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脱模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5282发布日期:2020-08-11 21:4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脱模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试块制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脱模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及试验室检验检测过程中,根据标准规范和工程检测的要求,需要制作大量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或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现有技术用于制作混凝土试块的模具是一个四边固定的口字型塑料腔体,当混凝土试块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脱模。但是,通常情况下,当混凝土试块收缩较小或脱模剂失效时,拆模耗时较长,强行脱模还会使模具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增加使用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750944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型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定位侧模板和承插式隔板;模具底座的中间凸起部分为底座凸台,定位侧模板套装在模具底座的两边侧,并通过插入定位侧模板内贯通孔道的定位销固定在模具底座上,定位侧模板两侧边设有卡槽,承插式隔板通过卡槽与定位侧模板定位连接,并与模具底座组合成成型腔体。

使用时,将混凝土置入成型模具内,待混凝土成型后,再进行拆模,拆模时,仅需将模具倒扣底面朝上,抬起模具底座,依次拆除定位侧模板及承插式隔板即可完成拆模。使用该成型模具可有效节省拆模时间,减少试块在拆模过程中的损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拆除模具底座后,在拆除定位侧模板和承插式隔板时,常常会遇到混凝土试块边缘粘连的情况,这种情况同样会造成难以脱模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脱模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其具有克服混凝土在模具上的粘连,实现快速脱模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易于脱模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包括两端开口的定位侧模和设于所述定位侧模一端开口处的底模,所述底模与所述定位侧模的内腔相配合,所述底模一端设有推模部,所述定位侧模一端的开口边缘设有挡板,所述推模部从所述定位侧模设有挡板一端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模具内浇灌混凝土时,底模紧贴挡板一端的定位侧模开口,当浇灌于定位侧模内的混凝土凝固成型之后,通过推模部推动底模向定位侧模的另一端开口处移动,从而将混凝土试块推出,该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浇灌于模具内的混凝土试块在脱模时因与模具边缘发生粘连而难以脱出的状况,从而实现快速脱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侧模靠近所述挡板一端设有一圈定位斜面,所述定位斜面从远离所述挡板一端向靠近所述挡板一端向中间倾斜;所述底模边缘设为与所述定位斜面相配合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在浇灌的时候会从远离挡板一侧给底模以压力,使得底模进一步靠近挡板所在端,在此过程中,底模边缘的斜面逐渐与定位斜面之间靠近并挤紧,从而避免混凝土从底模与定位侧模之间的缝隙中渗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侧模外壁上滑移设置有脱模套,所述脱模套与所述定位侧模外壁之间设有锁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首先将脱模套向定位侧模远离挡板一端滑移,使得脱模套的端部超出定位侧模的端部,并将脱模套锁定在对应位置,然后将模具翻转,使得脱模套的端口正对地面或脱模平台的平面,然后控制脱模部向下施力,从而使底模向远离挡板一端移动,进而将混凝土试块推出。脱模套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脱模动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脱模套侧壁上的滑移孔、插设于所述滑移孔内的锁定销和设于所述定位侧模外壁上的锁定孔,所述锁定孔设于所述滑移孔随着所述脱模套滑移的轨迹上;所述滑移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孔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台阶孔位于所述滑移孔靠近所述定位侧模一端;所述锁定销包括与所述滑移孔配合的第一台阶轴和第二台阶轴,所述第一台阶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轴的直径,所述第二台阶轴上套设有锁定弹簧,所述锁定弹簧两端分别顶设于所述滑移孔和所述锁定销的台阶上,所述第二台阶轴从所述第二台阶孔处伸出所述脱模套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脱模套在定位侧模上滑移时,将锁定销向模具外部拉动,使得锁定销靠近定位侧模一端从锁定孔中脱出,之后即可推动脱模套沿着定位侧模滑动,当脱模套滑动到需要的位置时,锁定销靠近定位侧模一端在弹簧的作用力下顶入锁定孔中,实现对脱模套的锁定,当脱模套锁定之后,在后续的脱模过程中,当向定位侧模施加相对脱模套滑移的力时,定位侧模不会相对脱模套滑动,保持滑移开来的状态以便于更好地脱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台阶轴伸出所述第二台阶孔一端设有推拉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拉头便于人员在解锁时更好地对锁定销施力,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台阶轴远离所述第二台阶轴的端部设为球面或设有圆弧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面或者圆弧倒角能够较好的避免第一台阶轴的端部在插入锁定孔中时与锁定孔的边缘之间发生卡死,从而方便了锁定销在锁定孔中的插入,使得锁定状态的实现更加方便,减小了故障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模部包括顶设于所述底模靠近所述挡板一侧的螺杆、设于所述挡板中间的螺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螺孔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螺杆时,螺杆会相对于螺孔向内或向外运动,当螺杆向内运动时,会向远离挡板一侧推动底模,使得底模逐渐推动混凝土试块而实现脱模,相对于直接推动底模的方式,螺杆推动的方式显然更加方便和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靠近所述底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推板,所述顶推板平行于所述底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推板与底模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在对底模的顶推过程中,使得底模靠近挡板一侧所受推力更加均匀,避免底模局部长期受力发生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定位侧模内设置底模,并在底模一侧设置推模部,当浇灌于定位侧模内的混凝土凝固成型之后,通过推模部推动底模向定位侧模的另一端开口处移动,从而将混凝土试块推出,有效避免了浇灌于模具内的混凝土试块在脱模时因与模具边缘发生粘连而难以脱出的状况,实现了快速脱模;

