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1824发布日期:2020-09-15 18:4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装配式钢结构住宅。



背景技术:

传统住宅作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除建造方式产生的垃圾多、环境污染重、劳动力成本高、工程周期长外,还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室内凸梁凸柱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二是目前国内住宅外墙体面层大多采用真石漆、涂料或瓷砖,由于设计标准不高,外墙保温存在设计缺陷,尤其在外跳台、外飘窗台及外挑通廊等处无保温措施,在北方冬天环境下,导致墙体冰冷,产生结露现象,甚至外墙面层开裂现象也时有发生;三是目前国内住宅室内墙体装修大多采用乳胶漆,墙体与梁柱接缝处普遍存在开裂现象。因此,本专利旨在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解决上述问题。

装配式住宅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住宅,目前,国内装配式住宅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pc体系),二是装配式钢结构体系。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在结构抗震性、安装工时工效、工业化程度、得房率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速率减慢,刘易斯拐点到来,预计很长一段时间外出劳工减少将导致人工费用持续走高。因此,省工省时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目的之一是解决凸梁凸柱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消除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冷热桥效应,解决房屋外墙结露及开裂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个目的是解决内墙墙体面漆开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钢结构框架、楼板系统、外墙系统和内墙系统,所述外墙系统包括外墙,所述内墙系统包括内墙,所述楼板系统包括楼板,所述外墙、所述内墙和所述楼板以所述钢结构框架为支撑,各所述楼板之间构成楼层,各所述外墙构成室内空间,所述内墙将所述室内空间分隔成主要空间和次要空间;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外圈柱、内部柱和结构梁,在平面布局上,所述外圈柱与所述外墙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外圈柱向所述外墙的外侧偏心;所述内部柱与分隔所述次要空间的所述内墙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内部柱向所述次要空间的内部偏心,从而避免在内部主要空间出现凸柱;部分的所述结构梁位于所述主要空间的一侧隐藏于所述内墙中,从而避免了内部主要空间出现凸梁,解决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凸梁凸柱问题,从而可相应的扩大内部空间,保证内部空间整体一致性和美观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结构梁包括结构主梁和结构次梁,所述结构主梁包括腹板和翼缘,在部分位于所述主要空间一侧的所述结构主梁处,所述内墙相对于所述腹板向位于所述主要空间一侧的所述翼缘偏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结构次梁采用窄翼缘梁,所述内墙与所述结构次梁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内墙相对于所述结构次梁向所述主要空间的一侧偏心。

第二方面,所述外墙系统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在所述外墙和所述外圈柱的外侧表面,实现外墙和外圈柱表面的保温,有效防止墙体导热不均匀,从而消除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冷热桥效应,解决外墙结露及面层开裂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墙由alc条板装配而成,所述保温层由保温装饰一体板装配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第n层为界,n≥2,所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由下至上包括第1层至第n层的低楼层和第n+1层及第n+1层以上的高楼层,其中,所述外墙包括对应位于所述低楼层的低层外墙和位于所述高楼层的高层外墙;所述外圈柱包括位于所述低楼层的低层外圈柱和位于所述高楼层的高层外圈柱;所述保温层包括位于所述低楼层的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包覆于所述高层外墙的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和包覆于所述高层外圈柱的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所述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粘锚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低层外墙的外侧和所述低层外圈柱的外侧,实现低楼层外墙和外圈柱表面的保温;所述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高层外墙的外侧,所述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高层外圈柱的外侧,实现高楼层外墙和外圈柱表面的保温,并且干挂法安装保温装饰一体板,使得保温装饰一体板未与墙体直接连接,使得外墙及外圈柱的保温装饰一体板整体具有协调变形的能力,解决了外墙系统保温装饰一体板开裂、脱落的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层外圈柱的外侧布设有横向龙骨,所述横向龙骨与所述低层外圈柱之间的缝隙填充有岩棉保温材料,所述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包覆在所述低层外圈柱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横向龙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层外墙的外侧和所述高层外圈柱的外侧布设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上固定连接有龙骨,所述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龙骨上,所述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的两侧在所述外圈柱的直角处向内折弯并抵靠所述高层外墙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阳台,所述钢结构框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阳台的阳台挑梁,所述阳台挑梁的外部通过第四保温装饰一体板包封,从而保证阳台的保温性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阳台包括阳台外墙,所述阳台外墙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五保温装饰一体板,所述第五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粘锚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阳台外墙上,从而保证阳台外墙的保温性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墙上设置有门窗洞口,所述门窗洞口处设置有龙骨和门窗副框,以确保门窗洞口的密闭性,保证门窗洞口处的保温性能。

