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吸音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878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吸音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除噪音的集吸音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有效降低反射音的集吸音元件。
按,如

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隔音板或隔音墙10概由前、后两金属面板11、12夹持吸音材料13构成;面向噪音源的前面板11设多个吸音孔14,部分噪音可由吸音孔14穿过前面板11后由吸音材料13吸收,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消音作用。为了保证前面板11的强度,吸音孔14的面积总和一般都不超过前面板11面积的30%。换言之,目前所采用的隔音墙10最多能消除30%的噪音,而大部分噪音仍被反射回去,以致目前所采用的隔音板10消除噪音的效果并不佳。再者,目前所采用的吸音材料13概为一种玻璃纤维或矿物棉,除了容易吸水而失去作用外,其耐用性也不佳。而且,细小的纤维和棉絮很容易飘浮于空气中,形成另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反射音的集吸音元件,从而提高其消除噪音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矩形箱体的前侧设置截面呈“弓”形或“C”形的集吸音面板。矩形箱体的上、下、左、右和后侧均为封闭,仅有前侧为开放;集吸音面板盖设于矩形箱体的前侧,其两侧各形成一弧形翼并陷设于矩形箱体内,两弧形翼之间形成集音室,集音室前侧形成集吸音口,弧形翼上设有多个吸音孔,矩形箱体与集吸音面板之间形成消音室。
利用上述结构的集吸音元件可并排结合形成隔音墙(板),其集吸音面板面向噪音源,大量噪音可由集吸音口进入集音室,进入集音室的部分噪音将由吸音孔直接进入消音室,未直接进入消音室的噪音则被限制、滞留在集音室内反复反射、碰撞,相互抵消能量或再由吸音孔进入消音室;进入消音室内的残余噪音除了在通过吸音孔时产生能量衰减外,在消音室内亦会反复反射、碰撞而相互抵消能量,从而可有效地实现减噪。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集吸音元件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隔音板(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弓”形集吸音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弓”形集吸音元件的剖视图。
图4为“弓”形集吸音元件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5为“弓”形集吸音元件的又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6为“弓”形集吸音元件的再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7为“C”形集吸音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C”形集吸音元件的剖视图。
参考图2所示,“弓”形集吸音元件主要由箱体20和设置于箱体20前侧的集吸音面板30构成。
如图2、3所示,箱体20为矩形,其上、下、左、右和后侧均为封闭面,仅有前侧为开放面。集吸音面板30的截面呈“弓”字形,其两侧各形成一弧形翼31,两弧形翼31之间形成中空吸音管状体32,两弧形翼31与吸音管状体32之间各形成一集音室33,集音室33的前侧形成集吸音口34,两弧形翼31和吸音管状体32上设有多个吸音孔35;集吸音面板30恰可盖设于箱体20的前侧面,两弧形翼31和吸音管状体32陷设于箱体20内,箱体20与集吸音面板30间形成消音室36。
利用上述“弓”形集吸音元件可并排结合形成隔音墙(板),当集吸音面板30面向噪声源时,大量噪音将由集吸音口34进入集音室33,进入集音室33的部分噪音将由消音孔35直接进入消音室36,未直接进入消音室36的部分噪音将被限制滞留于集音室33内反复反射和碰撞,相互抵消能量或再由吸音孔35进入消音室36内;进入消音室36内的残余噪音除在通过吸音孔35时产生能量衰减外,还将在消音室36内进行反复的反射和碰撞,进一步抵消其能量,进而有效地减噪。
由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可知,“弓”字形集吸音面板30可增加有效集吸音面积,大量的噪音可由集吸音口34被吸集进入集音室33内,弧形翼31的设计使进入集音室33内的噪音不致再被反射出去;再者,集音室33、吸音孔35和消音室36的设计,可使噪音多次反复碰撞、反射、压缩和膨胀而产生变频和相位差等作用,实现有效消减噪音的功效。而且,本发明的消音室36内已无必要设置吸音材料,故不致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环境污染。
如图4所示,吸音管状体32的前端可设计成圆弧端面321,如图5所示,吸音管状体32前端设有一球形体322,都将有助于噪音的顺利集吸。如图6所示,吸音管状体32亦可设计成锥形。
参考图7所示,“C”形集吸音元件主要由箱体20和设置于箱体20前侧的“C”形集吸音面板40构成。
如图7、8所示,箱体20为矩形,其上、下、左、右和后侧均为封闭面,仅有前侧为开放面,集吸音面板40的截面呈“C”字形,其内部形成一呈圆弧壁的集音室41,集音室41的前侧形成集吸音口42,集吸音面板40上设有多个吸音孔43;集吸音面板40恰可盖设于箱体20的前侧面,呈圆弧壁的集音室41陷设于箱体20内,箱体20与集吸音面板40之间形成消音室44。
“C”形集吸音元件的集吸消音机理与“弓”形集吸音元件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集吸音元件结构巧妙,可有效降低反射音、提高消除噪音的效果,且消音室内无吸音材料,可有效避免有害于人体的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集吸音元件,其特征在于由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前侧的集吸音面板构成;所述箱体为矩形,其上、下、左、右和后侧均为封闭面,其前侧为开放面;所述集吸音面板的截面呈“弓”字形,其两侧各形成一弧形翼,两弧形翼之间形成中空吸音管状体,两弧形翼与吸音管状体之间各形成一集音室,集音室的前侧形成集吸音口,两弧形翼和吸音管状体上设有多个吸音孔;集吸音面板盖设于箱体的前侧,两弧形翼和吸音管状体陷设于箱体内,箱体与集吸音面板间形成消音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吸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管状体前端为圆弧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吸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管状体前端设有球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吸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管状体为锥形。
5.一种集吸音元件,其特征在于由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前侧的集吸音面板构成;所述箱体为矩形,其上、下、左、右和后侧均为封闭面,其前侧为开放面;所述集吸音面板的截面呈“C”形,其内部形成圆弧壁集音室,集音室的前侧形成集吸音口,集吸音面板上设有多个吸音孔;集吸音面板盖设于箱体的前侧,弧形壁集音室陷设于箱体内,箱体与集吸音面板间形成消音室。
全文摘要
集吸音元件由箱体和集吸音面板构成。箱体为矩形,其上、下、左、右和后侧均为封闭面,其前侧为开放面。集吸音面板盖设于箱体的前侧,其截面呈“弓”形或“C”形,其内部形成圆弧壁集音室并陷设于箱体内,集音室的前侧形成集吸音口,集吸音面板上设有多个吸音孔,箱体与集吸音面板间形成消音室。本发明结构巧妙,有效集吸音面积大且被吸集的噪音不致再反射出去,噪音经反复碰撞、反射、压缩、膨胀而产生变频和相位差,故可被有效消减。
文档编号G10K11/00GK1377026SQ0110995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7日
发明者王弘仁 申请人:王弘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