2.通过咋子定位侧模内壁上设置定位斜面,使得凝土在浇灌的时候,底模在混凝土的单侧压力之下,其边缘的斜面逐渐与定位斜面之间靠近并挤紧,避免了混凝土从底模与定位侧模之间的缝隙中渗出;

3.通过在定位侧模外部套设脱模套,进一步方便了模具的脱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锁定机构部分在a-a面的基础上局部剖切展示。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定位侧模;11、挡板;12、定位斜面;2、脱模套;3、推模部;31、螺杆;32、手轮;33、顶推板;34、螺孔;4、底模;5、锁定机构;51、锁定销;511、第一台阶轴;512、第二台阶轴;52、滑移孔;521、第一台阶孔;522、第二台阶孔;53、锁定孔;54、弹簧;55、推拉头;6、支腿;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包括两端开口的定位侧模1和设置于定位侧模1一端开口处的底模4,底模4与定位侧模1的内腔相配合,底模4一端设置有推模部3,定位侧模1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挡板11,推模部3从定位侧模1设有挡板11一端伸出。

参照图2,推模部3包括顶设于底模4靠近挡板11一侧的螺杆31、设置于挡板11中间的螺孔34,螺杆31螺纹连接于螺孔34上,螺杆31靠近底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推板33,顶推板33为圆形,且顶推板33平行于底模4而转动连接于底模4内,螺杆31远离顶推板33一端设有旋转手轮32。

使用上述模具进行脱模的具体方式为:当向模具内浇灌混凝土时,底模4紧贴挡板11一端的定位侧模1开口,当浇灌于定位侧模1内的混凝土凝固成型之后,通过推模部3推动底模4向定位侧模1的另一端开口处移动,从而将成型的混凝土试块推出。该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浇灌于模具内的混凝土试块在脱模时因与模具边缘发生粘连而难以脱出的状况,从而实现快速脱模。

使用推模部3辅助脱模的原理为:当通过旋转手轮32转动螺杆31时,螺杆31会相对于螺孔34向内或向外运动,当螺杆31向内运动时,螺杆31带动连接于其端部的顶推板33向定位侧模1远离挡板11一侧推动底模4,使得底模4逐渐推动混凝土试块而实现脱模,相对于直接推动底模4的方式,螺杆31推动的方式显然更加方便和省力。

参照图2,为了避免混凝土从底模4与定位侧模1之间的缝隙中渗出,定位侧模1靠近挡板11一端设有一圈定位斜面12,定位斜面12从远离挡板11一端向靠近挡板11一端向中间倾斜;底模4边缘设置为与定位斜面12相配合的斜面。

混凝土在浇灌的时候会从远离挡板11一侧给底模4以压力,使得底模4进一步靠近挡板11所在端,在此过程中,底模4边缘的斜面逐渐与定位斜面12之间靠近并挤紧,从而避免了混凝土从底模4与定位侧模1之间的缝隙中渗出。

参照图1、图2,定位侧模1外壁上滑移设置有脱模套2,脱模套2与定位侧模1外壁之间设有锁定机构5,参照图3,锁定机构5包括开设于脱模套2侧壁上的滑移孔52、插设于滑移孔52内的锁定销51和开设于定位侧模1外壁上的锁定孔53,锁定孔53设置于滑移孔52随着脱模套2滑移的轨迹上,并沿同一轨迹上设置有两处;滑移孔5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台阶孔521和第二台阶孔522,第一台阶孔521的直径大于第二台阶孔522的直径且第一台阶孔521位于滑移孔52靠近定位侧模1一端;锁定销51包括与滑移孔52配合的第一台阶轴511和第二台阶轴512,第一台阶轴511的直径大于第二台阶轴512的直径,第二台阶轴512上套设有锁定弹簧54,锁定弹簧54两端分别顶设于滑移孔52和锁定销51的台阶上,第二台阶轴512从第二台阶孔522处伸出脱模套2外部。

参照图3,为了方便施力,第二台阶轴512伸出第二台阶孔522一端设有推拉头55。推拉头55便于人员在解锁时更好地对锁定销51施力,使用更加方便。

同时,第一台阶轴511远离第二台阶轴512的端部设为球面或设有圆弧倒角。球面或者圆弧倒角能够较好的避免第一台阶轴511的端部在插入锁定孔53中时与锁定孔53的边缘之间发生卡死,从而方便了锁定销51在锁定孔53中的插入,使得锁定状态的实现更加方便,减小了故障的产生。

脱模套2的使用方式为:当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首先将锁定销51向模具外部拉动,使得锁定销51靠近定位侧模1一端从锁定孔53中脱出,之后即可推动脱模套2沿着定位侧模1向定位侧模1远离挡板11一端滑移,直至锁定销51在弹簧5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顶入同一轨迹上的另一锁定孔53中,从而实现对脱模套2的锁定。当脱模套2锁定之后,将模具翻转,使得脱模套2的端口正对地面或脱模平台的平面,然后控制脱模部向下施力,从而使底模4向远离挡板11一端移动,进而将混凝土试块推出。脱模套2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脱模动作的进行。

最后,本实用新型此实施例中于挡板11下方设置有四根便于浇筑混凝土时将模具放平的支腿6,以及在脱模套2上设置有便于人员将脱模套2与定位侧模1分开的把手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