第三方面,所述内墙系统还包括内装饰系统,所述内装饰系统包括内墙龙骨、内墙干挂件和装饰面板,所述内墙龙骨通过所述内墙干挂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墙的外部表面上,所述装饰面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墙龙骨上并覆盖所述内墙表面,形成干挂系统,可代替面漆,以解决内墙墙体面漆易开裂问题,并且可优化隔音效果及美观度。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外圈柱向外墙的外侧偏心,内部柱向次要空间的内部偏心,部分的结构梁位于主要空间的一侧隐藏于内墙中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凸梁凸柱问题,从而可相应的扩大内部空间,保证内部空间整体一致性和美观性,并且便于内部装修或者结构布局,提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保温层包覆在外墙和外圈柱的外侧表面的技术方案,实现外墙和外圈柱表面的保温,有效防止墙体导热不均匀,从而消除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冷热桥效应,解决外墙结露和墙面开裂的问题,并通过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高层外墙的外侧,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高层外圈柱的外侧,实现高楼层外墙和外圈柱表面的保温,并且干挂法安装保温装饰一体板,使得保温装饰一体板未与墙体直接连接,使得外墙及外圈柱的保温装饰一体板整体具有协调变形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内墙龙骨通过内墙干挂件固定安装在内墙的外部表面上,装饰面板固定安装在内墙龙骨上并覆盖内墙表面,形成干挂系统,代替面漆,解决了内墙墙体面漆开裂问题,并且可优化隔音效果及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布局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处外圈柱及外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处内部柱及内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楼层的一个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楼层的一个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低层外墙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低层外墙、外圈柱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处低层外墙、外圈柱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高层外墙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高层外墙、外圈柱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处高层外墙、外圈柱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阳台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

发展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符合国家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发展战略,符合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筑节能、低碳、健康建筑的发展方向,对推进国家“绿色建筑行动”和建筑业转型升级及促进“两型社会”、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及提高装配式结构钢住宅工程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采用框架支撑,是非常成熟可靠且使用的建筑体系,应用范围广泛,非常便于建立计算机模型,从理论上保证建筑安全可靠,但传统住宅建筑体系通常存在如下问题:

(1)室内存在凸梁凸柱,影响室内的实用面积和墙面的平面性,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2)目前国内住宅外墙体面层大多采用真石漆、涂料或瓷砖,由于设计标准不高,外墙保温存在设计缺陷,尤其在外跳台、外飘窗台及外挑通廊等处无保温措施,在北方冬天环境下,导致墙体冰冷,产生结露现象,甚至外墙面层开裂现象也时有发生;

(3)内墙墙体面漆易开裂,影响到墙面的装修效果。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升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筑品质。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

住宅建筑体系的凸梁凸柱,既占用室内的空间,又影响室内的美观性,对于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外圈柱向外墙外部偏心,内部柱向室内次要空间一侧偏心,从而避免室内主要空间的凸柱问题,结构梁至少位于主要空间一侧的部分隐藏于腔体中,从而避免室内主要空间的凸梁问题,增大了室内净使用面积,提升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用户体验品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布局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钢结构框架、楼板系统、外墙系统和内墙系统,其中:

