、装饰层3、防火层4、透明防火涂料层401、聚苯乙烯乳液层402和溶剂型饰面涂料层40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吸音装饰墙,包括防水层1,防水层1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层101、复合防水涂料层102和防水透气膜层103,聚氨酯防水涂料层101涂膜密实,防水层1完整,无裂缝,无针孔、无气泡、水蒸气渗透系数小,既具有防水功能又有隔气功能,复合防水涂料层102具有较高抗拉强度,耐水性、低温柔性及抗裂性,防水透气膜层103的高分子薄膜材料中导入亲水基,使薄膜不但防水好,更具良好的透汽性能,保证材料的耐久性与使用年限,从而可有效防止因墙体渗水而弄湿装饰,防水透气膜层103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波浪棉层201,波浪棉层201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玻璃纤维棉层202,玻璃纤维棉层202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发泡硅胶板层203,波浪棉层201的厚度为0.25~0.3cm,玻璃纤维棉层202的厚度为0.2~0.3cm,发泡硅胶板层203的厚度为0.4~0.55cm,防水层1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吸音层2,聚氨酯防水涂料层101位于防水层1的顶部,聚氨酯防水涂料层101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复合防水涂料层102,复合防水涂料层102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水透气膜层103,聚氨酯防水涂料层101的厚度为0.2~0.3cm,复合防水涂料层102的厚度为0.3~0.4cm,防水透气膜层103的厚度为0.3~0.5cm,吸音层2包括波浪棉层201、玻璃纤维棉层202和发泡硅胶板层203,波浪棉层201的吸音性能非常好,玻璃纤维棉层202吸音、隔音效果好,发泡硅胶板层203吸音和减震效果好,从而可有效提高本装饰墙的吸音效果,发泡硅胶板层203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装饰层3,装饰层3的厚度为0.9~1.1cm,吸音层2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装饰层3,装饰层3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透明防火涂料层401,透明防火涂料层401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聚苯乙烯乳液层402,聚苯乙烯乳液层402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溶剂型饰面涂料层403,透明防火涂料层401的厚度为0.05~0.08cm,聚苯乙烯乳液层402的厚度为0.04~0.07cm,溶剂型饰面涂料层403的厚度为0.05~0.11cm,装饰层3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火层4,防火层4包括透明防火涂料层401、聚苯乙烯乳液层402和溶剂型饰面涂料层403,透明防火涂料层401由合成聚合物树脂为主题基料,基料本身可能带有一定量的阻燃基团和可发泡的基团,再加入少量的发泡剂、成炭剂和成炭催化剂等组成防火体系制备的透明防火涂料,防火性能好,聚苯乙烯乳液层402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耐玷污性、优异的附着力、良好的成膜性能,硬度大、耐洗刷性好的较好的阻燃效果,是一种性能良好、成本低廉的防火涂料,溶剂型饰面涂料层403过火时形成均匀而致密的蜂窝状或海绵状的炭质泡沫层,对可燃性基材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

使用时,在防水层1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吸音层2,且吸音层2包括波浪棉层201、玻璃纤维棉层202和发泡硅胶板层203,波浪棉层201的吸音性能非常好,玻璃纤维棉层202吸音、隔音效果好,发泡硅胶板层203吸音和减震效果好,从而可有效提高本装饰墙的吸音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装饰墙吸音效果差,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设置了聚氨酯防水涂料层101、复合防水涂料层102和防水透气膜层103,聚氨酯防水涂料层101涂膜密实,防水层1完整,无裂缝,无针孔、无气泡、水蒸气渗透系数小,既具有防水功能又有隔气功能,复合防水涂料层102具有较高抗拉强度,耐水性、低温柔性及抗裂性,防水透气膜层103的高分子薄膜材料中导入亲水基,使薄膜不但防水好,更具良好的透汽性能,保证材料的耐久性与使用年限,从而可有效防止因墙体渗水而弄湿装饰,在装饰层3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防火层4,且防火层4包括透明防火涂料层401、聚苯乙烯乳液层402和溶剂型饰面涂料层403,透明防火涂料层401由合成聚合物树脂为主题基料,基料本身可能带有一定量的阻燃基团和可发泡的基团,再加入少量的发泡剂、成炭剂和成炭催化剂等组成防火体系制备的透明防火涂料,防火性能好,聚苯乙烯乳液层402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耐玷污性、优异的附着力、良好的成膜性能,硬度大、耐洗刷性好的较好的阻燃效果,是一种性能良好、成本低廉的防火涂料,溶剂型饰面涂料层403过火时形成均匀而致密的蜂窝状或海绵状的炭质泡沫层,对可燃性基材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吸音装饰墙,在防水层1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吸音层2,且吸音层2包括波浪棉层201、玻璃纤维棉层202和发泡硅胶板层203,可有效提高本装饰墙的吸音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装饰墙吸音效果差,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