外墙系统包括外墙10,内墙系统包括内墙20,楼板系统包括楼板,外墙10、内墙20和楼板以钢结构框架30为支撑,各楼板之间构成楼层,楼板可采用免支模的可拆卸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可循环利用,管线穿插方便,无需施工缝,整体性好;各外墙构成室内空间,内墙将室内空间40分隔成主要空间41和次要空间42,从而形成高层装配式钢住宅的主要结构,作为住宅建筑,可将客厅、卧室、餐厅、过道等对舒适度和美观度要求较高的室内空间设为主要空间41,将卫生间、厨房、楼梯间、结构拐角处等较为隐蔽的空间或者对舒适度和美观度要求较低的室内空间设为次要空间4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处外圈柱及外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至3,钢结构框架30包括外圈柱31、内部柱32和结构梁33,在平面布局上,外圈柱31与外墙10偏心设置,并且外圈柱31向外墙10的外侧偏心,从而避免外圈柱31向室内空间40凸出,内部柱32与分隔次要空间42的内墙20偏心设置,并且内部柱32向次要空间42的内部偏心,避免室内空间40的内部柱32向主要空间41凸出,从而有效解决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内部空间的凸柱问题,保证室内空间40整体的一致性、美观性,增加了室内空间40的可用面积。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处内部柱32及内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2和4,对于凸梁问题,本实施例中将部分的结构梁33位于主要空间41的一侧隐藏于内墙20中,具体的,结构梁33包括结构主梁和结构次梁,结构主梁包括腹板和翼缘,在部分位于主要空间41一侧的结构主梁处,内墙20向主要空间41偏心设置,即内墙20相对于腹板向位于主要空间41一侧的翼缘偏位,从而减小或消除结构主梁向主要内部空间凸出的问题,使内墙20相对于主要内部空间的一侧与结构主梁位于主要空间41一侧的翼缘相平齐,从而可将该侧的结构主梁隐藏于该侧的内墙20中,进而消除凸梁问题。当然,部分结构主梁处还可采用局部内墙20加厚的方式,内墙20相对于腹板适当偏心设置,在主要内部空间一侧加厚内墙20,从而将该侧的结构主梁隐藏于该侧内墙20中,从而消除凸梁问题,实现室内主要空间41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进一步的,结构次梁采用窄翼缘梁,内墙20与结构次梁偏心设置,并且内墙20相对于结构次梁向主要空间41的一侧偏心设置,从而减小或消除结构次梁向主要内部空间凸出的问题,使内墙20相对于主要内部空间的一侧与结构次梁位于主要空间41一侧的翼缘相平齐,从而可将该侧的结构次梁隐藏于该侧的内墙20中,进而消除凸梁问题。在上述实施例中,外圈柱31、内部柱32可采用方钢管,框架梁采用焊接h型钢,支撑采用箱型支撑。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解决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凸梁凸柱问题,从而可相应的扩大内部空间,保证内部空间整体一致性和美观性,并且便于内部装修或者结构布局,提高舒适性。

传统的住宅建筑在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时,由于设计标准不高,外墙保温存在设计缺陷,建筑结构中的某些部位的传热系数明显大于其他部位,使得热量集中地从这些部位快速传递,从而发生冷热桥效应,尤其在外跳台、外飘窗台及外挑通廊等处无保温措施,在北方冬天环境下,导致墙体冰冷,产生结露现象,甚至外墙面层开裂现象也时有发生。冷热桥的存在,还增大了建筑物的能耗,加强保温是处理冷热桥的有效办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alc条板+保温层(可选用保温装饰一体板拼装)系统,为本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提供双层保温、双层防水,保温层覆盖住整个外墙面,有效避免冷热桥的产生,并能防止外墙面层开裂;尤其是对于上述方案,外圈柱31向外墙10的外侧偏心,从而外圈柱31向室外凸出,为避免热量集中地从这些凸出的外圈柱31部位快速传递,使墙体保温层导热不均匀而产生冷热桥效应的问题,本实施例外墙系统设置保温层包覆在外墙10和外圈柱31的外侧表面,实现外墙10和向室外凸出的外圈柱31的保温处理,从而避免冷热桥效应造成房屋内墙20的结露,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同时可防止外墙面层开裂。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本实施例外墙系统通过alc条板+保温装饰一体板的组合设置,实现了外墙10的双层保温、双道防水。

外墙10由alc条板装配而成,alc条板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内含经过处理的钢筋增强)。alc条板具有非常高的施工性,其生产工业化、标准化,安装产业化,并且alc板具有完善的应用配套体系,配有专用连接件、勾缝剂、修补粉、界面剂等,可通过工业化快速装配而成,用于做墙体材料,其表面质量好、不开裂,具有好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alc条板的装配工艺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保温层由保温装饰一体板装配而成,保温装饰一体板一般是由粘结层、保温装饰成品板、锚固件、密封材料等组成,集保温、节能、装饰为一体,具有良好的节能保温效果,并且稳定性好、施工难度低、工期短,既适用于各类公共建筑,也适用于住宅建筑的外墙10外保温;既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也适用于南方炎热地区建筑,用于建筑物墙体表面的保温及装饰,保温效果优秀并且长期,冷桥作用少,节能保温效果好,实现外墙10的保温、防水。

通常来说,对于传统的住宅,高层部分层间位移大,摇摆幅度也较大,外墙面层不能适应墙体摆动变形,而存在变形、开裂甚至脱落的问题,使用寿命较短、维护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可针对低楼层和高楼层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温措施,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具体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低楼层和高楼层,以第n层为界,n≥2,从下至上第1层至第n层为低楼层,第n+1层及第n+1层以上的楼层为高楼层,例如,本实施例中,n为5,即以第1层至第5层为低楼层,第6层至26层为高楼层。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楼层的一个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楼层的一个平面示意图,同时参考图5、6,外墙10包括对应位于低楼层的低层外墙10a和位于高楼层的高层外墙10b,外圈柱31包括位于低楼层的低层外圈柱31a和位于高楼层的高层外圈柱31b,保温层包括位于低楼层的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包覆于高层外墙10b的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52和包覆于高层外圈柱31b的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53,其中,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通过粘锚的方式连接于低层外墙10a的外侧和低层外圈柱31a的外侧,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52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高层外墙10b的外侧。

对于低楼层,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低层外墙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低层外墙、外圈柱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处低层外墙、外圈柱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同时参考图5及图7至9,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粘锚的方式连接于低层外墙的外侧和低层外圈柱的外侧,低层外墙及低层外圈柱的外侧布设有横向龙骨,横向龙骨与低层外圈柱之间的缝隙填充有岩棉保温材料,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包覆在低层外圈柱的外表面并与横向龙骨固定连接。

如图7,低层外墙10a的外侧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安装有横向龙骨61,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固定连接在横向龙骨61上,并通过粘结砂浆62与低层外墙10a的外侧面粘结,完成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和低层外墙10a的粘锚;相邻的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之间的拼缝设置有嵌缝材料63,并通过密封胶64填缝,实现拼缝的连接和防水。

如图8,位于非拐点处的低层外圈柱31a向低层外墙10a的外侧偏心,自低层外墙10a表面凸出,并存在三个外侧面,低层外墙10a的外侧按图7所示的方式设置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低层外圈柱31a的三个外侧面均固定设置横向龙骨61,横向龙骨61与低层外圈柱31a的缝隙间填充岩棉保温材料65(岩棉卡固在龙骨与低层外圈柱31a间,并可通过粘结砂浆与低层外圈柱31a表面防火涂料结合),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外包于低层外圈柱31a的三个侧面并与横向龙骨61进行连接固定,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可选用硅酸钙单板,外包时需要满足设计所提建筑完成面需求,板间拐角缝处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固定,低层外墙10a的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的边沿抵靠于低层外圈柱31a相对的外侧面上包封的硅酸钙单板的外表面,二者之间的接缝处设置嵌缝材料63并通过密封胶64填缝,实现拼缝的连接和防水。

如图9,位于拐点处的低层外圈柱31a向低层外墙10a的外侧偏心,自低层外墙10a表面凸出,并存在四个外侧面,低层外墙10a的外侧按图7所示的方式设置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低层外圈柱31a的四个外侧面均固定设置横向龙骨61,横向龙骨61与低层外圈柱31a的缝隙间填充岩棉保温材料65(岩棉卡固在龙骨与低层外圈柱31a间,并可通过粘结砂浆与低层外圈柱31a表面防火涂料结合),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外包于低层外圈柱31a的四个侧面并与横向龙骨61进行连接固定,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可选用硅酸钙单板,外包时需要满足设计所提建筑完成面需求,板间拐角缝处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固定,低层外墙10a的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51的边沿抵靠于低层外圈柱31a相对的上包封的硅酸钙单板的外表面,二者之间的接缝处设置嵌缝材料63并通过密封胶64填缝,实现拼缝的连接和防水。

对于高楼层,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高层外墙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高层外墙、外圈柱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处高层外墙、外圈柱及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同时参考图6及图10至12,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52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高层外墙的外侧,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高层外圈柱的外侧;高层外墙的外侧和高层外圈柱的外侧分别布设有转接件,转接件上固定连接有龙骨,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和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分别固定连接在龙骨上,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的两侧在高层外圈柱的直角处向内折弯并抵靠高层外墙的外侧。干挂法为装配式建筑体系施工工艺中常用的技术,干挂法安装保温装饰一体板,使得保温装饰一体板未与墙体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各方管间接连接,使得保温装饰一体板整体具有协调变形的能力,解决了传统住宅外墙面层开裂的问题,同时,可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高楼层,连接可靠,安全性高且便于维护,作业时也可少受气候影响,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10,高层外墙10b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角钢转接件72,角钢连接件72上固定安装龙骨71,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52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在龙骨71上,完成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52和高层外墙10b的干挂连接。

如图11,位于非拐点处的高层外圈柱31b向低层外墙10的外侧偏心,自高层外墙10b表面凸出,并存在三个外侧面,高层外墙10b的外侧按图10所示的方式设置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52,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53通过折弯形包覆于高层外墙10b的三个外侧面,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在龙骨71上,龙骨71通过角钢转接件72连接在外圈柱31b外侧,完成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53和非拐点处高层外圈柱31b外侧面的干挂连接,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53可选用金属面保温装饰板,金属面保温装饰板根据高层外圈柱31b突出的拐角进行折弯,能较好地保持形状;高层外墙10b的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52的边沿抵靠于高层外圈柱31b外侧面上包封的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53的外表面,二者之间的接缝处设置嵌缝材料73并通过密封胶74填缝,实现拼缝的连接和防水。

如图12,位于拐点处的高层外圈柱31b向低层外墙10的外侧偏心,自高层外墙10b表面凸出,并存在四个外侧面,高层外墙10b的外侧按图10所示的方式设置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52,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53通过折弯形包覆于高层外墙10b的四个外侧面,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在龙骨71上,龙骨71通过角钢转接件72连接在外圈柱31b外侧,完成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53和拐点处高层外圈柱31b外侧面的干挂连接,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53可选用金属面保温装饰板,其表面采用氟碳金属漆饰面,自重轻、无色差、无热桥,具有极强的耐侯性和装饰性,便于大面积施工安装,具有较好的防开裂、渗水、防火及保温效能的耐久性,金属面保温装饰板根据高层外圈柱31b突出的拐角进行折弯,能较好地保持形状;高层外墙10b的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52的边沿抵靠于高层外圈柱31b外侧面上包封的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53的外表面,二者之间的接缝处设置嵌缝材料并通过密封胶填缝,实现拼缝的连接和防水。

为避免冷热桥效应,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关于阳台以及门窗洞口的保温也尤为重要。

对于阳台外墙81,参考图5或6,可采用alc条板加厚墙体自保温,或者,采用第四保温装饰一体板54通过如图7、8、9所示的粘锚的方式连接在阳台外墙81外侧面,对于第四保温装饰一体板54与阳台外墙10的交接处,可参考图8,通过第四保温装饰一体板54在阳台边界处折弯形成造型柱收边,即可实现交接处的连接,阳台外墙面层与保温装饰一体板采用同色胶,使外观整齐、一致。

对于外挑的阳台80,阳台外挑82的保温措施,参考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阳台节点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阳台外挑梁82采用第五保温装饰一体板55全部包封,可通过图7至9所示的粘锚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或者通过图10至12所示的干挂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第五保温装饰一体板55通过龙骨83、转接件84连接于钢梁上。

外墙上设置有门窗洞口(未图示),门窗洞口处设置有龙骨和门窗副框,龙骨用于支撑造型,以便固定门窗副框,以确保门窗洞口的密闭性。门窗洞口的主框、龙骨和副框的施工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传统住宅在外飘窗台及外挑通廊等处也无保温措施,本实施例可参考上述外墙、外圈柱以及阳台的保温措施,在外飘窗台及外挑通廊等处的外露面包覆保温装饰一体板,形成保温层,实现该处外墙的保温,有效防止外墙结露。

通过上述方式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外墙覆盖保温装饰一体板,包括凸出的外圈部外侧、外挑阳台等等,使得保温装饰一体板包裹在建筑外墙的外侧,实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保温防水性能,能够有效解决冷热桥问题,减少冷热桥对建筑使用性能的影响、降低建筑能耗,并且有效避免外墙面层开裂,从而提升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筑品质。干挂法安装保温装饰一体板,使得保温装饰一体板整体具有协调变形的能力,避免保温装饰一体板出现开裂、脱落的问题。

传统住宅室内墙体装修大多采用乳胶漆,墙体与梁柱接缝处普遍存在开裂现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装饰面板干挂形成内装饰系统,覆盖于内墙墙面,以代替面漆,从而解决面漆开裂而影响室内装修效果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内墙系统包括内墙和内装饰系统(未图示),本实施例内墙20由alc条板装配形成,具有轻质高强、绿色环保、施工方便、无湿作业、免抹灰、与钢结构匹配性好的特点;内墙20的外部表面还设置有内装饰系统,内装饰系统包括内墙20龙骨、内墙20干挂件和装饰面板,内墙20龙骨通过内墙20干挂件固定安装在内墙20的外部表面上,装饰面板固定安装在内墙20龙骨上并覆盖内墙20表面,形成干挂系统,可代替面漆,以解决墙体面漆易开裂问题,并且可优化隔音效果及美观度。由alc条板、干挂内饰系统组成的内墙系统,可采用工业化装修技术,装修所需的部件和材料全部在工厂的专业流水线上生产,标准化、系列化的生产工艺,从根本上克服了手工作业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提高了住宅装修的质量水平;采用工业化装修的方式,统筹规划设计、生产和装配,可减少施工现场作业环节,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实现内墙系统高质高效的工业化装修。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结构上,解决了凸梁凸柱问题,扩大了室内使用面积,并且保证室内主要空间的平整性和美观性;在外墙系统上,能有效避免冷热桥效应,解决外墙结露、外墙面层开裂问题,同时外墙系统的保温层具有协调变形能力,从而可有效避免外墙保温层开裂问题;在内墙系统上,设置装饰系统代替面漆,解决内墙面漆开裂而影响室内装修效果的问题,在当前国内提倡装配式住宅的政策背景下,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